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首页 | 本所概况 | 新闻动态 | 本所学人 | 学术前沿 | 本所成果 | 人才培养 | 学术刊物 | 基地管理 | 清史纂修 | 清史文献馆 | 清风学社
  
前沿动态 海外汉学 国家政治 军事活动 新书评介 人物研究 政坛轶闻
站内搜索:
请输入文章标题或文章内容所具有的关键字 整站文章 清代政治史研究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清代政治史研究 >> 前沿动态 >>
赵轶峰:“大分流”还是“大合流”:明清时期历史趋势的文明史观
来源: 作者: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7-05-20

   【内容提要】美国学者彭慕兰的“大分流”说具有纯经济学的类型比较意义,但缺乏历史学上的意 义,在分析16至19世纪中国历史动态趋势中显现出诸多盲点。在由西欧率先发动起来的 工业化发展起来以前,中国与西欧的历史,或者社会体系,或者文明运动有接触和相互 关联性但却从来也没有“合流”,因而其后的“分流”是并不存在的;反倒是16世纪以 后西欧的世界性扩张导致了19世纪以来欧洲与中国社会体制趋同的倾向;这种趋向使中 国的社会历史运动、社会组织体系乃至文化形态与西欧具有了巨大的相似性和可融和性 。在考察16至19世纪中国历史与世界历史的关系时,文明史研究的观念与方法有不可忽 视的意义。
                一、问题的背景
  美国学者彭慕兰在其《大分流:欧洲、中国及现代世界经济的发展》中提出:“欧洲 的核心区和世界其他一些地方(显然主要是东亚,但或许还有其他地方)的核心区之间经 济命运的大分流在18世纪相当晚的时候才出现。”[1](序言,P1)这项结论以及与之相 关的内容极其丰富和富有启发力的一系列分析自发表以来就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中国和 美国学术界都参照这一成果重新思考中国16世纪以来的历史过程与比较视野下的欧洲历 史过程的相互关系问题。这种思考无疑为解释中国16世纪以来的历史宏观运动提供了新 的思路,同时也提出了新的方法论方面的问题。本文意在从方法论的角度对“大分流” 说进行一些粗略的探讨,其核心观点是,这种解释模式和过去半个世纪以来产生了巨大 影响的许多解释模式一样,既深化了关于一些重要问题的认识,同时也制造出了一些新 的问题。为了使讨论稍微具体,这里先提出一个看去似乎是与“大分流”概念针锋相对 的说法,即:在由西欧率先发动起来的工业化发展起来以前,中国与西欧的历史,或者 社会体系,或者文明运动从来也没有“合流”,因而其后的“分流”是并不存在的;反 倒是包括但不限于工业化在内的西欧的世界性扩张导致了19世纪以来欧洲与中国社会体 制趋同的倾向;这种趋向使中国的社会历史运动、社会组织体系乃至文明形态与西欧具 有了巨大的相似性和可融和性,但并没有使之同一化。说这“似乎”是一个反命题,是 因为这里的讨论和许多看去是针锋相对的辩论一样,只是部分上在讨论同一个问题,“ 大分流”说是以经济命运为核心尺度展开的,本文则采用了文明史的概念和视角。这种 概念方面的局部的差异并不抹杀两个命题的相关性,因为双方都不限于几个核心概念的 定义,都构成对更宏观的也是更具有同一性的历史现象的解释。而且,正是文明史的视 角方便了我们对“大分流”说某些局限的分析。
  在直接讨论“大分流”说之前,有必要就稍早出现的几个相关的框架做简要的回顾。 这些理论各自基于不同的前提假设,但都包含了对16世纪以来中国历史的大趋势与西欧 历史的关系做出说明的倾向。
  上一世纪50年代开始,中国史学界围绕中国的“资本主义萌芽”进行了长期的讨论。 这次讨论大体上是一个“求证”的过程。问题本身的前提假设夸大了人类历史普遍规律 的严格统一性,更具体地说是夸大了五种社会形态依次递进的普遍性和严格性(注:五 种社会形态依次递进的理论是斯大林提出的。有关其提出的源流及其与马克思本人思想 的关系,参看赵轶峰、杜文君“斯大林社会发展五阶段图式探源”,《时代论评》,19 89:1;以及赵轶峰等著《历史理论基本问题》第一部分,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 年版。)。因为要论证一种没有历史地发生的现象之发生的必然性,这种讨论陷于实证 和逻辑的双重困境。在具体的方面,经常可以看到把商品经济、市场经济与作为普遍趋 势的资本主义过于紧密地联系到一起的情况。但是在这场长期的讨论中,明清时代甚至 更早时期中国商品经济、社会制度和经济观念的许多具体特征却得到了相当充分的研究 ,从而为后来其他理论的提出提供了必要的基础。在“资本主义萌芽”问题的大争鸣时 期,不承认中国受到近代西方冲击以前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意味着认为中国历史是“停 滞”的,或者是某种“古代东方”式的,同时意味着在哲学上采取了一种“外因论”; 承认在西方人冲击中国之前已经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就要在中国的经济现象中找出符 合西方资本主义概念的要素来,同时要解释这种萌芽为什么没有成长起来。这一方面从 一开始就落入了西方中心论,另一方面始终没有达到经验证据充分的程度。这种困境使 许多历史研究者在立足于资本主义萌芽说来描绘和解释明清时代中国历史的大趋势时, 左右无法摆脱中国历史的“非正常”发展的阴影。
  如果说资本主义萌芽说没有摆脱西方中心论的阴影,战后美国中国历史研究的开山者 费正清教授在上一世纪50年代提出的“冲击——反应”模式则包含着更强烈的西方中心 论色彩(注:费正清阐述和运用这一模式的主要著作是他与邓嗣禹合作编写的China's Response to the West:A Documentary Survey,1839-1923;East Asia:Tradition and Transformation等。)。根据这一模式,在西方直接对中国社会形成猛烈冲击之前,中 国社会内部基本没有什么东西是可以归结为“发展”的;而近代以来中国历史的发展变 化,是参照西方的“冲击”,在反应中被动地形成的。在这一框架下,中国的“现代化 过程”在与日本比较中显示为极其迟缓和被动的状况,而这种被动性的原因主要被归结 为中国文化的特质。美国学者柯文在80年代对这个模式的以西方中心论为核心的问题进 行了批评,主张从中国自身的角度而不是西方人自我为中心的角度来看待中国,“在中 国发现历史”(注:柯文的主要著作是在1984年由哥伦比亚大学出版社出版的Disovering History in China:American Historical Writing on the Recent Chinese Past。)。在柯文提出批评之后,“冲击——反应”模式的影响力大不如前。 从一定意义上说,“大分流”说是柯文提倡的“在中国发现历史”的一项有成效的尝试 。不过,“冲击——反应”模式并不是一个完全“错误”的框架,更不是毫无认识能力 的方法。无论如何,1840年以后半个世纪的中国感受到了来自西方的强有力的冲击,中 国在此后发生的许多大的变化的确是在这种冲击的震撼下,参照西欧的全球扩张展开的 ,因而那个时期的中国历史运动大大加快了节奏。剔除了欧洲中心主义以后的“冲击— —反应”模式在社会、文明历史考察中仍然具有一定的解释能力。
  华裔美国历史学家黄宗智先生提出的“内卷”化的理论在提出的顺序角度可以被看作 是个承前启后的体系(注:黄宗智的有关著述,参看他的The Peasant Economy and Social Change in North China(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85);以及The Peasant Family and Rural Development in the Yangzi Delta,1350-1988(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90)。两部著作都由中华书局于2000年出版了 中译本。)。它已经在尽力摆脱欧洲中心的假设而在中国历史本身中找寻其宏观运动的 线索。根据这一理论,17世纪前后中国的人口迅速增长和农业土地资源的缺乏导致了劳 动密集型的经济模式。在这种模式下,通过过密的劳动投入造成的经济增长并不带来人 均生产价值的增加,因而是没有发展的增长。这种经济模式的形成导致了中国经济长期 的困境和不发展,并直接成为19世纪中国与西方关系格局的背景。这一理论虽然在许多 概念上与属于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范畴的“资本主义萌芽”说不同,但在某种意义上还 是构成了对“中国为什么没有发生资本主义”这样一个共同问题的解释(注:马克•埃 尔文(Mark Elvin)的The Pattern of the Chinese Past(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3)中有100多页的内容讨论“没有技术变化的经济发展”(页203-319)。虽然使用 的概念不同,但在问题结构和基本观点上与黄宗智先生的理论有相似处。)。“资本主 义萌芽”的讨论主要围绕生产关系,尤其是雇佣劳动关系来考察中国的资本主义问题。 内卷化理论则以增长能力为要素的经济体制类型为核心来考察中国的资本主义问题,对 资源与人口的关系给予了比以往更充分的关注。
  1998年,德裔加拿大学者贡德•弗兰克出版了他的《白银资本:重视经济全球化中的 东方》。作为依附论的主要代表人物,弗兰克提出了更为彻底的非西方中心论主张。他 认为从1400年到1800年间,中国“不仅是东亚纳贡贸易体系的中心,而且在整个世界经 济中即使不是中心,也占据支配地位”。而且中国在19世纪40年代的衰落也是暂时的, “中国正再次准备占据它直到1800年以后一段时间为止‘历来’在世界经济中占据的支 配地位,即使不是‘中心’地位”[2](前言,P19,20,21)。这里无法对这部相当富有 启发意义的著作做充分的评论,只是需要指出三点:第一,弗兰克已经把对于欧洲中心 论的批判推到了“反其意而用之”的程度,这直接影响了彭慕兰的方法论;第二,弗兰 克的论述包含强烈的“中国”、“东方”、“欧洲”、“西方”等区域单位竞争的观念 ,这种冲突概念的使用覆盖了从15世纪直到今天的历史,从而使19、20世纪世界格局变 动中的融和与全球化趋势问题实际被取消了;第三,弗兰克对于最近的世界经济趋势的 观察强烈地影响着他对于过去几个世纪世界历史的分析。
  “大分流”说是在弗兰克等人研究方法的基础上,很大程度上针对黄宗智的“内卷化 ”理论提出来的。这个理论的提出使美国加洲大学尔湾分校学者为主流的“加洲学派” 俨然成为当今主流学派之一。
      二、“大分流”说的意义与盲点
  意义和盲点需要结合在一起来讨论,原因是在许多情况下同一认识既是有意义的同时 也会造成一些盲点。
  “大分流”说肯定地将对以欧洲中心论为基点的历史观的批评推到了更彻底的程度。 它在研究的方法上主张进行交互的比较,从而把问题颠倒了过来:“问的是为什么欧洲 不是中国,而不只是为什么中国不是欧洲。”[1](序言,P2)根据这一理论,在现代欧 洲取得突破性的成就之前,世界上有许多地方,包括中国的东南沿海地区,是繁荣的; “内卷”说所指出的那种与人口密集相关的中国的生态学灾难在19世纪以前并没有发 生;而欧洲的突发的现代性就如同突然出现在房间里的一只大象,是偶然的结果,其关 键性的促成因素是获得海外的资源和在利用地下能源方面取得了成就,而后者部分上依 赖于欧洲地理上的好运气;英国没有发生后来长江三角洲一样的劳动密集情况的原因, 是因为其“原有的道路发生了重要的断裂”,断裂的基础是发生了对矿物燃料的利用和 出现了新大陆的资源;1500年到1800年间东亚人口的增长是一个可以与工业化媲美的奇 迹,而不是“发展”的病态。这些以前也曾经有人分别提出的看法以及“大分流”理论 中其他一些有关的看法在经这个理论整合以后对作为整体历史观的欧洲中心论的缺点构 成了颠覆性的批判。到了这个时候,就可以就“中心”问题再做进一步的思考了。从弗 兰克到彭慕兰,虽然都小心地回避了“中国中心论”,但都采取了一种把问题“颠倒” 过来的提问方式。他们都大量依赖先前经济史家的成果,但却认为以前关于世界经济的 总认识出现了颠倒性的错误。对这样的理论,无论如何需要持谨慎的态度。
  “大分流”说提出了比较研究中的区域研究与可比性问题。它认为江南而不是整个中 国是英格兰(或者英格兰加上尼德兰)的合理的比较对象,也就是说,它主张以经济发展 的“核心区”为单位进行比较,而不是比较两个大洲,或者用中国与欧洲相比较。正是 在这样的比较视野下,“大分流”说得出19世纪以前中国的经济核心区与欧洲的经济核 心区在发展水平上并没有大的差别的结论。自此说出,学术界对这种对比方式持相当一 致的肯定意见,但是这个方法其实大有问题。中国史学界此前的确出现过大量将中国与 欧洲或者西欧作为比较两极的研究,其中大多缺乏对比较对称性的谨慎考究。欧洲或者 西欧,如彭慕兰教授指出的那样,有极大的内部差异,而中国虽然是一个国家单位,也 有极大的区域性差异。况且,欧洲包含许多国家,用之与中国一个国家比较,等于假定 欧洲会像一个国家一样发生整体的运动,这是简率的。但是用经济最发达的两个核心区 来比较只是弱化了比较不对称性问题,却没有解决这个问题。因为英国是欧洲一个大洲 的核心区,而江南是中国一个国家的核心区;英国无论如何具有国家的整体行为能力, 江南却是个自然形成的经济区,连与地方行政区也没有严格重合,何况地方行政区也没 有独立的经济行为权利,如不能制定赋税和海外移民政策等,而且其大量资源要服从中 央政府的调配。如果从静态的发展水平状态角度对这两个单位进行比较是可行的,两者 的动态发展趋势却根本没有可比性。况且,对核心区的比较只能说明核心区之间的关系 ,而“大分流”说实际上毕竟还是以中国与西欧的历史道路问题为基本参照系的。这又 造成了以局部解释整体的问题。
  与“内卷”说一样,“大分流”说是以经济学为基础来分析历史现象的研究。这与现 代将历史学与社会学、人类学、心理学等社会科学结合的许多研究一样,为历史研究提 供了诸多十分有用的分析概念,却也同时强化了使历史服从于理论的倾向。这些社会科 学比历史学更倾向于演绎的逻辑,更普遍地从核心概念的定义开始展开分析,对于历史 现象中的历时性的注重远不如历史学本身。韦伯的“理想化”方法,即将研究的问题经 过逻辑的处理达到一种比较理想的类似自然科学研究中的实验室状态的方法,就是这样 的一个例子。偏重纯经济学的考察方法可能需要假定国家体制、文化观念等对经济的影 响是微不足道的,使对问题的讨论保持集中而不必关照太多的复杂的相关因素。但是其 结果可能与历史的实际差距极大。“大分流”说的一个核心概念是GDP,以“持续的人 均增长”为中心来判断经济体系的性质,进而来概括历史的趋势。GDP相当于一种“经 济后果”[1](序言,P3)。不同的经济体制可能导致相似的GDP或者“繁荣”程度“后果 ”,尤其是将考察的区域限在较小范围时更是这样。而基于不同经济条件而形成的类似 的“经济后果”的经济前景会有很大的差异。17到19世纪中国江南地区的繁荣与同一时 期英国的繁荣就是在不同的经济条件,包括体制条件和资源条件下出现的,其前景也大 不相同。如果用南宋江南地区的繁荣程度、GDP与15到18世纪的英国比较,前者的“发 展水平”也不会低到哪里去,但其前景却显然和工业资本主义或者“现代性”没有关系 。从历史学的角度来看,经济不是单独运行的,工业资本主义也不单单是一个纯经济体 系。加洲学派学者大多倾向于不把工业资本主义看作是由西欧的内生因素造成的。这仍 然是出发于避免欧洲中心论的良好愿望。但是他们普遍忽视欧洲历史的连续性和经济以 外因素在欧洲近代以来发展中的角色。在同类的研究中,我们看到对于区域化的经济类 型的详细比较,但是无论这些类型如何相似或者不同,都不足以解释16到19世纪西欧和 中国历史命运的差异,因为财富的积累并不会自动导致“工业化——资本主义”之类的 “现代性”,历史趋势并不是从某一时期的经济状况中自然生长起来的。
  “大分流”说主张注重海外资源对西欧经济现代性的突发形成的意义,反对过分地把 这种转变的原因内在化。这不仅具有启发意义,而且对于承认西方模式以外其他发展模 式的可能性与合理性更是重要的。但是,西欧海外资源的获得是海外殖民运动的结果, 而这场运动显然是自15世纪就开始的一个自觉的过程而不是突然爆发的。那么,19世纪 以前300多年的殖民地经营带来的至关重要的海外资源与作为其结果的西方工业化的“ 突发”性说法之间存在明显的矛盾。其实,愈是强调海外资源的意义,就愈是使西欧资 本主义化或者工业化的发生学问题成为一个历时性的问题。与这个历时性问题相关的是 依附论学者早就提出的工业化的欧洲对殖民地的剥削作为其发展的条件的问题。如果海 外殖民是当时濒临了困境的欧洲突发性地形成经济现代性的条件之一[1](P10),那么, 逻辑上我们就不能回避这样一个老问题:同一时期早就具备了技术条件的中国为什么缺 乏海外殖民的动机和动力?或者用“大分流”说使用的方式把问题倒过来:为什么偏偏 是西欧要进行海外殖民?从两面提出的问题都要求更长时段的历史关照。我们讨论的是 长时段的大历史现象,而虽然偶然性常常发生作用,但迄今为止已经发生的大历史现象 的成因都不是微妙的。
  “大分流”说的认识价值和局限都不限于此,但是就明清时期的历史趋势而言,经济 学或者其他单一的学科都会遇到解释中的困难。我们不妨从另一端,就是把问题放到很 大,尝试用文明史的观念来进行解释,看一看可能会提出一些怎样的命题。
      三、文明史观下的明清时期历史趋势问题
  从资本主义萌芽问题的讨论到“大分流”说,把这种种各自有特殊的关注要点的理论 联系到一起的核心问题还是如何理解和描述明清时期中国历史的大趋势。对于这样一个 历时长久的大历史现象可以提出许多种解释,从文明史研究的立场提出的看法可以是其 中之一。
  文明作为一个概念已经有太多的定义,为了不纠缠于语言上的分歧,这里先简单地做 出一个大致的约定:一个文明是指一个具有独特文化精神,并完成了复杂的精神和物质 文化创造的,在相当长的历史时间中持续存在的,具有较大规模的人类社会共同体。基 于这种定义,每一个文明都是独特的。在世界文明史的层面,在特定的时期和范围之内 ,某些文明拥有主导性的地位,比如中国文明长期影响了周边的国家、民族和地区;西 欧文明在殖民化时代以后的很长时期内产生了全球性的影响;但是在历史上并没有哪一 种文明占据着永恒的实力中心或者价值中心。因而,无论是欧洲中心论还是中国中心论 ,都是不符合文明历史实际的。从这个立场出发,西欧文明与中国文明在形成持续性的 直接接触和相互影响之前,具体地说在19世纪之前,包括在它们某些区域的GDP水平接 近的时候,相当完整地保持着各自的价值、信仰、国家和社会组织体系,以及差异极大 的文化特色,它们不曾“合流”。进而,虽然它们在19世纪出现了不同的经济处境和趋 势,但是它们却真正开始了直接的接触和相互作用,接下来无可否认地出现了中国参照 西方来改造自己从精神世界到物质世界的自觉运动,两者的差异在直接接触的情况下成 了一定程度的趋同过程的推动力。中国在这个长期过程的大部分时间中处于被动的地位 是一个无须回避的事实。承认这样的事实,并不需要抹杀中国历史自身的内在活力和发 展,只是中国的活力和整体状况曾经并不适应当时的国际竞争而已。从这个意义上说, 1840年并非如“大分流”说所断定的那样“极为不重要”[1](序言,P6),而是极为重 要。因为它先是“突发”性地改变了中国与世界的关系,接下来使中国发生急速的贫困 化,同时激发起了中国基于内部条件并参照外部的条件进行自我改造的能力,终于走向 形成一种非西方的现代文明模式的过程。
  在1840年以后的中国具有了日益增多的“现代性”的意义上说,中国与西欧可以说在 那以后是在逐渐走向“合流”。当然从中国最发达的“核心区”的GDP与英国的GDP比较 的角度说,这场“合流”的开始发生要晚得多,其先有差距扩大的很长一个时期。其实 被翻译成“分流”的英文原文“Divergence”语意是“分歧”,强调状态的差异,没有 中文“流”字可能暗示的动态趋势连续性的意思。所以这个理论说明趋势的意向可能在 中文表达中被扩大了。GDP这种可量化的指标之间可以达到同一水平,但那并不意味着 经济状况是同一性的,更不意味着社会组织、文化精神是同一的。因而在中国历史上, 无论与欧洲的“分流”还是“合流”,都至多是局部的。
  一个文明的变化总是带有整体的性质,两个文明的关系更是整体性的。因此,从文明 史的角度看,与“大分流”说的主张相反,对经济最发达的“核心区”之间的比较意义 不大。这就涉及了比较研究中的单位问题。从文明史的角度看,就16至19世纪这个特定 的时期而言,把西欧文明与中国文明比较是适宜的。西欧虽然包含诸多民族国家,但是 却在地理环境、宗教信仰、价值体系、国家和社会的组织方式、文化特征,以及自我认 同方面构成了共同的和其他地区的区别,在国际关系中也具有行为方式上的同一性。中 国是一个单一的国家,但是在以上的几个要素方面自成体系,也与其他地区构成明显和 持续性的差别。两者都具有内部的差异性,因而内部的差异性并不构成比较根本不成立 的基础。经济以及其他领域的大范围的和持续性的发展,在文明史上一定是某种长期运 动的结果。比如中国江南18世纪的繁荣既继承了唐、宋、元、明时期的基础,也与清朝 前期的国家制度以及清朝统治造成的全国整体稳定局面有密切的关系。把宗教和一般思 想意识等比较微妙的因素放到一边,人们的经济思想、消费观念肯定都是经济现象的条 件之一。只要承认经济状况要受经济结构的外部环境的制约,那么,关于经济运动的解 释就必须是以该经济体系的大生态环境为参照的,这个大环境在我们讨论的话题中,应 该是文明而不仅是资源。中国的任何区域,尤其是其“核心”区域的经济命运是和中国 的国家命运密不可分而且一致的。
  文明也有其大环境,这就是它的外部限制。像在对一个经济体系的考察中不能不考虑 到其地理和资源的极限一样,文明活动的外部极限,也是一个关键性的因素。在“地理 大发现”突然扩大了西方人的视野和活动空间之后,人类文明活动迅速达到了其空间极 限,因为在有限空间内活动,各个文明之间的相互关系就成为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具有 决定性的因素。在拥有“现代性”的西欧文明在扩张中显示出相对于其他文明和地区的 巨大竞争优势的情况下,其他文明失去了按照自己的方式发展的外部条件,生存竞争的 压力使处于被动的非西方文明不得不采用诸多西方的方式,这就进一步同时是永久性地 改变了它们自己。正是这种现象使现代人产生了“现代性”等于“西方的”的观念。于 是,原生的“现代”西方文明是在放大了的空间和增长了的资源的条件下发展的;而次 生的“现代”非西方文明则大都在缩小了的空间和减少了的资源条件下挣扎;可能仅有 的例外是半西方半东方的俄国和在西方冲击下突如其来地崛起的岛国日本。这就是为什 么历史上非西方国家的现代化过程都要伴随着民族国家的重新定义的原因,在这一点上 俄国和日本也不例外。这种外部空间关系变化因为已经触及了空间的极限,所以具有不 可重复性。也就是说,最先取得了优势地位的文明的主导地位是很难被取代的。所以次 生性的“现代”文明会长期缺乏原发性的“现代”文明那种主动地位。现代文明历史上 的中国属于这种次生的形态。它在全球文明关系格局中的被动地位正是在被看作“大分 流”前夕的16到18世纪形成的。19世纪中国与西方直接接触时的被动局面已经是带有强 烈必然性的结果了。
  “大分流”说认为:1800年以前是一个多元的世界,没有一个经济中心,西方并没有 任何明显的、完全为西方自己独有的内生优势;只是在19世纪欧洲工业化重新发展以后 ,一个占支配地位的西欧中心才具有了实际意义。无论这个说法怎样会使反对西欧中心 论的读者在心理上觉得安慰,从文明史观的角度看,这是含糊不清和割断历史的。这个 世界至今是多元的,还没有哪个文明的主导地位达到了把所有其他文明的独立性都淘汰 的程度;但是就一个文明的内在成分所造成的全球影响程度和范围而言,西欧和稍后的 美国组成的西方文明还是在迄今为止的全部人类历史上首屈一指的。当然如弗兰克所说 ,欧洲在某个时期的主导地位应该被看作是暂时的。1800年以前的西欧已经占据了南美 洲、北美洲、印度次大陆、太平洋上的大批岛屿,扩大了非洲人口的奴隶化,压制住了 阿拉伯地区,促使俄国进行改革,除了鞭长莫及的东亚以外,已经没有什么人口密集的 地区没有按照西欧的方式重新改组自己的经济和社会体系了。那时的西欧的确不是全世 界的经济中心,因为东亚还没有被纳入它的经济体系,也因为西欧在非洲、拉丁美洲和 太平洋岛屿上推行不同于在本国的政策,还因为西欧国家之间存在强烈的竞争。但是西 欧主导世界上大部分地区经济和社会命运的局面已经形成,西欧以外的大部分地区都在 按照西欧的面貌重新塑造这个世界。按照“繁荣”程度来衡量,西方不是世界上唯一繁 荣的地方,但是它的“内生”的优势和来自海外的优势一起还是构成了总体的优势。而 这一切都是16世纪以来长期积累起来的。在这个过程中,找到与西欧GDP水平相同的一 个或者几个地区能说明什么呢?在这个意义上,18世纪的中国江南地区和当时的英国相 比,“分歧”是巨大和显而易见的。从后来的历史去反省,中国人在17、18世纪没有对 西欧的动向给予充分的关注是一个巨大的失误。但当时中国对其他的如阿拉伯文明、印 度文明、拉丁美洲的情况,乃至俄国和日本的情况也没有给予充分的关注,却并不构成 巨大的失误,现代历史学家也不觉得需要追问其原因。这是因为,西欧以外的其他那几 个文明和中国没有根本的“分歧”,而西欧则凭借着和中国的“分歧”正在向中国走来 。
  因为西欧长期地主导了这个世界,现代史学家都把中国与西欧的比较看作最有意义和 最自然不过的工作。但是在世界文明史的研究中,中国与其他非西方文明的比较同样重 要。比如在大致同一时期,阿拉伯世界为什么会失去在国际贸易中的主导地位?印度为 什么会迅速地成为西欧国家的殖民地?18世纪日本的繁荣与中国、英国的繁荣的经济内 涵各有什么区别?彼得大帝时期俄国的强大与西欧的强大有什么区别?以及其他许多可以 关照这一时期中国的情况来思考的其他问题。这些问题都有助于理解16到19世纪西欧经 济发展现象和其他地区的经济“繁荣”相比所具有的独特性质。在本质上说,18世纪, 世界上没有哪个其他的经济体系和西欧的是同一性质的。
  14世纪中叶建立起来的明朝面临的是一个多元的世界,当时的较大规模的国际性联系 都还是区域性的。中国与欧洲的联系主要经过阿拉伯世界的民间贸易活动间接地来进行 ,美洲广大地区与欧亚大陆和非洲的文明没有接触。中国15世纪举行的从东亚到非洲东 海岸的多次对于当时说来极为遥远的探险,没有给中国人留下这个世界上存在任何严重 的,即使是潜在性的,挑战的印象。这使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已经在管理着巨大地理空 间的中国政府更加倾向于保持传统的内向的、关注生存的方针。接下来便有16世纪的带 有区域不平衡性的繁荣。在这种繁荣中,明朝国家正在遵循以往的周期性规律失去行政 有效性。在稍后西方传教士来到中国的时候,中国的精英群体总体上忽略了西方文明崛 起的国际竞争含义。17世纪的自然灾害、战争、改朝换代吸引了中国人的主要注意力。 18世纪的中国则完成了中华文明地理空间与行政版图的重合,这个成就和15世纪的远洋 探险一样带来的是新的安全感和对更大外部世界的忽略。经济的恢复和进一步繁荣增强 了这种心理倾向。与西方局部接触的中断正是在这个背景下发生的。19世纪的中国又开 始了国家行政效率严重降低的危机,而国际贸易带来收益的局面和周边地区的相对安宁 使正在失去活力的中国精英阶层对国际上发生的事情更为麻痹。正在这个时候,爆发了 鸦片战争和接踵而来的民族危机和在民族危机刺激下更尖锐起来的国内矛盾。这时候中 国人除了学习西方别无选择。在学习西方,改造自己的过程中,中国人传统的生存方式 中的民族、国家意识发生了突出的作用,大体上是在重新组织国家体系方面倾注了最大 的力量。清朝的结束也是中国文明“现代性”的一次嬗变。中国虽然失去了按照自己的 传统逻辑存在和发展的可能,使那种前景的具体情状成为了永远的迷,但是还是保持了 较多的往日的遗产和民族的特色。当中国的经济再次出现持续性的繁荣的时候,人们才 开始严肃地思考,西方的模式是不是发展的惟一道路。在整个这个过程中,江南从来没 有独自的危机和独自的前途。因而,把这个“核心区”的发展与英国的相比只有纯经济 学的理论意义,没有历史理解方面的意义。
  从“内卷”说到“大分流”说,都是以“发展”为核心概念的。这种发展都是从经济 技术角度着眼的,因而可以用增长指数来衡量,其中包含了经济发展带动社会发展的假 设,又因为经济发展是具有规律性的,所以可能作为参照的前景仍然是欧洲式的经济- 社会体系。从这个意义上说,这些理论忽略了对与“现代化”理论相联系的发展观的检 讨,虽然采取了“颠倒”提问的方式,归根结底还是没有走出欧洲中心论。文明史视野 下关于发展的观念更多地、保持不变地涉及价值,它与经济学的决定论的发展观念有所 不同。这个在更根本的层面与“大分流”等理论有关的问题有待将来进一步探讨。
  收稿日期:2004-11-26
【参考文献】
  [1][美]彭慕兰.大分流:欧洲、中国及现代世界经济的发展[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 社,2003.
  [2][加]贡德•弗兰克.白银资本:重视经济全球化中的东方[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 社,2000.

 

发表评论 共条 0评论
署名: 验证码:
  热门信息
《清代詩文集彙編》目錄
【美】卫周安:新清史
袁剑:“新清史”与清代中国的“边...
中岛乐章:2002年日本史学界关...
海外学者对中国史学的研究及其思考...
柯娇燕:A Translucen...
1886年英国探险家对长白山主峰...
中日甲午战争史研究的世纪回顾
  最新信息
杨珍:鳌拜罪案史料辩证——兼论清...
赵连稳:圆明园经费来源问题初探
李文杰:清代的“早朝”──御门听...
周增光:失败的集权与立威——载沣...
《八旗和绿营:满洲帝国和清代中国...
菊池秀明《从金田到南京》出版
金光明《边疆地区的资本主义》出版
山本英史:《赴任する知県》出版
  专题研究
中国历史文献学研究
近世秘密会社与民间教派研究
近世思想文化研究
清代中外关系研究
清代边疆民族研究
中国历史地理研究
清代经济史研究
清代政治史研究
清代社会史研究
中国灾荒史论坛
  研究中心
满文文献研究中心
清代皇家园林研究中心
中国人民大学生态史研究中心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3-2007 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 Powered by The Institute of Qing History
< 本版主持:刘文鹏 > < 关于本站 | 联系站长 | 版权申明>
账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