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首页 | 本所概况 | 新闻动态 | 本所学人 | 学术前沿 | 本所成果 | 人才培养 | 学术刊物 | 基地管理 | 清史纂修 | 清史文献馆 | 清风学社
  
前沿动态 海外汉学 国家政治 军事活动 新书评介 人物研究 政坛轶闻
站内搜索:
请输入文章标题或文章内容所具有的关键字 整站文章 清代政治史研究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清代政治史研究 >> 军事活动 >>
《八旗和绿营:满洲帝国和清代中国的军队,1600-1850》的一篇书评
来源: 作者: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6-06-20

英文书名:Eight Banners and Green Flag: The Army of the Manchu Empire and Qing China, 1600-1850

中文书名(暂译):八旗和绿营:满洲帝国和清代中国的军队,1600-1850

作者:Michael Fredholm

出版社:Pike & Shot Society

出版时间:2009年7月

页数:218

定价: GBP 25.00

ISBN: 1902768388


这书比较罕见。BorrowDirect的加盟学校里只有普林斯顿有,而且似乎长期被人占用。国会图书馆有一本。

不过不看也罢。

本书主要内容是对清前期兵制的简要介绍。第一章先用6页篇幅介绍1644-1800之间清军主要战役,然后用30页左右的篇幅简要介绍八旗兵制、Auxiliary Millitary Units(绿营、水师、团练)、蒙古和西藏的兵力、Specialist Troops(主要是Tiger Man,我觉得应该说的是藤牌兵吧)。第二章主要介绍清军的军服、武器、旗号和营制。武器一节简单介绍了弓的尺寸和力度,矛(这里写成qiu,我不知道是哪个字)与刀,然后谈了不少关于鸟枪、三眼鸟枪、抬枪、火炮的事情,并放了几张图(这部分倒还可以看看)。这一节特地谈到西藏兵丁的特殊性,我觉得原因在于清前期兵制多由会典和传教士记述而来,而西藏兵丁则很多是19世纪英国殖民者正式接触时的经验,甚至还有照片,可能有些对不上号的地方,作者就统统当成西藏例外论了……第三章讲军令、训练和战术,但基本也是很粗略的说法,比如北方的旗人军队运动性比山地的绿营兵要好之类。谈到了一些火器阵法倒还算新鲜。军事情报和通讯那一节基本啥都没说。第四章简要介绍了一些胜绩。

最后的结论里说,清军的作用体现在:征服中国并以一套成熟的军事体系镇制秩序,击败了草原的对手如厄鲁特,应对北方边疆最活跃的势力俄罗斯(作者觉得这是最能体现清朝军事体制灵活性的地方)。作者觉得,虽然清朝军力在完成征服战争后开始衰落,但这种衰落发生于18世纪最后20年,此前如果清军和欧洲常备军遭遇,鹿死谁手尚未可知。作者特别提到了18世纪初瑞典军队还在使用pike作为武器,认为欧洲的军事技术领先并非绝对。当然,海上无疑是欧洲军队的优势。

本书的写作几乎没有用到任何一手资料,基本就是从美国汉学的一些研究(如史景迁、魏斐德等人写的类似教科书的著作)里辑录一些关于兵制的内容,然后攒成文段。感觉像是个读书笔记。

作者说本书是从1997年一本叫The Army of the Manchu Empire and Qing China的小书扩充而来,添补了一点新成果。从行文来看,我觉得添补内容主要是汲取了新清史若干论点。作者把多元性和复杂性这些不好用的东西都刨掉了,只剩Manchu和China对立等等“粗暴地简化了的新清史观点”。为此这本书里几乎没出现多少China,全是Qing来Qing去的。


书很薄,正文大概才一百七十页,还有一堆图。

发表评论 共条 0评论
署名: 验证码:
  热门信息
《清代詩文集彙編》目錄
【美】卫周安:新清史
袁剑:“新清史”与清代中国的“边...
中岛乐章:2002年日本史学界关...
海外学者对中国史学的研究及其思考...
柯娇燕:A Translucen...
1886年英国探险家对长白山主峰...
中日甲午战争史研究的世纪回顾
  最新信息
杨珍:鳌拜罪案史料辩证——兼论清...
赵连稳:圆明园经费来源问题初探
李文杰:清代的“早朝”──御门听...
周增光:失败的集权与立威——载沣...
《八旗和绿营:满洲帝国和清代中国...
菊池秀明《从金田到南京》出版
金光明《边疆地区的资本主义》出版
山本英史:《赴任する知県》出版
  专题研究
中国历史文献学研究
近世秘密会社与民间教派研究
近世思想文化研究
清代中外关系研究
清代边疆民族研究
中国历史地理研究
清代经济史研究
清代政治史研究
清代社会史研究
中国灾荒史论坛
  研究中心
满文文献研究中心
清代皇家园林研究中心
中国人民大学生态史研究中心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3-2007 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 Powered by The Institute of Qing History
< 本版主持:刘文鹏 > < 关于本站 | 联系站长 | 版权申明>
账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