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首页 | 本所概况 | 新闻动态 | 本所学人 | 学术前沿 | 本所成果 | 人才培养 | 学术刊物 | 基地管理 | 清史纂修 | 清史文献馆 | 清风学社
  
前沿动态 海外汉学 国家政治 军事活动 新书评介 人物研究 政坛轶闻
站内搜索:
请输入文章标题或文章内容所具有的关键字 整站文章 清代政治史研究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清代政治史研究 >> 前沿动态 >>
2007 年清史论文索引
来源: 作者: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12-22

一、政治、军事

皇太极创建的特种部队噶布什贤研究 赵维和 邢宝峰 北方民族 2007: 4

“蒙古衙门”与其首任承政阿什达尔汉 齐木德道尔吉 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科) 2007:4

“俄木布事件”与清初对归化城土默特之政策 张蕾 内蒙古师大学报(哲社) 2007: 1

陈宏谋吏治思想研究 孔祥文 兰州学刊 2007: 6

清代八旗蒙古汉文著作家吏治思想初探 张力均 内蒙古社会科学2007: 1

试论清代官员的致仕制度 姚舞艳 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科) 2007: 3

清代顺治朝科道官员作用受限的初步探讨 刘丽君 内蒙古社会科学 2007: 2

清初顺治朝巡抚之属籍 王景泽 东北师大学报(哲社) 2007: 5

清代抚民厅制度形成过程初探 傅林祥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2007: 1

清代新疆道制建置沿革探析 吴轶群 兰州学刊 2007: 3

从档案看清代前期典史衙门设置 左平 孔令帆 四川档案 2007: 2

明清吴中地区的县衙与社会 冯贤亮 江苏社会科学 2007: 6

清初京师汉官的生活空间和关系网络:以陈名夏和刘正宗为个案 王成兰 江海学刊2007:6

清代前期税官的考核标准 邓亦兵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2007: 2

清代提塘考 刘文鹏 清史研究 2007: 4

清代处分官员与官员规避之互动研究 孟姝芳 章文永 学术研究 2007: 2

康熙晚年抑制汉官的典型事件:赵凤诏贪污案 成积春 历史档案 2007: 4

清乾隆中后期罚扣大员养廉银与其行政处分之关系探析 孟姝芳 安徽史学2007: 2

清朝前期督、抚陋规收入的用途 李春梅 内蒙古社会科学 2007: 2

乾隆九年福建捐监案研究 晏爱红 清史研究 2007: 3

清代的地方吏役、地方政府与官僚政治 周保明 史林 2007: 2

明清“滥设官吏”罪 柏桦 高进 史学集刊 2007: 2

清代参劾制度:行政监察案件的准理事由 董蕊 理论界 2007: 2

清代公文制度考略 孙书磊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 2007: 1

试论清代书吏对文书档案工作的危害 赵彦昌 赵松 文化学刊 2007: 4

雍正朝引见文官地理分布试析 王志明 历史档案 2007: 3

乾隆朝军机处与奏折的处理:以《乾隆朝上谕档》为核心的考察 周海生 宋希斌 齐鲁刊 2007:3

清代黑龙江将军衙署的迁移及其政治功能的变化 顾丽华 东北史地 2007: 3

清初八旗索伦编旗设佐考述 麻秀荣 那晓波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 2007: 4

清代八旗值年旗初探 徐晓倩 北京文博 2007: 3

清代蒙古地区卡伦设置时间考:以漠北地区为中心宝音朝克图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社) 2007:2

嘉庆年间的大青山山后卡伦 宝音朝克图 清史研究 2007: 1

论清代卡伦的文化内涵 马长泉 黑龙江民族丛刊 2007: 3

清代东北马政探析 王颖超 满族研究 2007: 2

明清时期司法官吏的法律教育 龚汝富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2007: 5

18世纪中国经济变迁背景下基层司法体制考察:以土地产权纠纷审理为例 孙守朋 兰州学刊 2007:11

清前期京师初级审判制度之变更 胡祥雨 历史档案 2007:

视野放宽:对清代秋审和朝审结果的新考察 孙家红 清史研究 2007: 3

论清代的“呈请发谴”王云红 史学月刊 2007: 5

清代刑案律例发展的内因浅析 姚? 历史档案 2007: 2

清代民事疑难案件的处理模式初探 蒋铁初 求索 2007: 1

资源与法律:解读清代中叶社会变迁的法律经济学新视角 刘亚丛 清史研究 2007: 3

清代贵州锦屏林木交易习惯的法律经济学分析 陶钟灵 贵州文史丛刊 2007: 1

试析鸦片战争前清代走私贸易处罚律令 侯俊云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 2007: 2

略述清律的诸种同罪异罚及制订原则 冯尔康 文史哲 2007: 3

制度的重要性与制度史研究的基础:《清代奖罚制度研究》序 郭世佑 政法论坛 2007: 6

清代吉林围场的设置与开放 黄松筠 东北史地 2007: 5

清代前期东北地区赫哲“新满洲”形成初探 陈鹏 史学集刊2007: 6

试论清初统治者的重武轻文意识 廖晓晴 辽宁大学学报 2007: 6

论顺治帝的“自罪”帝王观念 成积春 烟台大学学报(哲社) 2007: 1

试析康乾时期清廷对待程朱理学的矛盾心态 王世光 孔子研究 2007: 5

康乾盛世成因蠡析:兼论历史必然性与偶然性 陈涴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2007:5

论康熙的社会控制思想 成积春 山东社会科学 2007: 10

康熙帝遏制圈地浪潮的历史启示 秦维宪 薛小荣 江汉论坛 2007: 9

图理琛西使动因小议 杨富学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社) 2007: 1

乌尔会河之战 黑龙 清史研究 2007: 1

礼仪之争与康熙皇帝 安双成 历史档案 2007: 2

清康熙朝大学士王 奏请建储始末 梁绍杰 故宫博物院院刊 2007: 1

雍正朝河政述论 曹松林 郑林华 河南大学学报(人文社科) 2007: 1

皇权、景观与雍正朝的江南海塘工程 王大学 史林 2007: 4

雍正与清初禅学之兴衰 麻天祥 湖北社会科学 2007: 9

雍正继位新解 张双志 清史研究 2007: 4

乾隆初政与乾隆帝性格 冯尔康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科) 2007: 3

乾隆帝对大小金川土司改土归流析 彭陟焱 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社) 2007: 4

乾隆前期清廷放弃本色捐监政策原因探析 和卫国 社会科学辑刊 2007: 3

第一次廓藏战争(1788-1789)中的议和潜流 邓锐龄 中国藏学 2007: 1

乾隆朝第二次廓尔喀之役(1791-1792) 邓锐龄 中国藏学 2007: 4

乾隆朝京旗回屯述略 魏影 王小红 历史档案 2007: 1

西方学者视角下的中国1768年专制危机 孙士俊 中国图书评论 2007: 6

彭家屏私藏明末野史案与乾隆禁书 李伟敏 兰州学刊 2007: 9

乾隆帝巡幸盘山、天津述论 白新良 历史档案 2007: 4

嘉庆朝新疆“玉努斯案”聂红萍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 2007: 1

清皇家内庙祭祖问题探析 王柏中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社) 2007: 6

简论清王朝的满蒙联姻政策 牛海桢 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科) 2007: 3

从清代玉牒看清代的宗法制度 赵彦昌 李国华 满族研究 2007: 1

论清代的谥法 潘洪钢 文史哲 2007: 2

爪牙与叛逆:胥吏与清中期白莲教起义———以乾嘉之际白莲教“当阳教团”为中心 江田洋 历史教学问题 2007: 3

文明传播视野下的雍乾、乾嘉苗民起义 孙秋云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 2007: 3

论杜文秀起义的历史意义 林奎 学术探索 2007:4

清乾隆年间台湾林爽文事件性质辨析 季云飞 安徽大学学报(哲社) 2007: 4

三、经济

2006年明清经济史研究述评 月泉 中国经济史研究 2007: 2

明清江南早期工业化社会的形成与发展 余同元 史学月刊 2007: 11

漕运与淮安清代经济 江太新 苏金玉 学海 2007: 2

客观认识清代社会的经济与发展:陈桦教授访谈 陈桦 卢忠民 学术月刊 2007: 12

明清时期移民经济对会馆、公所兴起及区域市镇化的影响 曹燕 隋福民 人文地理 2007:4

明清徽州经济活动中的乡例举隅 卞利 安徽大学学报(哲社) 2007: 1

明清以来江南一个区域中心市镇的发展探析 安涛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社) 2007: 4

明清市场名称的历史演变:以市、镇、墟、集、场为中心 徐东升 中国经济史研究 2007:3

试分析明清商业资本难以大规模向生产转移的原因 尹春芳 卢中旺 社会科学论坛2007: 1

清代陕北市镇建设与市镇网络形成探析 康欣平 榆林学院学报 2007: 5

行帮与清代景德镇城市社会 苏永明 黄志繁 南昌大学学报 2007: 3

清代云南区域次中心城镇演变与区域经济发展 刘吕红 中华文化论坛 2007: 2

清代前期藏区经济探析 安平 中国藏学 2007: 2

明清商业城市研究感言:理论、资料与个案 许檀 清华大学学报(哲社) 2007: 5

明清徽州民间契约关系的维系 刘道胜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 2007: 2

论明清江南游船业的经营空间、服务方式及其变迁 宋立中 西南大学学报(社科) 2007: 4

民间社会冲突与清代中国的经济变迁:步德茂眼中的18世纪中国产权制度与暴力纠纷 石涛 丰若非 清史研究 2007: 3

清代顺治朝土地清丈在徽州的推行 汪庆元 中国史研究 2007: 3

清代山西的田地数字及其变动 王社教 中国农史 2007: 1

明清珠江三角洲宗族制与土地制度 叶显恩 周兆晴 珠江经济 2007: 9

棚民的土地利用及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以明清江西为考察中心 刘白杨 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07: 1

清代塞外围场土地资源环境变迁 赵珍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07: 6

明清鄱阳湖区的圩田管理及其现代启示 李少南 陈东有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科)2007: 5

鄂尔多斯高原自然背景和明清时期的土地利用 侯甬坚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2007: 4

明清永佃与“一田二主”现象新论 李伏明 井冈山学院学报(综合) 2007: 9

论清代“奁田”毛立平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2007: 2

从清代安徽方志漫谈皖江圩田 赵崔莉 中国地方志 2007: 4

对顺康雍乾时期扶农政策的考察 江太新 中国经济史研究 2007: 3

明清时期西北农牧业生产的发展与演变 吕卓民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2007: 2

清至民国时期黄河上游农作物分布与种植结构变迁研究 黄正林 古今农业 2007: 1

清代中晚期山地广种玉米之动因 张祥稳 惠富平 史学月刊 2007: 10

玉米在清代四川的传播及相关问题 周邦君 古今农业 2007: 1

清代前期安徽在稻米供需格局中的地位 王春芳 安徽大学学报 2007: 5

清代陕西植棉业发展及棉花产销格局 张萍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2007: 1

清代皖南平原水稻亩产量的提高及原因分析 梁诸英 古今农业 2007: 1

论清代禁垦蒙地政策 阎光亮 社会科学辑刊 2007: 4

清代垦殖政策与陕北长城外的生态环境 王晗 郭平若 史学月刊 2007: 4

从广西捐垦案看清代垦政 和卫国 清史研究 2007: 4

“利及邻封”:明清豫北的灌溉水利开发和县际关系 谢湜 清史研究 2007: 2

清代江南乡村的水利兴替与环境变化:以平湖横桥堰为中心 冯贤亮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7: 3

清代伊犁屯田的水利问题 王培华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科) 2007: 5

闸窦:明清广东农田水利的技术史和社会史探研 吴建新 古今农业 2007: 4

清代治蝗管理机制研究 赵艳萍 倪根金 中国农史 2007: 2

锦屏林业契约、文书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徐晓光 民族研究 2007: 6

清代黔东南锦屏苗族林业契约之卖契研究 罗洪洋 民族研究 2007: 4

清代黄渤海鲱鱼资源数量的变动:兼论气候变迁与海洋渔业的关系 李玉尚 陈亮 中国农史 2007:1

明清时期江西手工业的发展与演变 刘义程 井冈山学院学报(综合) 2007: 3

试论唐英与烧造瓷器章程的制定 傅育红 中国历史文物2007: 2

清代湖南矿产品的产销(1640-1874):以铜、铅、锌、锡矿为中心 林荣琴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2007: 1

清前期贵州大定府铅的产量与运销 温春来 清史研究 2007: 2

明清时期曲沃烟草的生产与贸易 梁四宝 张新龙 中国经济史研究 2007: 3

清朝前中期牙行制度的特点及其利弊 刘宗棠 江西社会科学 2007: 10

“歇家牙行”经营模式的形成与演变 胡铁球 历史研究 2007: 3

清代“广东十三行”的贸易制度演化 隋福民 社会科学战线 2007: 1

论清代前期民间商业信用的特点 韩瑞军 谢秀丽 商业研究 2007: 6

1700-1860年间中国东北谷物与大豆贸易 []Christopher M· Isett 著 胡泽学等译 古今农业 2007: 3

论清代长城边口贸易的时代特征 祁美琴 清史研究 2007: 3

清代多伦诺尔的商业 许檀 何勇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科) 2007: 6

清代雁门关与塞北商城:以雁门关碑刻为中心的考察 许檀 乔南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 2007: 3

明清以来雁北地区主要庙会综述 李富华 陈纪昌 晋阳学刊 2007: 3

清代西北商业贸易的历史考察 董倩 探索与争鸣 2007: 5

清代山东周村镇的商业 许檀 史学月刊 2007: 8

清朝山东集市贸易发展之原因分析 曲伟强 华东经济管理 2007: 8

清代江南地方官府对商业秩序的整治:以碑刻资料为中心的考察 王日根 厦门大学学报2007: 2

明清时期的镇江商业 戴迎华 江苏大学学报(社科) 2007: 3

明清闽粤边客家地区的商品流通与城乡市场 周雪香 中国经济史研究 2007: 2

试论乾嘉时期苏州浒墅关的粮食流通 廖声丰 江苏社会科学 2007: 4

论清代官营茶马贸易的延续及其废止 王晓燕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7: 4

清代蚶鹿对渡史迹调查 吴金鹏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2007: 4

明清时期商业文字广告的特点 黄玉涛 刘志勇 当代传播 2007: 5

明清时期青海山陕会馆的创立及其市场化因素 宋伦 李刚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2007:1

明清工商会馆“会底银两”资本运作方式探析:以山陕会馆为例 宋伦 李刚 江苏社会科学 2007:2

清代汉口商人会馆的建构及其类型 刘嘉乘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7: 3

粤东会馆与明清广西社会变迁 胡小安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科) 2007: 5

徽商对商品流通基础设施的投入及其社会影响 黄彩霞 王世华 甘肃社会科学 2007: 1

明清徽商的商业信息渠道 陈刚锋等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 2007: 6

明清徽州的文化商人 秦宗财 董家魁 学术界 2007: 6

明清徽州商人的家庭观念及其超越 王日根 安徽史学 2007: 1

从文献资料看明清徽商家庭内的言传身教 宋韵 江淮论坛 2007: 2

徽商衰亡主因探析 汪雷 安徽史学 2007: 3

明清时期的晋商 陈靖北 北京市财贸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7: 3

晋商股份制中的“内部人控制”现象探析 丰若非 山西大学学报(哲社) 2007: 4

明清晋商的伦理道德教育与晋商的成功 商雅琼 山西档案 2007: 2

晋商接班人选择及其启示:解读晋商东掌制度 王连娟 经济管理2007: 3

清代后期晋商在张家口的经营活动 许檀 山西大学学报(哲社) 2007: 3

资源禀赋与晋商的茶叶贸易 成艳萍 山西大学学报(哲社) 2007: 4

清代北京的铺户及其商人 刘凤云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07: 6

清代的天津商人与社会认同 原祖杰 四川大学学报(哲社) 2007: 1

明清时期怀商崛起的原因 程峰 南都学坛 2007:4

清代滇黔地区的内地商人与市场网络体系的形成 何伟福 思想战线 2007: 6

清代广州行商制度研究 萧国亮 清史研究 2007:1

清代郊商与海洋文化 史伟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2007: 4

明清时代婺源木材商人 李小玲 季坤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 2007: 3

论清代文艺传播活动中的扬州盐商 石艳艳 求索 2007: 10

清代前期商人之间的商业信用关系研究 谢秀丽 河南大学学报(社科) 2007: 1

清朝前期的商欠案及其解决 王巨新 安徽史学2007: 5

从明清商书看商业知识的传授 张海英 浙江学刊 2007: 2

清代回疆粮赋制度研究:牛津大学所藏清代库车、沙雅尔署衙档案之探讨 王东平 郭红霞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7: 3

清代“摊丁入亩”政策研究 戴辉 广西社会科学 2007: 2

清初徽州的里编制和增图 权仁溶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社) 2007: 3

从“耗羡归公”看清朝财政体系及当代“税费改革”张研 学术界 2007: 3

雍正朝耗羡归公政策的出台及其在甘肃省践行情况探略 魏淑民 兰州学刊 2007: 2

清代中央政府对西藏的财政支出与财务监管 陈崇凯 刘淼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社)2007: 2

明及清初“歇家”参与赋役领域的原因和方式 胡铁球 史林 2007: 3

清代前期北方边疆地区的榷关 廖声丰 贵州社会科学 2007: 10

清代前期淮安关税收的盈绌原因 范金民 安徽史学 2007: 1

清代的杀虎口税关 吴美凤 山西大学学报(哲社) 2007: 2

浅谈清代当税税率的演变 张艳 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科) 2007: 1

乾隆实施“一口通商”政策的原因:以清代前期海关税收的考察为中心 廖声丰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2007: 3

试论清代社仓制度的演变 白丽萍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 2007: 1

乾隆十三年再检讨:常平仓政策改革和国家利益权衡 []邓海伦 清史研究2007: 2

试论清朝的常平仓 倪玉平 石家庄学院学报 2007: 1

清代河西仓廪制度初探 冯玉新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 2007: 1

清代西北地区盐政考议 李建国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7: 2

明清云南盐务管理与盐课考述 李正亭 孔令琼 盐业史研究 2007: 4

试述清代对两淮盐业的政策保护 曹爱生 盐业史研究 2007: 4

食盐贸易与明清南雄地方社会 张素容 盐业史研究 2007: 1

清朝私盐贩运的影响 张丹丹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 2007: 2

试论明清纲运法施行下的盐业市场结构:以两淮盐区为例 黄康健 沧桑 2007: 2

清代广东盐商捐输的流向分析 周? 盐业史研究 2007: 3

淮北盐业中的集团博弈与利益分配(1700-1932):商人集团的寻租活动 马俊亚 清华大学学报(哲社) 2007: 1

清朝河东盐池的生产方式 李三谋 李震 盐业史研究 2007: 4

大庾岭路与清代南雄州之虚粮 张素容 清史研究 2007: 1

清政府制钱管制政策透视 李强 社会科学辑刊 2007: 4

明清时期“中国银贵”现象及其教训:对明末至鸦片战争前白银流入中国的绩效评价 黎霆 中国经济时报 2007·12·04 

18世纪中尼“银钱贸易”冲突和西藏自铸银币 梁俊艳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2007: 2

《铜政便览》考辨 王德泰 强文学 中国经济史研究 2007: 2

浅议清前期铸局中的“卯”李强 历史档案 2007:4

山西票号业务总量之估计 刘建生 山西大学学报(哲社) 2007: 3

清代前期关税的附加税 邓亦兵 清华大学学报(哲社) 2007: 6

四、教育、科举

清康熙时期东北教育的发展 梁玉多 黑龙江社会科学 2007: 2

黑龙江地区满族教育初探 吴扎克拉尧 郑丽丽 北方民族 2007: 4

明清女子文学启蒙教育述论 郭英德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 2007: 4

清代八旗学校中的外语教育 杜家骥 秦贤宝 满族研究 2007: 1

清代前期外语教学与译员培养上的制度性问题:与俄国、日本的比较 邹振环 社会科学辑刊 2007:1

清代八旗异姓世爵世职教育述论 雷炳炎 黑龙江民族丛刊 2007: 3

清代嘉道咸时期书院述略 徐永文 白新良 西南大学学报(社科) 2007: 4

清代省会书院:遍布全国的教育学术中心 邓洪波 南京晓庄学院学报 2007: 1

清代山西书院空间分布的统计分析 成文浩 孙文学 晋阳学刊 2007: 4

鰲峰书院的学术传统及其对林则徐的培养 许维勤 清史研究 2007: 3

明清大梁书院考 郭明 天中学刊 2007: 4

试论清代科举中的考差制度 李世愉 湖南大学学报(社科) 2007: 4

明清会试中的“分区定额”政策探析 张学强 张建伟 社会科学战线 2007: 6

清代对科场关节作弊的防范与惩处 李国荣 故宫博物院院刊 2007: 2

清代科场回避述略 李世愉 学习与探索 2007: 5

明清八股文二题 高明扬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 2007: 2

科举对清代社会流动的影响:基于清代朱卷作者之家世分析 郑若玲 厦门大学学报(哲社)2007:5

清代宾兴礼考述 毛晓阳 清史研究 2007: 3

清代广西进士分布的差异及其形成原因 滕兰花 广西民族研究 2007: 2

清代台湾举人之概论 杨齐福 台湾研究 2007: 5

论科举制与明清社会秩序建设的耦合:以山东临朐冯氏科举家族为例 王日根 张先刚 湖南大学学报(社科) 2007: 4

清代科举履历档案综论 刘建臻 档案学通讯 2007: 5

清代科举家族的人文环境述论 张杰 辽宁大学学报 2007: 2

五、民族

清代黑龙江流域少数民族管理机构 陈鹏 黑龙江民族丛刊 2007: 3

分部之前赛因诺颜贵族的活动及其与清朝的关系述论:兼论清朝对北方民族的政策 王希隆 民族研究 2007: 1

康乾时期燕行使眼中的满族习俗 赵兴元 满族研究 2007: 2

奇塔持出使准噶尔部初探 黑龙 西域研究 2007:1

试论清代蒙古王公年班的创立与发展 苏红彦 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科) 2007: 2

从游牧社会发现历史:清代卫拉特蒙古政治地理空间观念表象史研究 张世明 清史研究2007: 4

关于清代内蒙古移民的几个问题 德力格尔玛 前沿 2007: 4

土尔扈特汗渥巴锡部众东归后拨地安置始末 郭美兰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 2007: 2

和硕特蒙古在西藏的统治述论 胡小鹏 王力 内蒙古社会科学 2007: 6

20年来有关清代前期治理西北蒙藏地区政策研究述评 马啸 青海民族研究 2007: 2

论雍正朝开辟黔东南苗疆政策的演变 马国君 清史研究 2007: 4

清朝前期新疆行政管理制度研究 阿不都热合曼·吾拉衣木 湖北教育学院学报 2007: 6

明清对湟水流域土司的管理方略概述 王晓霞 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科) 2007: 3

论明清时期土目的职能及其转变 成臻铭 青海民族研究 2007: 3

西藏地方与清王朝早期关系的历史演进 秦施展 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社) 2007: 5

清朝前期清政府与藏族的关系 王慧 平原大学学报 2007: 3

乾隆时期的瞻对事件 刘源 中国藏学 2007: 3

18世纪朝鲜学者对清代西藏的观察:读朴趾源《热河日记》 张双志 中国藏学 2007: 3

试论清代岷江上游地区的改土归流 陈东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 2007: 4

编户下的回民:以清朝杜文秀京控案为例 李典蓉 清史研究 2007: 2

杭州旗人和他们的汉人邻居:一个清代城市中民族关系的个案 汪利平 中国社会科学2007: 6

六、宗教

试谈清代的佛教与政治 崔玉卿 理论探索 2007:4

清代的藏传佛教政策及其在蒙藏地区的实践 星全成 青海民族研究 2007: 1

章嘉活佛系统在清朝治理蒙藏地区中的作用 星全成 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科) 2007: 3

试论清朝扶植章嘉呼图克图系统的原因 邓建新 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科) 2007: 3

清代章嘉活佛的地位和影响 陈柏萍 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科) 2007: 3

藏传佛教在伏尔加河流域土尔扈特蒙古中的发展 王力 西藏研究 2007: 4

清代达赖喇嘛奏事权探析 刘丽楣 中国藏学 2007: 2

试论清代驻京喇嘛职衔及管理机构 陈晓敏 北京文博 2007: 3

清代民族边缘地区宗教组织的形成与乡村社会转型:以鄂西南土家族为中心的考察 吴雪梅 贵州民族研究 2007: 3

明清僧尼社会形象的文化透视 王绍欣 社会科学辑刊 2007: 3

明清之际甘青地区天主教活动钩沉 汤开建 兰州大学学报(社科) 2007: 5

关于康熙时期的几起天主教案子:梵蒂冈图书馆所藏相关中文文献研究 龚缨晏 社会科学战线 2007: 3

从“三武灭佛”到“康熙禁教”杨思远 仇静莉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社科) 2007: 2

雍乾禁教时期的华籍天主教神职人员 宾静 世界宗教研究 2007: 2

七、社会

明清时期保甲制度与家族治理的地方控制 刘莉 理论导刊 2007: 7

清代华北乡村治理研究:以顺天府宝坻县乡保制为例 任吉东 历史档案 2007: 2

清代东北边疆户口管理体系及其演变 赵英兰 社会科学战线 2007: 4

卫所制度变迁与基层社会的资源配置:以明清蔚州为中心的考察 邓庆平 求是学刊 2007:6

清代北方官办乡约与绅衿富民的关系 段自成 河南大学学报(社科) 2007: 5

清代四川客长制研究 梁勇 史学月刊 2007: 3

18-19世纪的市场争夺:行帮、社会与国家———以巴县档案为中心的考察 陈亚平 清史研究 2007:1

从示禁碑看清至民国闽南地方政府对社会的治理 王日根 周惊涛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7: 4

18世纪一个贡生眼中的徽州社会:关于《徵潭山房古文存稿》的史料价值 王振忠 天津社会科学 2007: 1

16-19世纪澳门黑人社群研究 彭蕙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社) 2007: 2

兴学、决讼、赈灾:清代皖中绅士与地方社会 杨松水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科) 2007: 3

论清代皖中绅士在保障城乡社会互动中的作用 杨松水 中国农史2007: 2

明清绅士制度初探 阳信生 船山学刊2007: 1

西方史学界的明清“绅士论”郝秉鍵 清史研究2007: 2

弃农经商:明清贫农实现向上流动之有效手段———以明清江西地区为中心的考察 李锦伟 张明富 贵州社会科学2007: 5

清人的名片 潘洪钢 民俗研究2007: 1

论清代宗族法三位一体的社会控制功能 张根强 张向飞 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科)2007: 2

汪氏祠墓纠纷所见明清徽州宗族统治的强化 郑小春 安徽大学学报(哲社) 2007: 4

清代徽州宗族社会的道德控制 张金俊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2007: 6

论清代族规家法保护生态的意识 关传友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科) 2007: 3

清代徽州族谱对女性上谱的规范 胡中生 安徽大学学报(哲社) 2007: 1

明清时期徽州宗族对社会问题的控制 陈瑞 中国农史2007: 4

清代徽州的拟血亲承继:以《星源甲道张氏宗谱》为中心 韩宁平 黄山学院学报2007: 4

清代驻防八旗与汉族通婚情况蠡测 潘洪钢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 2007: 5

嫁妆对清代婚姻的影响及其引发的社会问题 毛立平 北京档案史料2007: 1

清代的嫁妆 毛立平 清史研究2007: 1

从地方志看清代岭南地区婚姻聘礼的类型与功能 东静蕾 广西地方志2007: 1

清代婆媳冲突管窥 刘佳 清史研究2007: 3

清代“粤人好蓄妾”现象初探 刘正刚 刘强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7: 1

清代东北地区大家庭实态考察 赵英兰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7: 3

明清家训中驭婢言论的历史解读 王雪萍 史学月刊2007: 3

清代室女守贞现象的文化分析 夏爱军 许彩丽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科) 2007: 3

清代甘肃烈女群产生的原因 胡静 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科) 2007: 1

清代寡妇立嗣问题探析 吕宽庆 史学月刊2007: 6

明清闽粤边客家地区人口向外流动的内部差异 周雪香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7: 2

明清时期闽粤客家的倒迁与赣南生态环境的变迁述论 李晓方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7: 5

清代四川游民问题论析 徐学初 中华文化论坛2007: 3

强势与话语:清代棚民历史地位之反思 赵赟 中国农史2007: 3

清代河湟地区自然灾害初探 孙东岭 青海民族学院学报2007: 3

灾民流动与基层诉求的政府应对:以嘉庆六年京师、直隶水灾为中心 和卫国 石家庄学院学报2007:4

清朝前期(1644-1839)湖南灾荒频仍的社会原因探析 杨鹏程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科) 2007: 2

清代皖江圩区自然灾害论略 赵崔莉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科) 2007: 3

试论乾隆三年宁夏府大地震的荒政实施 王曙明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 2007: 4

清代云南潞江流域瘴气分布区域初探 周琼 清史研究2007: 2

明清时期广西的虎患及相关生态问题研究 郑维宽 史学月刊2007: 1

老鼠与猫: 1780年广东盗案研究 刘正刚 广东社会科学2007: 3

清代粥厂述论 王林 理论学刊2007: 4

试论清代乾隆中央政府赈济灾民政策的具体实施:以乾隆十一年江苏邳州、宿迁、桃源三州县水灾赈济为例 张祥稳 清史研究2007: 1

清代呼和浩特地区社会救济事业初探 乌仁其其格 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科) 2007: 3

清代鄂尔多斯地区赈济政策的实施与影响 李铮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科) 2007: 5

中国传统荒政程序:理论与实践———基于明清救荒书和两湖地区赈济实例的考察 周荣 江汉论坛2007: 6

明清时期平民的救荒意识 祁磊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科) 2007: 2

嘉庆六年永定河决口及救灾措施 张艳丽 兰州学刊2007: 9

清代慈善机构的地域分布及其原因 刘宗志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社) 2007: 5

论清代陕甘地区的慈善机构及其运作 刘永刚 延安大学学报(社科) 2007: 3

清代浙江地区城镇发展与慈善组织 颜晓红 江汉论坛2007: 10

明清杭嘉湖慈善组织的特征分析:兼论公共领域与市民社会 方福祥 浙江社会科学2007: 6

清代慈善组织中的国家与社会:以苏州育婴堂、普济堂、广仁堂和丰备义仓为中心 王卫平 黄鸿山 社会学研究2007: 4

多样化取向与清代慈善事业:以湖南慈善育婴事业为例 徐明 江海学刊2007: 5

清代湖北育婴事业的时空分析 吴琦 黄永昌 史学月刊2007: 10

一项社会公益事业的考察:清代湖北的救生红船 吴琦 鲜健鹰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 2007: 4

凿池而饮:明清时期北方地区的民生用水 胡英泽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7: 2

明清农村生活消费观念演变因素新探:以江西地区为例 李锦伟 张明富 贵州社会科2007: 11

论明清江南消费时尚化现象及其社会学意义 宋立中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社) 2007: 1

从地方志的考察中看明清人的奢靡观 沈承宁 中国地方志2007: 9

明清广东人的风水观:地方利益与社会纠纷 吴建新 衷海燕 学术研究2007: 2

明清时期赣南客家地区的风水信仰与政府控制 李晓方 温小兴 社会科学2007: 1

清代新疆地区官主山川祭祀研究 李大海 西域研究2007: 1

明清江南毁淫词研究:以苏松地区为中心 王健 社会科学2007: 1

客民、地方社会与白莲教空间扩散:以清乾嘉之际鄂西南来凤县为中心 江田祥 江汉论坛2007: 6

清前期天地会的社会合法性危机:以嘉庆年间广东省的天地会为例 雷冬文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社) 2007: 4

天地会《会簿》中“西鲁故事”新解 秦宝琦 学术月刊2007: 7

“香花僧秘典”、“万五道宗”、“西鲁故事”与天地会起源 秦宝琦 清史研究2007: 3

八、学术文化

西学与清代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纪要 黄爱平 清史研究 2007: 1

西学与清初思想的变迁 张西平 现代哲学 2007:4

清初文化政策对地方志纂修的影响 莫晓霞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7: 6

论清代学风及学者治学方法的变化 杨绪敏 江苏社会科学2007: 1

清初学术思潮转换刍议 史革新 四川大学学报(哲社) 2007: 3

三礼馆与清代学术转向 林存阳 南开学报2007: 1

关于乾嘉学派研究的几个问题 陈祖武 文史哲 2007: 2

浙东学派研究述略 林存阳 聊城大学学报(社科) 2007: 2

论太谷学派对道教生命思想的融通 詹石窗 江峰 154厦门大学学报(哲社) 2007: 3

论清初经学复兴的民间性 罗军凤 求索2007: 4

清代初中期西学影响经学问题研究述评 湛晓白 黄兴涛 中国文化研究  2007: 1

18世纪经世学派 高王凌 史林2007: 1

明清实学的学术转型及其意义 余和祥 光明日报 2007·09·01 ⑥

“先入之见”与“自以为是”:清前期来华传教士对朱程理学的诠释与传播 张昭军 中国哲学史2007: 2

百年来清代汉学思想性问题研究述评 黄爱平 清史研究2007: 4

多路并进、超越前代:清代春秋谷梁学研究 文廷海 求索2007: 9

清儒性一元论初探 武才娃 中国哲学史2007: 4

清治以后台湾朱子学的兴起 陈名实 厦门大学学报(哲社) 2007: 6

以制度制约权力:黄宗羲政治构想解析 孙宝山 晋阳学刊2007: 4

黄宗羲“德”范畴论析 尉浩 济南大学学报(社科) 2007: 5

试论顾炎武的“经学即理学”思想 吴长庚 江西社会科学2007: 10

傅山的反常之论 降大任 晋阳学刊2007: 2

傅山反理学思想的社会政治指向:以傅山肯定“无理”范畴为视角 吴根友 南京大学学报(哲社) 2007: 6

关于日本研究傅山情况简介 []河内利治 文物世界2007: 6

孙奇逢理学思想综述 史革新 郑州大学学报2007:4

郝浴思想三论 于景祥 张艳秋 社会科学辑刊2007: 4

学于众人,斯为圣人:章学诚得道方式研究 蔡志栋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社) 2007: 6

试论章学诚的科举观 王春利 理论月刊2007: 6

青原学风与方以智晚年思想 周锋利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 2007: 5

钱大昕的古书辨伪成就 张涛 郑州大学学报(哲社) 2007: 1

论钱大昕的宋学观 王记录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社) 2007: 1

道在求其通,解经须性灵:一代通儒焦循的经学思想 陈居渊 湖南大学学报(社科) 2007: 2

论焦循的《论语》学研究 陈居渊 云南大学学报(社科) 2007: 1

论方东树的学术渊源 龚敏 江淮论坛 2007: 5

从“仁”和“性命”之解说看阮元的理学思想 李帆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科) 2007: 3

试论全祖望的注释学特点 吕芹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社) 2007: 1

庄存与复兴今文经学起因于“与和?对立”说辨析:兼论对海外中国学研究成果的吸收与借鉴王俊义 清史研究2007: 1

论刘师培的清代学术史研究 王元琪 崔锐 西北大学学报(哲社) 2007: 1

简论惠栋标帜“汉学”的易学特色 陈居渊 中国哲学2007: 11

论惠栋的循“理”观 郑朝晖 学术论坛  2007:10

凌廷堪倡导复归古代礼学思想新探 陈居渊 孔子研究2007: 6

再论李渔的“虚实”观 胡元翎 北方论丛2007: 4

张履祥理学思想初探 史革新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社) 2007: 1

颜元学术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 田秀琴 陈世放 华南师范大学学(社科) 2007: 3

姚鼐与汉学 卢佑诚 安徽史学2007: 3

论清代史馆修史、幕府修史与私家修史的互动 王记录 史学史研究2007: 2

清代乾嘉时期的官方史学与私家史学 乔治忠 杨永康 学术月刊2007: 8

康乾时期官方的修史活动与汉宋之学 王记录 河南大学学报(社科) 2007: 4

鸦片战争前后民族史学思想的新发展 章永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社) 2007: 1

略论明清时期的考据学思潮 姜文辉 湖南大学学报(社科) 2007: 2

清高宗与章学诚史学思想的比较研究:透视清朝“盛世”史学的价值取向 乔治忠 崔岩 天津社会科学 2007: 6

章学诚“六经皆史”说新论 蒋国保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7: 6

方以智的史学思想 王国席 史学史研究2007: 3

清代“论语”学的特点及成因 唐明贵 山东社会科学2007: 11

《四库全书》馆的机构与运作:以《四库全书》取名表为中心的考察 张升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7:3

钱澄之的《所知录》 诸伟奇 安徽史学2007: 3

《伯麟图说》考异:《御制外苗图》和《滇省夷人图说》述略 祁庆富 李德龙 民族研究  2007:1

从思想史到思想家的历史:评麦哲维《学海·十九世纪广州的社会流动性与身份认同》 程美宝 清史研究  2007: 2

记注档案及其史料价值 倪道善 历史档案2007: 1

清代徽州寄籍藏书家 张健 中国地方志2007: 10

清代乾嘉学者与苏州刻书活动 马杰 图书馆学刊2007: 1

《古今图书集成》版本研究 曹红军 故宫博物院院刊2007: 3

九、历史地理

清代的城市规模与行政等级 成一农 扬州大学学报2007: 3

鸦片战争前后研究边疆和域外史地的学者群 章永俊 学术研究 2007: 3

清代蒙古地区票照制度初探 吕文利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7: 4

关于清代以前内蒙古后套地区的开垦问题 郝志成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7: 2

清代杭、阿两旗的临界问题 郝志成 内蒙古社会科学 2007: 1

清代新疆镇迪道与地方行政制度之演变 吴轶群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7: 3

清代西藏驻军的建立与沿革 洲塔 齐德舜 青海民族研究2007: 2

明清时期土司制度与藏区少数民族的文化变迁:以嘉绒藏区文化变迁为例 贾霄锋 王希隆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7: 2

“道光萧条”与“癸未大水”:经济衰退、气候剧变及19世纪的危机在松江 李伯重 社会科学2007: 6

清代台湾早期建省之议及其结果 尹全海 湖北社会科学2007: 8

从八旗驻防到地方行政制度:以清代盛京八旗驻防制度的嬗变为中心 任玉雪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7: 3

清代江苏官修府志浅析 杨军仕 中国地方志2007:4

18世纪欧人眼里的清朝国家性质:从《中华帝国全志》对西南少数民族的描述谈起 吴莉苇 清史研究2007: 2

清代广西天后宫地理分布探析 滕兰花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7: 3

十、科学技术

雍正朝河政述论 曹松林 郑林华 湖南城市学院学报2007: 3

明清之际西方光学知识在中国的传播及其影响:孙云球《镜史》研究 孙承晟 自然科学史研究2007:3

谈清代铜镜文化 李米佳 文物春秋2007: 4

十一、中外关系

明清朝贡制度之比较 马彦丽 湖北教育学院学报

2007: 4

清代前期海外贸易商的构成 邱旺土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7: 4

清朝对中亚诸部的政策探析:1759-1864年为中心 贾建飞 社会科学辑刊2007: 1

康乾盛世下中国、日本、琉球三国关系研究 柳岳武 人文杂志 2007: 3

清朝时期中国儒学对朝鲜的影响 杨效富 社会科学战线2007: 2

关于清朝与朝鲜宗藩关系研究的几个问题:兼与韩国全海宗教授商榷 魏志江 东北史2007: 1

略论朝鲜与清朝贸易的形态和意义 李宗勋 陈放 东北师大学报(哲社) 2007: 4

清顺治十二年前的对日海外贸易政策 荆晓燕 史学月刊2007: 1

清初苏州商船赴日贸易史实辨析 荆晓燕 故宫博物院院刊2007: 4

清代中日书籍贸易研究 胡孝德 中国经济史研究2007: 1

明清琉球来华留学生对琉球文教事业的贡献 郑辉 东疆学刊2007: 3

清政府对琉球朝贡贸易政策初探 丁春梅 林京榕 海交史研究2007: 1

清政府对琉球国表文的处理方式 丁春梅 档案学通讯2007: 4

试论清代中国西藏地方政府与不丹之间的宗藩关系 周娟 高永久 中国边疆史地研2007: 3

晚明和清朝前期中欧交往的语言媒介 尹群 学海2007: 5

17世纪景德镇对欧洲出口瓷 熊煜 中国陶瓷2007:2

1864年以前的俄国来华留学生 肖玉秋 历史档案2007: 1

清代京城的俄罗斯馆 刘燕 历史档案2007: 4

清朝初期俄罗斯佐领融入中华文化进程考 张雪峰 西伯利亚研究2007: 4

俄国东正教驻北京传教士团与清代中俄图书交流 肖玉秋 清史研究2007: 1

嘉庆年间俄船首次海上来华贸易事件钩沉 柳若梅 社会科学2007: 8

权力与体制:义律与1834-1839年的中英关系 吴义雄 历史研究2007: 1

 

200811月清史研究 第4

吴玉清 王绪芬

 [作者简介]吴玉清(1943),,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副研究馆员,北京100872;王绪芬(1960),,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北京100872

 

发表评论 共条 0评论
署名: 验证码:
  热门信息
《清代詩文集彙編》目錄
【美】卫周安:新清史
袁剑:“新清史”与清代中国的“边...
中岛乐章:2002年日本史学界关...
海外学者对中国史学的研究及其思考...
柯娇燕:A Translucen...
1886年英国探险家对长白山主峰...
中日甲午战争史研究的世纪回顾
  最新信息
杨珍:鳌拜罪案史料辩证——兼论清...
赵连稳:圆明园经费来源问题初探
李文杰:清代的“早朝”──御门听...
周增光:失败的集权与立威——载沣...
《八旗和绿营:满洲帝国和清代中国...
菊池秀明《从金田到南京》出版
金光明《边疆地区的资本主义》出版
山本英史:《赴任する知県》出版
  专题研究
中国历史文献学研究
近世秘密会社与民间教派研究
近世思想文化研究
清代中外关系研究
清代边疆民族研究
中国历史地理研究
清代经济史研究
清代政治史研究
清代社会史研究
中国灾荒史论坛
  研究中心
满文文献研究中心
清代皇家园林研究中心
中国人民大学生态史研究中心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3-2007 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 Powered by The Institute of Qing History
< 本版主持:刘文鹏 > < 关于本站 | 联系站长 | 版权申明>
账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