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首页 | 本所概况 | 新闻动态 | 本所学人 | 学术前沿 | 本所成果 | 人才培养 | 学术刊物 | 基地管理 | 清史纂修 | 清史文献馆 | 清风学社
  
前沿动态 海外汉学 国家政治 军事活动 新书评介 人物研究 政坛轶闻
站内搜索:
请输入文章标题或文章内容所具有的关键字 整站文章 清代政治史研究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清代政治史研究 >> 国家政治 >>
张海荣:甲午战后改革大讨论考述
来源: 作者: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0-12-08

摘要:甲午战后,光绪帝颁下改革谕旨及胡燸棻、康有为等条陈折片九件,要求将军督抚们各就本地情形悉心筹划,由此引发一场关于战后改革问题的大讨论。这场清朝执政集团在重要历史转折时刻展开的关乎朝廷前途命运的大讨论,并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但一定程度上折射出各地大员的知识水准和精神状态,揭示了清廷屡遭挫折、求变无成的深层原因。

关键词:光绪帝改革谕旨九件折片变法改革大讨论

 

甲午战后不久,为回应朝野上下的变法呼声,光绪帝颁布改革谕旨”及胡燏棻、康有为等条陈折片九件,引发各地将军督抚展开了一场关于改革问题的大讨论。安徽巡抚福润就此评论道:“圣天子锐意振兴于上,诸臣恳切敷陈于下,精研时务,共图改弦更张……化弱为强、转危为安之几(),诚在斯举。”①署理直隶总督王文韶也称:此诚我中国自强之一大转机也。”②维新派更是欢欣鼓舞,盛赞:薄海臣民,捧读王言,破去拘索()之见,光大维新之命,化行风被,人人可以昌言新法。”③

关于此次大讨论,孔祥吉于1988年出版的某书中曾辟一专节论述。此后,又有佟洵《甲午战后一场变法与反变法的斗争》,⑤李元鹏《试论甲午战后“因时制宜”谕引发的讨论》、⑥《光绪乙未年地方督抚的自强论争》、⑦《晚清督抚与社会变革——以1895--1898年初督抚的自强活动为中心》等文。对于九件折片的作者及内容、参与复奏的督抚及奏折,学者们各执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遵旨筹议时务酌度办理情形分晰复陈折》,《军机处录副·光绪朝·内政类·戊戌变法项》,3l08561216,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又,本文所引档案藏于该馆者,以下不再注明。

《遵旨复奏时政请以开银行修铁路振兴商务为首要折》,《军机处录副·光绪朝·内政类·戊戌变法项》,3l0856127

《强学报》第1号,光绪二十一年十一月二十八日,中华书局编辑部编:《中国近代期刊汇刊:强学报。时务报》,北京:中华书局。1991年,第3页。

孔祥吉:《康有为变法奏议研究》,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88年,第97—108页.《北京联合大学学报》1995年第2期。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政治史研究室、河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编:《晚清改革与社会变迁》上册,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第l53—163页.

《贵州社会科学》2009年第5期。

博士学位论文,河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2009年,第25—46页。

 

词;①关于大讨论的性质及影响,亦众说纷纭。②笔者近撰《关于引发甲午战后改革大讨论的九件折片》,专就九件折片问题作详细考证。③现拟在前文基础上,进一步展开详细论述,以期在更广泛的层面上揭示甲午战后清朝统治阶层应对改革的态度、策略及实践,加深对甲午战后政局的认识。

 

一、改革谕旨与九件折片

 

甲午中日战争使得洋务派30余年的努力宣告破产,随后签订的《马关条约》更使举国震惊:大臣争于上,庶僚争于下,台臣争于内,疆臣争于外,以及防边之将帅,上计之公车,泣血拊膺,合词呼吁。下至农工商贾之流,废业奔号,辍耕太息。”④抨击矛头所向,直指中枢。

面对险峻形势和舆论压力,光绪二十一年四月十七日(1895年5月11),即《马关条约》在烟台互换后第四天,光绪帝颁发朱谕,饬六部、六()卿、翰、詹、科、道至内阁恭阅有意将国人的关注点引向兴革与图强:

 

后我君臣上下,惟当坚苦一心,痛除积弊,于练兵、筹饷两大端,尽力研求,详筹兴革,勿存懈志,勿骛虚名,勿忽远图,勿沿故习,务期事事核实,以收自强之效。朕于中外臣工有厚望焉!

 

两日后,他又借为新贡士拟复试命题之机,表露“与海内贤能力矢自强、单心图治”之意,鼓励众人“直言无隐”。⑥四月二十八日的朝考,则明确以“变则通通则久论”作为论题。⑦闰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孔祥吉以刘坤一《遵议廷臣条陈时务折》为据,将九件折片的作者确定为:徐桐、胡燏棻、张百熙、陈炽、准良、信恪、康有为7人;他并未开列各地的复奏名单,其书中提到者有额勒精额、李秉衡、吴大徵()、廖寿丰、马丕瑶5人。(孔祥吉:《康有为变法奏议研究》,第100—108)佟洵采信了孔祥吉对于九件折片的研究,但将准良误作桂良;另以不完全列举的方式提到有l719人复奏。(佟洵:《甲午战后一场变法与反变法的斗争》,《北京联合大学学报》1995年第2)李元鹏新近提出,九件折片的作者应包括易俊,但仍将张百熙《请饬督抚荐举人才片》及徐桐《和议虽成武备难缓仍应选将练兵以固根本折》列入;对于复奏大员,则统计出26人,但所列有误。(李元鹏:《晚清督抚与社会变革——1895--1898年初督抚的自强活动为中心》,第26—2735—36)

关于此次大讨论的性质,孔祥吉认为主要围绕着要不要更张旧法,推广西学;要不要引进先进的资本主义生产技术;要不要推广西方文化,改革考试方法三个问题进行,从实质上说来,是前进与倒退之争,开新与守旧之争(孔祥吉:《康有为变法奏议研究》,第l03—l08)由于掌握的材料有限,他对此问题的展开尚留余地。佟洵强调了此次论争的政治性,认为这是一场维新派与守旧派、变法与反变法两大政治势力的斗争,也是后党与帝党的一场较量,各项新政的反对者,至少占半数以上光绪的圣旨毫无权威,纹丝不能触动督抚的冥顽态度,更不能督责他们认真遵照实行。一道诏书几成一纸空文(佟洵:《甲午战后一场变法与反变法的斗争》,《北京联合大学学报》1995年第2)这些说法有待商榷.李元鹏则认为大多数督抚赞成自强主旨及练兵筹饷、修路开矿、兴学育才等具体措施,由此拉开了清廷自强改革的序幕(李元鹏:《光绪乙未年地方督抚的自强论争》,《贵州社会科学》2009年第5期,第125)证诸战后清朝的改革成绩与社会舆论,难称客观。

《广东社会科学》2009年第5期.

《御史王鹏运奏应相机收复辽台以系人心而维国脉折》,光绪二十一年四月十七日,戚其章主编:《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续编·中日战争》第3册,北京:中华书局,1991年,第355页。

陈义杰整理:《翁同穌日记》第5册,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第2803页。

《德宗实录》(),《清实录》第56册,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第780—786页。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光绪宣统两朝上谕档》第24册,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 181页。

 

月十三日,光绪帝下诏求贤,命内外臣工保举洋务、西学人才。①

户部尚书翁同穌公开赞成改革,日言变法对日和约达成后,他曾草拟《微臣奉职无状上累圣明亟请罢斥以明黜陟折》,自请处分,然未呈。五月二十六日,户部出奏《偿款太巨请饬通盘筹画兴利裁费折》,要求各省将军督抚各抒己见,如有可兴之利,可裁之费,于国有益,于民无损,勿畏烦难,勿避嫌怨,勿拘成法当日奉旨允准。光绪帝还将参议者的范围扩大到大学士、六部九卿暨各直省将军督抚。

甲午战事后期,求思潮已在鼓荡。光绪帝的刻意引导,致使官员士子纷纷上奏言事,其中包括协办大学士吏部尚书徐桐、军机章京户部员外郎陈炽、广西按察使胡燸棻、户部主事聂兴圻、陕西按察使李有棻、委散秩大臣信恪、南书房翰林张百熙、翰林院编修丁立钧、掌浙江道监察御史易俊、翰林院编修阎志廉、翰林院侍讲学士瞿鸿機、翰林院侍读学士准良、詹事府少詹事阔普通武、吏科掌印给事中余联沅、吏科给事中褚成博、广东进士康有为等。⑥文廷式说:“和议既成,举国争言洋务,请开铁路者有之,请练洋操者有之,请设陆军学堂、水师学堂者亦有之。其兴利之法,则或言银行,或言邮政,或请设商局,或请设商务大臣。”⑦汪康年也说:“京中言变法者甚多,自上上下下几乎佥同。”⑧

在这一背景下,闰五月二十七日(7月19),光绪帝颁布改革谕旨:

 

自来求治之道,必当因时制宜,况当国事艰难,尤应上下一心,图自强而弥隐患。朕宵旰忧勤,惩前毖后,惟以蠲除痼习、力行实政为先。叠据中外臣工条陈时务,详加披览,采择施行,如修铁路、铸钞币、造机器、开矿产、折南漕、减兵额、创邮政、练陆军、整海军、立学堂,大抵以筹饷练兵为急务,以恤商惠工为本源,皆应及时举办。至整顿厘金、严核关税、稽查荒田、汰除冗员各节,但能破除情面,实力讲求,必于国计民生两有裨益。著各直省将军督抚,将以上诸条,各就本省情形,与藩、臬两司暨各地方官悉心筹画,酌度办法,限文到一月內,分晰覆奏。当此创巨痛深之日,正我君臣卧薪尝胆之时……⑨

 

与该上谕同时缮寄下发给各直省将军督抚的,是“胡燸棻等条陈折片九件”。⑩这道新上谕突破了四月十七日朱谕中限定的“练兵”、“筹饷”两大端,扩展了改革范围,明确了仿行西法的导向(主要是经济、军事和教育方面),反映出光绪帝的所思所想及励精图治的决心。

光绪帝发下的九件折片分别是:()光绪二十一年五月初六日,陈炽:《请一意振作变法自强呈》(又称《上清帝万言书》);⑾()五月十一日,康有为:《为安危大计乞及时变法而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光绪宣统两朝上谕档》第21册,第208页。

梁启超致夏曾佑,光绪二十一年五月二十九日,丁文江、赵丰田编:《梁启超年谱长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39页。

翁万戈辑:《翁同穌文献丛编之五·甲午战争》,台北:艺文印书馆,2003年,第521—522页。

参见《户部奏摊还洋款请旨饬各省赶紧设法片》,光绪二十二年八月二十三日,王彦威、王亮编:《清季外交史料》卷122,北平:外交史料编纂处,1935年,第l8页。

《德宗实录》(),《清实录》第56册,第815页。

参见军机处《随手档》,光绪二十一年五月、闰五月。

《闻尘偶记》。《近代史资料》总44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第27页。

汪大燮致汪康年,光绪二十一年闰五月十二日,上海图书馆编:《汪康年师友书札》第1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701页。

《德宗实录》(),《清实录》第56册,第837—838页。

军机处《随手档》,光绪二十一年闰五月二十七日。

⑾孔祥吉:《晚清史探微》,成都:巴蜀书社,2001年,第137l53页。

 

自强呈》(即《上清帝第三书》,都察院代递)①()五月十七日,胡燸棻:《因时变法力图自强条陈善后事宜折》;②()五月初七日,张百熙:《和议虽成应急图自强并陈管见折》;③()五月初七日,信恪:《时事艰难请开办矿务以裕利源而图经久折》,④()五月初九日,易俊:《厘金积弊太深请饬妥定章程折》;⑤()五月十六日,准良:《富强之策铁路为先敬陈管见折》;⑥()五月十九日,徐桐:《奏为遵筹偿款兴利裁费补抽洋货加税等八条敬陈管见折》;⑦()五月十九日,徐桐:《枪炮宜制造一律片》。共计八折一片。⑨其中,陈炽、康有为、胡燏棻、张百熙的上奏带有统筹全局的性质;易俊、准良、信恪着眼于对具体政策的考量;徐桐的奏折是紧扣五月二十六日的筹款上谕而发,其附片是对于军事失利的技术性反思。

九件折片的主张并不相同,有些方面甚至是对立的。胡燏棻、康有为、陈炽都明确提出学习西方、变法自强。胡援引日本仿行西法而致富、致强之例,指出:纵观世运,抚念时艰今日即孔孟复生,舍富强外,亦无立国之道,而舍仿行西法一途,更无致富强之术。恳请光绪帝抓住甲午新败的时机,奋发图强,事苟有益,虽朝野之所惊疑,臣工之所执难,亦毅然而行之;事苟无益,虽成法之所在,耳目之所习,亦决然而更之”。他所强调的“变法”主要指筹饷、练兵、工商、学校,政治见解并未超出洋务派的范畴。康有为批评了战后朝野上下“复庆太平”的苟安局面,主张改革“国朝法度”,从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社会制度各方面实行“变法”。陈炽揭橥了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及其与甲午战败的直接关联,盛赞“泰西政教之胜于中国”,倡言:“欲振作,必须自强;欲自强,必须变法。以筹国用、罗人才为始事,以练民兵、开议院为成功。”张百熙同样痛心于“今日中国之法敝极矣”,并集矢于用人行政,颇讥“苟且因循”,但立足点还是落在“我皇上……察国事之日非,而力求其是,念时局之方危,而务求其安,于听政退朝之暇,恭取圣祖、世宗、高宗三朝圣训,勤加乙览,祖述宪章”上。徐桐大力提倡“俭德”,认为:“为今之计,惟有就现有之款力加整顿,剔除中饱,节省靡费,尽以归公而已。”而信恪、易俊、准良均属就事论事,对政治问题保持缄默.

用人行政方面,陈炽吁请光绪帝设立储才馆,登进人才,广开言路,澄清吏治,命出使大臣主持翻译泰西政治方面的书籍,变通取法西方的学部、矿政部、农桑部、商部、议院等。康有为提出“求人才而擢不次,慎左右而广其选,通下情而合其力”三端,建议由士民公举“博古今、通中外、明政体、方正直言之士”,不论已仕未仕,约十万户举一人,“名曰议郎”,承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光绪朝朱批奏折》第32辑,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第527—549页。

中国史学会主编:《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戊戌变法》第2册,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年。第277—290页。

张百熙原折见戚其章主编:《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续编·中日战争》第3册,第439—441页。遗憾的是,编者未录其附单。据翁同解《随手记》,张折有附单十四条:铁路、矿川滇、捐封典等,直设巡抚、渝设总兵、设东边督、铁甲华商捐办、银钱、罚锾、练旗兵、汰绿营、团练、变文武科、机器局。”(谢俊美编:《翁同解集》下册,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第1178l179)其中部分收入《上条呈时事疏》,孔广德编:《普天忠愤集汐卷2,光绪二十一年校印,出版地不详,第3—6页。

《军机处录副·专题类·矿务项》,3168964323

《军机处录副·光绪朝·财政类·杂税项》,3131650641

《军机处录副·光绪朝·内政类·戊戌变法项》,310856119

《军机处录副·光绪朝·内政类·戊戌变法项》,3l08561111

孔广德编;《普天忠愤集》卷2,第2页。

参见张海荣:《关于引发甲午战后改革大讨论的九件折片》,《广东社会科学》2009年第5期。

 

皇帝顾问,随时请对,一岁一换,留者领班。这较中国传统的民本思想有了很大飞跃,但与西方的议院制度仍有相当隔阂。张百熙主张“直设巡抚、渝设总兵、设东边督”,①旨在从行政管理上查漏补缺。徐桐请求裁汰冗员,将溢额的候补人员咨遣回籍,以省靡费。

经济变革方面。徐桐强调节流,主张补抽洋货、清查海关、整顿招商局、稽核电报局、酌收布捐、钩稽军饷、停止贡献,反对加赋、开矿等重累民生、无裨国计诸举,意在固守旧辙。胡燸棻、康有为倡导开源,主张引进西方先进科学技术,发展工商业。胡建议开铁路、铸钞币、开民厂、开矿产、折南漕、创邮政,康提出富国之法有六:钞法、铁路、机器轮舟、开矿、铸银、邮政。胡、康二人外,陈炽、张百熙、准良也一致赞成修铁路。很可能是受此影响,光绪帝特意将“修铁路”悬诸“改革谕旨”中各项政令之首。此外,康有为于“钞法”言之最详,建议令天下银号将实银缴存户部及各省藩库,户部用精工制钞,而给以加半钞票,规模大者户部皆助资本,亏者户部皆代摊偿。胡燏棻重点论述了“折漕”,主张将漕粮一律改征折色,官兵俸米悉易为银,漕运用款并漕督粮道、仓场侍郎、监督粮厅以下兵弁,概行裁汰,“是国家岁省数百万开销,反多数百万盈羡”,有益于国,无损于民。

军事改革方面,胡燸棻、康有为、张百熙都赞成裁汰绿营。康有为最为激进,主张全汰立汰。胡燸棻建议每年裁减二成,五年裁竣。张百熙提出各省先裁一千,大省一千五百。胡燏棻、康有为、陈炽同意规复海军。徐桐请求划一枪弹,由各官厂选择外国最快利之枪,一体仿造,子弹一律,而无须购买外洋军火。胡燏棻、康有为反对官办,主张商办,胡还断言:欲藉官厂制器,虽百年亦终无起色,必须准各省广开民厂,令民间自为讲求。张百熙建议发动华侨捐购铁甲兵轮。此外,胡、康提议创练新军,胡、陈呼吁仿设巡捕,康、陈主张组织民兵,康、张建议精练旗兵。

社会改革和文化教育方面,以康有为的建议最丰富。他主张:设立农学会、丝茶局、丝茶学会,讲求专门之学;各州县设立考工院,翻译外国书籍,创行专利制度;在京师开办通商院,各省设商会、商学,仿照泰西赛会,设立比较厂;实施福利制度,移民垦荒,开办警惰院、收养所;变革文武科举,改武科为艺科,各州县遍开艺学书院,凡天文、地矿、医、律、光、重、化、电、机器、武备、驾驶,专立学堂,兼习测量、图绘、语言、文字等,择15岁以上学童入学,试以经题及专门之业,再经省学、京师大考,逐级递升;各州县乡镇皆设“书藏”,以广见闻;办报纸,开民智;设“道学”科,改乡落淫祠为孔庙,广播孔子之道于外国;培养使才;派亲贵、百官、士庶游学外国。其中,在开办新式学堂、实行书院改制、派生留学、翻译西书等方面,胡燸棻、陈炽与康有为的看法相近;陈炽还提出借鉴西方先进的生活方式,整顿街衢,举办保险、电灯、自来水各事等。②

显然,在九件折片中,康有为的条陈最全面,所言多切中时弊,尽管也不乏可商榷之处。不过当时最为当道看重者,为胡燸棻的上奏。光绪帝于收到该折的当日,即将其留中并携至书房与翁同龢进行讨论。翁记称:“见起二刻,书房亦二刻,看胡燸棻条陈也。”⑤数日后发布的“改革谕旨”,主体就采撷丁胡燸棻的上奏纲要;光绪帝下发九件折片时,又特意将胡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随手记》,光绪二十一年闰五月初七日,谢俊美编:《翁同龢集》下册,第1179页。

以上引文凡未注明出处者。均见于诸人名下之折片,并请参考相应注释。

该折很可能非胡氏亲笔所书,而是由王修植、邵作舟捉刀代笔。参见陈义杰整理:《翁同穌日记》第5册,第2812页。

军机处《随手档》,光绪二十一年五月十七日。

陈义杰整理:《翁同龢日记》第5册,第2809页。

 

置首。可见胡燸棻的论调最符合帝党上层的改革意向。

 

二、各地大员的主动献议与复奏的陆续上达

 

据军机处《随手档》、《交发档》记载,改革谕旨下发当日,军机处即分寄盛京将军、福州将军、闽浙总督、直隶总督、两江总督、湖广总督、湖北巡抚、两广总督、广东巡抚、江苏巡抚、浙江巡抚、山东巡抚12处。六月初一日,寄四川总督、河南巡抚、江西巡抚、湖南巡抚、山西巡抚、陕西巡抚、新疆巡抚、陕甘总督8处;初二日,寄钦差大臣刘坤一、黑龙江将军、吉林将军、广西巡抚。均印封四百里马递。

尽管光绪帝限定于收到谕旨后一个月内奏复,但由于此期各地大员调动频繁,议复事件众多(涉及兴利、裁费、筹饷、裁军、练兵、保荐人才、补救《马关条约》第六款等),不少省份又忙于处理教案、交涉商务(主要是江苏、浙江、湖北、四川等省),加之谕旨奏折皆由塘驿汛铺传递,辗转需时,各地的复奏前后拖拖拉拉持续大半年。

改革谕旨尚未遍达、各地复奏陆续到京之际,朝廷又收到不少大员的上奏,主动就善后事宜献计献策。其中包括署理漕运总督邓华熙、甘肃新疆巡抚陶模、署理两江总督张之洞、督办东征军务钦差大臣刘坤一、广东巡抚马丕瑶、湖北布政使王之春、浙江巡抚廖寿丰、四川提督宋庆、盛京将军依克唐阿、直隶布政使王廉等,均是政坛活跃人士。另据夏曾佑称,署理湖广总督湖北巡抚谭继洵也拟奏请“改章”,已拟就而未发,忽得“改革谕旨”及九件折片,正与其“原折相合”,遂将此奏改为议复。①

邓华熙结合洋务运动失败的惨痛教训,强调了易辙改弦的重要性,主张学习泰西立国之

 

泰西立国具有本末:广学校以造人材,设议院以联众志,而又经营商务以足国用,讲求游历以知外情。力果心精,实事求是。夫然后恃其船械,攸往咸宜。

 

并随折呈进郑观应《盛世危言》一书,赞其“于中西利弊透辟无遗,皆可施诸实事”。②陶模从培养人才立言,罗列十三款:整饬国子监,汰减考生中额,定小试年限,停止捐例,各部院堂司官练习政事,破除旗兵积习,文武大员勤以率属,禁食洋烟,分设算学、艺学科目,培养水、陆军人才,变通操法,考求工艺,官员力戒自欺。③张之洞分析了甲午战争带给中国的灾难及战后的险峻情势,条陈九事:练陆军、治海军、造铁路、分设枪炮厂、广开学堂、讲求商务、兴办工政、多派游历人员、预备巡幸之所等。除第九条外,所言大体不出胡燏棻议论的范围.④刘坤一紧随其后,专折吁请设立商务公司,修造铁路。⑤马丕瑶奏陈时务十款:懋修圣学、固结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夏曾佑致汪康年,光绪二十一年六月十三日,《汪康年师友书札》第2册,第1314页。

《时事艰难亟宜补救谨陈管见并录呈书籍折》,光绪二十一年三月二十六日,《军机处录副·光绪朝·文教类·图书项》,314571749

《培养人材疏》,光绪二十一年五月十一日,《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戊戌变法》第2册,第269—277页。该折出自其子陶葆廉之手,参见《汪康年师友书札》第4册,第4120页。

苑书义等主编:《张之洞全集》第2册,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l998年,第989--1001l009—1011页。学术界一般认为该折为张謇所拟,参见《代鄂督条陈亡国自保疏》,张謇研究中心、南通市图书馆编:《张謇全集》第1卷。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年,第29—4l页。然据郑孝胥闰五月初二日、初六日、十一日、二十日日记。似乎他才是主要撰稿人。参见劳祖德整理:《郑孝胥日记》第1册,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第499—503页.

《请设铁路公司借款开办折》,光绪二十一年六月二十日,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第三所主编:《刘坤一遗集》第2册,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882—886页。

 

心、广开言路、崇实政务、慎择疆吏、预备将才、整顿水师、精练陆师、博访使臣、保护华商,归结于“敬天法祖”。①新近使俄归来的王之春,也就“身所亲历,目所经见,凡有关于国家富强之计者胪列八端:开拓铁路、变更军制、变通科举、造就人才、筹措款项、讲求商工、振兴矿务、交涉宜专。廖寿丰提出补救之策四条:端政本、节财用、修武备、整吏治,主张在尊奉圣贤经传的前提下,兼采西学。宋庆对于中外臣工纷纷条奏,言富言强,仍不外于效西法之一说不以为然,认为:我用我法,实事求是,庶几将士一心,缓急足恃。”⑤而同样久历战阵的依克唐阿则赞成仿效西法,条列奉天“万不可缓”者六事:练军、炮台、铁路、制器、矿产、民团。⑥王廉“甄采古今,炉冶中外”,密陈八条:改民兵、兴邮政、减取额、订西书、通教情、核户口、停止实官捐、删订各部则例;而在“核户口”一条中,他还特别强调:“将来改民兵、复选举、设议院,尤不能不以核户口为权舆。”⑦其中以张之洞的上奏最受光绪帝眷顾,收到该折的当日,即下旨督办军务处就张折内“铁路”一条,妥议具奏。⑧

就以上诸人的上奏来看,看法相当芜杂,变革意识更有明显差距。其中隐约触及政治改革的只有邓华熙、王廉,二人都提到了“设议院”,但又隐晦其词。张之洞、王之春的看法大体相近,主张在经济、军事、文化教育领域实行改革,与“改革谕旨”的精神基本吻合。刘坤一专就修铁路,依克唐阿专就军事、经济改革,发表了看法。陶模、廖寿丰特别强调人才的重要性,同意实行有限的军事、教育改革。马丕瑶身处中西文化交汇的前沿省份,然见解新旧杂糅,且不乏隔膜肤廓之论。宋庆久经沙场,却反对西法练兵。此外,张之洞、刘坤一还同时提出联俄结援的建议。⑨

要更全面了解各地大员的思想见解和政治态度,还需深入研究各地的复奏。目前笔者搜集到21位将军督抚的复奏折,包括署理直隶总督王文韶、盛京将军裕禄、江西巡抚德馨、河南巡抚刘树堂、署理吉林将军恩泽、浙江巡抚廖寿丰、护理陕西巡抚张汝梅、钦差大臣两江总督刘坤一、开缺湖南巡抚吴大澂、安徽巡抚福润、广西巡抚张联桂、广东巡抚马丕瑶、荆州将军祥亨、山东巡抚李秉衡、革职留任陕甘总督杨昌浚、甘肃新疆巡抚陶模、四川总督鹿传霖、两广总督谭钟麟、兼护湖广总督湖北巡抚谭继洵、继任江西巡抚德寿、山西巡抚胡聘之、浙江巡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敬陈管见及时奋兴折》,光绪二十一年六月初六日,《光绪朝朱批奏折》第120辑,第627—638页。王之春:《使俄草》卷8,光绪二十一年闰五月十五日,光绪二十一年孟秋上海文艺斋石印本,第42—43页。

《时艰孔迫道宜自强折》,光绪二十一年六月十九日,孙学雷、刘家平主编:《国家图书馆藏清代孤本外交档案》第25册,北京: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2003年,第10596--10635页。

《时局艰危亟应力图补救敬陈管见折》,光绪二十一年六月十八日,《光绪朝朱批奏折》第120辑,第638—643页。

《治兵之要应黜虚文力求实用折》,光绪二十一年九月二十二日,戚其章主编:《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续编。中日战争》第3册,第597—600页。

《沥陈奉省情形请速筹拨巨款俾得因时变法力求富强折》,光绪二十一年十二月十四日,《光绪朝朱批奏折》第32辑。第555—560页。

《敬拟自强各条折》,光绪二十二年二月初六日,《军机处录副·光绪朝·内政类·戊戌变法项》,310856148

军机处《随手档》,光绪二十一年六月十八日。

《密陈结援要策片》,光绪二十一年闰五月二十七日,苑书义等主编:《张之洞全集》第2册,第l002—1003页;《密陈联俄拒倭大计折》,光绪二十一年闰五月十五日,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第三所主编:《刘坤一遗集》第2册,第875—877页。

 

廖寿丰等。除福州将军、闽浙总督的复奏情况不明,张之洞、黑龙江将军、江苏巡抚未有奏复外,多数官员均已奉旨议复。①此外,河南布政使额勒精额遵照光绪十五年十月二十日藩、臬均准专折奏事谕旨,自行上奏。笔者亦将其并人讨论。②

 

 

发表评论 共条 0评论
署名: 验证码:
  热门信息
《清代詩文集彙編》目錄
【美】卫周安:新清史
袁剑:“新清史”与清代中国的“边...
中岛乐章:2002年日本史学界关...
海外学者对中国史学的研究及其思考...
柯娇燕:A Translucen...
1886年英国探险家对长白山主峰...
中日甲午战争史研究的世纪回顾
  最新信息
杨珍:鳌拜罪案史料辩证——兼论清...
赵连稳:圆明园经费来源问题初探
李文杰:清代的“早朝”──御门听...
周增光:失败的集权与立威——载沣...
《八旗和绿营:满洲帝国和清代中国...
菊池秀明《从金田到南京》出版
金光明《边疆地区的资本主义》出版
山本英史:《赴任する知県》出版
  专题研究
中国历史文献学研究
近世秘密会社与民间教派研究
近世思想文化研究
清代中外关系研究
清代边疆民族研究
中国历史地理研究
清代经济史研究
清代政治史研究
清代社会史研究
中国灾荒史论坛
  研究中心
满文文献研究中心
清代皇家园林研究中心
中国人民大学生态史研究中心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3-2007 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 Powered by The Institute of Qing History
< 本版主持:刘文鹏 > < 关于本站 | 联系站长 | 版权申明>
账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