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诗经》《山海经》等看中国古代的环境保护 |
来源: 作者: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12-25 |
【数据库】2000年 【文献号】2968 【原文出处】文史杂志 【原刊地名】成都 【原刊期号】199905 【原刊页号】26~28 【分类号】N2 【分类名】生态环境与保护 【复印期号】200001 【标题】从《诗经》《山海经》等看中国古代的环境保护 【作者】胡远鹏/宫玉海 【作者简介】胡远鹏、宫玉海,湖北 吉林 作者单位 胡远鹏:武汉钢铁公司党校 宫玉海:长春光机学院 【正文】 有人说:“环境保护”这个词是现代才有的,上古人类愚昧无知,无耕火种,他们怎么会懂得保护环境呢!我们认为这种认识是不正确的。通过对上古历史文献如《诗经》、《山海经》等的大量记载来看,我们中华民族是有悠久历史和优秀传统文化的民族,几千年以前,就对大自然中的万象万物进行了广泛的探索,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和教训。 一 上古时期,人类对自然环境的依赖性很强,如采集食物、驯养鸟兽,无一不与自然环境有关,所以就产生了对自然的崇拜。在自然经济时代,人们当然离不开自然,这是常识;只是由于后来人口的增多,有了掠夺性的开发、势力范围的分割,才逐渐使环境恶化。 上古人类在密切关注和观测自然的同时,已努力去适应自然规律,对保护环境也十分注意。在6000年之前,伏羲氏国号曰龙师,以龙命官,派了水龙氏栗陆(挹娄)到北方去“繁滋草木,疏导泉源”,这说明他们原来就已经在这方面有着良好的意识。如松花江,就是以栗陆(栗末)命名的。从此,北方的森林更加茂密,河流分布合理,鸟兽迅速繁衍,形成了长期的良性循环。为了解决日益增长的人口的需要,又不破坏自然环境,神龙(农)氏时开始了一定规模的植物栽培,“教民艺五谷,而农事兴焉”。人们常把上古人类的农事活动叫“刀耕火种”,烧掉树林去扩大耕种面积;把围猎野兽叫做“火佃”,就是用烧山林的方法以驱赶野兽;……这些描述是不准确的。 首先,当时人口的数目明显比现代少得多,本无必要去大面积地毁林开荒;其次,农业的兴起,也只是补充采集所得的不足而已;第三,当时既没有私有财产,又没有战争,宗教的约束力又很强烈,除天灾之外,很少有破坏自然环境之举。 我们可以举少数民族习俗为例。一、拜树族,他们珍惜树木,崇拜树木;特别是对于一些有特殊用途的树木,尤为敬畏。二、傣族有专用的烧柴林。有一种树,只作为烧柴用,这种树不经常砍削枝条,就不能生存;因此,对竹林、森林的砍伐是有限的;三、有人上山劳作,挖坑点火烧饭,事后必须把坑填好踏实,甚至移来草皮敷于其上,以免造成水土流失。这些都是习以为常的。 古无森林一词。在我国历史上,森林一词出现较晚,《文苑英华·三一八》有:“素晖射流漱,翠色绵森林”;而将其作为林学术语的历史就更短。这当然只是就名词术语的“森林”而言,不能因此就认为我国长期以来都未形成森林的概念。事实上,早在上古时代,我国先民就通过生活实践和生产实践,对后来称之为“森林”的自然景观,产生了相当深刻的认识。这种按当时语言习惯表述的森林观,既见之于《诗经》等先秦文献,又见之于《山海经》。 在《诗经》里,反映出到处都有茂密的森林,据推测当时的森林覆盖面积可达60~70%。《诗经·魏风·伐檀》充分反映了“山西饶材”(《史记·货殖列传》),有各种珍贵树种,并且多用檀木为轮造车,是为“檀车”、“香车”。另,《诗经·邶风·击鼓》:“于以求之,于林之下。”《诗经·小雅·正月》:“瞻彼中林,侯薪侯蒸。”这些诗句中的“林”字,包括两个不可分割的内容:一是木生平地或准平地,二是木必群聚密生。 至于群集密生于山地的树木,则如《谷梁传·僖公十四年》:“林属于山为麓”,《荀子·强国篇》:“山林川谷美,天材之利多。” 而在我国古代典籍《山海经》、《禹贡》中,都比较详细地记述了各种森林资源状况,如说某处“多草木”,“百果所生”,“百果爰在”、“百果树生之”以及“百草木成菌”,北方有“盘木千里”(盘木即栗子树),“北望河林,其状如qiàn@①如举”,这是多么壮观的景象!据林鸿荣先生研究,在《山经》所记446座山体中, 有林山体为199座,未记有林无林而实际有林山体73座,合计有林山体272座。有林山体则占总山体约为61%。就树种而言,《诗经》较多是注意用材树种和薪材树种,《山经》则把触角伸展到生产生活所需的基本方面,以森林树种为用材、药材、杂用、特用乃至宗教活动之源。《山经》对于树种的记述既比《诗经》原始,又比《诗经》深入。从这些方面看来,难道能说上古人类“愚昧无知”,不懂得环境保护吗? 二 在上古之时,对于河流、泉源、水塘的保护,更是有共同的规范,人人自觉遵守。 我们的母亲河之一的黄河在秦以前并不黄,春秋、战国时期河水是澄清的,当时黄河的名字叫“河”或者“河水”。《诗经·魏风·伐檀》这样写道: 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涟猗…… 坎坎伐辐兮/置之河之侧兮/河水清且直猗…… 坎坎伐轮兮/置之河之(附图 )兮/河水清且沦猗…… 一唱三叠,水清如许! 在其他诗篇中,还说河水可以照出风物的倒影等等,可见,“黄河之水”当时还不是黄色的。沿河两岸森林茂密,树种繁多。只有支流的泾水是浑浊的,所以才有“泾以渭浊”(《邶风·谷风》)之语,但当时对黄河下游的影响并不明显。 夏代以前,黄河中下游是河伯管理的;特别是河套一带治理得特别好。河伯,也叫水伯,是专职治水的家族,和犬戎同属于沫渴人,也就是后来的室韦@②hé@③,汉代简称小水貊,当时已经迁到东北东部,鸭绿江流域。他们的迁徙与周穆王伐犬戎有关系。但是不管走到哪里,他们仍然尽职尽责,对兴修水利、保护水土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河伯迁走以后,河水常常泛滥成灾,开始人们是想念他,后来就埋怨他,甚至说他为了娶新媳妇而发大水,这就是“河伯娶妇”的故事。实际上,如果不是河伯腐败失职,那就是一种很大的误解。 那么,河水是什么时候变黄的呢?是秦统一中国后,大兴土木,“蜀山兀、阿房出”,修建万里长城;当然就要砍伐大量树林来烧砖烧瓦。看到长城的巨大规模,不难估量要耗掉多少树木了。西周时期的黄土高原,约有森林4.8亿亩,覆盖率达53%;新中国成立前夕,只有3%了。另据历史地理学家张步天先生在《中国历史地理》中说:“史前时期黄河含沙量远比现代少。据研究,黄土高原在远古时期植被较好,史念海在《历史时期黄河中游的森林》一文中搜集了好几百条历史文献资料确证黄土高原分布有森林。”森林的破坏,导致水土的大量流失,环境日渐恶化,黄河也就水清无日了。如果绿色植被不能恢复,我们的历史罪责,也必定是“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了。所以,每当我们歌颂伟大的万里长城的时候,也千万不要忘记环境保护,要想到我们付出的巨大代价,加速建造“三北”防护林带。 大量的古籍都记载着,上古时期人类与鸟兽共处,鸟兽为人类服务,并且受到人类的保护。许多奇禽怪兽,屡见篇章。一些家族一直至氏族时期都有明确分工,饲养着特定的动物。早在伏羲时代,就有很多鸟兽变成家畜,有的姓氏就与家畜、植物等有关;这种情况甚至形成了图腾崇拜。像黄帝家族多有“使四鸟、虎、豹、熊、罴”等等。如今,大量的物种(包括植物物种)已绝迹,人们甚至怀疑起它们是否曾经存在过。实际上,在夏代以前,人们连鸟卵都不吃,认为那是不道德的行为,并且有损于自然界的生态平衡。据《括地志》、《博物志》记载:“夏后之世,民始食卵,孟盈去之,凤凰随之”。孟盈是鸟氏族部落首领,女真族先人,为抗议人们吃掉大量鸟卵,于4000年前,离开这里,经欧亚大陆,远迁美洲,于是中国就很少见到凤凰了。但在亚玛逊河流域的森林间,现在仍可见到凤凰成群。然而,“人进林退”,鸟兽的生活空间越来越狭窄,环境也日益恶化起来。随着人们私欲的膨胀,对食物品味要求的增加,奢侈的生活等更需要大量珍贵的皮张、兽骨、象牙以及珍贵的木材来满足,致使大量鸟兽、植物濒临绝境。1999年3月24 日《中国青年报》曾发表一篇文章,题为:《千山鸟飞绝,万径兽踪灭——滥捕滥吃野生动物已成公害》说的就是这一问题的严重性。有时个别大人物的错误举措,竟导致大自然的灾难。像历史上的周穆王,在远征过程中,曾纵令六军,在今蒙古境内“翔佃”,致命“鸟兽绝群”,一下子变成荒凉的瀚海。“伐犬戎”,又使这个致力于保护环境的氏族远迁而去,此举也受到天下人的非议和斥责,从此与周王朝疏远。近的如1958年的大办钢铁,使多少茂密的树林变为荒山;缺少科学论证,主观地把“麻雀”定为“四害”之一,结果又使麻雀几近绝迹…… 中国人历来最喜爱“山清水秀”,如《诗经》中的“秩秩斯干,幽幽南山”,“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有人统计,《诗经》中涉及山的约40篇,涉及水的60篇,合起来的约占全书的1/3;《山海经》中则更是山山水水,不绝于篇。在我国古代,更有许多名人高士遁迹山林,回归大自然。这方面的诗文可称得上是“汗牛充栋”。随着现代工业和城市的发展,往日的山川草木,大自然的画图,开始变成了公园里的陈设,并且日益变成一种奢侈的享受。我们多么希望,人类能够普遍认识到保护环境的真正意义和迫切性并加以全面实践啊! 但愿这一天早日到来! 【责任编辑】屈小强 【校对者】屈小强 字库未存字注释: @①原字为草的上部下加倩 @②原字为革右加未 @③原字为革右加曷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