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首页 | 本所概况 | 新闻动态 | 本所学人 | 学术前沿 | 本所成果 | 人才培养 | 学术刊物 | 基地管理 | 清史纂修 | 清史文献馆 | 清风学社
学术动态 论著集锦 地名学园地 专业课程 学人漫录 实地考察
站内搜索:
请输入文章标题或文章内容所具有的关键字 整站文章 中国历史地理研究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中国历史地理研究 >> 论著集锦 >> 先秦至明代地理研究 >>
东汉时期东海国相关问题新探
来源:《苏州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1期 作者: ​赵海龙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3-03-30



东汉时期三度分封东海国分别在光武帝建武十七年41十月、建武十九年43六月以及献帝建安十七年212九月见表1。清代以降学者关于这一问题的讨论颇多然而观点莫衷一是争议主要集中于建安十七年前东海国的封号与封域以《续汉书·郡国志》以下简称《续汉志》为代表的传世文献记载的“鲁国”与“东海郡”是否存有讹误建安十七年新封东海王的世系以及由此产生的两个并存的东海国等问题。鉴于此笔者在全面梳理传世文献的基础上结合出土材料的相关记载尝试对这一问题进行新的探究不当之处敬请方家指正。


一、建安十七年前东海国的封号与封域


《后汉书·光武帝纪》载建武十九年六月戊申诏曰

《春秋》之义立子以贵。东海王阳后之子宜承大统。皇太子强崇执谦退愿备藩国。父子之情重久违之。其以强为东海王立阳为皇太子改名庄。

这实际上是将太子与东海王对调。光武帝建武二十八年52以鲁郡益封东海国《后汉书·东海恭王强传》详载此次增封原因


建武十九年封为东海王二十八年就国。帝以强废不以过去就有礼故优以大封。兼食鲁郡合二十九县。……强临之国数上书让还东海又因皇太子固辞。不许深嘉叹以强章宣示公卿。初鲁恭王好宫室起灵光殿甚壮丽是时犹存故诏强都鲁


据此可知光武帝建武二十八年以后东海国辖东海与鲁由于国都从东海郡鲁郡鲁县郡亦成为东海国的本郡东海郡则相应地变为东海国的支郡。

光武帝时期东海王刘强“数上书让还东海”然而终未见许。明帝永平元年58东海王刘强临终上书再次“还东海”。《后汉书·东海恭王强传》载“臣蒙恩得备蕃辅特受二国宫室礼乐事事殊异巍巍无量无报称。……息政小人也猥当袭臣后必非所以全利之也。诚愿还东海郡。”此处所载东海王刘强“还东海”而非“还鲁”并不符合常理。首先从分封名号上来讲刘强为东海王辖有东海郡名副其实其次“鲁郡”为增封理应“还鲁”这也成为学界持续产生争议的源头之一。

由于《续汉志》所载分别为“东海郡”与“鲁国”学者们对明帝永平元年“还东海”是否成功有着截然不同的观点。钱大昕认为“光武封子强为东海王传国最久中间无改国为郡之事此‘郡’字当为‘国’之讹。”钱氏虽然没有明言“还东海”事件但是认为东汉一代的东海国应辖有东海郡实际即认为此次“还东海”的举措并没有成功。洪颐煊则明确反对钱氏的观点“是强封东海而国都在鲁故终东京之鲁称国置相而东海仍为郡钱氏之说非也。”

洪氏认可《续汉志》的记载不过并未明确指出东海郡属于中央政府或者东海国。

有鉴于洪氏所论不明周振鹤认为明帝永平元年之后东海郡已经还属汉廷同时进一步提出东海王封号未变而国名改为鲁国的新观点。首先分析东海王封号的问题《续汉书·百官志五》记载了东汉时期诸侯王国的官制


皇子封王其郡为国每置傅一人相一人皆二千石。本注曰傅主导王以善礼如师臣也。相如太守。有长史如郡

郎中令一人一人皆千石。本注曰郎中令掌王大夫、郎中宿卫官如光禄勋。自省少府职皆并焉。主车及驭太仆。本曰太仆比二千石武帝改但曰皆减其秩

郎中二百石。本注曰无员。


东汉时期皇子封王之后郡改为国设置王傅、王国相、长史、郎中令、、郎中等职官。由石刻所载“汉故博士常山大傅王君坐”和“海王帝之冢弟不遵宪典君以特选为郎中令”等皆可证明《续汉书·百官志》所载诸侯王国官制至确。《东海宫司空槃》载“建武中元二年七月十六日东海宫司空作铜槃重五斤辈廿枚。工范循造夫臣臣寿、长臣福省。”建武中元二年57二月光武帝崩由此铭文可知明帝之初东海王尚存并未更改名号。石刻亦可见东海傅、郎中等职官的记载《鲁相韩敕造孔庙礼器碑》碑侧载“东海傅河东临汾敬谦字季松千”。又《韩敕孔庙后碑阴》载“东海郎中鲁孔欣定伯”。此二碑所立时间在帝永寿三年157帝永寿年间尚见东海傅与东海郎中。因而从王国官制的角度可以明确东海王的封号在东汉时期是一直存续的。

那么周振鹤提出的国名改为鲁的观点是否成立呢周氏认为永平元年58之后东海国的国名改为鲁主要根据在于永平元年之后东海国已经将东海郡还属“其后但见鲁相”。然而核诸史料东汉时期不但如周氏所言鲁相职官一直存续东海相亦延续至汉末。比较表2与表3可知虽说二者任职时间存在一定的残缺但可以肯定的是东汉时期的东海相与鲁相是一直并存的因而周氏提出的永平元年之后“但见鲁相”的论据并不成立。据此周氏所言永平元年之后东海国东海郡只辖有鲁国的观点亦存在疑问这样就提出一个新的问题东汉时期的东海相如何解释

由表1可知东海王刘强的世系在东汉时期未曾中断传至曹魏禅代为止。东汉明帝永平元年58之后至献帝建安十七年212之前不曾分封新的东海王因而这一时期的东海相只能为东海王刘强一系所属东海郡的国相。由于传世文献多见鲁相与鲁国因而周氏做出了上述判断。同时我们发现东海国所辖之鲁与东海并没有恢复为西汉初年的内史与支郡的模式二者皆为国相的治理方式这也是东汉政府在处理诸侯王辖有两郡以上的封域问题时所做的变革之举。


二、鲁相与东海相的共存现象


通过上述考证可知光武帝建武二十八年52将鲁郡益封东海国之后东海国统辖鲁与东海永平元年东海恭王强“还东海”之举措并没有取得成功至献帝建安十七年之前鲁与东海皆为国相治理共同组成东海国的封域。但翻检史籍可以发现东海国所辖之“鲁郡”多称之为“鲁国”而甚少将“东海郡”称为“东海国”的例证。

关于这一现象钱大昕认为光武帝建武二十八年以“鲁国”益封东海国虽然“鲁国”在东汉时期一直隶属东海国但是未改其名。事实上建武二十八年益封东海国的只能为鲁郡成为东海国的封域之后才相应地成为“鲁国”。显然钱氏只是单纯依据个别文字的异同来进行论证很难让人信服。洪颐煊则认为鲁国被称为“国”是因为东海国的国都在鲁。

由表2、表3可知东汉时期鲁与东海皆是由国相而非郡守治理此即严耕望所言“盖东海与鲁两国共国王而行政系统固各自别”。笔者认为传世文献多以“鲁国”与“东海郡”的形式呈现是由于东汉时期的东海国一直存续至汉末传统上东海国所辖的全部封域包括“东海与鲁”应称之为“东海国”。但是这样显然难以与单独的“东海国即东海郡”相互区分在实际的行政运行过程中亦难免出现矛盾因而史书记载之时分别予以不同的称谓。东海国所辖的“东海”唯有称之为“郡”才能区别于整个“东海国”的封域东海国所辖的“鲁”由于地位的特殊性以及重要性则相应地由“郡”而为“国”。从实际情况来讲东海与鲁皆应称为“国”这样才符合历史事实。《后汉书·东海恭王强传》亦载“臣蒙恩得备蕃辅特受二国”此处东海王刘强即自称所辖为“二国”指的即是“鲁国”与“国即东海郡”。

此外还有一个与之相关的因素需要予以重视。光武时期本属徐州刺史部的鲁国改属豫州刺史部。《续汉志》载“鲁国秦薛郡高后改。本属徐州光武改属豫州。”。关于此次事件对于东海国的影响学界未曾论述在此略作说明。

西汉刺史的主要任务是以六条问事监察地方郡级二千石官员。光武帝建武十八年42复“罢州牧置刺史”东汉时期刺史的任务仍为监察地方郡国官员。光武帝建武二十八年52东海国的封域扩大然而经过较为隐蔽的刺史部领域的调整避免了东海国的封域同属于一个刺史部之内中央则对东海国的控制相应有所加强。

《后汉书·东海恭王强传》载


强立十八年年三十四。子靖王政嗣。政淫欲薄行。后中山简王中山会葬取简王姬徐盗迎掖庭出女。豫州刺史、鲁相奏请有诏削县。


中山简王于和帝永元二年90此条案例的惩处方式充分显示了东海国的封域鲁与东海分属不同刺史部对于中央的优势中央政府可以通过刺史的监察相应地采取措施东海国进行有效的控制。如此不仅表面上营造了对于东海国的优同时也不失有效的约束可谓一举两得。

据上所考笔者认为鲁与东海皆可称为“国”而且事实上也应是“二国”然而若称单独的“东海郡”为“东海国”的话则不能包含整个东海国的封域容易造成误解在实际的行政运行中二者皆为国相治理同属东海国但是史书记载却采取了折衷的方式“东海”称“郡”“鲁”则称“国”这也可以解释《续汉志》出现“东海郡”与“鲁国”的原因。此外这种形式的记载并不影响东海国封域的实际情况同时避免在制度运行上造成混乱。与此同时考虑到东海国的特殊性通过对鲁国所属刺史部的调整较为隐蔽地削弱了东海国的势力不至于构成对汉廷中央的威胁。


三、建安十七年以后的两个东海国


《后汉书·献帝纪》载建安五年200“秋七月立皇子冯为南阳王。壬午南阳王冯薨建安五年冬十月“东海王祗薨建安十七年212“九月庚戌立皇子熙为济阴王为山阳王为济北王为东海王”。然而据表1可知献帝时期仍然存在着东海王刘、刘羡《后汉书·东海恭王强传》云立四十四年子羡。二十年魏受禅以为崇德侯。”

据上述记载可知献帝建安十七年之后同时出现了两个东海国。《后汉书·孔融传》的记载加重了这一分歧


建安五年南阳王、东海王祗薨帝伤其早殁欲为修四时之祭以访于融。融对曰“圣恩敦睦感时增思悼二王之灵发哀之诏度前典以正礼制。

窃观故事前梁怀王、临江王、齐哀王临淮怀王无后同产昆弟即景、武、昭、明四帝是也未闻前朝修立祭祀。若临时所施列传纪。臣愚以为诸在冲龀圣慈哀悼礼同成人加以号宜称上恩祭祀礼毕而后绝之。至于一岁之限不合礼意又违先帝已然之法所未敢处。


李贤注《孔融传》时认为南阳王、东海王同为献帝之子因而关于纪传之间的矛盾记载学者历来所持不一。钱大昕取信《东海恭王强传》的记载认为东海王刘强这一世系的传承没有问题但是由于难以解释为什么同时出现两个东海国的问题所以提出献帝所封“东海王敦”或为“北海王敦”之误。钱大昭则认同《东海恭王强传》的记载而是采信《孔融传》的记载。

钱氏兄弟二人在此问题上的观点迥然不同清代学者则大多认可钱大昭的观点实际上也即认同《孔融传》李贤注的记载。王先谦在总结清人关于这一问题的观点时提出了更加大胆的猜测认为东海王祗乃灵帝之子东海王敦为献帝伏后之子由于所言毫无根据全凭一己之推测实在难以取信这也是坚持李贤注为正确观点而畸形发展的结果。其实王先谦之所以采信《孔融传》李贤注的观点并推演其复杂的世系变化主要是因为“若祇、羡皆强后为帝子何得亦有东海之封侯康亦云“‘东海’断非‘北海’之讹夫一国不能两封意东海恭王之国传至孝王后纪无绍封明文或以绝除或又改封均未可定其误固在彼不在此也。”

关于这一疑难问题周振鹤则同时肯定了《后汉书》卷九《献帝纪》以及卷四二《东海恭王强传》的记载并回答了前人关于同时存在的两个东海国的矛盾。周氏认为建安十七年212之后确实出现了两个东海国并存的情况只是两个东海国一个治鲁一个治东海。周氏提出这样颇显矛盾的论断主要在于其坚持东海国自明帝永平元年之后仅辖鲁郡的观点。由于光武帝所封之东海王刘强一系一直延续至曹魏禅代献帝建安十七年新封之东海王可以领有属于中央的东海郡出现两个东海国并存的情况。然而通过前文的考证可知光武帝所封之东海国自建武二十八年52之后一直辖有鲁与东海因而周氏的观点难以成立。

虽然周氏判断的依据有所缺憾但是为我们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一种思路。笔者认为建安十七年时献帝所封东海国的合理性解释应为割原东海国所辖之“东海郡”重新封置东海王敦东海国则仅辖有鲁国至此才成为周氏所言两个东海国一个治东海一个治鲁的情况。不过这一特殊情况在整个东汉时期仅有此例而已不排除在此时将原东海国的封号改为鲁进而成为名副其实的“鲁王”的情况。这不仅削弱了刘氏诸侯王的实力同时也达到了优献帝诸子的目的。当然由于史料的缺失建安十七年之后两个东海国的实际情况是否如此还有待史料的进一步证明。


四、结语


综上所述光武帝建武十九年封东海王刘强二十八年以鲁郡益封东海国。由于东汉一代东海相与鲁相一直并存延续因而明帝永平元年东海王“还东海”的举措并未获得成功东海国的封域实际上应当包括鲁与东海鲁与东海国王只是行政系统各自分别。

统称鲁与东海为“东海国”显然难以分别整个的“东海国”与单独的“东海国即东海郡因而史书记载时以东海郡与鲁国相区分这就造成《续汉志》“东海郡”与“鲁国”的不同实际上二者皆具有王国的属性。从相关的出土材料上看东汉时人对于鲁国与“东海国东海郡”是可以清楚地分开的但是到了《后汉书》撰写的时候由于无法解释这一矛盾只能将“东海”称为郡从而造成时至今日的误解。梳理清楚这一问题的症结不仅有利于厘清史籍的相关抵牾进一步认识东汉时期存在的特殊王国制度而且对研究东汉时期的政区地理问题亦有所助益。

献帝建安十七年之后割原东海王所辖之“东海郡”别封皇子敦为东海王这样原东海国只辖有鲁地两个东海国一个治东海一个治鲁或在此时一并将原东海国的国号改为鲁这不仅可以免除行政系统的麻烦同时也是对实际情况的承认。




(本文原刊《苏州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1期第6773页,文中原有注释,引用请务必参考原刊。)

发表评论 共条 0评论
署名: 验证码:
  热门信息
明清时期太湖流域的中心地结构
略论地名的主要性能
《山海经》地名考证
瓜沙二州间一块消失了的绿洲
清末民初钦廉改隶之争探究
中国古今地名对照 (下)
民国时期的县级行政区域整理(...
中国人口疏密区分界线的历史变...
  最新信息
《中国大陆五万分之一地图集成...
1737—1750年金沙江航...
1945—1949年间上海人...
户籍择改与赋役规避——明中期...
名称、内容与意义:民国时期的...
清代伊犁与乌鲁木齐等地水稻种...
清末以来洞庭湖区通江湖泊的时...
唐后期团练、防御州考述:以唐...
  专题研究
中国历史文献学研究
近世秘密会社与民间教派研究
近世思想文化研究
清代中外关系研究
清代边疆民族研究
中国历史地理研究
清代经济史研究
清代政治史研究
清代社会史研究
中国灾荒史论坛
  研究中心
满文文献研究中心
清代皇家园林研究中心
中国人民大学生态史研究中心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3-2007 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 Powered by The Institute of Qing History
< 本版主持:胡恒> < 关于本站 | 联系站长 | 版权申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