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首页 | 本所概况 | 新闻动态 | 本所学人 | 学术前沿 | 本所成果 | 人才培养 | 学术刊物 | 基地管理 | 清史纂修 | 清史文献馆 | 清风学社
学术动态 论著集锦 地名学园地 专业课程 学人漫录 实地考察
站内搜索:
请输入文章标题或文章内容所具有的关键字 整站文章 中国历史地理研究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中国历史地理研究 >> 论著集锦 >> 古今相通 >>
政区研究应该打破古、今界限
来源: 作者: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12-25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行政区划是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的一项大政,中国的行政区划自春秋战国以来具有两千多年悠久的历史。

本来,我国的行政区划代代相因,政区过程的完整性举世罕匹,并且历代政区在继承中有创新,因此政区沿革的研究是传统舆地学的核心内容,也是孕育现代历史地理学的母胎。但是,由于当今我国学科、专业划分过于细致,将这个完整的行政区划过程肢解了:古代行政区划研究属历史地理学,而现当代行政区划属人文地理学。按目前的一级学科划分,前者属历史学、后者属地理学,历史学属文科、地理学属理科,于是同一个“行政区划”研究对象就被割裂,分属于文、理二科,遂造成了古代政区研究与现当代政区研究的严重脱节。

目前的政区研究领域,地理学、政治学、经济学以至于公共管理学领域只注重于行政区划现状的研究,对历代政区的丰富内涵和历史政区研究的众多成果不甚了了,甚至以为政区可以像豆腐那样随便切割(例如有学者提出将全国划分为东西条状行政区的观点,并建议各行政区首府设在京广线上[1];又有学者提议在三四个省的交界地区切出来组成一系列的新省[2],所以谈不上“以史为鉴”;而历史学界多关注对历史上政区演变的精深研究,不太关注现实。两者存在着严重脱节。笔者认为:政区研究须古今打通,进行古代、近代与现代的无缝对接,进行纵贯古今的规律性探索。从古代政区中总结出来的原则,可作今日政区改革之参考;同样,今日政区现状也有助于理解古代一些政区的本义,例如元代县升州与当代的县级市、府制与地级市等。

下面以“直辖市”的名称(通名)为例。“直辖市”体制有诸多弊端,这是学术界公认的,地理学界一致认为直辖市的改革方向是将它改为“都”。这当然有一定依据,如日本有“东京都”等,但如果从中国历代中央直辖政区成败得失来考察,就能得出全新的符合中国国情的结论。我们都知道,中国大多数朝代实行过政区直辖的制度,只不过历代情况有所不同而已。其实秦代以降的历代陪都制度,如果换个角度来观察,本质上乃是中央直辖的政区;当然,历代中央直辖政区并不仅仅止于陪都一类,“陪都”之词也是宋元以后才出现的。

秦分天下为三十六郡,而于首都咸阳侧近置内史,不属于任何一郡,直属中央。这是中国最早的直辖政区。西汉定都长安,分内史置为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为三辅,不属于任何一郡、国,亦直属于中央。唐朝定都长安,玄宗时以长安为西京、洛阳为东京,后以太原府为北京,安史乱后的757年(至德二载)置五京,以原西京京兆府为中京、凤翔府建号西京、成都府建号南京,原东京河南府不变,后上元二年(761年)省五京。唐代首创内地的府制是中央直辖政区,开元元年(713年)升首都雍州为京兆府、东都洛州为河南府,京兆、河南二府首任行政长官“京兆尹”张暐、“河南尹”李杰均系皇上直接任命的[3]。开元九年(721年)升蒲州置河中府[4],首任府尹姜师度也是中央任命的[5]。开元十一年(723年)升并州所置太原府之首任府尹王晙[6],至德二载(757年)升益州所置之成都府首任府尹卢正己[7],至德二载(757年)升凤翔郡所置之凤翔府首任府尹李煜[8],上元元年(760年)升荆州所置之江陵府首任府尹吕諲[9],兴元元年(784年)升梁州所置之兴元府首任府尹严震[10],也均系中央直接任命。

宋代“州郡之名、莫重于府”[11],升州为府的情况就更多。据统计,北宋、南宋各升26州为府,总计两宋升置52府[12]。这些府有京、次之分。京府为首都或陪都所在之地。宋初仅有二京府,即东京开封府、西京河南府,大中祥符七年(1014年)建应天府为南京(今河南商丘市南)、庆历二年(1042年)以大名府为北京,遂有“四京府”之制。建炎以后,四京沦陷,而临安府只称“行在所”,故南宋无一京府。次府地位,大约与上州相当,这与唐五代府的地位有着根本的区别。宋代以后,府越置越多,地位越来越普通,早已失去了中央直辖的性质。明初的府已遍地开花,明清时期的府已成为主要的普通政区,1912年府废。

辽置五京、金置六京。辽的五京为:上京临潢府、中京大定府、东京辽阳府、西京大同府、南京析津府,金的六京是:上京会宁府、东京辽阳、南京开封府、西京大同府、北京大定府、中都大兴府。除会宁府外,金六京中有五京全是承袭辽、宋的产物,只是名称略有变更而已。六京是历史上陪都数量最多的制度。元、明、清三朝均为两都制——一为首都、一为陪都。

纵观历代一级政区的直辖制度,一般都将其设在首都、国内最重要地区的中心城市和皇朝龙兴之地,数量从一个到五个、六个不等。历代中央直辖政区的通名,有些与当时普通政区的通名不同。历史上使用最频繁的直辖政区通名,有“京”、“都”、“府”三种。称“京”的有上京、东京、南京、西京、北京、中京、洛京、盛京等,不过“京”具有特殊的“京城”含义,并且北京简称“京”,今已作为雅号,不再用作地名通名了。

将直辖市改成“都”有一定的历史依据,但是改成“都”以后不仅行政长官名称无法确定(恐怕不能取“东京都知事”那样不中不洋不今不古的称呼),更难以消弭与成都、新都、昌都、江都、盐都、于都、宁都、丰都、望都、花都、乐都、武都、商都等现有政区的重名。

不过,尽管历代陪都拥有各种“京”、“都”名号,作为唐代及其以降的陪都,政区通名却一般都是“府”,如唐西京为京兆府、东京为河南府,南京为成都府等。北宋亦复如此,东京开封府为众人耳熟能详,南京应天府也因赵构即位建立南宋王朝而为大家所熟知。明代南、北直隶,首府分别在江宁府、顺天府,中都为临濠府(凤阳府)、兴都为承天府。清代首都仍叫“顺天府”,陪都盛京于顺治十四年(1657年)置“奉天府”(今沈阳)。这里得到的启示是,尽管唐代以来首都、陪都和各类冲要之地曾作为中央直辖政区,行政区划却都采用了与普通政区一样的通名“府”,只不过在政区专名上取了含义特殊的“顺天”、“承天”、“奉天”等字眼。因此笔者认为,我国现在的直辖市,也可以采用与省级政区一样的通名,只不过是城市性质的省可称“城市省”。

我国的直辖市不像国外的“市”那样仅有城市建成区,而是兼有十几个或几十个市辖区和郊县、具有相当规模地域空间的政区,不是“点”,而是“面”,是块状的兼有地域型政区特点的城市型政区。中国的直辖市是具有城市性质而与普通省份稍微有所区别的省,所以“城市省”一名能确切反映中国直辖市的本质。并且,如果将直辖市改名“城市省”与自治区改名“自治省”[13]同步进行的话,我国的最高一级政区通名都统一改成了“省”,有利于国家的规范化管理。

也许,对于直辖市通名改革的具体学术观点会见仁见智,但在政区研究领域古、今打通则应是积极的发展方向。

 

 

(原刊《江汉论坛》2005年第1期,《新华文摘》2005年第9期全文转载)

 



[1] 黄秀民、郭文轩、席荣洸《关于我国东西条状行政区划的若干思考》,载中国行政区划研究会编《中国行政区划研究》第109页~118页。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1991年。

[2] 郭荣星著《中国省级边界地区经济发展研究》。北京:海洋出版社,1993年。

[3] 张暐见《旧唐书》卷106和《新唐书》卷121《张暐传》、《唐会要》卷67等,李杰见《旧唐书》卷100和《新唐书》卷128《李杰传》、《册府元龟》卷678、《唐会要》卷68,《全唐文》卷252有苏颋《授李杰河南尹制》等。

[4]  参见拙作《唐河中府始置年代辨正》,载《中国史研究》1998年第四期。

[5] 《旧唐书》卷185下和《新唐书》卷100《姜师度传》、《唐会要》卷68。

[6] 《旧唐书》卷93和《新唐书》卷111《王晙传》。

[7] 卢正己,《旧唐书》、《新唐书》无,事见《全唐文》卷420常衮《卢正己墓志铭》。

[8] 《唐会要》卷68。

[9] 《旧唐书》卷185下和《新唐书》卷140《吕諲传》、《全唐文》卷383元结《吕公表》、《唐会要》卷68。

[10]《旧唐书》卷117和《新唐书》卷158《严震传》,《权载之文集》卷21《严震墓志铭》。

[11]  [南宋]洪迈著《容斋四笔》卷一二“州升府而不为镇”条。

[12] 见聂崇歧《宋代府州军监之分析》(载《宋史丛考》第70~126页,中华书局,1979年)。

[13] 参见拙文《中国“自治区”宜改名“自治省”》,《中国方域》2001年第3期。

 

 

 

 

发表评论 共条 0评论
署名: 验证码:
  热门信息
明清时期太湖流域的中心地结构
略论地名的主要性能
《山海经》地名考证
瓜沙二州间一块消失了的绿洲
清末民初钦廉改隶之争探究
中国古今地名对照 (下)
民国时期的县级行政区域整理(...
中国人口疏密区分界线的历史变...
  最新信息
《中国大陆五万分之一地图集成...
1737—1750年金沙江航...
1945—1949年间上海人...
户籍择改与赋役规避——明中期...
名称、内容与意义:民国时期的...
清代伊犁与乌鲁木齐等地水稻种...
清末以来洞庭湖区通江湖泊的时...
唐后期团练、防御州考述:以唐...
  专题研究
中国历史文献学研究
近世秘密会社与民间教派研究
近世思想文化研究
清代中外关系研究
清代边疆民族研究
中国历史地理研究
清代经济史研究
清代政治史研究
清代社会史研究
中国灾荒史论坛
  研究中心
满文文献研究中心
清代皇家园林研究中心
中国人民大学生态史研究中心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3-2007 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 Powered by The Institute of Qing History
< 本版主持:胡恒> < 关于本站 | 联系站长 | 版权申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