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首页 | 本所概况 | 新闻动态 | 本所学人 | 学术前沿 | 本所成果 | 人才培养 | 学术刊物 | 基地管理 | 清史纂修 | 清史文献馆 | 清风学社
学术动态 论著集锦 地名学园地 专业课程 学人漫录 实地考察
站内搜索:
请输入文章标题或文章内容所具有的关键字 整站文章 中国历史地理研究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中国历史地理研究 >> 地名学园地 >> 地名学史研究 >>
吕式斌《今县释名》的地名学价值
来源: 作者: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05-28

吕式斌《今县释名》的地名学价值

《今县释名》重印前言

 

地名渊源解释是中国传统地名学的主要内容,但专门解释地名渊源的著作非常罕见。最早的地名渊源实例可上溯到先秦时期,然而第一部专门解释地名渊源的著作则晚至明万历年间始告诞生[]。从明末到清亡,近三百年间仍无这样专门的著作。第二部专门解释地名渊源的著作,直到民国年间方才问世。

这就是吕式斌所著《今县释名》一书。

吕式斌(1883年——1955年)字允甫,山东省文登县(今为县级市)吕家集人。父吕正斯,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进士,官至工部主事。式斌自幼好学不倦,18岁中秀才,23岁列优贡生。后受业于柯劭忞先生门下,“独喜探讨地名所自起”[]。工于书画,名闻京师。民国年间,曾供职于大总统府、国务院统计局、法制局、河北印花税局、察哈尔教育厅等处。建国后,被聘任为中央文史馆馆员[]

《今县释名》系吕式斌于民国二十年(1931年)著成,当年由北平恒和商行印行。由于印数不多,此书现已很难觅得,新编《文登市志》(中国城市出版社1996年出版)第803页的民国时期著作书目中,赫然列入:

 

    “吕式斌《今县释名》 (存社科院历史所)”

 

今检中国社科院历史所庋藏之《今县释名》,内容分为六卷,铅印线装,一函两册,每页18行、每行28字,共计340页,合有17万字,书前有张敬颢、柯昌泗二序[]、自序及凡例四条,书后附有两页勘误表,正文以当时二十八省为纲,具体探讨了各县名称的由来,详细情况笔者已统计成下表:

 

1 《今县释名》所释县名的分省统计

 

总县数

已释名

未释名

释名率

总县数

已释名

未释名

释名率

江苏

61

51

10

83.6%

绥远

17

13

 4

 76.5%

安徽

60

52

 8

86.7%

山西

  105

93

12

 88.6%

江西

81

71

10

87.7%

陕西

92

87

 5

 94.6%

浙江

75

66

 9

88.0%

甘肃

65

54

11

 83.1%

福建

64

54

10

84.4%

宁夏

 9

 7

 2

 77.8%

湖北

68

59

 9

 86.8%

青海

15

 9

 6

 60.0%

湖南

75

62

13

 82.7%

新疆

55

47

 8

 85.5%

河北

  130

 110

20

 84.6%

广东

95

83

12

 87.4%

辽宁

59

48

11

 81.3%

广西

95

75

20

 79.0%

吉林

42

39

 3

 92.6%

四川

  146

  131

15

 89.7%

黑龙江

44

41

 3

 93.2%

西康

33

24

    9

 72.7%

山东

  108

95

13

 88.0%

云南

  102

79

23

 77.5%

河南

113

 101

12

 89.4%

贵州

  81

 64

17

 79.0%

热河

  21

16

 5

 76.2%

总计

1927

1643

284

 85.3%

察哈尔

16

12

 4

 75.0%

 

 

 

 

 

 

由表1可知,《今县释名》著成之时,现有“今县”1927个,作者对其中1643个“今县”作了释名,平均释名率为85.3%。从表中还可以看出,当时大部分省的县名释名率在80%以上,陕西省达94.6%,最低的青海省只有60%,而释名率在80%以下的则有热河、察哈尔、绥远、宁夏、青海、广西、西康、云南、贵州九省,这些省份当时不是新置的,便是位于边疆地区的。另外,该书对284个“今县”未释名,体现了作者在《凡例》中所言“凡命名之义有未能了解者,姑从阙如,应俟详加考证,再为补缀”的宗旨。可惜,直到作者晚年,我们仍未看到该书的补编或增订本的问世。

《今县释名》在诠释地名渊源时,涉及了自然地理、人文地理两大部门二十八类方面的内容。由于这些内容异常丰富,在此笔者不可能一一列举,只能列出释名数在五例及其以上的类目[],将每类释名数量作一全盘统计(其中前九类属自然地理部分,后十九类属人文地理部分),并于每省之中各选一例以说明之:

    1、因水为名类,379例。黑龙江漠河县:“光绪三十四年,拟设直隶厅,民国六年置县,因漠河水为名”。

    2、因山为名类,230例。西康宁静县:“民国初年置今县,有宁静山,因以为名”。

    3、方位地名类,182例。贵州省贵阳县:“明置府,民国二年改县,……在贵山之阳,故名”。

    4、物产地名类,44例。安徽铜陵县:“南唐因置今县,有利国山,即铜官山,出铜”。

    5、地形地名类,28例。辽宁宽甸县:“明东宁卫之宽甸六堡,平地曰甸子,有长甸,永甸、大甸、新甸等堡,俱万历六年置,光绪三年置县”。

    6、天文气候地名类,10例。浙江金华县:“梁置郡,隋改县,汉乌伤县地,当天文婺女之分,《玉台新咏》:金星与婺女争华,故云金华”。

    7、数字地名类,8例。广西三江县:“柳江环府城西、南、东三面,折而东南与鹅江、洛清江会曰三江口,明置三江镇巡检司,民国三年改今名”。

    8、形象地名类,7例。江西石城县:“唐置,本宁都之石城场,以四山多石,耸峙如城而名”。

    9、颜色地名类,5例。宁夏金积县:“清同治十一年置宁灵厅,民国二年改今县,金积山在县南,山多赭土,日照则色如金,故名”。

    10、以古国古城为名类,104例。新疆尉犁县:“光绪二十四年置新平县,治罗布淖尔,民国三年改今名,本汉尉犁国地也”。

    11、词义地名类,86例。山西平鲁县:“汉中陵县地,明为平虏卫,清改县,并改‘虏’为‘鲁’”。

    12、以乡村亭驿为名类,73例。河南新乡县:“隋开皇初置县,……取新中乡为名”。

    13、美愿地名类,72例。江苏江宁县:“《寰宇记》云:晋元帝过江,以江外无事皆宁静,于南浦置江宁县”。

    14、以堡寨镇关塞台为名类,69例。吉林五常县:“本五常堡,同治八年置协领,光绪六年建城欢喜岭,八年改厅,宣统元年升府,民国二年改县”。

    15、少数民族语言地名类,64例。绥远和林格尔县:“康熙中置站曰二十家子,蒙语和林格尔,乾隆二十五年置理事厅,光绪十年改抚民通判,民国元年改县”。

    16、史迹地名类,54例。热河围场县:“本名木兰围场,康熙、乾隆时秋巡塞外,在此举行蒐狩之典,清置厅,民国二年改县”。

    17、合成地名类,51例。山东清平县:“本汉清阳县,属清河郡,石赵初置平晋县,为清河郡治,隋移贝丘于此,旋改贝丘为清平,因清阳、平晋为名也”。

    18、避讳地名类,43例。四川富顺县:“有富世盐井,后周因置富世县,唐讳世改富义;宋讳义,改今名”。

    19、姓氏人物地名类,35例。广东中山县:“宋为香山县,民国十七年改今名,因孙中山先生为县人”。

    20、对称地名类,16例。甘肃文县:“后魏平蜀,始于此置文州,按州在武州之西,相对为名也,……明改县”。

    21、祥瑞地名类,15例。云南祥云县:“汉武帝时,彩云见于白厓,县在其南,因名云南,民国十八年改今名”。

    22、语讹地名类,14例。察哈尔商都县:“本元之上都地,有上都河,即古濡水,清为上都牧场,后讹为商都,今置县”。

    23、年号地名类,12例。陕西淳化县:“宋淳化四年升云阳黎园镇为县,以年号为名”。

    24、移民地名类,10例。福建晋江县:“有晋江,即浯江,晋南渡时,衣冠避地者多沿江而居,故名,唐因名县”。

    25、交通地名类,6例。湖南通道县:“宋置县,为西至贵州、南至广西之大道”。

    26、以古书文义为名类,6例。河北阜城县:“汉置,宋祁曰:阜城,南本作阜成,盖取《尚书》‘阜成兆民’之义”。

    27、美名、嘉名类,5例。湖北钟祥县:“汉竟陵县地,晋立长寿县,明改今名,北有松林山,兴献王陵寝所在,嘉靖十年取嘉名”。

28、土司地名类,5例。青海玉树县:“民国二十年,就玉树土司地置县”。

 

    吕式斌在《今县释名》中有许多考证、辨误和议论,有些观点颇有见地,今仅举数例。例如,卷2湖南南县:“光绪十七年置南州直隶厅,并析华容等县地益之,民国二年改今县。案水中可居者曰洲,故古有州县,又有泉州县,此宜曰南州县,不当只称南县也”。又如,卷2吉林双城县:“嘉庆十七年移驻京都八旗垦荒,光绪八年设通判,宣统元年改府,民国二年改县;辽、金之双城县,在今铁岭县西,非此地”。再如,卷5青海门源县:“民国二十年置,浩门水所出,即大通河,……按县名应作浩源为是”。又再如,卷5广东开平县:“《明史·地理志》云,本恩平县之开平屯 ,明末改为县城 ,析新兴、新会二县地益之;《清史稿·地理志》云,顺治六年以新兴县开平屯置,析新会、恩平二县地益之。案顺治六年,广东犹为明桂王所有,宜从《明志》明末改县,《史稿》误。据《一统志》:万历初于新兴置开平屯,则《明志》以开平屯属之恩平,亦误也”。还如,卷6四川阆中县:“秦置,阆水迂曲,绕县三面 ,县居其中,故名阆中;西有阆中山,山盖因县得名,非县所取名也”。

    令人新奇的是,《今县释名》河南、青海等省下辖一些新置县的县名带有浓厚的时代色彩。

自由:民国十六年析洛阳、登封、临汝、伊阳四县地置,设治于白河镇[](卷三河南省)

平等:民国十六年析嵩县、洛阳、伊阳、宜阳四县地置,设治于苇营(卷三河南省)

博爱:民国十六年析沁阳县地置,设治于清化镇(卷三河南省)。

民权:民国十六年析睢杞两县地置设治于李坝集(卷三河南省)

民治:新置。(卷三河南省)。

民勤:雍正二年置镇番县,民国改今名(卷五甘肃省)。

民和:民国二十年,以湟水以南、临夏以北、永登西南、巴燕东北地置县(卷五青海省)。

平民:新置,在朝邑东南(卷五陕西省)。

互助:民国二十年,以湟水以北地置县(卷五青海省)。

同仁:民国二十年,以循化县属之保安堡一带地方辽阔、种族庞杂,析置县(卷五青海省)。

共和:民国二十年,以青海东南、贵德西北地置县(卷五青海省)。

鼎新:清设高台县丞驻此地,民国二年置毛目县,寻改今名(卷五甘肃省)。

    按:自由县治今河南伊川县东南白沙镇,平等县治今伊川县西南平等乡,此二县于1932年合并为伊川县(今同);民治县设治于今河南禹州市西北花石乡白沙村,旋废;平民县设治于大庆关(今陕西大荔县朝邑镇东平民村),1950年废;鼎新县设治于今甘肃金塔县东北鼎新镇,1956年裁入金塔县;民和、互助二县解放后分别改为回族土族和土族自治县;其余博爱、民权、民勤、共和、同仁诸县一直沿用至今。

 当初,这十二个县刚设立时,很充分地体现了自由、平等、博爱等以民为本、共和互助的资产阶级革命思想,对封建落后的陈腐观念的确是“革故鼎新”了一番,因而具有进步的历史意义。

由于该书全面系统地、有根有据地诠释了全国各县县名的来历,因而博得了学者们交口称赞。张敬颢认为,该书“考证详明,引据赅博,于各县命名之来历,搜计靡遗;间出新义,能发前人之所未发;至古名之不可解者,则付阙如,不逞臆说”[]。柯昌泗则说,他本想诠释今古地名,约为简编,见到此书便打消了这个念头[]

当然,此书也偶有错误之处,如对广西全州得名望文生义,以为全与泉同音、州因泉陵为名[];又将新疆的吐鲁番当作唐宋时的吐蕃,将西康省省会康定误作“古康国地”,等等。不过,瑕不掩瑜,此书仍不失其应有的价值。

华林甫



[] 参见拙文《明刻本〈郡县释名〉的初步研究》(《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5年第3期)。

[] 吕式斌《今县释名·自序》。

[] 有关人物传记的工具书如《民国人物大辞典》、《民国人物传》、《齐鲁文化大辞典》等均无吕式斌,此据新编《文登市志》第1020页“吕式斌传略”(共133字,中国城市出版社1996 年出版)及《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传略》第5455页“吕式斌”(300多字,中央文史馆编,中华书局20019月出版)。

[] 华东师大编纂、出版《中国行政区划文献目录》P260,著录《今县释名》为“张敬颢撰,北京恒和商行,1931年”。按:张氏为吕式斌《今县释名》作序,非著书者也。

[] 五例以下的有宗教、音乐、传说、名胜等类,共10例。

[] “白河”应为“白沙”之误,见《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补遗》第四页。

[] 张敬颢:《今县释名·序》。

[] 柯昌泗:《今县释名·序》。

[] 全州实系一宗教地名,郭子章《郡县释名》广西全州:“五代晋时改清湘县置全州,以仙人全真名也”。《徐霞客游记》之说同此(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第274页)。

发表评论 共条 0评论
署名: 验证码:
  热门信息
明清时期太湖流域的中心地结构
略论地名的主要性能
《山海经》地名考证
瓜沙二州间一块消失了的绿洲
清末民初钦廉改隶之争探究
中国古今地名对照 (下)
民国时期的县级行政区域整理(...
中国人口疏密区分界线的历史变...
  最新信息
《中国大陆五万分之一地图集成...
1737—1750年金沙江航...
1945—1949年间上海人...
户籍择改与赋役规避——明中期...
名称、内容与意义:民国时期的...
清代伊犁与乌鲁木齐等地水稻种...
清末以来洞庭湖区通江湖泊的时...
唐后期团练、防御州考述:以唐...
  专题研究
中国历史文献学研究
近世秘密会社与民间教派研究
近世思想文化研究
清代中外关系研究
清代边疆民族研究
中国历史地理研究
清代经济史研究
清代政治史研究
清代社会史研究
中国灾荒史论坛
  研究中心
满文文献研究中心
清代皇家园林研究中心
中国人民大学生态史研究中心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3-2007 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 Powered by The Institute of Qing History
< 本版主持:胡恒> < 关于本站 | 联系站长 | 版权申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