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首页 | 本所概况 | 新闻动态 | 本所学人 | 学术前沿 | 本所成果 | 人才培养 | 学术刊物 | 基地管理 | 清史纂修 | 清史文献馆 | 清风学社
学术动态 论著集锦 地名学园地 专业课程 学人漫录 实地考察
站内搜索:
请输入文章标题或文章内容所具有的关键字 整站文章 中国历史地理研究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中国历史地理研究 >> 论著集锦 >> 清史地理研究 >>
利玛窦《舆图志》佚文考释及其他
来源: 作者: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6-07-03

利玛窦《舆图志》佚文考释及其他

周运中

   明末耶稣会传教士利玛窦(Matteo Ricci)来华,被方豪誉为“开中西交通史之新纪元”[1]。关于利玛窦的生平和著作,前人已有很多研究,本文考释的是一部前人不曾提及的利玛窦佚著《舆图志》。这部书即前人所说的《万国图志》,今天虽然已经不存于世,但是笔者在明末另外一本名为《异林》的书中首次发现了《舆图志》的12条佚文。这12条佚文虽然只是原书的极小一部分,但是仍然值得我们研究一番。本文先梳理文献,再对各条佚文进行对比解释,最后论述《舆图志》的来源及被收入《异林》的原因。

1 见于《异林》的利玛窦《舆图志》佚文

朱谋,明宁王朱权七世孙,《明史》卷117称:“(宸浫)曾孙镇国中尉谋,三世皆端谨自好,而谋尤贯串群籍,通晓朝廷典故。诸王子孙好学敦行,自周藩中尉睦而外,莫及谋者。万历二十二年,廷议增设石城、宜春管理,命谋以中尉理石城王府事,得劾治不法者。典藩政三十年,宗人咸就约束。暇则闭户读书,著《易象通》、《诗故》、《春秋戴记鲁论笺》及他书,凡百十有二种,皆手自缮写。黄汝亨为进贤令,投谒抗礼,剧谈久之,逡巡改席。次日,北面称弟子,人两称之。病革,犹与诸子说《易》。子八人,皆贤而好学。”朱谋著有《异林》,国家图书馆藏有万历间临川帅廷镆刻本,《续修四库全书》影印。该书为辑录诸书而成,专搜奇闻异事,每条都注明出处,武新立先生曾经对此书有介绍。[2]

该书卷16“夷俗”连续引“利玛窦《舆图志》”,共计12条,如下:

(1)“曷剌比亚,产乳香,又产一药,名乜尔剌,以涂死者,其尸不朽。南有二海岛,男居一岛,女居一岛,每岁男女会合,二三而已。”

(2)“应帝亚,产诸宝石,中夏呼为小西洋也。树叶为纸,铁锥为笔,椰子为之酒,其国王以姊妹之子为其嗣。”

(3)“鬼国之人,夜游昼隐,剥鹿皮以衣,耳、目、鼻与人同,唯口、耳在顶上,瞰鹿与蛇。”

(4)“突浪国有大松林,亘数百里,松子之薮。其重数斤,堕时中人首上,能杀人。行者必戴兜鍪以备之。”

(5)“卧兰的亚国,在大海中,冬三月,夜而不昼,夏三月,昼而不夜,作壶漏之物,以辨昼夜,六时兴而六时寝,当三月冬时,燃鱼油为灯,以代日光。”

(6)“铁岛之地,无水泉,惟一大树,叶恒不落,每日薄暮,即有云气萦抱,降而为水,人畜资焉。”

(7)“亚大腊山,天下至高之山也,四时晴霁无云,风云雨雪皆在山半以下。其人寐而无梦。”

(8)“巴尔加有一大江,其国终岁无雨,故其人精于占象,其江每年泛涨,故地偏肥泽。”

(9)“呀麻腊,地近日下,故国人身体黎黑,不服衣裳,其土产金银而无铁。”

(10)“井巴之国,近大浪山,人众十万,性野而猛,居无定土,每至一国,则掠其人、兽、虫、蛇,生食之。”

(11)“伯西儿国,穴地以居,好食男子,不食妇人。”

(12)“昆麻剌,有兽类狸,而人足。腹下有皮,可张可翕,所生之子,休息其中。”[3]

朱氏著有《水经注笺》40卷,既对舆地之学有深入研究,又有其他丰富著述,所引应属可信。这12条是利玛窦《舆图志》佚文无疑。从《续修四库全书》所收《异林》看,刊刻年代不详。但是该书序中说:“理石城国事,公族有所平反,无不折中”[3],对照上引《明史》,则此书刊刻一定在万历二十几年之后,即利玛窦到江西之后(详下)

2 对比和释义

关于利玛窦世界地图,迄今为止最好的研究是黄时鉴、龚缨晏所著《利玛窦世界地图研究》,书后附有《〈坤舆万国全图〉地名通检》,包括德里贤的地名勘同,并有中文和奥特里乌斯、墨卡托原图地名的拉丁文对照。[4]今利用黄、龚的研究,结合谢方校释的《职方外纪》[5],对比上述利玛窦《舆地图》佚文,可以发现利玛窦的《舆图志》不是他的《坤舆万国全图》。对比及释义如下:

1条“曷剌比亚”。《坤舆万国全图》于今阿拉伯半岛东部标有“曷剌比亚”,其左文字:“乳香产于此地,其树甚小,他处则无。又度一蘸,名乜尔剌,涂尸不败。”曷剌比亚即阿拉伯(Arabia)。《职方外纪》正文为亚剌比亚,卷首《亚细亚图》上为亚辣波亚。

2条“应帝亚”。《坤舆万国全图》于今印度南部标有“应帝亚”,其左文字:“应帝亚,总名也,中国所呼小西洋。以应多江为名,一半在安义江内,一半在安义江外。天下之宝石、宝货自是地出,细布、金银、椒料、木香、乳香、药材、青朱等,无所不有。故四时有西东海商在此交易。人生黑色,弱顺。其南方少穿农。无纸,以树叶写书,用铁锥当笔。其国王及其各处言语不一。以椰子为酒,五谷惟米为多。诸国之王皆不世及,以姊妹之子为嗣,其亲子给禄自赡而巳。”应帝亚即印度(India),《职方外纪》正文为印弟亚,内容详细得多,《亚细亚图》为印度亚。

3条“鬼国”。《坤舆万国全图》于今西伯利亚(Siberia)北部、北极圈内标有“鬼国”,其右文字:“其人夜游昼隐,身剥鹿皮以衣,耳、目、鼻与人同,而口在顶上,瞰鹿及蛇。”《职方外纪》正文和《亚细亚图》都没有。

1 《坤舆万国全图》上的“卧兰的亚大州”

4条“突浪国”。《坤舆万国全图》于罗马泥亚(即罗马尼亚,Romania)西北部标有“突浪西尔袜尼亚”,即罗马尼亚西北部的特兰西瓦尼亚地区(Transilvania),无文字说明。《职方外纪》正文和《欧逻巴图》都没有。

5条“卧兰的亚国”。在《坤舆万国全图》上,于今格陵兰岛位置只标“卧兰的亚大州”一名,无文字说明(1)。卧兰的亚大州(Gronlandiae Pars)即丹麦语的格陵兰岛(Greenland),现仍属丹麦。《职方外纪》卷2记为格洛兰德,即格陵兰异译,内容与此条不同,而且《欧逻巴图》上作卧兰的亚岛。倒是厄利亚“至迤北一带,海岛极多”以下文字中,“至冬,夜长数月,行路工作皆以灯”、“或磨鱼为面,油为灯”与此条相似。厄利亚即英格兰(England)的异译。英国以北的海岛包括设德兰群岛、法罗群岛、冰岛等,地理情形接近格陵兰岛。

6条“铁岛”。《坤舆万国全图》福岛(今非洲西北部的加那利群岛)之右文字:“铁岛,此岛无水泉,惟一大树,叶恒不落,每日没即有云抱之,日出即散。土人时于树根跑一池,云降成水,人畜皆资焉。”铁岛即今群岛西部的哈罗岛(Hero Is.),《〈坤舆万国全图〉地名通检》失载。《职方外纪》卷3福岛条下记载铁岛,比较详细,卷首《利未亚图》无。

7条“亚大腊山”。《坤舆万国全图》利未亚(今非洲)西北部标有“亚大腊山”,其下文字:“天下惟此山至高,四时天晴,无风云雨雪,即有皆在半山下。望之不见顶,土人呼为天柱云。其人寐而无梦,此最奇。”亚大腊山即今摩洛哥、阿尔及利亚、突尼斯境内的阿特拉斯山(Atlas Mts.L)。《职方外纪》卷3利未亚总说条记载与此大同小异,卷首《利未亚图》有。

8条“巴尔加”。《坤舆万国全图》利未亚东北部标有“巴尔加”,其东为泥罗河(即今尼罗河),其左文字为:“天下惟此江至大,以七口入海。其国尽年无云雨,故国人精于天文。其江每年次泛涨,地甚肥泽,如真其田。故国人种之五谷,以一收百,国称富饶。”其实巴尔加(Barcha)不在埃及,而是今利比亚东部,今译为拜尔盖。《职方外纪》利未亚图中作“把尔加”,正文无。利比亚东部邻近埃及,不是利玛窦原著有误,就是中国人据图引文时误把二地合一。这也提醒我们其他条目可能也有类似情况,比如上述第5条。

9条“呀麻腊”,《坤舆万国全图》利未亚东部靠近赤道标有“呀麻腊”,其左文字:“此地俱近日,故国人身体尽黎黑,不服衣裳,发皆捲短。土不产铁,而产金银、象牙、犀角、宝贝之类。”呀麻腊,《〈坤舆万国全图〉地名通检》引原图作Amara,《职方外纪》利未亚图中作“亚麻蜡”,正文无(2)。从亚麻腊的位置和旁边的文字来看,似乎在赤道附近,但是它也在尼罗河的别源青尼罗河的源头处。所以亚麻腊实际在今埃塞俄比亚北部,即今阿姆哈拉州(Amhara),该地为埃塞俄比亚兴起的核心地区。([6]355)埃塞俄比亚在两图上作亚毗心域,正在砑麻腊(即亚麻腊、呀麻腊)旁边。因为当时欧洲人还没有深入到埃塞俄比亚内陆高原勘察,所以图上有误。这在利玛窦和艾儒略等人的世界地图上是很正常的。

2 《职方外纪》亚麻腊(上左)和《坤舆万国全图》呀麻腊(上右)

10条“井巴国”。《坤舆万国全图》无井巴国,但是利未亚南部、靠近南回归线处有“只伐”。《〈坤舆万国全图〉地名通检》引德里贤对为Scioa,但是和只伐不能勘同,伐是唇母。只伐应为井巴,《职方外纪》文字卷3有井巴:

利未亚之南有一种夷狄,名曰井巴。聚众十万,极勇猛,又善用兵,无定居,以马及骆驼乘载。迁徙所至,即食其人及鸟兽虫蛇,必生命尽绝,乃转他国。为南方诸小国之大害。

谢方释为今坦桑尼亚的桑给巴尔(Zanzibar),又说即书前《利未亚图》上作加壮巴。但《利未亚图》上加壮巴位于内陆,在门沙皮刻(即今莫桑比克,Mozambique)之西,和桑给巴尔位置不合。桑给巴尔是商业城市国家,和井巴迁徙掠夺不合。所以只伐、井巴应为今津巴布韦(Zimbabwe),读音和位置都合。(3)利玛窦《舆图志》说井巴近大浪山,大浪山即今好望角(Cape of Good Hope),为世界最大风浪区,津巴布韦就在南非北面,今南非北境还有世界文化遗产马蓬古布韦(Mapugubwe)遗址,和津巴布韦属于同一性质的石头城。([6]434)在欧洲人来到南非之前,有一些从事畜牧的部族从津巴布韦迁徙到南非的南部,所以称为井巴。([6]474478)

3 《坤舆万国全图》非洲中东部(上左)和《职方外纪》非洲南部(上右)

11条“伯西儿”。《坤舆万国全图》南亚墨利加州(今南美洲)东北部标有“伯西儿”,其右文字:“伯西儿,此言苏木。此国人不作房屋,开地为穴以居,好食人肉,但食男不食女。以鸟毛织衣。”伯西儿即今巴西(Brazil),因红染木得名。《职方外纪》卷首《南北亚墨利加图》有伯西儿,正文伯西尔条即伯西儿,虽然详细得多,但是没有此条记载内容。

12条“昆麻剌”。《坤舆万国全图》伯西儿之左的文字说明之下另有一段文字:“此地有兽,上半类狸,下半类猴,人足枭耳,腹下有皮,可张可合,容其所产之子休息于中。”另图上南美洲东北部海岸有毗麻剌,德里贤作Pimala,昆麻剌应为毗麻剌之误。图上毗麻剌在白峰(Serra das Alpercatas)之东,再往东有一条大河,应即帕奈巴河(Rio Parnaiba)。按今地图巴西北部的马科斯湾(Baia de So Marcos)东岸有地名Primeira Cruz[7],位置和读音都对应,似即毗麻剌。但是在《坤舆万国全图》上,毗麻剌在沿海,和文字说明很远。《职方外纪》的《南北亚墨利加图》上无,正文系于伯西儿条。谢方释此动物为有袋类动物负鼠。西方人第一次发现有袋类动物确在巴西。当时澳洲探险还没有展开,所以南美洲的有袋类动物引起西方人很大兴趣。

3 《异林》与《舆图志》

古人所谓的图志都是有图有志,但是多数是志存图佚,如唐代李吉甫所著《元和郡县图志》。利玛窦的《舆图志》也应该是图文并茂,今图文皆亡,而仅存佚文12条。

利玛窦在肇庆时绘制《山海舆地图》,但是后世不存,不知其貌。1595年利玛窦自韶州来到南昌,在江西绘制了多种世界地图。在他送给建安王朱多的礼品中,“王所雅重者,为我们式样所装帧的附有插图之二书,内有非常精美的日本地图。一书为《寰宇图志》(意大利原文为Descrittione di tutto il mondo universale),其中有欧罗巴、利未亚、亚细亚、亚墨利加和墨瓦蜡泥加地图,连同九天图和四行图以及其他历算内容,乃此国从未得见者,而皆以其文字释之。”黄、龚认为《寰宇图志》本自奥特里乌斯的《地球大观》,利玛窦用汉文释义。([4]12)《异林》所引的《舆图志》应即《寰宇图志》,亦即《万国图志》,据《职方外纪》所录庞迪我、熊三拔奏疏说:“又臣国尚有刊刻《万国图志》一册,其中各国图说至为详备。”李之藻《刻职方外纪序》说:“万历辛丑,利氏来宾,余从寮友数辈访之。其壁间悬有大地全图,画线分度甚悉。利氏曰:‘其山川形胜土俗之详,别有巨册,已藉手进大内矣。’”王庆余认为这个巨册就是《万国图志》,是明末第一部世界地理著作,确实十分合理。王认为《万国图志》因为纸张与装订精美,被内府束之高阁,在社会上流传甚少,最终失传,所以一直不为人们重视。[8]本文发现的12条佚文,是首次发现的佚文,对于了解这部重要的图书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利玛窦给江西的藩王及其他士大夫送了不少图书。15961013日,他给耶稣会长信中说,多年前曾绘制一幅世界地图,只因注释不够详细,正在手绘一幅世界地图,上附有很多注释和说明。([4]12)朱谋的《舆图志》无疑来自江西上层社会,《舆图志》应即上述《寰宇图志》或后来一幅注释更详细的世界图志。建安王朱多是朱谋的叔叔,朱谋所见的《舆图志》如果不是来自王室,则是来自江西其他士大夫,甚至可能来自利玛窦本人,因为利玛窦在江西交游范围很广。

被誉为“江右四君子之一”的章潢曾任白鹿书院院长,利玛窦在江西时,二人来往颇多。章潢的《图书编》收录利玛窦的《舆地山海全图》和《舆地图》,应该直接来自利玛窦。据黄时鉴、龚缨晏的研究,利玛窦后来所作的《坤舆万国全图》在此基础上增补,也有些地名在后者中反而消失了。黄、龚通过研究周子漆《三才实义》所录的《舆地图》,发现此图和章潢所收录的地图不同,则除章潢外,还有其他江西士人看过利玛窦《舆地山海全图》和《舆地图》。([4]19)至于周子漆的来源,我们不是很清楚,因为周子漆是清初人,显然不是直接从利玛窦那里得到这些材料。

《异林》所引利玛窦《舆图志》证明,明末的很多江西士人不仅看到利玛窦在江西编著出版的地图,而且他们还征引这些地图的文字说明,利玛窦带来的世界地理知识确实在江西产生了不小影响。

4 利玛窦在江西的传说

利玛窦的《舆图志》被中国人当作海外志怪,收入《异林》。此外,利玛窦在江西的活动本身就被讹传为异事。谈迁《枣林杂俎》和集《妖异》引平湖《沈长水先生集》的《浮提国》一则[9],今按沈懋孝《长水先生文钞·石林草》的《浮提纪闻》引录如下:

余闻之典客郎扬征甫,盖海外有浮提国云,其人皆飞仙,好行游天下,至其地能言土人之言,服其服,食其食,极意与同其人之乐,饮酒无数,亦或寄情阳台别馆。欲还其国,一呼吸,顷可万里,忽然飘举,而已不得而倪也。闻此者三十年所矣,蓄之胸怀,无可质者。

顷接叶侍御言,其昨按江右时,有司呈其市上一群狂客,自言能为黄白事,极饮娱乐,市物甚侈,多取珠玉绮缯偿之,过其直,满用金钱不甚惜。及抵暮,此一行人忽不见,诘其逆旅,衣囊则无一有也。而有司者甚怪之,请得大搜索,叶使君不许。

第呼召至前,果能为江右土语,然不讳其为浮提人,亦不谓不能黄白事也。手持一石,似水晶,可七寸许,举之案上,上下前后,物物入镜中,写极毛芥。又持一金镂小函,中有经卷,乌楮绿字,如般若语,览毕则字飞。愿持此□(《涌幢小品》作“二”)者献,使君曰:汝等必异人,所献吾不受,然可速□□(《涌幢小品》作“出境”),无哗惑吾民不便。各扣首欢喜以也,明日遂不复见。此二事若符契,余昔所闻,信乎其有也!

征甫又为余言,浮提人曾言天上有三垣,紫薇、太微、天市是也,地下有三垣,中国一垣也,海四面诸国二垣也,诸国之外,茫茫浮天之水,终日海气如雾,舟车所不至焉,三垣也。天上三垣之外,更有诸天,地下三垣之外,更有诸土。则皆梵天佛土,空妙玄虚之境,仙佛万灵之所宅也。而浮提人自言皆能至之,皆能言之。

然是者,颇类荒诞,不可诘,又无从证其有矣。嗟乎,天下殊奇灵妙,何所弗有?庄列之谈,特粃稗耳。世且群然怪吠焉,况其尤异者耶?吾非纪异,纪其有者耳。人之所知者少,不若所不知者之多,达者览此,倘可广其意理焉![10]

此段文字亦见于《皇明从信录》卷38,注明引自朱国桢《涌幢小品》[11],后者卷26《浮提异人》与此几乎完全一样,只是来源说明为“万历丁酉年余同年叶侍御永盛按江右”[12],即万历二十五年(1597)。据黄时鉴、龚缨晏研究,利玛窦在江西是1595-1598年,所以叶永盛见到的浮提国异人很可能就是利玛窦。利玛窦最初以佛教僧侣装扮自己,所以传为浮提国人。利玛窦在江西的活动引发了江西人关于他的各种谣言,这些传闻经过各种渠道又流传到江西地方官府那里。《利玛窦中国札记》也有类似记载[13]。裴化行指出,当时的南昌有大量的术士寻求炼金术,他们认为利玛窦精通此术,甚至有很多术士因此入教([14]200-213)。利玛窦确实来自万里之外,然后所有的日常生活习惯都学习中国人,甚至会说江西话。这也不足为奇,因为利玛窦在广东时就已经学习官话,再学习赣语,不是很难的事情。利玛窦出行和活动经常引起中国人围观,或许还有朋友或信徒,所以江西地方官说是“市上一群狂客”,但是抓来的只是利玛窦一个人。利玛窦的水晶样的物品,有20多厘米,能清楚看见上下前后,可能是望远镜或三棱镜。至于小函里的书籍,很可能是基督教的书籍。所谓天外有天,指托勒密的学说。裴化行指出,利玛窦在南昌宣传这一学说,“相信有数重固体的天,而中国人认为只有一重天,是流体的(即,充满空气的),是空的,星辰在里面移动。”([14]215)所谓土外有土,可能是指西方的地理大发现后的世界地理知识,这也是利玛窦在中国大力宣传的知识。

袁中道《游居柿录》卷4说:

看报,得西洋陪臣利玛窦之讣,玛窦从本国航海来,凡四五年始至。初住闽,住吴越,渐通华言及文字。后入都,进所携天主像及自鸣钟于朝,朝廷馆谷之。盖彼国事天,不知佛,行十善,重交道,童真身甚多。玛窦善谭论,工著述。所入甚薄,而常以金赠人,置居第,僮仆甚都。人疑其有丹方若王阳也。然窦实多秘术,惜未究。其言天体若鸡子,天为青,地为黄,四方上下皆有世界,如上界与下界人足正相邻。盖下界者,如蝇虫倒行屋梁上也。语甚奇,正与《杂华经》所云“仰世界、俯世界、侧世界”语相合。窦与缙绅往来中郎衙舍,数见之。寿仅六十,闻其人童真身也。[15]

利玛窦先到广东,再从江西到南京、北京,所谓先住福建、再到吴越是错误的。袁中道没有接触利玛窦,他听说利玛窦有很多秘术,其实都是传闻。这也可以看出关于利玛窦的传闻很多,而且有很多不实内容。

虽然只是关于利玛窦的一则故事,但是被明末好几个士人记述,可见此事所反映的利玛窦确实是很多中国人接受的利玛窦。和很多士大夫理性地接受利玛窦不同,很多中国人把利玛窦当作一个“飞仙”,当然这也有助于利玛窦扩大影响。据《利玛窦中国札记》记载,利玛窦在南昌不仅受到建安王、乐安王、江西巡抚陆万垓的礼遇,还在以章潢为中心的士人群体中有很高声望,但是没有提到叶永盛。据过庭训《本朝分省人物考》卷38记载,叶永盛巡按江西在万历二十四年到二十七年[16],利玛窦究竟是不是因为叶永盛的驱逐才离开江西,还有待进一步考证。

注释:

    [1]方豪.中西交通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487.

[2]武新立.明清稀见史籍叙录[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220223.

 

[3]()朱谋.异林[A],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编纂委员会.四库全书存目丛书[Z].子部第247.济南:齐鲁书社,1996.

[4]黄时鉴,龚缨晏.利玛窦世界地图研究[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5]()艾儒略.职方外纪[M].谢方校释.北京:中华书局,2000.

[6]尼昂.非洲通史[M].4.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2.

[7]The Times Atlas of The World[M].5.LondonTimes1957.115.

[8]王庆余.利玛窦携物考[A].中外关系史学会.中外关系史论丛[C].1.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85.8384.

[9]()谈迁.枣林杂俎[M].罗仲辉,胡明校.北京:中华书局,2006.533.

[10]()沈懋孝.长水先生文钞[A].四库禁毁书丛刊编委会.四库禁毁书丛刊[Z].集部第159.北京:北京出版社,1997.462.

[11]()陈建.皇明从信录[M].沈国元订补.续修四库全书编纂委员会.续修四库全书[Z].355.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672.

[12]()朱国祯.涌幢小品[M].续修四库全书编纂委员会.续修四库全书[Z].1173.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355.

[13]()利玛窦,金尼阁.利玛窦中国札记[M].何高济,王遵仲,李申,何兆武校.北京:中华书局,1983.295296.

[14]()裴化行.利玛窦评传[M].管震湖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3.

[15]()袁中道.珂雪斋集外集[M].钱伯城点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12011202.

[16]()过庭训.本朝分省人物考[A].续修四库全书编纂委员会.续修四库全书[Z].533.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原载于:《自然科学史研究()2010年第4期 第437-445页。

 

发表评论 共条 0评论
署名: 验证码:
  热门信息
明清时期太湖流域的中心地结构
略论地名的主要性能
《山海经》地名考证
瓜沙二州间一块消失了的绿洲
清末民初钦廉改隶之争探究
中国古今地名对照 (下)
民国时期的县级行政区域整理(...
中国人口疏密区分界线的历史变...
  最新信息
《中国大陆五万分之一地图集成...
1737—1750年金沙江航...
1945—1949年间上海人...
户籍择改与赋役规避——明中期...
名称、内容与意义:民国时期的...
清代伊犁与乌鲁木齐等地水稻种...
清末以来洞庭湖区通江湖泊的时...
唐后期团练、防御州考述:以唐...
  专题研究
中国历史文献学研究
近世秘密会社与民间教派研究
近世思想文化研究
清代中外关系研究
清代边疆民族研究
中国历史地理研究
清代经济史研究
清代政治史研究
清代社会史研究
中国灾荒史论坛
  研究中心
满文文献研究中心
清代皇家园林研究中心
中国人民大学生态史研究中心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3-2007 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 Powered by The Institute of Qing History
< 本版主持:胡恒> < 关于本站 | 联系站长 | 版权申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