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首页 | 本所概况 | 新闻动态 | 本所学人 | 学术前沿 | 本所成果 | 人才培养 | 学术刊物 | 基地管理 | 清史纂修 | 清史文献馆 | 清风学社
学术动态 论著集锦 地名学园地 专业课程 学人漫录 实地考察
站内搜索:
请输入文章标题或文章内容所具有的关键字 整站文章 中国历史地理研究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中国历史地理研究 >> 论著集锦 >> 清史地理研究 >>
清末新政期间地方雨泽上报的变化探析——以顺天府档案为中心
来源:《历史档案》2024年第1期 作者: 刘炳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4-04-30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钦天监档案中有一份名为顺义县雨雪阴晴全年平均量统计表的档案参见图1),曹冀鲁20世纪90年代末曾撰文介绍。但随着新资料的发掘和研究的深入曹文中的部分观点有待商榷对于这份档案所蕴含的信息和价值也需要重新审视。

首先就这份档案的馆藏分类来讲归在钦天监类卷并不合适。因为这并非钦天监的观测报表而是由地方即顺义县上报。可能在形式上与钦天监《晴雨录》类似当时档案工作人员误以为是钦天监观测报表而将其归入钦天监类卷。实际上这份档案属于顺天府全宗档案。第曹文认为这份档案是目前所见到的宫廷收藏的唯一一份清代县级气象观测记录统计实物资。就当时曹文的写作时间来看这样的观点可能是没有问题的。时隔20余年后随着大量清代县级雨泽上报档案被发现这份档案也不再具有唯一性。第三曹文认为这份档案也是采用京师晴雨录的记载形式其中缺少了云量、雷电、风等要素记载。实际上该档案并非采用京晴雨录的记载形式而是雨雪分寸的形式所以不可能出现晴雨录中的云量、雷电、风等要素。只不过该份档案不同于传统的雨雪分寸记录而是在清末新政期间地方新的雨泽上报形式产生并运行后的记录它的特殊性在于对天气情况和雨雪日数、量数进行了统计而这种统计与钦天监晴雨录记录有些类似曹氏也误以为是钦天监晴雨录记载。

归根结底表面上看来似乎只是档案工作人员归档失误以及学者对档案解读出现偏差其背后则是对于整个清代雨泽奏报的形式、地方雨雪分寸上报的内容、清末新政期间新雨泽上报形式产生以及运行了解不够全面所致而这些正是本文将要论述的内容。


清代地方州县雨雪分寸上报的内容和格式


按现存清代气象档案来看清代的雨泽奏报大致可以分为两种形式晴雨录雨雪分。前者以十二时辰为计时标准相关人员按时记载逐日天气情况后者则是每逢雨雪记录雨水入土深度、积雪厚度及起讫日期。

目前学界通常所说的雨雪分寸多为地方督抚等高级官员的雨泽奏报其陈报是按月对所辖区域内整体情况的汇总内容相对简单即便是督抚在奏报中附录的各州县的雨雪日期清单也不雨雪分寸上报在地方运行的实态。所以要想更深入了解雨雪分寸奏报就要把目光转向地方州县上报雨泽的原始档案。

地方州县的雨雪分寸上报有旬报和月报之分。州县行政机构每旬要向上级汇报所辖境内每日的天气状况如晴、雨、阴等);如遇有降雨则还要记录降水的起讫时间和降水量其衡量标准是入土深度降雪则以积雪厚度为准);如果没有降水发生则只需记录天气状况即可。也就是规范的地方雨雪分寸上报格式包括三个要素阴晴雨雪逐日天气记录、降雨/雪起讫时刻以及降雨/雪量的多寡。相较于明代朱元璋对雨泽报的格式规定某衙门某官臣姓某谨奏为雨泽据某人状呈洪武几年月几日某时几刻下雨至某时几刻止入土几分谨具奏闻以上雨泽事字起至入土几分止计字若千个纸几张清代地方雨泽上报增加了逐日天气记录。在目前已发现的江苏省太湖厅、江西省定南厅、吉林省德惠县等地方档案中雨泽上报均逐日书写天气状况。月报则是将一月内各旬每日天气情况罗列汇总再进行上报其内容和格式和旬报基本上相同。

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也发现大量地方州县并没有严格按雨泽格式逐日天气记录、降水起讫时刻、降水量多寡等进行上报。大都简化为遇有降雨/雪才进行上报而非上报逐日天气记录如光绪十五年1889六月宝坻县上报县属境内于本月初六日子时起至丑时止得雨二寸。光绪二十年八月南部县上报七月下旬二十七日雨午初一刻起至未初一刻止二十九日雨初二刻起至正止十日内得微雨二次均入土不及分寸。光绪二十一年十二月循化厅上报窃卑厅地方入冬以来雪泽稀少幸于十二月十五日辰时得雪起至是日午时止除融化不计外城内近郭积地四寸有余差查四乡沿山一带厚至八九寸及一尺余寸不等一律沾足。更有甚者只报得雨次数至于得雨时刻及得雨量数则完全忽略上级长官虽多次申饬并要求规范地方上报但依然无济于事。如光绪二十四年甘肃省循化厅因上报格式不合要求再次收到西宁府转达甘肃布政使的申饬今查各属旬报雨水率多忽略或仅注微雨、大雨并无起止时刻或但称某时某刻计入土分寸更有将十日串写一行并不分列明白者甚有并此一报积久不至者……”同时再次重申了州县雨泽上报的格式仍详开旬报排列十日每日或阴或晴或雨或雪或风或雷一一题并将雨雪微细得几何时入土不及分寸雨雪滂沛有若干深四乡是否沾足及烈风有无拔迅雷曾否轰击之处详细注明以凭核转

以上就是目前常见到的雨雪分寸上报格式反而是规范的地方雨泽上报格式——逐日天气记录、降水起讫时刻、降水量多寡——则不容易见到。所以逐日的天气记录并不是晴雨录有的记录方式亦是州县上报雨雪分寸的标准格式。

顺义县雨雪阴晴全年统计表”档案之所以不同于以往常见的州县雨雪分寸在于对雨雪日数、量数进行了统计这是因为清末新政期间产生了一种新的雨雪分寸上报形式。


清末新政期间雨雪分寸上报形式的变化


为了因应新政改革调查了解国内外情况的需要清政府于光绪三十二年成立宪政编查馆责全国的综合统计。至统计一项所以国计盈国势强弱参互比较以定施政之方。故宜内考全国之情势外观世界之竞争。此后各部院、各省应就其所管之事详细列表按期咨送臣馆。臣馆总汇各表即以推知国家现势之若何。宣统元年1909闰二月宪政编查馆奏定统计表总例及民政、财政统计表式解说要求各省以光绪三十三年为始基每年一报按照表式将统计结果上报以供施行新政参考之用148项民政统计表式中就有4项雨泽上报表式解说即《京师直省雨雪阴晴日数统计表第五十六》《京师直省雨雪平均量数统计表第五十七》《直省府厅州县通年雨雪阴晴日数统计表第三十五》《直省府厅州县通年雨雪平均量数统计表第三十六》。

同年七月民政部颁发《为拟定雨雪阴晴量数表式请速填注送部事给各省的咨文》要求各省开始填报各地雨泽情形八月民政部专门给顺天府发文要求填报雨泽情形其内容为民政部札饬准宪政编查馆送民政各项统计表内由顺天府暨各直省雨雪阴晴暨雨雪量数等表均应依限分别填注由本部汇送。现已拟定各分表式表例除分合行札饬到该府即便遵照分别填注迅速声覆可也。此。计表例一本表式六纸。右顺天府准此。通过顺天府各州县上报的雨泽档案来看民政部要求雨泽上报的表式六纸是指年表、季表和月表各两份雪阴晴年表、雨雪量数年表雨雪阴晴季表、雨雪量数季表雨雪阴晴月表雨雪量数月表。

也就是说从宣统元年开始地方政府出现一种不同于传统的雨雪分寸上报形式。在种类有别于传统的旬报和月报两种形式分为月报、季报和年报三种在内容上月报逐日记录天气和降水数量两个要素但不再注明降水的起讫时刻季报和年报则对雨雪阴晴的日数和降水总量、平均量进行统计归纳这是传统的雨雪分寸所没有的特征也是本次雨泽上报最大的一个变化特点正如民政部颁布的统计表式解说中所讲惟于通年平均水量初未核计。为更直观地了解年报、季报和月报的具体内容和格式下文选取了顺天府大城县、武清县、良乡县的雨雪阴晴表和雨雪量数表进行说明2-4

通过以上雨泽报表格式、内容的分析可以清楚地看到本文一开始提及的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顺义县雨雪阴晴全年平均量统计表档案与大城县、武清县、良乡县等应该同属一个档案系顺天府档案全宗中农林商务类别的顺天府东路厅通县等造送雨雪阴晴平均量统计表致顺天府的申文、清册、表等案卷并非属于钦天监档案。之所以误归之为钦天监档案大概是因为其雨雪阴晴全年统计表与钦天监《晴雨录》类似的缘故。

新的地方雨泽上报形式颁布以后京师及各行省就开始付诸实施即便是比较偏远的省份也不例外如新疆省就上报宣统二年十至十二月间境内所辖和直隶州、疏勒府、莎车府、英吉沙尔直隶厅及下辖各县之雨雪阴晴统计表、雨雪平均量统计表。黑龙江省也上报宣统元年、二年境内所辖西布特哈雨雪阴晴、雨雪量数全年统计表。截止到宣统三年有广西巡抚、贵州巡抚、湖广总督、东三省总督、浙江巡抚、热河都统、山东巡抚、山西巡抚、新疆巡抚、陕甘总督、陕西巡抚、湖南巡抚、闽浙总督、四川总督等14位封疆大吏上报民政部雨雪阴晴统计表。清亡后原有的雨雪分寸”奏报随之终止但这种统计方式的雨泽上报则一直沿用至民国并在此基础上演变为《雨雪量数暨阴晴寒温度数表》逐月上报。


新的雨雪分寸上报形式的运行及存在的问题


虽然宣统元年制定了新的雨泽上报形式并付诸实行但并没有取消或取代原有的雨泽奏报整个宣统年间两种雨雪分寸上报形式处于并行状态即地方政府向民政部上报的同时还要向皇帝奏报。如新疆巡抚联魁呈报民政部《宣统二年冬季雨雪阴晴统计表之府州县清单》的同时还向皇帝奏报本年十月、十一月、十二月雨雪分寸清单。直至武昌起义前一月尚有云贵总督、河南巡抚、江苏巡抚、东三省总督、热河都统、直隶总督、山东巡抚、江西巡抚、护理山西巡抚、广西巡抚、陕甘总督、闽浙总督、新疆巡抚等封疆大吏按照传统的雨雪分寸奏报形式给皇帝奏报雨泽。新的雨雪分寸形式虽然在上报内容上更加详细、具体但在运行实施的过程中暴露出了诸多问题。

第一雨泽统计表上报混乱。新的雨雪分寸上报形式是民政部在宣统元年七月颁布按道理应该从本月开始上报。但顺天府州县雨泽档案显示各地要上报光绪三十三年、三十四年的雨雪阴晴雨雪量数统计年表以及宣统元年春、夏、秋季的雨雪阴晴雨雪量数统计季表和一至九月的雨雪阴晴雨雪量数统计月表即要把之前两年及本年十月份之前的雨水情况进行上报。由于各地初次接触新的雨泽上报形式再加上报表式太多30),导致各州县在上报时出现各种混乱现象有的只报年表有的只报季表或月表。如固安县第一次只报了光绪三十三年的年表统计处的催促之下再次上报了光绪三十四年年表和宣统元年季表、月表宁河县只上报了光绪三十三年、三十四年的年表东安县则只上报了宣统元年春夏秋的季表武清县虽上报了光绪三十三年、三十四年的年表、宣统元年春夏秋的季表但并未上报月表。按照民政部要求月表须月申送但档案显示诸多州县并非逐月上报而是连月上报如三河县二、三月合报、良乡县七、八月合报、武清县十、十一月合报。

第二雨泽统计表上报时限延迟。时限延迟一直是清代地方雨泽上报中的一个大问题甘肃省循化厅档案、四川省南部县档案中有大量催促州县及时上报的公文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新雪分寸”形式的上报也面临同样的处境。民政部于宣统元年八月下发通知要求顺天府各州县在十月之前上报各地雨泽统计情况但各州县迟迟未按要求上报以至于顺天府统计处在十月底再次催今期限已至未据具复合亟催。到该县立即遵照前发表式表例迅速查明填注详送以凭汇案核咨勿再违延。现存顺天府档案中较早上报的固安县是在十一月上报但只报了《光绪三十三年雨雪阴晴全年统计表》其他州县大都在十二月才上报。

第三晴雨日数统计出现错误。新雨雪分寸形式的上报统计表中经常存在明显的错误怀柔县为例查填列各表尚属清晰惟内有光绪三十四年年表、宣统元年夏季八月月表均有错误。至于何处出现了错误此份档案中并没有说明但在固安县所呈送《三十三年雨雪阴晴统计表》档案中顺天府统计处民政科科员田迈训指明了问题所在即在晴雨日数统计方面漏洞百据详送表列阴字栏内填写日数统计全年当是三十五日总数填写三十四日已自矛盾。又全年日数共三百五十四日除雨雪阴天六十四日外其余晴朗天气合计二百九十日何以晴字栏填写三百二十三日。与之类似的还有全年日数统计出现失误宣统二年大兴县、宛平县全年统计数为350但实际上该年共3544天记录。

第四晴雨次数、降水量与其他雨泽上报数据不一致。前文所述的雨泽上报形式实施的同时传统的雨泽奏报依然存在对比二者上报雨泽内容会发现无论是在记录晴雨次数还是降水量的统计上均存在不一致的现象。对比宣统二年直隶总督上奏皇帝的顺天府十月雨水分寸清单与顺天府上报民政部的雨泽统计表可以发现宁河县、霸州、保定县、固安县、永清县、大兴县、良乡县、房山县、涿州、昌平州、顺义县等11州县在降水次数或降水数量记录方面均存在差异占总数的45.8%


通州得雨雪二次二日),共计四寸四寸),大田收获三河县得雪二次三日),共计一尺余一〇);武清县得雪一次一日),共计二寸余二寸);宝坻县得雪四次四日),共计二寸余二寸),秋禾受尽州得雪一次一日),计二寸二寸),麦苗长茂香河县得雨雪二次二日),共计三寸余三寸),麦苗青田水充足宁河县得雨雪四次三日),共计三寸余四寸),冬水敷足霸州得雪一次二日),即五寸余五寸),所种秋麦弥望青保定县得雨雪二次三日),共计三寸三寸),麦苗青葱文安县得雨雪二次二日),共计三寸余三寸),麦禾茂盛大城县得雪一次一日),计四寸四寸),麦苗盘根固安县得雨雪二次三日),共计三寸六寸),秋麦盘根永清县得雪二次三日),共计六寸余六寸);东安县得雪一次一日),共计二寸余二寸),秋麦长发大兴县得雪三次四日),共计四寸余宛平县得雪三次四日),共计四寸余麦秋盘根良乡县得雪三次四日),计八寸一二寸房山县得雪二次三日),共计五寸余四寸),大田收毕田水不足涿州得雪三次四日),共计六寸余六五),麦苗渐茂地水充足昌平州得雨雪三次),共计一尺一寸三寸);顺义县得雨一次二日),计三寸三寸);怀柔县得雪二次),共计四寸余四寸);密云县得雪二次二日),共计五寸余五四),田土合宜平谷县得雪三次三日),共计七寸七寸),田禾收获。


除此之外再以宣统二年钦天监《晴雨录》与大兴县的雨雪日数统计表进行对比二者在降水日数的统计上依然存在很大差异目前尚无法判断哪一种记录更为科学准确。


正月无降水),二月降水三日一日),三月降水三日一日),四月降水十日),五月降水十二日八日),六月降水十六日三日),七月降水十三日五日),八月降水十六日二日),九月降水八日),十月降水五日四日、十一月降水一日),十二月降水五日四日。总计全年得雨七十二日二十二日),得雪十一日九日),晴天二百七十一日二百八十八日


但考虑到有些雨泽统计表并非实时记录如光绪三十三年、三十四年的雨雪阴晴雨雪量数统计年表而是来源于传统的雨雪分寸记录或私人日记中的雨泽信息如统计表例所称雨雪日期暨平均量数虽或未经详记而京师每次得雨得雪尺寸例由顺天府具奏各省雨旸亦各奏报有案不难按籍而求私家日记尚多日注阴晴自应分别依表列注以备考核因此其记录内容的可靠性会有所降低。

雨雪分寸”是传统中国雨泽奏报的重要形式之一地方州县的雨雪分寸上报有旬报和月报两种上报内容包括阴晴雨雪逐日天气记录、降雨/雪起讫时刻以及降雨/雪量的多寡等三个要素。但清末新政期间地方政府的雨泽上报出现了一种新的形式。在上报种类上有别于之前的旬报和月报两种的雨泽上报改为月报、季报和年报三种在上报内容上新雨泽上报的月报包含逐日天气记录和降水数量两个要素但不再注明降水的起讫时刻季报和年报则对雨雪阴晴的日数和降水总量、平均量进行统计归纳这是地方传统的雨雪分寸上报所没有的特征也是新政间雨泽上报最大的一个变化特点。

虽然宣统元年制定了新的雨泽上报形式并付诸实行但并没有取消或取代原有的奏报形式个宣统年间两种雨雪分寸上报形式处于并行状态。清亡后原有的雨雪分寸奏报随之终但新的雨泽上报形式经过改良后一直沿用至民国时期。但由于新的雨泽上报统计表多又增加了新的内容平均量数以及信息来源多元等原因致使地方在雨泽上报运行过程中也暴露出上报混乱、时限延迟、天气状况统计失误等诸多弊病



(本文原刊《历史档案》20241114121页,文中原有注释,引用请务必参考原刊。)

发表评论 共条 0评论
署名: 验证码:
  热门信息
明清时期太湖流域的中心地结构
略论地名的主要性能
《山海经》地名考证
瓜沙二州间一块消失了的绿洲
清末民初钦廉改隶之争探究
中国古今地名对照 (下)
民国时期的县级行政区域整理(...
中国人口疏密区分界线的历史变...
  最新信息
《中国大陆五万分之一地图集成...
1737—1750年金沙江航...
1945—1949年间上海人...
户籍择改与赋役规避——明中期...
名称、内容与意义:民国时期的...
清代伊犁与乌鲁木齐等地水稻种...
清末以来洞庭湖区通江湖泊的时...
唐后期团练、防御州考述:以唐...
  专题研究
中国历史文献学研究
近世秘密会社与民间教派研究
近世思想文化研究
清代中外关系研究
清代边疆民族研究
中国历史地理研究
清代经济史研究
清代政治史研究
清代社会史研究
中国灾荒史论坛
  研究中心
满文文献研究中心
清代皇家园林研究中心
中国人民大学生态史研究中心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3-2007 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 Powered by The Institute of Qing History
< 本版主持:胡恒> < 关于本站 | 联系站长 | 版权申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