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首页 | 本所概况 | 新闻动态 | 本所学人 | 学术前沿 | 本所成果 | 人才培养 | 学术刊物 | 基地管理 | 清史纂修 | 清史文献馆 | 清风学社
学术动态 论著集锦 地名学园地 专业课程 学人漫录 实地考察
站内搜索:
请输入文章标题或文章内容所具有的关键字 整站文章 中国历史地理研究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中国历史地理研究 >> 论著集锦 >> 学术争鸣 >>
历史时期新疆绿洲的演变和发展
来源: 作者: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12-25

【数据库】1997
【文献号】4256
【原文出处】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原刊地名】呼和浩特
【原刊期号】199702
【原刊页号】37-47
【分类号】K91
【分类名】中国地理
【作者】钱云
【复印期号】199712
【标题】历史时期新疆绿洲的演变和发展
【正文】
  (钱云 新疆师范大学地理系、乌鲁木齐,830000
  提要
  本文根据历史时期的丰富资料,论述了新疆天山南北绿洲的变迁与当时人类社会政治经济军事活动的深刻影响。
  关键词:新疆、绿洲、演变
   *             *         *
      1 促使新疆绿洲演变的因素和发展趋势
  1.1 人类社会前产生的天然绿洲
  新疆的干旱环境和特殊的地貌框架是经过漫长的地质历史年代演变而成的,早在侏罗纪(约1.35—1.80亿年前)新疆曾有过比较湿润的气候,在这年代形成的丰富煤炭和白垩纪早期形成的恐龙化石可以得到证实。从白垩纪(7000万年前)开始到早三纪(2500万年前)新疆气候已经开始向干旱发展。在第三纪晚期到第四纪初期(距今约二、三百万年前)新疆的气候变得更干燥,到中更新世晚期,距今几十万年,青藏高原和新疆其他山体已上升到相当高度,对水汽的阻滞作用越加增强,致使新疆出现大片荒漠,另一方面在盆地四周产生较多降水,形成一些发源在高山的大河,河流流出山口后,在盆地内构成稠密的水网和众多的湖泊,平原地区的荒漠生态系统,受到地表水、地下水浸灌后和光热资源结合,向非荒漠生态系统演变,例如天山、昆仑山的山谷和塔里木盆地边缘所形成的天然胡杨林绿洲。人类未出现之前已有天然绿洲存在,它是在干旱地区特定的气候、地貌、水文、土壤等自然因素综合影响下产生的。
  1.2 人类社会的发展积极推进绿洲的演变
  中国北方原始人奠定了新疆古绿洲的基础。塞人和匈奴对新疆古绿洲的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新疆屯垦史》作者方英楷引用考古专家的观点和成果后,他认为五万年前,中国北方的原始人已在新疆生活,使用旧石器,是开发新疆最早的居民。哈密七角井的文化遗址,是新疆细石器文化的典型代表。此外,在哈密的三道岭、吐鲁番的阿斯塔那、雅乐湖,天山北麓的木垒、奇台、吉木萨乐、乌鲁木齐的柴窝堡,伊犁河谷,天山南麓的焉耆、库车、巴楚、阿尔金山和昆仑山北麓的罗布泊洼地,且未、民丰、于阗、皮山等绿洲地带,都先后发现细石器遗址〔1〕。表明一万年前的新疆人,已在天山南北和昆仑山前山一带。开辟绿洲和自然作斗争。新疆经济地理学者陈汝国曾深入过楼兰地区作过考察,他提出七千年前罗布泊西部古楼兰地区的原始人,已经使石刀、石斧、石镰、石箭等磨制石器,开始经营原始的农业和畜牧业,种植了原产我国北方的粟谷农作物,驯养了狗、猪、牛等家畜。〔2〕古书上记载,西王母耒朝……献白环玉块,舜时,西王母献玉管乐器说明西域四千年前的西域处于母系氏族公社阶段,和中原已有友好交往。考古人员发现,四千年前天山南北和昆仑山北麓的绿洲地区,已经种植小麦,新疆是我国最早种植小麦、大麦等西方农作物地区。
  塞人(操印欧语的部落)依持青铜武器进入新疆是公元前二十一世纪的事,〔1〕根据新疆考古学者王炳华考古发现,当时的塞人已使用青铜工具进行农业生产。新疆塞人的农业居民,还把原产西亚、中亚和非洲的小麦、大麦、胡豆、碗豆、芝麻、胡罗卜、黄瓜、波菜、芹菜、葡萄、核桃、无花果、石榴等农作物带到新疆种植〔2〕。在新疆首次出现了白种人和黄种人的融合。公元前十九世纪,新疆南疆已有塞人文化〔3〕公元前十四世纪末和十三世纪,塞人已进入新疆南东部,从东天山北麓的巴里坤盐池、伊吾的军马场、奎苏石人子等地。东天山南麓的哈密五堡、四堡的出土文物中,可见到铜斧、铜刀、彩陶器、石磨、麦子、糜子、毛织品、木车轮等物,佐证当时的哈密塞人已过着定居生活,农业、牧业和手工业已达到一定水平。并和内地有了经济交流〔1〕,1980年在伊犁的尼勒克县的园头山谷和奴拉塞山沟中,发现两座古铜矿遗址,说明公元前七世纪、伊犁塞人已经开采和冶炼铜矿〔1〕,对开发伊犁河谷绿洲起到积极作用。公元前五世纪新疆塞人在南疆绿洲建立起一批城郭国家,开始进入奴隶社会〔1〕。公元前四世纪亚欧大陆丝绸之路的贸易已经兴起〔12〕。直到公元前221年,秦官中收藏不少昆仑之玉新疆塞人和内地已有经济交往。塞人在新疆生活一千九百多年〔1〕从石器时代发展到青铜时代,由母系氏族公社进入公系氏族公社,由母系氏族公社到奴隶社会,他们为新疆古绿洲的产生和发展,作出重要的贡献。
  公元前176年,以畜牧业为主,活动在内蒙古地区的匈奴人进犯新疆征服塔里木盆地内许多绿洲小国,准噶尔盆地也成了匈奴主要游牧之地,匈奴对新疆人民实行残酷压迫,强迫各地交纳繁重赋税,马畜和毛织品,并要定期送人质,对绿洲农业生产起到破坏作用。另一方面匈奴人进占新疆,是继公元前二十一世纪塞人征服新疆后,第二次出现了黄种人和白种人的大融合〔1〕。加强了人民交流,对新疆的农业、手工业和商业贸易的发展,均起到推动作用。对中华民族的形成和我国版图的确定均有积极历史意义。
  1.3 生产方式的变革,使绿洲在外延方面有突破性发展。
  绿洲是干旱地区的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相结合的综合体。原始的自然属性被社会属性所叠加,形成双重性的绿洲景观。其产生和发展虽受到自然环境的严格限制,但促使其重大扩展,是社会生产方式变革的巨大作用。有人类社会以来,从原始社会经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在这数千至上万年的人类历史长河中,由石器时代经青铜器时代到铁器时代,其生产力经过漫长的变化,推动生产方式的变革十分缓慢。从原始中国人、塞人、匈奴人世代繁衍并和当地的新疆人、中原人融合成我们的祖先,经西汉到清末,人类在绿洲上经历了从守猎游牧牧农结合以种植农业为主的绿洲经济演变。都是以粗放的农牧经济为主体。非农经济成分,如手工业作坊、商业贸易、交通运输,仅仅处于萌芽状态而且均是人工操作,必须依附农牧生产而生存。所有的劳动力都从事农牧业生产,家庭农牧业是社会中基本单位。全部的产品均被分配消费掉,这种自给自足的绿洲自然经济处于简单再生产,这种经济非常封闭、非常分散、非常单一,发展十分滞缓。只有随着人口的逐渐增长,绿洲的面积也逐步扩大。
  从西汉到满清末期的二千多年的封建社会,西域地区和屯垦,生产力低下,经不起历次战火的摧残,几经风雨沧桑,几度兴衰,不论在耕地规模上,人口规模上,进展均很缓慢。《汉书.西域传》记载新疆当时的总人口123万(包括百姓和士兵,其中乌孙国的63万人,有相当一部分分居住在今中亚一带)屯田50万亩。到1911年,新疆总人口216万人耕地1055万亩。从1911年到1949年新疆总人口增加到433万人,耕地增加到1815万亩。民国年间,新疆政局动荡,军阀政权变更频繁,屯垦衰落,还不如清朝后期,1949年实际耕地面积仅565万亩。1995年新疆总人口增加到1600万人,耕地增加到5762万亩。2000多年的封建社会,人口增加100万左右,农田增加数百万亩(西汉时无正确统计数字)。民国成立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38年中,人口和耕地均增长2倍左右,新中国建立后的46年里,人口增长近4倍,耕地增长近3倍。估计1949年的绿洲面积2.25km[2,],现在绿洲面积已增加到约7km[2,],比解放初增长3倍。从上述简单数字中可看出,不同社会制度支配着不同生产方式,不同生产方式支配着绿洲不同发展速度。绿洲得到较大的发展,应该说从电力时代开始。有突破性的发展,是在195412月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成立以后,拥有职工97万人,总人口214万人,十个农业师,一个工程建设师,一个工交局,三个农场管理局,艰苦创业,屯垦戌边,开垦农田1392万亩,开僻了大片绿洲,大部分从风沙地、盐碱地中开发出来,为新疆绿洲的发展作出不可磨灭的贡献。
  同时绿洲地处干旱环境,水资源极珍惜,河流的改道,风沙的侵袭,盐碱的威胁。对绿洲的演变所产生的严厉限制作用不可低估。绿洲的衰落,从自然环境上看,常常是两方面同时进行。一是风沙盐碱侵吞绿洲的外围、灌渠、防风林、草场、道路被淹没,使绿洲缩小。二是绿洲内部水量递减,土地退化,生物产量降低,居民生活下降。这些自然灾害的产生,也和人类生产方式的变更,利用土地资源和水资源的合理程度都存密切关系。
  1.4 经济体制的改革,促使绿洲在内涵方面起了质的变化。
  新疆绿洲在地貌上具有高度封闭性,在地域上具有高度分散性,在生态上具有高度脆弱性,在经济上容易造成严重单一性,千百年来发展滞缓。绿洲经济的发展,经历着不同阶段。
  (1)初级阶段的前期,大致是古绿洲时期,同时也是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和铁器时代。由狩猎向游牧、由游牧向半农半牧过渡。是以牧业生产及主体的自给自足牧业经济为特征,十分粗放利用绿洲的自然资源。如汉时塔里木盆地东部的鄯善(今若羌附近)若羌,子合(叶城中部,天山北麓的乌孙)(今伊犁、吉尔吉斯)车师后国(今吉木萨尔)等都是牧业部落或国家。吐鲁番盆地的交河、南昌是半农半牧的国家,塔里木北部的龟兹(今库车)南部的精绝(今民丰北部)才是务农为主。游牧之子是庐帐居逐水草务农之民往往孤家独居,封闭性极强,彼此信息高度隔绝。
  (2)初级阶段的后期,大致是古绿洲演变成老绿洲的前期。已全面进入铁器时代。由半农半牧向农业过渡,种植业逐步占主要地位。出现家庭手工业作坊和专业手工业作坊,集镇开始形成,货易交换普遍存在。商品经济开始萌芽。后来人口增加,建设水利工程,提高垦殖指数,增加单位面积产量,种植业已大超过畜牧业,同时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在唐代,高昌已发展成昌盛的城邦。塔里木盆地的龟兹、疏勒、于田已是西域著名镇。
  (3)中间阶段初期大致是老绿洲后时期,传统农业占主导地位。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初的清末民初。我国已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同时已进入了电器时代,深刻影响到新疆,现代化机械,现代化交通工具已进入新疆,高度封闭逐渐打破,手工业、商业、贸易、交通运输从绿洲种植业中明显分离出来,绿洲城市开始形成。
  (4)中间阶段后期,老绿洲向新绿洲过渡,或新绿洲开创时期。二十世纪初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新中国成立后,绿洲进入由传统农业向新型产业过渡的新时期,解放后迅速发展现代化的交通运输和信息,电力的普及,机械化的实现,智力资源不断输入,资金大量投入,使绿洲之间,绿洲和外界之间的空间距离大为缩短,绿洲出现一批中小城,非农人口不断上升,除农业绿洲外,还形成工矿绿洲和城市绿洲。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初具规模,绿洲的资源优势逐步变成经济优势。由封闭走向开放,由分散走向集聚,由粗放走向集约,由单一走向多元。由农林走向城市,绿洲经济开始在内涵上引起质的变化。
  (5)高级阶段,以新型产业为主导的新绿洲全面发展时期,同时进入了电子时代主要从本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是我国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的开始。发达的沿海和繁荣的内地,必然要求有一个昌盛而稳定的西部,整个国力才能富强,在历史上已得到证明,振兴绿洲经济,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亚欧大陆桥于1990年修通,在新疆境内横贯天山南北,重振丝路东联西出的雄风。随着今后南疆铁路的建成,南疆光缆通讯工程的建设,绿洲之间,绿洲和外地之间的空间距离将大大缩短,将新疆带向全国市场和世界市场,给新疆绿洲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史无前例的机遇。绿洲的封闭型,半封闭型转变为全开放型。第二产业,特别第三产业已迅速赶上或超过第一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的比重日益提高。绿洲经济综合体向多元化方向发展。强化绿洲城市的综合职能,经济上聚散效应大大加强。城市绿洲将成为绿洲经济的主体。非农人口比重超过农业人口,城市流动人口,暂住人口猛增。在区域布局上天山北麓产业密集地带已形成,综合开发深度得到加强,经济上从成长型走向成熟型。带动塔里木盆地绿洲和准噶尔盆地绿洲的两翼,从经济开发型走向经济成长型。建成绿洲区内的粮食、棉花、糖料和牧业基础。同时在荒漠区内建立石油、原盐生产基地。在山区建立煤炭基地,有色金属开采冶炼基地。众多基地之间相互依存,共同发展,结合成绿洲经济有机整体。政府决策机构开始着手研究区域规划,流域规划和城市规划,对绿洲进行国土整治,提出如何合理利用干旱地区的自然资源,控制绿洲和人口,保护脆弱的生态环境,调协地区的经济,使绿洲经济持续发展等重大战略问题,绿洲区外的软资源和绿洲区内的硬资源迅速结合,加快绿洲从资源开发型的经济发展模式过渡到资源转换型的经济模式;从资源简单利用和粗加工过渡到资源综合利用和深加工;计划产品经济过渡到市场商品经济。天山北麓的产业密集地带绿洲经济综合开发区将是连结我国沿海、内地和中亚、东欧、西欧之间纽带。率先走向世界,加速带动整个天山南北,新疆绿洲将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
      2 影响新疆绿洲演变的一些重大历史事件
  东西方黄、白种人的大融合,社会制度的演进,历代王朝屯垦戌边的壮举,中原朝廷捍卫丝路畅通的斗争,历史上残酷战争的征伐,都是推进或制约绿洲演变的重大历史事件。新疆绿洲的演变历史是一部新疆各族人民和严酷自然环境作斗争的历史,是一部历代各族人民抗击外来侵略和历代王朝的仁人志士保家卫国的历史。
  2.1 历代封建王朝屯垦制度的建立,屯垦规模的扩大,对古绿洲的演变和发展起到极为重要的推动作用。
  新疆屯田开创时期是在公元前六十年,汉武帝在车师(今吐鲁番)建立西域都护府,天山南北从此进入我们祖国的版图。西汉统一新疆后(当时称西域)为巩固边疆,捍卫各族人民、加强对匈奴的政治,军事斗争,建立完整的屯垦制度。同时从内地引进铁器农具,耕牛技术和井渠工程,公元前105年到公元8年在天山南北屯垦,西域屯戌士兵有2万人,最多时达2.5万人。以每人平均垦地20亩推算,西汉时在新疆共屯田40多万亩,生产粮食40多万石〔1〕,保证了驻军用粮。西汉时的屯垦主要放在天山以南,当时有十个垦区,其中天山南麓有七个垦区,阿尔金山北麓有三个垦区。东汉初,匈奴、北匈奴又几度侵占新疆,公元74年东汉在车师重建西域都护府(公元91年迁龟兹)戌以尉校,西域长史、伊吾屯官,又几度兴起屯垦,延续120多年,以军屯为主,犯屯为次,有屯军五千人,开农田10万亩〔1〕主要是在东疆地区扩展了伊吾、高昌和楼兰三块绿洲。《汉书.西域传》中所列当时新疆的45国、昆仑北麓16国、天山南麓16国、天山北麓13国,实际上就是稳定屯垦造就了45块较大的绿洲(其中乌孙国范围大部分在今中亚),人口共123万(百姓和军队)。
  新疆屯田中断时期是三世纪上叶至六世纪下叶(公元220年至580年),属魏晋十六国北朝时代。中原内地常处于割据战乱,政局动荡,难以集中力量来巩固边防,新疆的屯垦只是局部进行。主要在吐鲁番盆地的高昌,塔里木盆地的楼兰(四世纪初已衰亡)、尼雅等绿洲,屯军常有二、三千人。屯田规模也小〔1〕。
  新疆屯田再度发展时期,隋朝(公元581—618)短促,主要在七世纪中叶至十世纪初,我国进入了封建史上强盛的唐朝(公元618—907年),随着内地经济上繁荣,政治上稳定,驱逐西突厥,平叛诸小国,重新统一西域。唐朝为了巩固边疆,防御外敌,平息叛乱,将新疆的屯田再次推向高潮,时间长达161年(公元630—791年),屯田官兵多达5万人,还有百姓和犯人。垦耕农田50万亩。以及伊吾(今巴里坤附近)、轮台(乌鲁木齐南郊)、清海(石河子附近)、碎叶(今吉尔吉斯的托克马克等垦区)。天山南麓以龟兹(今库车附近)为中心,以及西州(今吐鲁番以东30多公里处),焉耆、乌垒(今轮台)、疏勒(今喀什附近)于阗(今和田)等垦区〔1〕。垦田主要集中在塔里木盆地,大大促进了南疆城郭之国绿洲的发展。唐代安西都护府管辖著名四镇,即龟兹、疏勒、于田和碎叶。前三镇在塔里木盆地。〔2〕。
  新疆屯田至公元十世纪到公元十三世纪,由于时局动乱,地方割据而进入时断时兴时期;这时正值北宋、南宋时代,中原内地进入了我国历史上第三次的分裂割据局面。连年烽火,经济萧条,国力衰落,无暇西顾,新疆屯垦处于低谷,这时期内高昌回鹘国(公元840—1209年,回鹘古称之丁零”“敕勒是今维吾尔族的前身),由游牧转为定居,由畜牧转为农业,在高昌、焉耆、龟兹等地兴修水利,开垦农田,种植五谷,瓜果,回鹘对吐鲁番盆地和焉耆盆地,渭干河流域绿洲的开发是起到重大作用。元朝的屯垦完全服从于战争的需要,规模大、分布广,但屯垦时间短暂(1278—1298),屡遭战乱,收效不大。屯垦地点仅限在别失八里(吉木萨尔)哈密力(哈密)曲先(库车)可失哈几(哈什)斡端(和田)等地。14世纪至17世纪(1368—1644)进入明朝国力薄弱,经济衰败,无力西顾,新疆又处于分裂,屯田也处于中断。
  满清政府掀起大规模的屯垦。特别是公元1759年清政府统一新疆后,为了发展经济,增强国力。巩固边防,防御沙俄,新疆驻军三万人为解决大批军粮,在新疆展开了空前的屯垦高潮,主要分布在三大垦区,二十四个地方,东疆地区主要是巴里坤、哈密、吐鲁番三地。北疆地区是木垒、奇台、吉木萨尔、阜康、乌鲁木齐、昌吉、呼图壁、玛纳斯、乌苏、精河、伊犁、塔尔巴哈台、阿尔泰等十三地。南疆地区是:库车、阿克苏、叶尔羌、和田等八地并在伊犁地区先后建有伊犁九城。清初到清末的300多年,在新疆改变了自古以来,以天山为农牧界的局面,农垦使北疆的绿洲有了很快拓宽,同时南疆的绿洲也有较大的发展,山北之行国,山南之居国的差异也逐渐消失。当时新疆屯丁有12.67万人,还有旗屯、民屯、商屯、回屯。总人口48万多人,总开垦耕地300多万亩。奠定了老绿洲的格局,清朝消亡时(1911)年,新疆有耕地1055万亩,总人口216万人,大大推动了天山南北绿洲农业的发展。
  综上所述,二千年来,主要是西汉,唐代、清朝前期三个时代,经济繁荣,社会安定,国力强盛,出于政治和军事的需要对新疆进行了三次大规模的农业开发,从而改变了原来生产方式,提高了对水土资源开发利用的程度,对新疆绿洲的发展起关键性作用。
  2.2 丝绸之路的贯通,促进了新疆绿洲之间、绿洲和内地、中亚之间,以及在经济、贸易、文化上的交流,加速了绿洲的演变和发展。
  丝绸之路早在公元前四、五世纪已经沟通。希腊人称中国为赛里斯希腊语即丝绸之意。这丝绸之路在秦汉时被匈奴人切断,并控制了西域,严重干扰了广大西域地区的安宁。汉武帝为了彻底打败匈奴,迫切要联合西域各国,对匈奴进行东西夹击,这条地跨亚欧两洲行程一万四千多里的丝绸之路,东起国都长安,沿渭水西行,经陈仑(宝鸡东)金城(兰州),穿越河西走廊的武威(凉州)张掖(甘州)酒泉(肃州)等绿洲到敦煌(沙州)再分南北两路。南路出阳关,沿阿尔金山、昆仑山、北麓,经鄯善(若羌)、且未,精绝(民丰境内)、圩弥(于田境内)于阗、莎车等绿洲,越过葱岭到大月氏,安息(伊朗),西至大秦(古罗马帝国)。北路由敦煌向西北出玉门关,穿越伊吾(哈密),车师(吐鲁番)焉耆三大绿洲,(东晋前因车师之路常受阻,以经楼兰之路为主道,四世纪初楼兰消亡后,高昌政局稳定,转移到北部经哈密盆地、吐鲁番盆地和焉耆盆地为主道)沿天山南麓西经乌垒(轮台策云乡),龟兹(库车)姑墨(阿克苏)疏勒(喀什)等绿洲。然后翻越葱岭,经大月氏、或大宛、康居、安息直至大秦〔1〕,这丝绸古道,后经魏、晋、隋到唐代,在经济和文化上空前繁荣,在天山以北又开辟另一条新路,沿天山北麓的庭州(吉木萨尔)轮台(米泉),张保守提(昌吉)石漆河、(精河)、弓月城(霍城西北)沿伊丽河(伊犁河)向西到碎叶城(吉尔吉斯托克马克城),然后再西经坦罗斯(江布尔)波斯、大食、君土坦丁堡到罗马,威尼斯〔3〕。
  这三条丝绸之路之所以能沟通东西方,实际上就是依靠河西走廊,塔里木盆地和天山内一些盆地边缘及准噶盆地南缘的一些绿洲的支撑。汉唐为了确保这条国际商道的畅通,在沿途绿洲上实行驻军戍边,屯垦生产,大大促进了绿洲农业的发展。史载,丝绸路上是村庄相望,桑麻盈野自张骞出使西域后,丝绸道上使者相望于道”“一辈大者数百人,少者百余人,一年中使多者十余(辈),少者五、六辈〔4〕不少胡商汉贾、官吏、僧徒、将士的驼队、马帮秩序井然频频穿梭于道上。公元73年,东汉王朝起用当时不惑之年的班超,出使西域北国,班超驱逐匈奴,疏通丝路,捍卫绿洲诸小国,到古稀之岁回中原朝廷复命。其子班勇继承父志,到西域戍边卫国,成为历史佳话,东汉永平四年,(公元61年)之后,且未、精绝等小国被鄯善国所兼并,在尼雅等地发现的七百多枚祛卢文书的资料中可知,当时疆域辽阔的鄯善王国有着完善的驿传制度。各绿洲都有向导和护卫,自鄯善到且未、舍凯、尼雅连续传送,向导、护卫和借给使者用的骆驼到各绿洲均要调换。使者的粮和用水都由各绿洲供给。由于接应汉使很辛苦,向导和护卫给之谷物,小麦粉,紫苜蓿作为报酬,有时还可得到双重报酬。楼兰古国是西域诸绿洲小国和中原长安联系的一个交通枢纽。这里发现大量的汉文,qū户文,粟特文的术简和文书,精美丝织品,艺术品及贵霜钱币。qū卢文是古代印度北部地区使用的文字,现已绝迹〔5〕,公元3—4世纪在塔里木盆地广泛传播,印度古文化和中原汉文化早在丝绸之路上交汇融合,公元前一世纪受匈奴追杀的大月氏从河西走廊西迁到中亚,建立贵霜王朝,仍耒往於西域和中原间。古代中亚栗特人是善于经商的民族,贵霜钱币和栗特文书的在楼兰出现,说明丝绸之路在促进古绿洲之间和古绿洲与东西方之间的贸易活动,起到积极的作用。中原的养蚕、掘井、炼铁、犁地等技术,通过丝绸之路传到西域,西域的伊犁马,胡桃、胡麻、大蒜、石榴、葡萄等,也是通过丝绸之路传到内地。值得一提的是回鹘经商对丝绸的贡献。回鹘不仅勤于屯垦务农,勇于捍卫疆土,还善于经商。由于回鹘平定安史之乱有功,唐代实行丝绸马匹贸易的优惠政策,使回鹘人大大得益,促使回鹘建立起规模浩荡的商队,保镖或友帮军队护送,在使节、将领统率下,保镖、车夫、马夫、后勤分工明确,沿途均有食宿安顿,晓行夜宿,昼夜兼程,向中原进发。西州回鹘派出的使团少则30—50人,多则400人,除负有外交使命外,还兼营贸易。将西域和西方的马匹、玉石、布料、羚羊角、香料、琥珀、大象等输运到长安,朝廷出高价收购,折算成铜钱,回鹘又将货款折成丝绢,茶叶、瓷器、银具、海味等装上马邦驼队带回新疆,从中获取重利。唐代时,贸易十分繁荣,新疆运往内地的马匹最多一次可达10万余匹,1匹马可换40匹绢正如唐代诗人张籍描绘成无数铃遥过碛,应驮白练到安西。这种盛况一直延续到明清。此外,丝绸路上还有金城(兰州)的茶马互书。茶叶和大黄贸易也兴盛一时,清代,每年从内地调入新疆的茶叶都在数十万公斤。大黄是以食肉为主的游牧民族不可缺少的清热解毒药剂,有时也达十多万公斤调运到西域。回鹘还利用丝绸之路和中亚,西亚的穆斯林国家广泛开展贸易活动。
  丝绸之路的贸易给新疆古绿洲带来了中原、中亚的政治、经济、技术的各方面的信息,促使新疆古绿洲在文化艺术上繁荣。西方和中亚的音乐、舞蹈,绘画艺术在西域古绿洲上得到弘扬传播,从不少千佛洞的壁画中可得到证实,如敦煌莫高窟的千佛洞,吐鲁番火焰山中的柏孜克里克千佛洞(於6—14世纪开凿)拜城木扎特河的克尔千佛洞(於3—4世纪开凿),这些著名的艺术珍宝,象征着我国干旱地区古代的烂灿文明,均荟萃在丝绸之道上的绿洲王国,成了今天举世文明的古迹胜地。
  2.3 战争兵灾导致一些古老绿洲衰落。
  干旱荒漠地区,生态环境脆弱,自身容量有限,古代生产力水平很低处在自给自足简单再生产的农牧经济,人口稀少,汉魏时整个塔里木盆地才二、三十万人口〔4〕。经不起较重大的天灾人祸,塔里木盆地南部著名的尼雅(精绝)古国古绿洲,其废弃的原因,有多种说法,近来据考古材料证实,尼雅聚落内林木繁茂、渠网交错,出土文物中还不少信函,积存的粮食,生活用品等,这说明当时尼雅的自然环境并没有恶化到无法生存的地步,只不过是突然降临的灾难导致了尼雅绿洲废弃。经解读当地出土的简牍得知,当时尼雅人确实面临着外族入侵的强大军事压力〔6〕又如东汉时,且未精绝等国均自立,后并入鄯善,当时苏毗人对鄯善国威协很大,当苏毗人(藏族祖先的分支)入侵且未,舍凯,尼雅时,各绿洲的居民逃入沙漠深处。又如吐鲁番盆地内著名的高昌古国,唐朝时西州的州府设在高昌,又下设五个县,到天宝年间人口已增至五万人,是西城的一个繁荣之地,1279年忽必烈建立元朝,与围攻高昌的蒙古贵族海都和都哇发生了长达几十年的相互征战,大批蒙古军队驻扎在高昌地区,战火连绵不断,平息都哇之乱后,历史上存在了1334年的高昌城被毁于战火,从此一厥不振。到元末清初已完全荒芜。交河故城在明朝时也相继废弃,明洪武吏部员外郎陈诚出使西域在交河凭吊时,城池已荒废。元代的别失八里(即唐代的北庭或庭州)是蒙古中央政权统治新疆的政治、军事和经济中心。公元1298蒙古贵族海都和都哇叛军再次攻占别失八里和天山南北,元朝军政官员全部撤出新疆,元在别失八里的屯田全遭破坏〔1〕。西域历来是祖国之边疆,是游牧民族和农耕民族联合地带,东西方宗教,文化的结合部,是各民族积极活动的大舞台,创造了干旱地区的人类文明。由于战争,当时处在简单再生产的农牧经济,经受战争破坏后,很难有恢复能力,导至不少绿洲的衰落与迁移。
      3 塔里木盆地绿洲和准噶尔盆地绿洲的迁移和演变
  3.1 塔里木盆地和吐(鲁番)哈(密)盆地绿洲的迁移和演变
  塔里木盆地南部的古绿洲,有一部分位於冲积扇扇缘,还有不少古绿洲是人类利用原始河道的自然灌溉,分布在河流中下游平原或下游的干三角洲上,如尼雅河下游的精绝,克里雅河下游的喀拉墩,安迪尔河下游的古安迪尔,车尔臣河上游的古且未,孔雀河下游的楼兰。这些著名的绿洲古国均位于塔克拉玛干大沙漠的南部和东部,当时生产力水平很低,无力兴修较大的水利工程。而在中下游沿河两岸和下游三角洲,地形平坦,土层细厚,水网发育,河流下切不深,为人工疏导引水灌溉创造了条件。三角洲光热条件好,并受到周期性洪水浸溢,可冲淋土壤表层的盐分,土壤盐渍不严重,有机质含量较高,植被繁茂对防风沙,对农垦和放牧均有利。据前汉书统计,当时塔里木盆地总人口二十三万人,农业活动少,灌溉面积不大,用水有限,地区间不会发生争水矛盾,上游之水可以大量流到下游,使中下游的古绿洲用水得以保证。汉王朝为巩固边防,增加人口加强屯垦,灌溉面积增多,上游冲积扇扇缘的农业生产规模扩大,加大了上游地区的用水量必然影响到中下游。加上塔里木盆地内河流径流在年内分配十分不均,塔里木南部的一些河流,3—5月的径流量除车尔臣河27.5%以外,其余的9条河流的径流均在5.6—13%之间,而春天的用水量一般占40%4〕,这就加剧了用水矛盾。径流量的季节占有比例,千百年来变化不大。《大唐西域记》和《新疆国志》记载,在唐时和清末,和田河和塔里木河曾出现过季节断流,为了争得水源,就将水利工程不断向上游推进。随着制铁器技术和耕牛技术以及水利工程技术不断传入新疆。生产力得到提高,生产方式不断更新,人为控制河水成为可能,开始开发靠近河口,水源稳定,自然灾害少,水土光热结合得较好的洪冲积扇扇缘绿洲,於是绿洲也随之由中下游移到中上游一带,下游的绿洲也随之放弃。有的是出自于政治,经济和自然条件多种原因。例如楼兰,在鼎盛时期是丝绸路上的要津,当时罗布泊水面阔广,土地肥沃,居民从事渔猎,畜牧,种植,常驻屯田士兵一万多人,最多时达一万五千人,直到魏晋时仍是西域积栗百万,威服外国重要屯戍基地〔1〕,是延续了几个世纪的绿洲王国。自汉王朝对匈奴斗争取得胜利,从东汉到魏晋,高昌的政局已稳定,中央政府加强了对高昌的经营〔4〕,到东晋时楼兰中继站的地位已由高昌取代,经济上逐渐萧条削弱了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加上当时孔雀河改道,风沙加剧,土壤盐碱加重农业生产日益萎缩。楼兰昌盛时期每人每日供应粮食是黑栗一斗二升,随后减到一斗,八升甚至六升水源紧缺,粮食匮乏,大约在四世纪初最终衰亡。
  塔里木盆地内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南缘串状古老绿洲,其分布的基本格局在汉代已初步确定,丝绸之路的南道基本上也是稳定的,依靠这些绿洲及时补充给养维持这条交通线。这些位於大河出口冲积扇扇缘的较大的绿洲,在历史上其位置未作大的变动,一直到清朝路线变化甚少,说明从古绿洲到老绿洲,其基本位置变化不大,在放弃下游绿洲的同时,上游的面积不断扩大。
  塔里木河流经塔克拉玛干大沙漠的北缘,两岸生长大片胡杨林,绵延300多公里(现已大片枯死),形成了原始天然绿色走廊,在其北部发源在天山的阿克苏河,渭干河,迪那河,孔雀河的三角洲上,也出现过不少绿洲。曾辉煌一时的龟兹古国(今库车),当时有人口八万一千人,屯兵二万一千人,是塔里木盆地中最强盛的国家,唐玄奘去印度时,于629年路经龟兹,在木扎特河渭干河谷内伽蓝比比皆是。僧徒数千人,佛教盛行,香火不绝。姑墨古国(阿克苏)有人口二万四千人,屯兵四千人〔1〕均是西域大国,百姓主要从事种植,从塔北的古城分布位置来看也均在河流的下游,而且都在塔里木河以北,离上中游不远,由于地势低平加之塔河的顶托,地下水位不断升高,易遭盐碱化。以及其他原因,这些古绿洲淹没在荒滩白草之中。上中游沿岸或冲积扇扇缘,风沙较小,坡度较大,土壤颗粒较粗,引水和排水均较容易,农田随之水利工程上移,老绿洲都分布在河谷中上游或冲积扇部分。丝绸之路北道西段的绿洲位置变化也不大,总在塔里木河之北和天山南麓之间移动。
  塔里木盆地古老绿洲的变迁,真实反映了历史上的政治军事、经济的兴衰,早在秦末汉初,在塔里木盆地周围的绿洲,出现过不少以农业为主的城邦小国,也有以放牧,渔猎,种植兼营的绿洲如楼兰古国。据新疆屯垦史按汉书西域传记载,当时昆仑山北麓有鄯善等十六国,有人口十一万多人,屯兵二万三千八百多人,天山南麓有龟兹等十六国,人口近二十万人。屯兵,四万四千人,塔里木盆地三十二国,实际上是三十二块较大的绿洲,共有百姓和军队三十七万八千人,比前汉书统计增加近十五万人。大多数是务农为主的城邦之国。
  吐鲁番哈密盆地的古绿洲,西汉时,主要在交河(吐鲁番市西)屯兵二千人,高昌(吐鲁番市东)屯兵二千人,防止匈奴进犯,确保丝路畅通,东汉时屯垦重点在东疆,伊吾(哈密四堡)屯兵一千人,柳中(鄯善鲁克沁),高昌(吐鲁番三堡)各屯兵500人。这些东疆绿洲开垦已具有一定规模。东晋时楼兰古绿洲已衰落。高昌的战略位置日益重要。公元628年唐玄奘去印度时,路经高昌,高昌王鞠文泰和他结为兄弟,鞠氏高昌是个以汉族为主多民族聚居的绿洲古国。以农业为主兼营蓄牧,居民种植棉、麻、桑、枣、葡萄、蔬菜等。专业手工作坊有纺织、制革、冶金制陶、榨油、酿葡萄酒等。棉花的种植和纺织比内地要早好几年。后西突厥勾结鞠文泰分裂西域,唐太宗於640年灭鞠氏高昌〔8〕。唐代集中力量经营高昌绿洲,作为唐王朝统一西域的前进基地,加强屯垦戍边。曾一度在高昌设安西都护府(后迁龟兹)公元658年,又改设西州都护府,在五块较大的绿洲下设高昌、交河、柳中、蒲昌、天山等五县,唐初有人口三万人,到天宝年间增至近五万人。西州高昌屯军五千人,宋代出使西域使者王延德到高昌时,回鹘王阿萨兰汉在北庭山中接见他,曾记载:地多马,王、王后、太子各养马牧於平川中、弥互百余里,以毛色分别为群,莫知其数,可见在平原绿洲经营的同时,山区从事牧业。吐鲁番哈密盆地内的一些古老绿洲,都分布在河流的下游,依靠河水和泉水发展起来。绿洲的兴衰主要受丝绸之路交通线的转移和战火焚烧,人为因素占主导地位。东疆地区河流短促,是新疆最干旱地区之一,形成的绿洲并不宽广,不像塔里木盆地边缘的一些古绿洲,因受引水工程的迁移而且在其基础上扩展成老绿洲,由于滨河或傍河口而建的交河、高昌毁于元末明初,吐鲁番的行政中心才移到不再傍河的地方(现吐鲁番市)由于河水少,人口多,可能导至坎儿井的开凿兴起和推广,导至水量增加,耕地扩大,促使古绿洲进一步扩大成老绿洲。高昌、交河绿洲另一特点是农牧兼营,平原,山区相互依存,共同发展。
  塔坦克木盆地古老绿洲的分布,因受人口数量变化,生产力高低和自然河道摆动的影响,通常从河流的下游或三角洲处上移到河流的中游或冲积扇扇缘处。延续性较差,一般呈斑点状分布在广大荒漠之中,很少连片成带。塔里木南部更为显著。也有一部分古老绿洲都在冲积扇扇缘地带延伸发展起来。古绿洲的消亡,塔里木东部多於西部。塔里木南部古绿洲的消失,除人为因素外,风沙侵袭是重要因素。塔里木北部古老绿洲的废弃,大都受盐碱威迫。由历代屯田,居民历来从事半农半牧,或农垦种植为主,自古以来称之为居国
  3.2 准噶尔盆地和伊犁谷地绿洲的迁移和演变。
  天山以北的民族主要从事畜牧业过游牧生活,古时称之行国,受当地民族的生产方式和历代王朝对天山以北采取不同防卫政策的影响,绿洲农业开发得晚。天山以北的绿洲主要集中在天山北麓和伊犁谷地。西汉时的屯垦,在西域有十二个垦区,天山北麓只有眩雷(今伊犁河谷)和赤谷(今中亚伊塞克湖东南)二个垦区〔1〕,魏晋时,中原内乱,无暇西顾仅在天山以南保留楼兰、高昌、尼雅等三地,在天山以北无举措。到唐代,中原国力强盛,重新统一西域,严防西突厥,开始顾及北疆,天山以南设安西都护府,(公元640从高昌迁龟兹)公元702年在天山以北设北庭都护府,人口一万二千人。749年已有耕地10万亩,是北疆最大屯田中心〔1〕。此外,先后四十年中,在伊吾(巴里坤附近屯军三千人),轮台(乌鲁木齐南郊)清海(石河子附近)各屯兵一千人,田万亩。这是开发天山北麓绿洲农业的一个重大举措,天山北麓的古老绿洲就在这时形成。对发展准噶尔盆地,发展新疆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清政府平定准噶尔汗国,於1759年重新统一新疆。在天山南北建立了完整的军事机构和屯垦组织,南路以喀什噶尔为中心,中路以乌鲁木齐为中心,驻军一万一千人,北路以伊犁为中心,驻军一万四千人(是新疆最大军事基地)〔1〕开始将防卫的力量放到天山以北,这重大政策,促使天山北麓屯田,农业开发的大发展,改变了自古以天山为农牧界线的局面,天山以北绿洲的形成扩大和屯垦从南疆向北疆推进是一致的。木垒、奇台、济木萨、阜康、乌鲁木齐、昌吉、呼图壁、玛纳斯、乌苏、昌河等地都进行农业,天山北麓老绿洲基础的奠定大约在清朝前期,到清后期,乌鲁木齐和其他北疆地区均经历了继续发展,大破坏和复兴三个时期。
  伊犁河谷绿洲的开发同样是出于政治、经济因素。公元前105年,汉武帝出于抗击匈奴、捍卫西域、与当时西域第一大国乌孙和亲结盟,驻军数百於伊犁河谷屯田,发展农业,筹集军粮,乌孙之疆土包括整个伊犁河流域,北至巴尔喀什湖、南至楚河流域,其大部分在今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和吉尔斯坦共和国境内,都城在赤谷(吉尔吉斯的托克马克市)。当时有12万户63万人口,乌孙是牧业经济,很少进行绿洲农业的开发。唐时虽大举屯田还不及西顾伊犁。元朝曾一度驻军一千人到赤里里(伊犁)屯田,伊犁的农业开发形成一定规模,还是在满清前期,在当地驻军一万四千人,加上马料,粮和饲料必须在本地屯田解决。当时,在伊犁有兵屯、旗屯、犯屯、回屯、人数约20多万,屯田63万亩〔1〕。满清政府为了加强对沙俄的防范,阻止其东侵,於1764年从盛京抽调锡伯官兵4030人西迁伊犁〔9〕锡伯族从此在伊犁河谷屯垦戍边,抗击沙俄,发展农业,付出自己的智慧和心血,每年农历四月二十八日是锡伯族的西迁节。1840—1845年,布彦泰任伊犁将军,在伊犁掀起第二次大规模的屯垦高潮,开荒38万亩,1864年新疆暴发反清起义,肖开特趁机煽动民族仇杀,杀满汉二万多人,伊犁九城毁于战火,陷于沙俄统治,农田大片荒芜,屯垦遭到毁灭性破坏,伊犁绿洲农业生产淹淹一息。1876—1878年,左宗棠消灭阿古柏匪帮,收复南北疆大片土地。1880年,他决心收复伊犁,时年69岁,令人抬着棺材,到哈密后准备和沙俄决一死战。1882年收复伊犁,但签订的伊犁条约中规定一年内允许伊犁人民迁往俄国。1882—1883年将七万多伊犁人民劫持到俄国。占总人口的十分之七。伊犁仅剩下三万多人。〔1〕直到解放初的六、七十年中,人口才增加到43万余人。伊犁河谷绿洲的兴衰,完全是由于戍边屯田和战争,民族仇杀交替出现所造成的。
  准噶尔盆地南缘形成许多小绿洲,起初是零星点状,再发展成小块,连成大片,天山以北的降水条件比天山以南要好,绿洲间距小,新绿洲,老绿洲,古绿洲之间的继承性和延续性强,老绿洲和新绿洲大部分在古绿洲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天山北麓从乌鲁木齐到乌苏间的若干个洪冲积扇扇缘绿洲已连成带状。
  天山南北两地在社会人文条件与自然条件都存在很大差异,在绿洲的演变和发展上也各不相同,对此,樊自立先生提出过系统的看法,他认为塔里木盆地绿洲的演变,经历着三个阶段:1. 以人就水阶段(生产力十分低下奴隶制社会和封建社会前期晋魏以前);2. 以水就人阶段(冶铁、耕牛、水利技术引进新疆后,晋魏至解放前);3. 以水就地阶段(解放后至今)。准噶尔盆地绿洲,经历着:1.以牧为主阶段;2.半农半牧阶段;3.以农为主阶段。其观点是符合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绿洲的演变规律。
  参考文献
  〔1〕方英楷,新疆屯垦史,新疆青少年出版社,1989年。
  〔2〕苏北海、西域历史地理,新疆大学出版社,1988年。
  〔3〕张子桢主编,中国地理知识,中国青处出版社,1982年。
  〔4〕中科院新疆分院罗布泊综合考察队,罗布泊科学考察与研究,科学出版社,1987年。
  〔5〕王宋春,在神秘的罗布泊和楼兰地区考察,地理知识198111期。
  〔6〕王炳华,人类活动导致塔克拉马干沙漠环境变迁。
  〔7〕奚国全,交河故域话春秋,地理知识,19839期。
  〔8〕吴震、qū氏高昌,新疆日报,1981329日。
  〔9〕袁澎,漫话锡伯族西迁节,新疆师范大学校刊,1990531日。
    HISTORICAL CHANGES OF XINJIANG OASE
           Oian Yu
  (Deptment of Geography,Xinjiang Normal University
           Abstrac
  According to plentiful data in historial stages,thepaperexpounds the changes of the oases and the effects ofpolitical,economic and military activities
  Key Words:Xinjiang,oasis,change
  字库未存字注释:
    @原字亻加去
    @原字麦加菊

  

发表评论 共条 0评论
署名: 验证码:
  热门信息
明清时期太湖流域的中心地结构
略论地名的主要性能
《山海经》地名考证
瓜沙二州间一块消失了的绿洲
清末民初钦廉改隶之争探究
中国古今地名对照 (下)
民国时期的县级行政区域整理(...
中国人口疏密区分界线的历史变...
  最新信息
《中国大陆五万分之一地图集成...
1737—1750年金沙江航...
1945—1949年间上海人...
户籍择改与赋役规避——明中期...
名称、内容与意义:民国时期的...
清代伊犁与乌鲁木齐等地水稻种...
清末以来洞庭湖区通江湖泊的时...
唐后期团练、防御州考述:以唐...
  专题研究
中国历史文献学研究
近世秘密会社与民间教派研究
近世思想文化研究
清代中外关系研究
清代边疆民族研究
中国历史地理研究
清代经济史研究
清代政治史研究
清代社会史研究
中国灾荒史论坛
  研究中心
满文文献研究中心
清代皇家园林研究中心
中国人民大学生态史研究中心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3-2007 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 Powered by The Institute of Qing History
< 本版主持:胡恒> < 关于本站 | 联系站长 | 版权申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