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首页 | 本所概况 | 新闻动态 | 本所学人 | 学术前沿 | 本所成果 | 人才培养 | 学术刊物 | 基地管理 | 清史纂修 | 清史文献馆 | 清风学社
学术动态 论著集锦 地名学园地 专业课程 学人漫录 实地考察
站内搜索:
请输入文章标题或文章内容所具有的关键字 整站文章 中国历史地理研究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中国历史地理研究 >> 论著集锦 >> 古今相通 >>
市 辖 区 名 称 存 在 的 问 题
来源: 作者: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12-24

 

 

 

华 林 甫

 

   中国的“市辖区”概念产生于民国初年,是城市型政区发达到一定程度的必然产物。

 “市辖区”是一个政区概念,与一般的“市区”、 “城区”、“城市管辖区”、“市辖区域”等普通地理概念并不一样。我国的“市辖区”是由政区类型之一的“市”管辖的一级行政区域单位,《宪法》第三十条规定:“直辖市和较大的市分为区、县”。可见“区”的行政地位在“县”之上。《地方组织法》第25条明确规定:市辖区为县级行政单位。实际操作时,直辖市的市辖区相当于地级,或介于县级与地级之间;普通市的市辖区行政地位一般相当于县,故实际工作种有时撤县设区[1]、而有时也撤区设县[2]。正因为如此,我们可以比照县级及其以上行政区划的有关规定,来衡量一下“市辖区”名称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笔者认为,当今市辖区名称至少存在以下三类问题:一是有的只有通名而无专名,二是有的地名特征不明显,三是存在大量的重名。以下分别论述之。

 

  .  市辖区只有通名而无专名

 

据《200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简册》,山西大同、阳泉、长治、晋城、江苏盐城、广东汕尾、佛山、陕西铜川、宁夏银川九市均有名为“城区”的市辖区,河南濮阳市仅有的一个市辖区名为“市区”,西藏拉萨市仅有的一个市辖区名为“城关区”甘肃兰州市也有“城关区”,福建莆田市的一个市辖区叫“城厢区”,广西南宁、柳州、梧州三市均有名为“市郊区”的市辖区,而拥有市辖区叫“郊区”的城市则有河北石家庄、山西阳泉、长治、黑龙江佳木斯、内蒙古呼和浩特、江苏扬州、常州、苏州、无锡、安徽合肥、蚌埠、铜陵、安庆、江西南昌、山东泰安、河南开封、洛阳、鹤壁、新乡、安阳、湖南衡阳、陕西铜川、宁夏银川等23个市,河北石家庄、山西大同、阳泉三市还有叫“矿区”的市辖区建制。“城区”、“市区”、“城关区”、“城厢区”、“市郊区”、“郊区”、“矿区”仅仅是城市辖域内的通用名称,市辖区选取这样的名称达不到既有地方特色、又能区别于其它地名的作用,因此这些名称应尽早尽快更改为好。并且,城市“郊区”建制若是包围城区的蛋黄式结构,一般弊多利少,所以最好还应撤销“郊区”,重新组合、划分成放射式区划结构,以缓解郊区与中心城区的矛盾,理顺市辖区的行政区划结构。

  又,呼和浩特市还有名为“回民区”的市辖区,也是只有通名而无专名,建议增添具体名称。河南郑州、开封、洛阳三市的“回民区”名称之前分别冠以“管城”、“顺河”、“瀍河”之名,齐齐哈尔的“达斡尔族区”名前也有“梅里斯”的名称,可援以为例。不过说句题外话,根据1952年8月9日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实施纲要》,最初的少数民族“自治区”有相当于乡、区、县、专区和省五级,当时统称为“自治区”。1954年《宪法》的颁布实施,只保留了省级的“自治区”,其余四级“自治区”均被改或撤。而如今的少数民族市辖区,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变相地恢复了县级的“自治区”。

 

          .  市辖区的地名特征不明显

 

        青海西宁市所有的四个市辖区名称分别为“城中区”、“ 城东区”、“ 城西区”、“ 城北区”,安徽合肥、蚌埠二市的市辖区均称“中市区”、“ 东市区”、“ 西市区”、“郊区”,山东青岛市有“市南区”、“市北区”,济南等七市有“市中区”,河北保定市有“南市区”、“北市区”,辽宁营口市有“西市区”,等等。所有这些由方位词组成的市辖区名称,一旦离开城市名称便很难让人知道究竟在哪里,地名特征不是很明显,从而降低了地名的示位功用,因而在适当的时候应改成具有本地特色的名称。

        黑龙江佳木斯市的市辖区名称弥漫着一股“文化大革命”的遗风,全市五个市辖区除“郊区”外,另四个分别叫“永红区” 、“向阳区”、“东风区”、“前进区”。河南平顶山市有“卫东区”,新乡市有“红旗区”,黑龙江鹤岗市有“向阳区”,伊春市有“红星区”。虽然这些区名的字面含义健康,但毕竟都是三十年前左右那个特殊时代留下的遗产,易使人联想到 “极左”、“文革”,与现代和平、稳定、发展的社会和谐环境并不协调,故宜改名。

 

          .  市辖区重名问题突出

 

        上述两类市辖区中已有不少重名。除此之外,重名的情况还有:

        1、市辖区名称与市名重名。如黑龙江伊春市有伊春区、四川广安市有广安区、山东东营市有东营区、湖北荆州市有荆州区。

        2、市辖区之间名称重复的更多。如济南、枣庄、济宁、内江、广元、遂宁、乐山七市均有“市中区”,石家庄、沧州、平顶山、新乡、海口五市均有“新华区”,福州、南京、开封、徐州四市均有“鼓楼区”,西安、银川、南宁、呼和浩特四市均有“新城区”,广州、鹤岗、乌鲁木齐三市均有“东山区”,石家庄、张家口、邢台三市均有“桥东区”与“桥西区”,鞍山、四平二市均有“铁东区”与“铁西区”。两市共有的同名区名则有:太平区(哈尔滨与阜新)、白云区(广州与贵阳)、江北区(重庆与宁波)、江东区(宁波与衡阳)、西安区(辽源与牡丹江)、西湖区(杭州与南昌)、河东区(天津与临沂)、宝山区(上海与双鸭山)、和平区(天津与沈阳)、南山区(深圳与鹤岗)、南市区(上海与保定)、城中区(西宁与柳州)、城北区(南宁与西宁)、清河区(淮阴与铁岭)、朝阳区(北京与长春)、普陀区(上海与舟山)、新市区(保定与乌鲁木齐)等。并且这里的“西安区”、“宝山区”、“东山区”、“清河区”,分别与陕西之西安市、云南之保山市、福建之东山县、河北之清河县的专名部分重名或同音。

        3、市辖区专名与县级或县级以上政区专名的重名,也很可观。除上述已指出的重名以外,还有:天津市的河北区与河北省重名,乌海市的海南区与海南省重名,大庆市的大同区与山西大同市重名,大连市的中山区与广东中山市重名,北京市的通州区与江苏通州市重名,北海市的海城区与辽宁海城市重名,兰州市的安宁区与云南安宁市重名,内江市的东兴区与广西东兴市重名,益阳市的资阳区与四川资阳市重名,上海市的长宁区与四川长宁县重名,鹤岗市的兴安区与内蒙古兴安盟、广西兴安县重名,鹤岗市的兴山区与湖北兴山县重名,鸡西市的梨树区与吉林梨树县重名,牡丹江市的东安区与湖南东安县重名,苏州市的平江区与湖南平江县重名,桂林市的象山区与浙江象山县重名,本溪市的平山区与河北平山县重名,锦州市的太和区与安徽太和县重名,焦作市的山阳区与陕西山阳县重名,六盘水市的钟山区与广西钟山县重名,南京市的大厂区与河北大厂回族自治县重名,东营市的河口区与云南河口瑶族自治县重名,葫芦岛市的连山区与广东连山瑶族自治县重名。

        4、市辖区名称之间及其与县级或县级以上专名读音相同、用字相近的情况也有一些。如广州市的黄埔区与上海市的黄浦区形近、音同,上海市的青浦区与淮阴市的清浦区音同、形似,大连市的中山区与广西钟山县同音,六盘水市的钟山区与广东中山市同音,等等。

        5、还有些市辖区,名称非常相似,仅有一字之差,也易出错。如长沙市有雨花区,南京市则有雨花台区;长春市有二道区,吉林通化市则有二道江区;广州、贵阳二市均有白云区,内蒙古包头市则有白云山区;吉林通化市有东昌区,山东聊城市则有东昌府区;辽宁丹东市有元宝区,内蒙古赤峰市则有元宝山区;湖南常德市有武陵区,张家界市则有武陵源区。

 

         总而言之,当今661个市辖区名称[3]中,笔者认为至少有84个名称存在问题,占12.7%;这84个市辖区名称分布在98个直辖市和地级市中,占我国建制市总数(240个)的40.8% 。可见,市辖区名称问题牵涉面很广,不可轻视。1986年1月23日国务院颁布的《地名管理条例》第四条规定:“全国范围内的县、市以上名称,不应重名,并避免同音”。既然《宪法》规定直辖市和较大市(现多为计划单列市和地级市)的市辖区行政地位在县级或县级以上,则上述84个市辖区名称亟待规范。

 

最后,笔者还欲以上海市为例作一简单的分析。据《200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简册》,截至1999年底时上海市共有17个市辖区,且不论市辖区划分、设置之合理与否;仅就名称而言,便有7个市辖区有进一步讨论的余地,或多或少存在些问题。(1)上海市有普陀区,浙江舟山市也有普陀区。舟山市普陀区[4]为中国四大佛教名山“普陀山”的所在地,知名度极高,不可能因与上海市普陀区重名而改名。因此,如果在全国范围内要避免市辖区名称同名的话,只能将上海的普陀区改名。上海普陀区始置于1945年,因区内有普陀路而得名,而普陀路则得名于浙江的普陀山[5]。上海普陀区内最为有名的地名恐怕要数“真如”了,有著名的真如寺(建于元朝),还有由此派生的真北路、真光路、真南路、真大路、真金路、真华路等路名,以及真如新村、真北新村、真西新村、真新新村、真光新村等派生地名,今“上海西站”十多年以前一直叫“真如站”,因此上海可以考虑将“普陀区”改名为“真如区”。上海历史上还真的有过“真如区”:1927年上海置为特别市时,有一个市辖区就叫“真如区”;日伪时期“真如区”被并入“沪北区”,抗战胜利后于1946年3月恢复真如区建制,为三十二区;1947年1月,改三十二区为“真如区”;1949年上海解放,“真如区”因袭不变;1958年3月撤销“真如区”。今普陀区北新泾苗圃、真北路以东,农林路、志丹路以西,新村路、真南路以南,吴淞江(苏州河)、中山北路以北范围之内的地区,为原真如区地域,也即今普陀区绝大部分地方原为真如区辖域。因此,上海将“普陀区”改名为“真如区”是有历史基础的。 (2) 上海市有黄浦区,广州市有黄埔区。闻名于世的黄埔军校就在广州市黄埔区,黄埔港还是广州最主要的港口,所以广州的黄埔区不可能因与上海市黄浦区同音而改名。相反,上海市黄浦区的名称还名不符实。黄浦区始置于1945年,是黄浦江的派生地名。长期以来,黄浦区是跨黄浦江两岸的,浦东部分比浦西部分大许多,洋泾、塘桥、杨家渡、陆家嘴等地以前都是属于黄浦区的;只是近年因开发浦东的需要才将黄浦区的浦东部分划属于浦东新区,于是黄浦区只拥有浦西部分而已,遂使黄浦区名、实乖离[6]。若仅仅因濒临黄浦江而仍可称“黄浦区”,则今杨浦区、虹口区、南市区、徐汇区、卢湾区、宝山区、闵行区甚至浦东新区均濒临黄浦江。所以,如果全国范围内须避免市辖区名称同音的话,应将上海的黄浦区改成“外滩区”或更佳的名称。(3)上海市有宝山区,黑龙江双鸭山市也有宝山区,且与云南保山市同音。虽然可将黑龙江、云南的同音重复地名改掉,但改两个显然不如改一个便当。上海的“宝山区”是否可以考虑重新启用以前的“吴淞区”名称?当然,新的“吴淞区”已包括原宝山县地域,与以前的“吴淞区”是两回事。(4)上海市有青浦区[7]与江苏淮阴市的清浦区音同、形似。淮阴市曾在1951~1958、1964~1983年间叫清江市,因历史上称此地为“清江浦”,清康熙时河道总督驻此,雍正七年(1729年)又为南河总督驻所,“清江”、“清浦”均是“清江浦”不规范的简称。所以,可以考虑将淮阴市的“清浦区”改为“清江浦区”,以免混淆。(5)上海市有长宁区,四川省有长宁县,专名重复。可考虑将四川长宁县改名。(6)上海市有南市区,河北保定市也有南市区。将其中任意一个区名改名即可。(7)浦东新区。市辖区的通名,《宪法》规定只是“区”,而非“新区”。固然,河北唐山市有“新区” [8],但“新”在此作专名解,于地名结构上说得通,就像山西“古县”、河南“新县”一样;而“浦东新区”一名中,不但含“新”、而且有“浦东”,由一个单音节词和一个双音节词共同组成了政区的专名。这样的政区专名,自古以来少见。虽出于大规模开发浦东的考虑而取了这样特殊的名称,目前尚可,然终欠规范。今后随着浦东的进一步发展,此名自然会被更改。

 

2000年12月12日完稿于上海

 

 

 

 

 

附言:本文完成后,去中国社科院文献情报中心翻检今年的《国务院公报》,始知洛阳、泰安、呼和浩特三市的“郊区”均已改名(分别改为洛龙区、岱岳区、赛罕区)被本文言中。可见,笔者关于这方面的论述还是有一定现实意义的。另外,上海已将南市区并入黄浦区,因牵涉面较广,文中内容暂不更动。

 

2000年12月28日记于北京

 

 

 

 

 

 

 



[1] 199412月在四川撤销了江北县、巴县,设为重庆市的渝北、巴南二区。

[2] 199711月在江西萍乡市撤销了上栗、芦溪二区而设为上栗、芦溪二县。

[3] 据《200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简册》,全国有749个市辖区,除去重名之外,共有661个名称。

[4] 原为舟山县,1987年撤县建区。

[5] 参见上海《普陀区地名志》第369页~第370页附录。

[6] 19451960年的十五年间黄浦区仅有浦西部分。1961年将原浦东县的部分地区划入黄浦区,此后三十多年间黄浦区一直跨有黄浦江两岸。

[7] 1999年6月撤青浦县所置

[8] 众所周知,唐山市经历过1976年的强烈地震,震后规划从丰润县城向东发展成新的工业区,如今已形成一个卫星城,故“新区”也名副其实。并且,规划之初是叫“丰润新区”的,1980年才改名“新区”,见《唐山市新区志》,中华书局,1993年11月。

 

发表评论 共条 0评论
署名: 验证码:
  热门信息
明清时期太湖流域的中心地结构
略论地名的主要性能
《山海经》地名考证
瓜沙二州间一块消失了的绿洲
清末民初钦廉改隶之争探究
中国古今地名对照 (下)
民国时期的县级行政区域整理(...
中国人口疏密区分界线的历史变...
  最新信息
《中国大陆五万分之一地图集成...
1737—1750年金沙江航...
1945—1949年间上海人...
户籍择改与赋役规避——明中期...
名称、内容与意义:民国时期的...
清代伊犁与乌鲁木齐等地水稻种...
清末以来洞庭湖区通江湖泊的时...
唐后期团练、防御州考述:以唐...
  专题研究
中国历史文献学研究
近世秘密会社与民间教派研究
近世思想文化研究
清代中外关系研究
清代边疆民族研究
中国历史地理研究
清代经济史研究
清代政治史研究
清代社会史研究
中国灾荒史论坛
  研究中心
满文文献研究中心
清代皇家园林研究中心
中国人民大学生态史研究中心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3-2007 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 Powered by The Institute of Qing History
< 本版主持:胡恒> < 关于本站 | 联系站长 | 版权申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