主站首页 | 本所概况 | 新闻动态 | 本所学人 | 学术前沿 | 本所成果 | 人才培养 | 学术刊物 | 基地管理 | 清史纂修 | 清史文献馆 | 清风学社
学术动态 论著集锦 地名学园地 专业课程 学人漫录 实地考察
站内搜索:
请输入文章标题或文章内容所具有的关键字 整站文章 中国历史地理研究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中国历史地理研究 >> 实地考察 >>
内蒙古河套地区考察日志
来源: 作者: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7-11-10

内蒙古河套地区考察日志(首发)

 

时间:102日至7

 

地点:内蒙古巴彦淖尔市

 

 

行程路线:  北京——包头——乌拉特前旗——乌拉特中旗——

乌拉特后旗——杭锦后旗——磴口县——临河区——包头——北京.caj.pdf

 


102

早晨九点,我和王晓琨师兄乘坐一日晚7点由北京西开往包头的火车,到达包头,同行的还有北科大教授李延祥老师。当地气温很低,大概10度左右,正好是降温天,比北京低510度,大家还有些适应不了。魏坚老师与央视编导和摄像人员一起乘飞机同时到达包头。随即我们便乘汽车经110国道,开车前往哈业脑包,我们在国道690公里处会合,一行共四辆吉普车,往乌拉特前旗出发,目的地是小佘太镇。

路上途经地方,山地沙漠化很严重,植被稀少,大部分是戈壁地区,而且人口密度很小,大部分的河道属于季节性河道,目前正是干涸状态。

11点到达小佘太乡镇政府所在地,受到当地政府的热烈欢迎。稍作调整安顿后,举行了此次活动的开幕式。

揭幕的四位是:左起:魏坚老师、霍明编导(中央电视台)、刘庆教授(中央军事科学院)和王建民部长(巴彦淖尔市文化部部长)。

随后,此次考察人员和当地领导和工作人员一起留影。

中午,在小佘太镇吃饭。第一天,大家都已经领略到内蒙的特点了,几乎全是羊肉,喝奶茶,很大漠的风格。午饭后,下午往北前行,拍摄马鬃山段秦汉长城和光禄塞。光禄塞是西汉武帝时派光禄勋徐自为在五原郡以外兴筑的长城,遗迹分布在今固阳县、乌拉特中旗及乌拉特后旗境内。此行的这一段是其中保存较好的。当天下午,天气十分晴朗。

这里秦汉长城的遗迹还保存的比较明显,但是风化已经相当严重了,对于中央电视台的拍摄造成一定的困难。

光禄塞的遗迹,许多保存都比较好,它是两条并列的长城,南北相距30公里。这里的这条是靠南的一条,东端起点未查明,约在武川县西北的丘陵地带,东端起点未查明,约在武川县西北部的丘陵地带,自固阳县东公此鸟老鸟乡境内起,遗迹较为明显,经卜塔亥乡,进入达茂联合旗境,经乌兰忽洞乡、西河子乡、新宝力格乡,进入乌拉特中旗境内,经新呼热苏木、乌兰苏木南部、川井苏木、巴音杭盖苏木南部,延伸入乌拉特后旗境内,经巴音前达门苏木东南部、格日勒图苏木东南部,宝音图苏木南部,在乌力吉苏木由东进入折向西北,伸入蒙古国的南戈壁省,在乌兰哈达尼呼都格北面自东向西贯穿,经札格苏金呼都格南侧进入我国额济纳旗境内,与居延塞遗迹相连接。

晚上7点,返回小佘太,住在政府所在地。夜晚时候,风很大,气温较白天低很多。仰望天空能清晰看到很多星星,景色很美。

 

 

103

上午,天气晴朗,但气温还是很低。吃过早饭后,8点,考察小佘太乡增隆昌古城,中央电视台重新拍摄几个镜头。

城址西距小佘太乡政府约15公里,北距马鬃山长城直线距离约2公里。地理坐标:E109 34 645  N41 10 904。古城的南面、西面是白山水库。水面最近处离城墙5米左右。古城基本呈方形,边长约400米。保存较好。城墙底宽约4米,顶宽1.5米左右,最高处约4米。夯筑城墙,夯层厚1015厘米,夯层均匀,包含物单纯,黄色土夹杂小石子。仅北墙正中偏西处有一马面,其余墙体没有马面。东墙辟一城门城址中部有一东西向水渠穿过。从水渠打破西墙处,可以看到,墙体直接夯筑在砂石上,不见挖沟槽的痕迹。东墙所在的山体,地势较高,墙体亦直接夯在砂石上。

城址中部发现有泥质绳纹灰陶片、布纹瓦残片等遗物。

推测可能是汉代“光禄塞”故址。

中午,返回小佘太,与当地政府工作人员吃饭后,立即出发,前往乌拉特中旗,直接到新忽热乡,考察古城遗址。在此发现一座规模庞大的古城遗址,经老师推断,此城应该是明朝初年在北方设置的卫所,但由于明朝中叶的衰落和北方民族的强大,渐渐废弃了这座城。此城的规模很大,其中发现有生活的遗迹,可见有重兵驻扎过。

 

由于进入沙漠戈壁地带,几乎没有路了,凭着几辆三菱吉普的好动力才进入古城,随行的一辆奥迪车便陷入沙里,难以自拔。

 

后在回程途中,发现有突厥墓葬,西山突厥墓葬——旗级文物保护单位。突厥人的石棺木,带有很明显的突厥风格。

洞穴发育在花岗岩体内。洞穴朝向东,左右周围均是巨石,上面覆有一伞形突出的大石块,左右两侧(南北)有石块垒砌的墙体遗迹,形成自然院落。前方(东方)立有2根长条形石条,似乎是辟门址所在。石条间距约1米,石条高近2米,石条系当地花岗岩材质。

推测该地点是一处旧石器时代晚期文化地点。距今约1万年。

 

前往当地一旅游景点,蒙古包,有一个当地的蒙古老人,但由于时间匆忙,并未逗留很长时间。一路上,很广袤的草原,一望无际,很多羊群在草原上吃草,多则五、六百只,少则百十只,此季节草场的草比较枯黄,已经快进入冬季了。

 

7点到达乌拉特中旗海流图镇,住在乌拉特宾馆,受到当地政府的热情接待。


104

8点从海流图镇乌拉特宾馆出发,向乌拉特后旗进发,前往川井苏木,考察宝音图苏木古长城,地处西宁乌素嘎查,西距蒙古国境30公里。

发现有汉外长城,在前达门,乌力吉苏木。

还有一处汉代的烽火台,当地风化严重,此烽火台还能保存有一定形状,可见建造之时的坚固,城墙由夯土筑成,远处可清晰看见一处风蚀地貌。

长城位于乌拉特后旗宝音图苏木南约4公里。此段长城基本上均是夯土筑成的。一般高度很低,高1米左右。底宽46米。长城里侧(南侧)约70米处有一烽火台。烽火台近方形覆斗状,底宽近6米,残高4米左右。就地取土,夯筑而成,夯层厚1012厘米。夯层中夹杂大小不一的石子,夯土依然非常坚固。保存较差。烽火台和一处房址连在一起,房址的北墙借用烽火台的南面墙体。烽火台近方形,边长约7米,残高约3.5米。

 

距离此处烽火台不远的地方有比较明显的汉代长城的遗迹,但是已经塌陷,目前仅寸有高出地面不到半米的一些石头碎片,但是可清晰寻见绵延很长的痕迹。另外,还发现有带有马面的城,由于雨水的冲涮,中间的夯土粘合结构被雨水冲走,导致墙体由两侧向中间塌陷,体积较大的砖和石头留下来,垒彻的形状仍可以辨认。

这段长城西南约1公里是朝鲁库仑古城。城址位于乌拉特后旗乌力吉苏木宝力格小组。地理坐标:E105 59 573  N40 44 003,海拔1026米。呈不规则方形。东西长140步,南北宽135步(内径)。步长平均约1米。城址北墙的北侧有一条河。四墙底宽56米,顶宽3米,残高约5米。四墙均无马面,四角有角楼。仅在东墙中部辟门,设瓮城,瓮城长约10米,宽约8米,城门宽4.5米。城内有多处房址。时代不详。房址有方形和圆形两种,其中方形的较大,圆形的在某一角立两个石片作门。城内地表散布的遗物较多。发现有汉代的布纹瓦、粗绳纹灰陶、铁箭杆、铁器碎片等。采集的部分铁器给了李延祥(lyxustb@sohu.com)老师。推测该古城是汉代的军事要塞。

夕阳落下时映衬的汉代古城,更显出历史的恢弘与伟大,两千年的变迁,它们还屹立在那里,见证世事的变迁。

8点到达乌拉特后旗东升庙,吃晚饭。晚上返回乌拉特后旗,住赛乌素镇,吉日格琅酒店,这是我们一行中住宿条件最好的一家宾馆,大家可以一洗几日的疲倦,准备迎接第二天的工作。


105

早,天气晴朗,气温已经回升,大家都感觉到有些暖意,早从吉日格琅酒店出发,离开了乌拉特后旗,往杭锦后旗进发,先到达那仁宝力格苏木,进入阴山南麓及其河谷地区,考察高阙塞,并发现一段赵长城遗址。

阴山风景

高阙塞全景

古城西北距离东升庙镇约60公里。位于那仁宝力格苏木那仁乌博尔嘎查,左(东面)右分别是达巴图沟(当地亦称大坝沟)和查干沟,海拔1130米。由南北两个略成方形的小城组成。两个城共用北城的南墙。两个小城的修建风格略有不同,这反映了修建的时代的不一致性。北城略成方形,边长40米左右。墙底宽6米,顶部最宽3.5米,高6米。墙体系用较大的河卵石垒砌的,中部填小石块、砂子等。城内东北角有登城的台阶状马道。马道长25米左右,台阶宽近1米,墙体宽2米,马道最高处约4米。仅在南墙中部辟门,门宽约4米。

南城长方形,东西长64米,南北宽48米。城墙较窄,墙体宽约2米。城内有房址等遗迹。

关于高阙塞位置的确认,到达实地考察后发现,高阙塞位于阴山河谷中间的凹地上,高阙塞的正前方正好有两座高耸的山峰,正好应证了《史记匈奴列传》记载: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北破林胡、楼烦。筑长城,自代并阴山下,至高阙为塞,而置云中、雁门、代郡。”这里的地形十分利于军事防御,两座山峰可作“高阙”之意,两峰之间还有一较矮的山丘,正是极为完美的屏障,因此,赵武灵王在此修建城塞很有可能。

 

高阙塞附近的赵长城遗址

中午到达磴口县,在阿贵山庄吃午饭。此地有一座阿贵庙,是藏传佛教红教的庙宇,所以此地也叫作阿贵庙。稍作休息调整后,我们便出发前往鸡鹿塞。

鸡鹿塞位于阴山狼山附近,地势很险要,可辨认出很多干涸的河道,想必汉代时这里水资源要比现在丰富得多,目前几乎所有河道都已经干竭,只有少量的地下水能够间断地流出地面。

鸡鹿塞全景

鸡鹿塞的城墙多是用石头垒彻而成,有一部分经过修复,因而能保留比较完整的城址形状,城内可见马道,还有一些生活过的遗迹,鸡鹿塞还筑有瓮城。

方形城址,边长约70米。城墙两侧用河卵石垒砌,中部填石子、砂子等。城内东南角有一长条形循墙而上的马道,长约30米,宽约2米。南墙中部偏西部辟门,宽约3米,有瓮城,门向东开。城的四个角均建有角台,尤其东南角、西北角各有一段向外凸出,与城墙呈近135度钝角。城的四角有的向外斜出,这大概形同后来“马面”的功能。城的东北、西北均是高山,东侧扼守河谷,形势险要。2道长城环绕要塞,形成严密的防守体系,形成弧形防御态势。

下午3点,我们前往阴山河谷地带,拍摄阴山岩画。阴山岩画分布在大约20多条山沟中的石壁上,岩画最密集的地方有两个地点,一是乌拉特中旗的西南部几公海勒斯太沟一带,约有岩画2000幅以上;另一处画址在磴口县的格尔敖包沟和默里赫图沟一带,岩画在千幅以上。我们前往格尔敖包沟一带。

这些岩画内容丰富多彩,诸如各种动物、狩猎、放牧、舞蹈、手印、蹄印、符号、穹庐毡帐、日月星辰、小凹穴、转场、巫师、人面像、征战、拜日、车辆等。既反映了畜牧时代的社会背景,又昭示了狩猎时代的生活情景。但从多数画面看,是狩猎时期的作品,反映的是狩猎社会的经济、心态和审美观。

 

 

 

 

 

 

 

 

 

 

 

 

 

 

 

 

 

 

 

 

 

 

 

 

 

 

 

 

 

 

 

 

 

 

 

 

 

 

 

 

 


6点返回阿贵山庄,当地政府举行了隆重的宴会欢迎我们一行,以蒙古族的方式迎接我们,吃羊尾,喝马奶酒,敬献哈达。

饭后还举办了篝火晚会。夜晚,大家已经渐有醉意,各自回到营帐中休息。大家住在蒙古包里,包外是剧烈的大风,风声让我们无法入睡,很冷。

 

 

 


106

  7点由阿贵山庄出发,再次前往格尔敖包沟,拍摄阴山岩画。

拍摄这个镜头十分不易,老师亲自攀爬至30米高处悬崖,而中央电视台的编导和摄像也历尽危险与艰苦,跟踪拍摄,我们大家在下面都很紧张,为此也保留了很多珍贵的资料和镜头。

中午时分,前往磴口县沙金套海苏木西南方3公里处,考察窳浑汉墓。这一片墓区面积很大,由于西汉武帝设置的朔方郡,当年此地人口近14万(现在人口也只有7万),因而保留了广阔的墓地群落。目前很多遗址已经被破坏,保留下来的也多为盗失,只能看见很多墓坑,坑中留有许多汉代烧制的砖瓦,质量很坚固。据说,文革期间,附近的军用房屋在建造之时就地取材,就用汉砖建造,因而造成很大的损失。

下午3点到达临河区,在当地友谊饭店吃饭。后前往磴口县的“拦河大闸”,参观了三盛公水利枢纽工程,1958年周恩来总理在此主持修建。参观了黄河水利工程,两条黄河并行景象,一条为自然的黄河河道,另一条即建国以来,临河人民自己人工开凿的人工河道,即黄河总干渠,用于灌溉河套的腹地,八千里河套的农田灌溉依赖于此。“黄河百害,唯富一套”,此水利工程保证了河套地区的农业生产和生活需要。

我们参观时,建筑工人正对其进行翻新整修。

站在枢纽工程的大坝上,黄河河面十分宽广,据说,今年水流量很大,可见脚下奔腾的河水撞击坝基,由于总干渠把黄河流量分减,黄河河水又归于平静。两岸芦苇随风摇摆,映衬着夕阳,景色很美。

当晚,返回临河区,住下。

 


107

8点,前往河套酒厂,参观了内蒙古酒文化博物馆。其中陈列的多为与酒有关的容器和文物。

10点半到达临河区阴山岩画博物馆参观。

随后,到巴盟文物站参观。

中午,巴彦淖尔市政府领导为魏坚老师和刘庆师及其博士生饯行,老师喝多。

下午乘车返回包头,晚6点到达包头,参观包头博物馆,参观了文物展、内蒙岩画展和唐卡展。

 

 

 

 

 

 

 

 

 

 

 

 

 

 

 

 

 


837分,我和王晓琨师兄乘T218次火车返回北京。

9点半,老师与刘庆老师乘飞机回北京。

 

发表评论 共条 0评论
署名: 验证码:
  热门信息
明清时期太湖流域的中心地结构
略论地名的主要性能
《山海经》地名考证
瓜沙二州间一块消失了的绿洲
清末民初钦廉改隶之争探究
中国古今地名对照 (下)
民国时期的县级行政区域整理(...
中国人口疏密区分界线的历史变...
  最新信息
《中国大陆五万分之一地图集成...
1737—1750年金沙江航...
1945—1949年间上海人...
户籍择改与赋役规避——明中期...
名称、内容与意义:民国时期的...
清代伊犁与乌鲁木齐等地水稻种...
清末以来洞庭湖区通江湖泊的时...
唐后期团练、防御州考述:以唐...
  专题研究
中国历史文献学研究
近世秘密会社与民间教派研究
近世思想文化研究
清代中外关系研究
清代边疆民族研究
中国历史地理研究
清代经济史研究
清代政治史研究
清代社会史研究
中国灾荒史论坛
  研究中心
满文文献研究中心
清代皇家园林研究中心
中国人民大学生态史研究中心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3-2007 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 Powered by The Institute of Qing History
< 本版主持:胡恒> < 关于本站 | 联系站长 | 版权申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