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首页 | 本所概况 | 新闻动态 | 本所学人 | 学术前沿 | 本所成果 | 人才培养 | 学术刊物 | 基地管理 | 清史纂修 | 清史文献馆 | 清风学社
学术动态 论著集锦 地名学园地 专业课程 学人漫录 实地考察
站内搜索:
请输入文章标题或文章内容所具有的关键字 整站文章 中国历史地理研究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中国历史地理研究 >> 论著集锦 >> 序跋目录 >>
《汉晋唐时期农业》目录和跋语
来源: 作者: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6-05-20

张泽咸

总目

序……………………………………………(1)
第一章 黄土高原区农牧业……………(19)
第二章 黄淮海平原区农牧业…………(128)
第三章 东南区农业()……………(245)
第四章 东南区农业()……………(333)
第五章 荆楚丘陵区农业………………(410)
第六章 岭南丘陵区农业………………(507)
第七章 巴蜀盆地区农业………………(564)
第八章 云贵高原区农牧业……………(646)
第九章 青藏高原区农牧业……………(690)
第十章 河西、西域区农牧业…………(733)
第十一章 蒙古高原区农牧业…………(814)
第十二章 东北平原区农牧业…………(871)
结语………………………………………(924)
跋语………………………………………(930)
引用参考书目……………………………(933)


上册目录

序…………………………………………(1)
第一章 黄土高原区农牧业……………(19)
陕甘高原农牧业…………………(20)
山西高原农牧业…………………(82)
第二章 黄淮海平原区农牧业…………(128)
海河平原区农牧业………………(129)
黄淮平原区农业…………………(178)
第三章 东南区农业()……………(245)
江淮平原农业……………………(246)
吴越平原农业……………………(280)
第四章 东南区农业()……………(333)
江南丘陵农业……………………(333)
浙闽丘陵农业……………………(370)
台湾丘陵农业……………………(403)
第五章 荆楚丘陵区农业………………(410)
南阳盆地农业……………………(412)
荆襄地区农业……………………(428)
湘楚地区农业……………………(475)

下册目录

第六章 岭南丘陵区农业………………(507)
第七章 巴蜀盆地区农业………………(564)
汉江谷地农业……………………(566)
巴地农业…………………………(587)
蜀地农业…………………………(611)
第八章 云贵高原区农牧业……………(646)
第九章 青藏高原区农牧业……………(690)
青海高原农牧业…………………(690)
西藏高原农牧业…………………(711)
川西高原农牧业…………………(719)
第十章 河西、西域区农牧业…………(733)
河西走廊农牧业…………………(734)
西域农牧业………………………(760)
第十一章 蒙古高原区农牧业…………(814)
第十二章 东北平原区农牧业…………(871)
结语………………………………………(924)
跋语………………………………………(930)
引用参考书目……………………………(933)


跋语

经济发展不平衡是古今中外广泛存在的社会现象。我国长期是农业大国,各地区的农业经济发展极不平衡。《汉晋唐时期农业》粗略探索了祖国大地从秦、汉之交以迄唐、宋之际千余年间各地区农业发展不平衡及其变化之轨迹,尽可能挖掘祖国大地更多角落的生产状况,限于篇幅,有意适当压缩若干热点地区的某些内容.为了探索农业生产的发展变化,笔者力求密切关注各个地区在不同时代农业发展酌渊源流变。

分区讨论农业经济,必不可免地要谈到一些古地名与政区称号;又因中国是多民族国家,周边诸地散布众多少数族人,因民族迁徙,内地也不免族类繁杂。笔者对地理与民族史均无认真研究,书稿尽力所及,随地括注今地名,藉此约略窥知该地的方位及其变迁发展梗概;又因地而提及当地若干古民族的称号,凡此等等,限于水平,书稿一定存在不少纰漏与错讹,热忱期待读者批评与指正。

笔者年轻时,学习秦汉六朝史,写过一束秦汉史论文,已在“文革”中丢失。其后,学习重点下移,兴趣且由政治史转向经济史。多年来,《明史》而外,系统通读了历代诸正史以及其他相关典籍,摘抄资料卡片数十万张,深感祖国历史资料太丰富了.然而,一俟讨论某一地区历史或某一具体问题时,仍是突出感受文献不足征,现存资料很不够用。近几十年的
考古发现表明,向大地探索,祖国的大地本身就是一部历史,地下遗迹提供了很多无价的证据,使人们能够较好地还原历史的真实,因而必须善待中华民族祖先们的成就,重视考古学成果在历史研究中的重要作用。拙稿对此虽有所注意,但做得很不够。

土地制度与农业生产密切攸关,近二十年前,笔者曾着手写过土地制度史部分篇章,因故戛然中止。其后,只在别的论著中从侧面有所涉及,已是有悖初衷。

回顾既往,个人资质鲁钝,学习根底差,加以客观环境的制约,本人所做研究实在太少了。阴翳初开后的1977年秋冬,笔者独自结束《魏晋南北朝农民战争史料汇编》,立即着手拟定分三步走的写作方针,准备逐步认真做点工作,孰料1978年伊始,冠心病、心梗、脑血管病旋踵而至,此后,只能缓慢而零散地进行写作,并采取上联下挂方式处理历史资料。近几年来,目疾术后视力很不理想,脑血栓后记忆力锐减,正常工作更难了。《汉晋唐时期农业》只是将往日积累的部分资料加以串连补缀而成。动笔前,设想通过史事,简要而动态性地体现出时代特征和各地区农业发展的特色,突出重点区,兼顾周边欠发达地区,力求避免重复,尽可能做到相关内容在不同章次具有互补性。实践表明,限于本人识见,文字写得冗长,诸章体例颇有参差,资料取舍不精,分析论述薄弱,自是重大缺陷。为了不使全书过于膨胀,笔者将初稿所写诸章大多作了删节,其中云贵高原章删节尤多,它是利用已发表论文稍作修补,藉以减少目前自身所能承担的工作量,事非得已。

贤惠的老伴黄静文,多年来含辛茹苦,分外操劳,我几次重病,她更是劳累异常。她原是学数学的,竟克服重重困难,帮我抄写了不少篇章,没有她的帮助,我是很难较快完成这项工作的。

几年前,我在一篇文章中明确说:“庆幸自己得到不少前辈学者的青睐与指导,且获得同辈同行的鼓励与支持,成了同龄人中的幸运儿。……取得目前现有的点滴成果,若不是师友们的督促与支持,肯定是很难得到的。”本稿的个别篇章或段落曾请华林甫、张弓、辛德勇、李斌城、李锡厚、陈高华、余太山、韩茂莉、谢桂华(按姓氏笔划)诸位先生审阅,提了些具体意见。涉及侨州郡时,有几处直接援引胡阿祥先生的研究成果,我衷心地感谢他们。

张泽咸
2001
2月于北京

完稿后,获得美国罗杰伟先生研究基金赞助出版。罗新先生多方支持,并负责对书稿提了些中肯意见。责编冯广裕先生审阅书稿严谨细心。对诸位先生的再一次帮助,谨致深忱的谢意。
2003
2月补记


转载自国学网中国经济史论坛

发表评论 共条 0评论
署名: 验证码:
  热门信息
明清时期太湖流域的中心地结构
略论地名的主要性能
《山海经》地名考证
瓜沙二州间一块消失了的绿洲
清末民初钦廉改隶之争探究
中国古今地名对照 (下)
民国时期的县级行政区域整理(...
中国人口疏密区分界线的历史变...
  最新信息
《中国大陆五万分之一地图集成...
1737—1750年金沙江航...
1945—1949年间上海人...
户籍择改与赋役规避——明中期...
名称、内容与意义:民国时期的...
清代伊犁与乌鲁木齐等地水稻种...
清末以来洞庭湖区通江湖泊的时...
唐后期团练、防御州考述:以唐...
  专题研究
中国历史文献学研究
近世秘密会社与民间教派研究
近世思想文化研究
清代中外关系研究
清代边疆民族研究
中国历史地理研究
清代经济史研究
清代政治史研究
清代社会史研究
中国灾荒史论坛
  研究中心
满文文献研究中心
清代皇家园林研究中心
中国人民大学生态史研究中心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3-2007 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 Powered by The Institute of Qing History
< 本版主持:胡恒> < 关于本站 | 联系站长 | 版权申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