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首页 | 本所概况 | 新闻动态 | 本所学人 | 学术前沿 | 本所成果 | 人才培养 | 学术刊物 | 基地管理 | 清史纂修 | 清史文献馆 | 清风学社
  
前沿动态 海外汉学 国家政治 军事活动 新书评介 人物研究 政坛轶闻
站内搜索:
请输入文章标题或文章内容所具有的关键字 整站文章 清代政治史研究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清代政治史研究 >> 军事活动 >>
晚清军事后勤研究述论
来源: 作者: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12-24


    军事后勤,是整个军事活动的重要环节,是决定战争胜负的重要保障。晚清军事后勤的研究,是军事史学术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早在民国时期,军事界、学术界就对晚清军事后勤进行了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的二十多年来,我国军事界和学术界对军事后勤思想、后勤建设和战时后勤保障等进行了全面的系统的研究,在深度和广度上都取得了很大的进展。本文仅对二十几年来学术界对晚清军事后勤的研究情况加以整理和概述,以总结经验,探讨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一、晚清军事后勤的总体研究
    二十几年来,关于晚清军事后勤的总体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出版了一些专著,如《中国近代军事后勤史》为记述中国近代军事后勤的通史性著作,《中国近代军事后勤史资料选编》在搜集、整理近代后勤资料方面成绩卓著,《中国军事制度•后勤制度卷》、《中国军事经济史》也有关于晚清军事后勤体制和实践方面的论述。有关的著述中也涉及到军事后勤,如《中国军事通史》、《中国近代军事史》、《洋务运动与中国早期现代化思想》、《中国近代军事思想史》、《晚清财政与社会变迁》等等。有关学术论文则有《试论晚清军事后勤的变革》、《中国军事后勤思想述要》、《中国近代军事后勤史的几个问题》、《中国古近代后勤思想略论》、《试论近代军事后勤的发展走向》等。其内容涉及晚清军事后勤演变的性质、地位、中国近代军事后勤思想、军事后勤体制、军事后勤保障等方面。
    (一)晚清军事后勤演变的性质和地位 近代军事后勤属于中国军事近代化的一项重要内容,其性质、地位和起止时间与整体上的军事近代化是一致的。学术界普遍认为:晚清是中国军事后勤发生根本变革的重要时期,后勤思想、后勤建设及后勤体制都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注:房立中:《试论晚清军事后勤的变革》,《中国近代军事史论文集》军事科学院出版社1987年版,第327页。)。中国近代军事后勤,实际上处于一个由旧变新,由农业支援转变为工业支援的大变革时期(注:陈崇桥:《中国近代军事后勤史的几个问题》,《军事历史研究》1990年第1期,第46页。)。这充分肯定了晚清军事后勤的重要历史地位。关于中国军事后勤由古代向近代转变的起点和结束问题,学术界一致认为: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这是中国军事近代化的开端,也是军事后勤由古代向近代转变的开始;关于这一转变历程的下限,有着不同的意见,有人认为清朝末年就在新军中确立了中国近代后勤体制。“其后中国的军队基本上延续了袁世凯所建立的后勤体系,不过常有些曾损变通而已。”(注:房立中《试论晚清军事后勤的变革》、奚纪荣《蔡锷军事思想研究》、陈崇桥《中国近代军事后勤史的几个问题》均持此观点。)有人认为这一过程要延续到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注:陈崇桥:《中国近代军事后勤史的几个问题》,《军事历史研究》1990年第1期,第46页。),也有人认为中国军事后勤的近代化要延续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夕(注:皮民勇《中国古近代军事后勤思想略论》,王彦、吴信忠、张云《中国军队近代化的历史考察》均持此观点。)。
    (二)后勤思想变革的研究 军事思想是各阶级、政治集团及其军事家关于战争、军队、国防等一系列问题的理性认识,是军事实践的理性升华。军事后勤思想是军事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近代后勤经历了由古代军事后勤向近代军事后勤的转变时期,在军事后勤思想领域,传统的后勤思想自然受到了剧烈的冲击。后勤思想的变革集中体现在近代重要军事思想家、政治家和军事家的言论中,对这些重要人物的后勤思想进行研究,以揭示近代军事后勤思想的发展变化,是二十年来关于军事思想变革研究的主要方式。有关近代军事后勤思想变革的专著尚未出现,有关的论文有:《林则徐军事思想特点初探》、《论林则徐、魏源军事思想》、《试论胡林翼的军事思想》、《曾国藩军事思想初探》、《试论曾国藩的后勤保障思想》、《论曾国藩的军事思想》、《试论曾国藩的军事经济思想》、《左宗棠进军新疆的后勤方略》、《论左宗棠的建军思想》、《论戊戌维新时期康有为的军事改革思想》、《袁世凯的军事思想》等。在军事后勤思想方面的变化主要有:在战争后勤观上,普遍认为军队后勤在军事行动中的地位日益重要(注:皮民勇:《中国古近代军事后勤思想略论》,《军事历史研究》1996年第3期,第113页。);在战争的物质来源上,主张发展经济、富国强兵,取之于敌、以战养战和开展生产自补;在后勤战备建设上,大力发展武器装备,建立充足的物资储备;重视军事交通运输;建立巩固的后方基地;注意提高后勤效益;进行近代后勤教育,培养近代军事后勤人才;在战略战术上,主张断敌粮道,巩固后方(注:杨庆华、刘仁亮;《中国军事后勤思想述要》,《军事历史研究》1998年第2期,第154页。)。
    (三)军事后勤保障的研究 中国军事近代化是从武器装备的近代化开始的,由于西方先进武器装备的引进,战争手段变得异常复杂,导致了军队后勤保障的相应复杂化。关于近代军事后勤保障研究的主要问题和观点有:
    1.军费 晚清时期,战争频繁,中国的经济可以说是战时经济、国家财政成了军事财政,军费开支巨大,根本没有余资从事经济和文化建设投资。由于没有经济建设,当然更没有军费来源,这就形成经济上的恶性循环(注:陈崇桥:《中国近代军事后勤史的几个问题》,《军事历史研究》1990年第1期,第53页。)。六十年代湘淮军等勇营军队的裁撤,欠饷问题严重也是其重要的原因之一(注:翁飞:《曾李交替与湘消淮长》,《军事历史研究》2001年第3期,第56页。)。关于清朝军费的来源,作为一个农业大国,主要靠清廷的农业税收,它占有清廷的财政收入的绝大部分,并主要用于军队和战争的开支(注:周育民:《晚清财政与社会变迁》,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36页。)。其他收入有漕政、盐政、关税、厘金和捐纳等等,与清前期的变化主要是:盐政和关税的收入和厘金收入在军费收入中的比重增加(注:童超主编;《中国军事制度史•后勤卷》大象出版社1997年版,第325页。)。
    解协饷制度是清王朝军费收支的重要途径,也是中央控制地方军事、经济、政治的主要手段。晚清时期,它的实行虽步履艰难,但在筹集军费的过程中,仍发挥重要作用。解协饷制度在晚清日渐衰落,有人从财政角度分析指出,在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的过程中,清朝的财政体制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财政权逐渐下落到地方督抚的手上,地方财政日益发展,导致协饷趋于瓦解,这标志着高度中央集权的财政体制无可挽回地走向了没落(注:周育民:《晚清财政与社会变迁》,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64页。)。一方面是经济因战争遭到破坏,再就是地方实力的增强及其与中央的抗衡,这一制度的演化,反映出晚清中央与地方权力的此消彼长(注:郭太风:《解协饷制度的演化对清朝统治机制的影响》,《华东师范大学学报》1987年第3期,第29页。)。
    厘金制度作为清军军费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在镇压太平军、捻军等晚清农民起义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这项制度破坏性是显而易见的,它严重地束缚了国内市场的开拓,使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近代工业的产品不仅失去了关税的保护,还失去了在国内市场上与外国产品进行公平竞争的可能(注:周育民:《晚清财政与社会变迁》,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222页。)。
    2.武器装备 中国军队武器装备的改进主要通过购买和仿制两种途径。鸦片战争中,林则徐就主张购买和建造西洋武器装备,并采取了实质性的行动(注:何锡荣:《清军水师装备近代化的先声》,《社会科学》1983年第6期,第75页。)。战后魏源更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于六七十年代兴起的洋务运动,其目的也是力图改变清军武器装备落后的局面。
    关于晚清军工业发展的动力问题有人指出,晚清军工业发展是一种互为条件的“合力运动”,这种“合力运动”具有突发性和被动性。促使它的形成和发展至少有四种互为条件,又相互矛盾着的社会力量,即封建政府、资本列强、民族资本、人民群众。这四种力量是“多方向、多目的”的相互制约(注:牛俊法:《论晚清兵工业发展的动力问题》,《军事历史研究》1991年第1期,第112-113页。)。
    晚清军工建设是军工现代化建设的开端,它在历史上所起的作用是不能抹杀和低估的(注:刘申宁:《论晚清军工建设》,《军事历史研究》1991年第1期,第103页。)。但也存在着严重的缺点,主要由于工艺落后,中国工业基础差,资金浪费惊人等原因,中国的军工产不但产量少,而且质量低劣、价格昂贵(注:陈崇桥:《中国近代军事后勤史的几个问题》,《军事历史研究》1990年第1期,第53页。)。
    鉴于此,清王朝还得从国外大量进口武器装备。其积极作用表现在清军的武器装备得到了改善,提高了战斗力,反侵略的能力有所增强。但也不能忽视大量进口武器所带来的消极影响,表现在,花费巨额金钱;上当受骗;贪污受贿;种类繁杂,极不统一,给训练、作战和后勤保障带来严重困难;在武器的购买和引进上盲目性很大;在武器装备上存在着利益集团倾向;在武器装备的管理上缺乏科学性;(注:李国华:《清末发展武器装备的心理准备》,《军事历史研究》1991年版,第2期,第85页。)在政治、经济、军事上受到外国控制,损害了国家主权(注:陈崇桥:《中国近代军事后勤史的几个问题》,《军事历史研究》1990年第1期,第54页。)。
    有人指出,中国原本能成为军事强国的,因为中国具有实现装备近代化的经济能力,而且具有领先日本一步的条件,但心理上准备不足,主观上存在着一股排斥力,在内外压力下,表现出很大的被动性。即先是漫不经心,后是急于求成。因此,中国在发展军工方面,要注重心理建设和相关的文化建设,提高掌握与使用武器人员的素质,这是关键性的问题(注:李国华:《清末发展武器装备的心理准备》,《军事历史研究》1991年版,第2期,第89-90页。)。
    3.军事交通与通讯 轮船、铁路、电报、电话等近代化交通、通讯手段运用于军事领域,是军队近代化的重要标志。中国军队在改进武器装备的同时,也开始引进近代化的交通、通讯工具。近代以来,传统的运输方式逐步瓦解,而代之以轮船、火车为工具的近代运输方式。关于轮船运输,有人指出,以轮船为主要运输手段是19世纪60年代从洋枪队开始的,中法战争和甲午战争,中方都有轮船参加运输,虽然运力很小,但却标志着中国水路军事交通进入了一个新时代(注:房立中:《试论晚清军事后勤的变革》,《中国近代军事史论文集》军事科学院出版社1987年版,第320页。)。对于铁路运输的重要性,李鸿章、左宗棠、刘铭传等疆臣在七十年代就已认识,并多次上奏清廷修建铁路,但由于守旧势力的反对,终不能实行。中法战争以后,清廷才认识到铁路运输在军事中的重要性,迫于军事上需要,清廷将一些修路计划付诸实施。至1911年,全国完工的铁路有30余条,铁路运输已被列为军事交通的主要手段。在战争中,铁路也成为敌对双方攻击的主要目标。
    电报、电话等先进的通讯手段随各国商人的迁入而传入中国,并首先应用于军事。在洋务运动中,清廷在各地设电报局,并设电政大臣,同时还废驿行邮。在中法、甲午战争中,清军已使用电报、电话,作为信息传递的主要手段。虽然晚清的近代军事交通运输还比较落后,但当时这一系列变化是带革命性的(注:陈崇桥、张田玉:《中国近代军事后勤史》金盾出版社1993年6月版。第77页。)。
    4.军事医疗 晚清时期,中国传统医学出现了倒退的趋势。在新兴科学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解剖生理学的传入,使中国在战伤救治方面又增加了一条发展途径,一些介绍西医外科的译著和著作也陆续出现(注:房立中:《试论晚清军事后勤的变革》,《中国近代军事史论文集》军事科学院出版社1987年版,第323页。)。
    (四)后勤体制变革的研究 晚清后勤制度变化研究,有人作出了具体的总结:后勤管理体系由重皇权转变为重洋务;军费筹措由重赋税转变为重关税和重厘金;军费开支由以发饷为主转变为兼购置西洋军火,武器装备水平由冷兵器和火器并用的时代进入火器时代;交通通讯制度由以驿传为主转变为利用铁路、电报等(注:童超主编:《中国军事制度史•后勤卷》大象出版社1997年版,第359页。)。
    关于军事后勤领导权问题,普遍的观点认为,鸦片战争前,中央皇权强大,牢牢控制着对军队的领导、管理和财政大权,地方上督抚更加有力地节制着后勤要政。鸦片战争以后,特别是湘淮军兴起后,中央势力衰微,财政拮据,地方督抚逐渐控制着军队的领导、管理和财政大权,对军队后勤的领导权更加集中在地方。这是中国近代中央和地方权利消长的重要体现之一(注:童超主编:《中国军事制度史•后勤卷》大象出版社1997年版,第320页。)。
    中国军事近代化开始于武器装备,在“中体西用”思想的影响下,洋务派们对与此相适应的近代后勤体系的变革并不热心。于是,近代武器被绑在了落后的封建军事体制之上,从而无法发挥近代武器装备应有的效能,出现了在中国近代,军事体制的变革落后于武器装备变革的局面。
    总体上讲,甲午战争以前,中国近代军事后勤的变革还处在注重军事器物技艺等层面上。甲午战争中,落后的后勤保障体制是清军惨败的重要原因之一。战后,清廷实行军制改革,在新军中建立了完整的后勤指挥系统和后勤保障系统,中国近代军事后勤基本上完成了由器物技艺层面到军事制度层次上的变革(注:施渡桥:《中国近代军事思想史》,国防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465页。)。
      二、清军各军兵种军事后勤的个案研究
    晚清的清军既有作为国家正规军的八旗、绿营经制兵,又有独具时代特色的以湘军、淮军为代表的勇营兵,以及后来的防军、练军。还有具有某种近代化意义的近代海军和近代陆军。近代军事后勤的变革主要是在晚清清军后勤建设中体现出来的。学术界对清军各军种、兵种的后勤研究是近代军事后勤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
    (一)八旗、绿营经制兵军事后勤研究 罗尔纲的《绿营兵制》在八十年代重新出版,对研究绿营的后勤制度和后勤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学术界对其研究的重点是:
    1.武器装备方面,主要在于揭示其落后性 八旗和绿营的武器以冷兵器为主,兼使用旧式火器。这些火器有些制法来自西洋,但因清廷对火器的垄断和因循守旧,不图改进,使八旗、绿营的武器装备在鸦片战争时大大落后于西方(注:张玉田、陈崇桥、王献中、王占国编著:《中国近代军事史》,辽宁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24页。)。
    2.军费方面,普遍观点认为是低微和不平等 八旗武官俸禄往往比同一级别的绿营武官高出一至四倍,反映了清廷在军队中实行民族歧视政策;兼廉银高出正俸几倍、几十倍,成了实际的重要收入,体现了清军的雇佣军性质。单就俸廉两项法定数额而言,除了旗官最高武职正一品领侍卫内大臣外,绿营武官的岁入反而超出同一品级的八旗武官。其目的一方面为了稳定绿营武官,使其甘心为朝廷效命,一方面鼓励旗官到绿营任职,以控制绿营(注:郭太风:《八旗、绿营俸饷制度初探》,《复旦学报》社科版1982年第4期,第105页。)。就是在八旗军内部,由于种族(八旗还分为满洲八旗、蒙古八旗和汉军八旗)、驻防地区和出身贵贱的不同,其待遇也不同。对八旗和绿营的军饷实行不同的待遇,表现在绿营低饷,武器装备皆自备,加上武官的盘剥,使得绿营士兵无力养家,军备废弛,兵丁素质低下,官兵矛盾尖锐;而对八旗则待遇优厚,使得八旗养尊处优,不堪战守(注:皮明勇:《试论清朝的绿营低饷制度》,《军事历史研究》1991年第3期,第114页。)。这种俸饷制度,一方面有利于清廷对军队的控制,另一方面也是造成八旗、绿营军队战斗力低下的重要原因之一。由于社会秩序长期安定,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处于长期停滞、反复重演的状态,八旗和绿营的饷章上百年没有一分一厘的变动(注:陈崇桥、张田玉:《中国近代军事后勤史》金盾出版社1993年6月版。第2页。)。
    军费问题的另一方面也造成了八旗绿营军的没落和腐败。在八旗方面,由于清军入关二百年,八旗人口日增,出现了日益严重的“八旗生计”问题。而清廷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之一就是扩大八旗兵额,这就使八旗日益失去它作为战斗组织的性质,在一定程度上转为救济机构。对绿营而言,最严重弊端就是吃空额现象极其普遍。由于绿营官兵待遇菲薄,将官就借吃空额明粮来补偿,这是绿营兵制的致使弱点和无法克服的痼疾(注:张玉田、陈崇桥、王献中、王占国编著:《中国近代军事史》,辽宁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29页。)。这一切,表明八旗、绿营的后勤保障体制已经远远落后于时代发展的需要,是八旗、绿营在近代反侵略战争和镇压农民起义战争中一触即溃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湘军、淮军等勇营兵的军事后勤研究 湘军、淮军等勇营武装是在镇压太平天国运动和捻军起义中产生和壮大起来的。在其创建和发展的过程中,建立了一整套具有时代特色的军事后勤体制和措施。主要内容和特点表现在:
    1.湘军的创始人建立了一套独立了后勤保障体制。其中有俸饷制度,主要特点是:集饷权、兵权于将帅之手,这是与湘军的勇营性质即“兵为将有”的私属性是分不开的;优待营官制度;勇饷从优;定出一营开支极限,对军饷实行包干、定限,限制了“冒领”和不必要的开支,使官兵得到了实惠(注:陈崇桥、张田玉:《中国近代军事后勤史》金盾出版社1993年6月版。第126页。);对士兵军饷采取“半饷”发放的原则。这种采取“厚饷”和“半饷”发放原则,有利于稳定军心,加强控制和提高战斗力。建立粮台制度,委派专门人员建立粮台,负责饷械筹集和转运。在营中建立长夫制度,直接负责军队的杂役、运输等后勤事务,这种制度为李鸿章引用,对后来的军种配置起了一定的启示作用(注:龙方成:《试论湘军的后勤保障建设》,《求索》1994年第5期,第115页。)。
    2.湘军后勤保障的主要特色是自筹饷械 在粮饷方面,建立巩固的后方基地,以筹集粮饷;应用各种途径筹集军饷,如捐输、厘金、以盐抵饷、请各省协济等等。前期以盐税为主,后期以厘金为主(注:张田玉:《镇压太平天国之役湘军的后勤体制和保障》,《中国近代军事史论文集》军事科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337页。)。有人认为,曾国藩以史为鉴,认识到饷糈筹集的重要地位,既对筹饷、开辟饷源等关键问题常抓不懈,对冒领军饷等弊病,严加制止和纠正外,还提倡节俭,较好地解决了湘军的饷糈筹集问题(注:唐兆梅:《论曾国藩对饷糈筹集的重视》,《贵州社会科学》,1992年第5期,第51-52页。)。也有人指出,靠就地筹饷的办法,即主要靠自己搜刮,榨取民脂民膏来维持庞大的军费开支,就决定了湘军的掠夺本质,同时也反映出湘军是一支独立的汉族地主武装,它和清王朝既是统一体,又存在着一定的矛盾(注:袁首乐:《湘军经费清单的发现及其意义》,《安徽史学》,1987年第3期,第27页。)。
    湘军采取购买和自造洋枪洋炮的方法改进军队的武器装备。湘军的船械来源有两个途径:一是从外购买,一是自己制造。如曾国藩从广州购买武器装备湘军水师(注:张田玉:《论湘军的后勤体制和保障》,《军事历史研究》,1987年第1期,第133页。)。1861年,攻陷安庆后,曾国藩建立了安庆内军械所,专门生产洋枪洋炮。这可以说是中国近代兵器工业的开端(注:秦政奇:《安庆内军械所——中国近代兵器工业的开端》,《安徽史学》,1992年第4期,第26页。)。
    3.淮军的营制饷章在继承湘军的基础上有所发展 淮军的联伍制反映了作战工具的配备、薪水、口粮制、帐棚制,即淮军所需物资的供应制度和方法。其他方面如医疗、军装制造等虽有规定,但多不具体,至于运输、通讯等均无明文规定,可见淮军的后勤保障制度是很简陋的。淮军的后勤保障方面与湘军无多大差别,在军饷的来源上,1867年前,主要依靠捐输和厘金。此后,江海关税遂成为淮军的大宗饷源(注:陆方:《淮军的后勤制度和保障》,《安徽史学》,1992年第2期,第45页。),在武器装备方面,李鸿章在武器的购买和制造方面均比曾国藩有所进步,淮军的武器近代化程度较湘军为高。
    (三)练军的军事后勤 练军是清朝传统八旗绿营经制兵向全盘西化近代新式军队——新军的过渡军制,是八旗绿营兵的洋式编练。练军的营制饷章全国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先是直隶总督刘长佑制定了直隶练军的营制饷章,后曾国藩又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的改革和完善。其余各省的练军军制多依照这个章程,同时又有各自的特点。练军除军事建制上勇营化和装备上比较广泛地采用新式武器外,在后勤上也发生了一些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军事后勤管理 练军军事后勤建设的实权,掌握在南北洋大臣和各省督抚手中,其后勤机构也主要在地方各省;练军的“军”与“营”仿效勇营有专门的后勤建制(注:陈崇桥、张田玉:《中国近代军事后勤史》金盾出版社1993年6月版。第97页。)。
    2.饷章 增加将官的薪费和弁兵的饷银,并将管理练饷的后勤权,掌于将官手中。曾国藩在制定练军饷章时,力图恢复勇营营官包干制,在饷制上力图摆脱绿营羁绊,使练军独立于绿营之外,摆脱绿营的积习,减少弊端。总体上考察,练军的薪饷低于防军而高于绿营。随着武器装备的改进,练军中还出现了炮费、衣帽银等杂项费用。可见,清军的近代化和正规化建设有了一定的进步(注:陈崇桥、张田玉:《中国近代军事后勤史》金盾出版社1993年6月版。第99页。)。
    这次整军练兵主要着眼于武器装备的改进和试行西法操练,在编制方面没有超越湘军营制的框架,因而只能看成是军队现代化建设的初级阶段(注:施渡桥:《晚清首次整军练兵的思想与实践述评》,《军事历史研究》,1996年第3期,第94页。)。
    (四)晚清近代海军军事后勤研究 晚清的近代海军建设可以说是晚清军队近代化建设的一个创举。晚清海军虽有三洋海军之说,但在实际操作中,清廷于80年代作出了重点发展北洋海军的决定。
    1.晚清海军的军费 60年代后,面对着强敌环绕的形势,清王朝就计划建立一支近代海军。起初,清廷依靠总税务司李泰国向英国购买一支舰队。由于英国在政治和经济上的阴谋和欺诈,清廷的购买计划破产,并为此白白耗费了近70万两白银(注:史伟《清政府在建立了第一支新式海军舰队中糜费了多少钱?》(《历史教学》,1981年第4期)持此看法,而张玉田、陈崇桥《中国近代军事史》则认为花费了160多万两。)。70年代特别是中法战争以后,清廷决心大力创办新式海军,于1885年成立了海军衙门,专门负责海军军费的筹措。
    北洋海军经费主要来源于关税厘金的协拨,即“海防经费”,此后又包括海防捐输、淮军协拨等等。由于连年战争,清廷财政拮据,用于海军建设的投入是相当有限的。而且,在筹集经费的过程中,存在着清朝中央政府和地方军阀之间,各地方洋务集团之间的勾心斗角。清政府派定的海防款项,常被地方督抚以种种理由拖欠截留。据统计,北洋海军经费从未解足分额,每年实际收入在100万两左右,占国库收入的1%左右(注:姜鸣:《北洋海军的经费初探》,《浙江学刊》,1986年第5期,第137-138页。)。
    关于北洋海军的军费开支情况,有人研究指出,自光绪元年到光绪二十年,购置船炮军火的总开支达800万两白银,居各项开支之首,军港及防务设施建设共花费240万两白银,这两项开支,占军费开支的一半以上(注:姜鸣:《北洋海军的经费初探》,《浙江学刊》,1986年第5期,第140页。)。在当时的条件下,将有限的经费重点用在武器装备和基地、防务建设上是必要的。
    在北洋海军的薪饷上,李鸿章吸取了英德海军的厚饷和恤军精神,同时结合中国“饷力未充,未能援引”的实际,灵活地将海军官弁的岁支俸银分成官俸和船俸两大部分,两者比例为四比六。这种重视带船和实际职务,而不专凭官街的措施,比较科学,有利于激发人的工作热情(注:陈崇桥、张田玉:《中国近代军事后勤史》金盾出版社1993年6月版。第234页。)。此外,还对官弁伤废俸、官兵的赏恤以及各船行船公费、医药费等的集体费用作了明确的规定。
    由于清王朝的财政拮据和政治腐败,在这有限的经费中有相当一部分被贪污浪费和以各种名义而被挪作他用了。其中,最为典型的是清廷挪用海军军费修筑颐和园。学术界对此进行了多方考证。有人指出,从1885年海军衙门成立到1895年裁撤的十年中,海军的各种经费收入达2000余万,也有人认为是3000余万(注:姜鸣:《龙旗飘扬的舰队》,《近代中国海军》(海潮出版社1994年,第333页)认为共2000余万两,周育民《晚清财政与社会变迁》认为总数达3000余万两。)。其中用于颐和园工程的在600万到1000万之间(注:张利民:《清廷挪用海军经费修筑颐和园考》,邹兆琦《慈禧挪用海军军费造颐和园考证》认为达1000到1400万两,张玉田、陈崇桥《中国近代军事史》认为总数达2000万之多。)。海军军费被浪费和挪用,严重地破坏了海防建设。北洋海军自1888年成军以后,便再也没有大规模地更新舰船和武器装备。海军军费的拮据和被挪用,不能不说是甲午战争中北洋海军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关于南洋海军的军费问题,据研究,南洋海军军费来源主要是各省特别是江苏厘金,而海关税则大部拨给北洋。南洋海防军费缺乏系统的资料,但大大低于北洋是肯定的,至多为北洋收入的三分之一(注:周育民:《晚清财政与社会变迁》,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272页。)。
    2.武器装备 就当时清朝全国军队而言,北洋海军的武器装备颇具领先性,北洋海军舰只装备的现代化程度及其实力,在当时的亚洲是一流的。北洋海军的舰船和武器装备绝大部分购自国外(注:[德]乔伟、李喜所、刘晓琴:《德国克虏伯与晚清军事工业化》,《南开学报》,1999年第3期,第67-69页。)。关于武器装备是以购买为主还是以自造为主,晚清的军政集团一直存在着争论,这主要体现在对于新式海军的舰船和武器的来源问题上。有人指出,李鸿章起初主张以自制为主,但由于中国经济、工业基础的落后和海防形势的危急,转而主张向西方购买为主。最后,竟发展到排斥和打击左宗棠等武器以自制为主的主张,挪用国内自制经费,来购买洋枪洋炮(注:张家瑞:《李鸿章与晚清舰船装备建设的买与造》,《军事历史研究》,1998年第3期,第108-111页。)。
    3.海军基地建设 清廷耗费巨额资金(570万两)建设了旅顺、威海卫两大基地和大沽船坞。为海军的给养、训练和舰船维修提供了物质基础。但大沽、旅顺、威海三基地后勤补给困难,三基地远离粮食产区,主要靠海漕运粮,而军舰的燃料也要海运,与内陆腹地交通也不发达,补给线过于漫长。这是基地建设欠妥之处(注:姜鸣:《北洋海军基地建设和晚清国防近代化》,《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年第3期,第24页。)。
    4.后勤体制建设 完善的后勤体系,是近代战争提出的要求,北洋海军是一支在武器装备上完全近代化的海军,后勤体制不能不突破旧制,做一些新的开拓,但同时旧的思想和体制对北洋海军的后勤建设仍有着相当严重的消极影响。
    北洋海军在三基地建立了复杂的后勤机构,建立了军用仓库、铁路、电报、医院等近代化的后勤保障设施。这中国军队在近代化事业中迈出的十分重要的一步。但后勤体制方面还存在着严重的问题,表现在:海军提督无权节制后勤,造成了海军内部指挥系统的多元化;各个后勤部门没有一个统一的后勤指挥机构;恤赏兵勇制度过于苛刻,不能激发士兵热情,等等(注:陈崇桥、张田玉:《中国近代军事后勤史》金盾出版社1993年6月版。第242页。)。
    (五)新军军事后勤研究 对新军后勤建设的研究,主要体现在北洋新军的军事后勤建设上。甲午战争失败后,清廷被迫实行军制改革。袁世凯、张之洞等地方大员开始仿照西方军事体制编练新军。
    1.后勤体制建设 袁世凯、张之洞等比较重视新军后勤,将后勤工作放在重要的位置。1896年后,袁世凯在新军中建立了较为系统的近代军队后勤体制,它标志着中国近代军事后勤体制的初步确立。这种后勤体制经过不断完善后,逐步推广到全国新军的编练中去,使全军有了统一的后勤统领机构和原则上统一的后勤制度(注:王其坤:《中国近代军事经济史》,解放军出版社1991年版。)。
    2.军费的收支 清廷通过“征天下之饷,练一省之兵”,使北洋六镇迅速成军。有人指出,北洋军费的78.3%来自辛亥革命后独立的省份。因此,袁世凯在辛亥革命中一手推翻清王朝,一手压迫南方革命党人屈服,军费上的考虑,是其采取如此行动的重要原因之一(注:周育民:《晚清财政与社会变迁》,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394页。)。在官兵的薪饷上,明显的特点是北洋六镇军费充足,比旧军的薪饷有所提高。地方各省新军的军费,除少数镇是由中央的度支和陆军两部协商筹拨外,绝大多数则由地方就地筹款。有些地方督抚在军费筹措上也采取了一些措施,如裁撤旧营,腾出底饷,以增加新军薪饷;借洋款充饷,等等(注:陈崇桥、张田玉:《中国近代军事后勤史》金盾出版社1993年6月版。第280页。)。由于经费的拮据,薪饷多不能足额发放。
    3.武器装备 北洋六镇皆装备了西洋先进武器,并努力统一武器的口径和规格。对武器的购买、生产和保养都做了明确的规定。这进一步提高了武器装备的近代化程度。对于各省的武器装备,由于经费短缺和购买武器的混乱无章,武器装备中仍是新旧武器并存,新式武器也是口径和规格极不统一,给保养和作战都带来很大困难,限制了新式武器战斗力的发挥。但湖北新军不同,在张之洞的努力下,该军薪饷比较充足,武器装备也较精良(注:陈崇桥、张田玉:《中国近代军事后勤史》金盾出版社1993年6月版。第348-349页。)。
    另外,在交通通讯上,近代化的交通通讯设备如铁路、轮船、电话、电报等开始运用于北洋及各省新军中,但旧式落后的骡马运输仍在新军中占很大的比重。在医疗卫生上,建立了近代化的军事医疗保障制度和随军及后方的医疗机构,配备了掌握西方医疗技术的医务人员。在军事后勤教育上,创办了一些专业技术后勤学校,培养近代化的后勤技术人才(注:陈崇桥、张田玉:《中国近代军事后勤史》金盾出版社1993年6月版。第318-332页。)。总体而言,晚清编练新军的实践,虽有局限,但促进了中国军队后期近代化的发展,其明显的进步则体现在北洋新军的建设上。至于其他各省新军的进步,则显得十分缓慢。清庭曾制定了在全国编练新军36镇的计划,但直到清朝灭亡,也没有实现。其中主要原因一是经济基础异常薄弱,旧军虚糜军饷,编练新军的军费异常拮据;二是有些地方督抚蓄意抵制,在编练新军上敷衍了事,却极力加强巡防营等地方部队。这一方面反映了清廷和地方势力之间的矛盾,另一方面,旧军队的存在,地方实权人物便可以在军队开支上谎报军费开支和吃空饷,大发其财(注:陈崇桥、张田玉:《中国近代军事后勤史》金盾出版社1993年6月版。第366-367页。)。
      三、反清武装力量军事后勤研究
    在晚清,与清军对立的国内武装力量就是太平军、捻军、陕甘回民起义军等农民起义军,还有资产阶级革命党人领导的一系列武装起义力量。晚清农民起义总体上还没有摆脱旧式中国农民战争的模式,但它毕竟发生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社会,在同国内外敌人战斗的过程中,其战略战术、体制编制,武器装备等也在发生着或多或少的的变化。同时,他们的存在,也迫使清军武器装备、后勤保障发生一系列变化,促进了中国军队后勤近代化的发展。资产阶级革命党领导的反清力量的后勤建设也有一定的特色。因此,研究农民起义军和革命党起义军的军事后勤建设,对探究中国军队后勤近代化也是有意义的。在农民起义军的研究上,学术界侧重于太平军。其中,太平军的后勤保障建设是主要研究内容。对于捻军和陕甘回民起义军的军事后勤研究,尚未见专门的论述出现。
    (一)太平军后勤保障研究 有人把太平天国的失败与后勤建设联系起来研究。得出太平天国领导人忽视后勤建设,缺乏军事经济思想,是其军事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表现在:一是没有大力加强军事经济建设,使得太平军在军费、粮食、兵员、兵器和军事运输等方面得不到有力的支持,使太平军作战不能持久(注:华强:《太平天国军事经济思想检讨》,《军事历史研究》,1989年第4期,第69页。)。二是存在着严重的流寇主义,没有大力加强后方根据地建设;太平军实行“因粮于敌”的后勤方针,饷事依赖兵事,对战争依赖性大,军队无根(注:陈崇桥、张田玉:《中国近代军事后勤史》金盾出版社1993年6月版。第112页。)。三是缺乏知人善任,后勤管理不善(注:王北生:《太平天国的失败与后勤》,《军事历史研究》,1989年第4期,第94页。)。但太平军在后勤建设上具有一定的时代特色,其主要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
    1.后勤体制 太平天国实行军政一体的制度,在经济上也实行军民合一的战时经济体制,因此,国家的财政收入,也就是军队的粮饷收入。太平军的后勤体制与整个太平天国的财政体制连是在一起的。有人指出,太平天国在首都天京有一系列的典官建制,这些中央政府所属的典官及其机构,由于职能是大多军事后勤管理和制造方面。因此,他们可以看作是太平军总指挥部的后勤军需机构(注:陈崇桥、张田玉:《中国近代军事后勤史》金盾出版社1993年6月版。第97-99页。)。圣库制度是太平军后勤保障的根本制度。太平军的物资供应都从圣库中获取。定都天京后,设立了总圣库,又设立总圣粮,将粮食从总圣库中分立出来。就其职能而言,总圣库、总圣粮所管的事务,均属后勤保障性质,相当于总后勤部(注:张一文编著:《太平天国军事史》,广西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46页。)。
    对圣库制度的评价有:圣库制度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它最大限度地集中了有限的财力、物力,为太平军的军事斗争提供了物质基础,它的功绩是不可磨灭的(注:吴雁南、韩品峥:《太平天国的圣库制度》,《文物》,1976年第1期,第7页。)。圣库制度后来遭到破坏是历史的必然,当时不具备坚持长期实行这种制度的社会历史条件,所以,它在推行过程中,受到了广大市民阶级的反对,受到了太平天国革命者私有思想的冲击,并且存在着管理不善、任意挥霍等问题,从而导致了圣库制度的破坏和最终失败(注:梁义群:《试论太平天国的圣库制度》,《北方丛论》,1983年第3期,第81-83页。)。
    太平军在一军中的后勤建制则是明确的。太平军的基本作战单位是军,在军中设有职同监军的各类典官三十五人,其中典圣库、典圣粮等负责后勤工作的官员就有二十七人。并规定从军至两司马各级都应设立圣库负责后勤工作,这属于军的后勤系统,它们受制于军的最高长官——总制(注:张玉田、陈崇桥、王献中、王占国编著:《中国近代军事史》,辽宁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91页。)。说明太平军的后勤保障体制是相当完备的。另外,太平天国还规定了太平军的供给标准,在粮食、菜金、礼拜钱、服装等方面都有规定。在供应的先后次序上,坚持以作战部队优先的原则。其中的礼拜钱是军人的生活津贴,太平天国后期,礼拜钱还有分发。军服方面,初期比较复杂,以后逐渐统一。1855年后,太平军的服装进入统一的制式阶段,标志着太平军正规化的发展(注:张一文编著:《太平天国军事史》,广西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57页。)。
    2.有关后勤的军种建设 太平军没有建立专门的后勤部队,但太平军的水营在一段时期内承担了从长江上游向天京和其他地区军队的大部分粮饷、物资的运输工作,在后勤运输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太平军中的女营、土营和童子军也分别承担了相应的后勤工作,对军队后勤上的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此外,太平天国在天京建立了通信机构“疏附衙”,通信人员称“疏附”。在占领区各地建立分支机构,在每军的典官中也设立疏附一人,负责文报的传递工作。在占领区,通过水路和陆路,派专人用船或马传递文报,若需要通过敌占区,则派人密藏文书,进行联络(注:张一文编著:《太平天国军事史》,广西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85页。)。
    3.粮饷 太平军的粮饷统一取之于圣库,圣库初期来源于拜上帝会者的交纳和战场缴获,同时,还创造了“进贡”和“打先锋”等形式筹措军费。后期,由于军费开支的浩大和圣库制度的破坏,加上定都天京后,天朝田亩制度没能实行,太平天国不能就地取粮,粮饷主要来自长江上游的湖北、安徽、江西等省。太平天国在它的统治区实行了“照旧交粮纳税”的政策。同时,还有各种名目繁多的杂税。有人指出,太平天国的粮饷筹集政策存在着失误,即过分集中其统治下的人民,摊派过重,再加上征收过程中用人不当,导致人民的反抗情绪,而没有采取“资于敌”的政策,没有重视开拓江南、江北富源,夺取清廷北运的粮饷为己所用(注:华强:《太平天国军事经济思想检讨》,《军事历史研究》,1989年第4期,第71页。)。另外,太平军解决粮食的办法还有采购,主要的采购对象是粮商和民众,还有外国人(注:张一文编著:《太平天国军事史》,广西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53页。)。
    4.武器装备建设 太平天国起义正处于西洋武器装备向中国引进时期,太平军的武器装备也受到了这一趋势的影响。在斗争中,太平军也开始利用西洋武器来提高军队的战斗力。关于太平军武器装备的近代化建设,主要表现在:太平天国的初兴阶段便开始了由冷兵器向热兵器的过渡,主要表现在火器的普遍铸造和广泛使用上,不过,这时期主要使用的是旧火器;太平天国后期新旧火器更新较快,较大量的使用洋枪洋炮。在西洋武器的来源上,主要有战场缴获、以高价向外国购买和设厂仿造三个方面(注:蓝振露:《试论太平天国的军火进口贸易》,《史学月刊》,1991年第6期,第42页。)。在太平天国后期,还建立了洋炮馆,它是战时军械所,负责维修洋枪洋炮,制造西洋子弹、炮弹。在李秀成的建议下,太平军中也建立了自己的洋枪队,并聘请洋人训练(注:华强:《太平天国军事经济思想检讨》,《军事历史研究》,1989年第4期,第75页。)。所以,有人指出,中国军队的近代化历程,首先是从太平军中开始的。在激烈的战争实践中,太平军不断改善武器装备,从而大大缩小了武器装备近代化历程,甚至势必很快赶上或超过中外反动军队武器装备的近代化程度(注:朱哲芳:《太平军兵器近代化探略》,《军事历史研究》,1990年第3期,第115页。)。在这种形势下,太平军主要的敌人湘军和淮军也不得不引进洋枪洋炮,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军队的近代化进程。
    由于太平天国领导者并不重视军队武器装备的改进,太平天国的武器近代化主要出现在李秀成统帅的太平军。从整体上看,太平军的武器装备改善有限,近代化程度低下,多数太平军将士仍然使用原始的长矛大刀和抬枪抬炮(注:华强:《太平天国军事经济思想检讨》,《军事历史研究》,1989年第4期,第76页。)。
    (二)资产阶级革命党起义军的军事后勤研究 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党人主张以暴力革命手段,彻底推翻封建专制王朝,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政府。有关资产阶级革命党人军事后勤的研究,涉及到军事后勤思想、后勤体制和战时后勤保障等。
    在对资产阶级军事后勤思想的研究中,孙中山的军事后勤思想是主要内容之一,而且其范围远远超过晚清,包括了孙中山战斗的一生。孙中山批判地吸收了中外后勤建设和后勤保障的理论精华,在组织领导武装斗争的实践中,逐步形成了系统的军事后勤思想。主要是:1、科学地认识到军事实力与国家经济之间的关系。认为战争不仅是军事力量的较量,也是经济力量的较量,主张大力开发中国资源,发展中国的实业,建立强大的国家经济,进而“努力实行扩张军备建设”。2、后勤准备是进行武装斗争的先决条件,主张“先筹备大款,然后举事”,要充分准备对前方作战的接济(注:石文年:《孙中山军事后勤思想探讨》,《军事历史研究》1995年第1期,第151-152页。)。3、注重军队后勤建设,主张统一编制,整顿饷务,裁汰冗兵,以节约军费。4、重视军队的武器装备建设,提出海外援助、“因械于敌”等思想,后来主张加强军工建设,扩大兵工厂,保障军队有充足的武器(注:谢健、毛振发:《孙中山军事思想的几个问题初探》,《纪念辛亥革命七十周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中华书局编辑部编,中华书局1983年版。)。5、认识到军事交通和国防工业对加强国防的重要作用,主张发展军事交通和振兴国防工业(注:毛振发:《孙中山军事思想论述》,《中国军事科学》1996年第4期,第129页。)。
    在军事后勤体制建设上,在孙中山制定的“革命方略”中,曾拟订了国民军的后勤体制与章程。另外,辛亥革命期间,各省军政府和南京临时政府存在期间,在后勤体制上还有所建树,颁布了一系列军事后勤条令,在军事后勤体制、各军队和军事机构的供应标准都有了明确的规定,但由于辛亥革命的果实迅速被袁世凯篡夺,以及在军费上的困难,基本上没有贯彻实施(注:陈崇桥、张田玉:《中国近代军事后勤史》金盾出版社1993年6月版。第448页。)。
    从1894年兴中会成立到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革命党人在全国各地连续发动了大小十几次武装起义。由于他们大多借助于会党和新军中的革命党人组织起义,且力量均比较弱小,持续时间也比较短,因此,这些起义并没有建立正式的编制和后勤保障机构。关于他们的后勤研究,主要体现在对起义经费和军械的筹措上。历次起义的枪支、弹药的购买费,起义士兵的伙食费,绝大部分是孙中山、黄兴等革命党人在世界各地的华侨中募捐得到的(注:陈崇桥、张田玉:《中国近代军事后勤史》金盾出版社1993年6月版。第395-417页。)。关于起义的武器,主要是海外购买输入,炸弹多是自己制造的。武器装备的购买、制造与运输,都是非常艰险的。辛亥革命前的历次武装起义多是由于军费和武器的短缺而遭到失败。没有充足的后勤保障,无疑是起义军失败的重要原因。
    辛亥革命时期,革命军的后期工作主要内容有如下几个方面:武器装备方面,与以前从海外购买武器为主不同,革命中主要是夺取敌人的武器来武装自己,如运动清军反正、战场上缴获、直接占领清军设在各地的军火仓库和军械制造工厂。由于武器来自各个方面,因此革命军队的武器口径和规格极不统一,这给维修和保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注:陈崇桥、张田玉:《中国近代军事后勤史》金盾出版社1993年6月版。第422页。)。由于新式武器的短缺,冷兵器和旧式火炮仍大量应用于革命军。
    革命军的军费来源,首先是来自国内,有革命党人的会费和捐款、没收敌人的藩库,后一项是军费的主要来源。当地群众和工商各界人士受到辛亥革命的胜利的鼓舞,对革命事业进行了公开的财政支持,也是军费的主要来源之一。其次是来自华侨与港澳同胞的捐助。华侨支持革命的款项绝大部分是义捐。虽然革命组织也发行了一些债券,但持这种债券的华侨并不要求一定兑现。
    尽管如此,由于封建势力军事进攻和外国列强的经济遏止,革命军的军费仍然是相当紧张的。1912年1月1日,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感到最大的困难就是军费支出庞大,入不抵出(注:陈崇桥、张田玉:《中国近代军事后勤史》金盾出版社1993年6月版。第435页。)。帝国主义借口关税是清政府所借外债和赔款的担保品,劫夺了各省军政府的一项重要的税收——关税。面对财政危机,南京临时政府和各地的军政府不得不发行纸币、军用券和公债券,而发行纸币的准备金,则主要依赖外债,其购买军火的费用,也多来自外债。据研究,南京临时政府存在期间,其财政来源的一半以上来自外国的借款(注:陈崇桥、张田玉:《中国近代军事后勤史》金盾出版社1993年6月版。第436页。)。经济上依靠他人,军事和政治上必然的不能自主。革命政府对革命军后勤保障的诸多困难,导致军队战斗力的减弱,这反过来又导致了革命政府在政治上的软弱,不得不向中外反动势力妥协。
      四、晚清军事后勤研究的特点及发展趋势
    晚清军事后勤的发展是中国军队近代化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极其丰富的内容和深远的影响。综合以上内容,概略总结一下对晚清军事后勤研究的特点:1、内容上重点突出,但不够系统、全面。如侧重于后勤体制、粮饷和武器装备的研究,对交通、通讯、医疗等方面的研究较少涉及;侧重于后勤建设等静态方面的研究,在战时后勤保障等动态方面的研究上,《中国近代军事后勤史》作了有益的尝试,但在研究深度上仍需进一步加强。晚清军队的后勤思想、后勤体制建设、粮饷建设、武器装备建设是军事后勤的重要内容。对它们进行重点和系统的研究是搞清晚清军事后勤状况及其演变历程的重要突破口,经过学术界二十几年的研究,已经基本理清了这些方面的发展脉络,为今后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深厚的基础。2、在研究方法上是侧重自身研究,但缺乏与相关方面的比较研究,如侧重与后勤自身研究,对于后勤与经济、后勤与战略战术等相关方面的研究较少涉及;关于军事后勤自身的演变研究较多,关于晚清军事后勤与同时期外军后勤的比较研究较少。
    晚清是中国古代军事后勤向近代军事后勤过渡的重要时期,随着近代化武器装备的运用和新兵种的出现,军事后勤也发生着全方位的质的变化。因此,仅仅对主要方面进行研究显然是不够的,对于晚清军事后勤的本身,研究的内容和程度要进一步向深度和广度拓展,在深入研究主要方面的同时,还要加强全方位的研究,比如对军事交通、通讯的研究、对军事医疗卫生的研究、对战时后勤保障的动态后勤的研究。这些虽有涉及,但远未深入,是今后研究的方向。研究方法上,在深化后勤自身研究的同时,还要加强相关研究和比较研究,晚清军事近代化历程是一个系统的变革,军事后勤的变革仅是其中的一部分,要充分重视军事后勤与军制变革、军兵种变化、武器装备的引进和军工生产以及战略战术的变化等方面的一系列近代化历程,将军事后勤放入中国军事近代化的总体进程中去考察,才能深刻了解其共性、个性和在总体进程中的历史地位。同时,还要注意中国军事后勤与同时期国外军队后勤建设的比较研究,即将其放入世界军事后勤近代化进程中去考察,以探究中国军事后勤与外军后勤建设相比所具有的差距和自身特色。以吸取经验,发挥自身特色,为我军后勤的现代化、正规化建设,提供借鉴。 

作者:郜耿豪

发表评论 共条 0评论
署名: 验证码:
  热门信息
《清代詩文集彙編》目錄
【美】卫周安:新清史
袁剑:“新清史”与清代中国的“边...
中岛乐章:2002年日本史学界关...
海外学者对中国史学的研究及其思考...
柯娇燕:A Translucen...
1886年英国探险家对长白山主峰...
中日甲午战争史研究的世纪回顾
  最新信息
杨珍:鳌拜罪案史料辩证——兼论清...
赵连稳:圆明园经费来源问题初探
李文杰:清代的“早朝”──御门听...
周增光:失败的集权与立威——载沣...
《八旗和绿营:满洲帝国和清代中国...
菊池秀明《从金田到南京》出版
金光明《边疆地区的资本主义》出版
山本英史:《赴任する知県》出版
  专题研究
中国历史文献学研究
近世秘密会社与民间教派研究
近世思想文化研究
清代中外关系研究
清代边疆民族研究
中国历史地理研究
清代经济史研究
清代政治史研究
清代社会史研究
中国灾荒史论坛
  研究中心
满文文献研究中心
清代皇家园林研究中心
中国人民大学生态史研究中心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3-2007 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 Powered by The Institute of Qing History
< 本版主持:刘文鹏 > < 关于本站 | 联系站长 | 版权申明>
账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