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首页 | 本所概况 | 新闻动态 | 本所学人 | 学术前沿 | 本所成果 | 人才培养 | 学术刊物 | 基地管理 | 清史纂修 | 清史文献馆 | 清风学社
  
研究动态 专题研究 灾荒史话 学人文集 饥荒档案
站内搜索:
请输入文章标题或文章内容所具有的关键字 整站文章 中国灾荒史论坛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中国灾荒史论坛 >> 专题研究 >> 隋唐宋元 >>
宋代太湖地区农业水利的治理及其社会环境因素的制约(一)
来源: 作者: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9-10-16

钱克金; 张海防

                              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 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部

                                                            中国经济史研究2009 01  


 

 内容提要:鉴于以往关于宋代太湖地区农业水利的研究,主要以抽样示例来说明问题,不免会出现以点代面的不足,甚而有将诏议兴修水利事项误作实践治绩加以论断者。本文在认真甄别了有关史料的基础上,以叙述与统计相结合的方法,对宋代太湖地区农业水利的实际修治情况,进行了总的勾画。由此总结了它的特点,并从社会环境因素的制约角度阐释了该时空水利建设的局限性。

关键词:宋代  农业水利  社会环境  治理

 

学术界一般认为,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起始于唐代“安史之乱”之后,至北宋后期已完成,核心地为太湖流域。而太湖地区古代农业经济的兴起和发展,是以水利兴建、修治为基础的。其崛起、发展成为全国经济重心,是历代劳动人民坚持不懈、创造性地变害为利的结果。然而太湖流域在完全确立了它的全国经济重心地位之时,水利问题也异常复杂起来,直至现在仍是不可掉以轻心的问题。本文拟就宋代太湖地区农业水利修治情况、特点及社会环境因素的制约,谈一点自己不成熟的研究心得和看法。

 

一、宋代太湖地区的主要水系

 

太湖地区地貌,北部由京口(今镇江)缘江向东到海,或“高峰横亘”,或“江泥沙淖”①;西有矛山山脉;西南为宜溧及天目等山地;东临大海,并由太仓以东,向南历经现在的上海嘉定、闵行以西一带,绵亘着几条弧形并列沙冈,即所谓“冈身”。这一地势表明,除沿江边缘地带,长江对太湖地区并不构成水患威胁;而易酿成灾害的,乃为源于境内西部山地及邻界皖、浙山地汛期之大水。具体而言,来水有二:一为宣、歙、池九阳江(即今永阳江)之水,经由苏南高淳县东坝一带古之所谓“五堰”水路(亦即胥溪河),东下合镇江、常州诸县山水,会于宜兴荆溪,以入太湖;另一路“自杭、睦、宣、歙山源与天目等山众流,而下杭之临安、余杭及湖之安吉、武康、长兴(会于苕溪),以入太湖”②。据宋代有关太湖地区的水利资料记载,去水之路:主要为太湖东吴淞江,宣泄湖水蜿蜒向东入海;其次为由苏州到太仓之至和塘(亦曰昆山塘),或“北纳阳城湖,南吐淞江”,或经由昆山东北之太仓及嘉定境内所谓滨海大浦入海;再次为由苏州城北至常熟之元和塘,经由其北滨江大浦,以人扬子江。此3路泄水主道,即为北宋郏亶《水利书》中所勾画出的塘浦圩田体系之3大水纲。纵浦、横塘皆围绕此3条主水道构建并相连接。总的来说,宋代太湖地区排泄积水,以吴淞江为主,以滨江、海之港浦为辅。自北宋中后期,吴淞江淤塞泄水难的问题,开始凸显;历经南宋,越发严重;至元代,浏家港(即今浏河)已开始有取代吴淞江成为太湖地区主要泄水通道之势。③

_____________________

    ()顾祖禹撰,贺次君、施和金点校:《读史方舆纪要》卷25《南直七·镇江府》。

(北宋)郏侨:《水利书》,见()张国维《吴中水利全书》卷13(载文渊阁影印本《四库全书》,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

()玛哈穆特:《都水庸田司玛哈穆特治水方略》,见()姚文灏《浙西水利书》卷中(载文渊阁影印本《四库全书》)

 

二、宋代太湖地区农业水利的修治

 

    在北宋赵氏王朝统一经略过程中,原十国之一的吴越钱氏,和平献纳版图——主要为两浙地区。故而太湖地区原先吴越兴修的水利得以完好保存并加以利用。随着宋初二三十年人口的恢复和发展,以及对土地的拓垦,因循继用的水利又怠于修治,日渐堕坏,水旱灾害随至。自此以后,太湖地区水利时修时废,水旱灾害也开始加剧。但总体而言,太湖地区农业水利在两宋时期还是获得了一定程度的有效治理,以致确立了该区在全国的经济重心地位,尤其是粮食生产地位。

    ()太湖上游农业水利的修治

    镇江府,其地理特征是山地、丘陵为多,陂塘的修治,是农业生产不可或缺的条件。练湖,位丹阳县城北,亦日练塘,《舆地志》载:“()晋陈敏据有江东,遏马林溪(源于丹徒长山、高骊诸山之水)以溉云阳(即丹阳),号曲阿后湖”;《南徐记》亦云:“()湖周百二十里,纳丹徒长山、高骊诸山之水,凡七十一流,汇而成湖”①。可见,南朝时,该湖不仅水源丰富,且占地广大。至唐永泰二年(766),因豪民侵湖为田,致使练湖仅“幅员四十里”;然而经刺史韦损治理,又“广湖为八十里”,且作斗门以通灌溉②。两宋时期,该湖所具有的农田水利重要性,仍受到较大关注。尽管也时有豪民侵湖为田,但因政府的重视,对该湖治理,前后竟达10次之多,所以基本上维持在“幅员四十里”之限③。丁义渎,“在丹阳县南三十五里,由白鹤溪口分派,……自南而北,凡三十里,溉民田数千顷。宋熙宁(10681078)中重开。……(其后湮废)绍熙中(11901194)土人袁其姓者率众()重开,仍岁大熟(到元至顺时还利赖之)。”④万束陂,“在金坛县东三十五里,宋《祥符图经》云:‘陂宜稻,顷收万束,因名’”(《舆地记胜》载:“在丹徒”);莲陂,“在金坛县西八里,宋嘉定中(12081224)废”。⑤以上二陂塘,虽不知其原委,但在宋代仍被作为农田水利加以利用过,乃是事实。

常州府太湖西宜兴县治理情况。据北宋单锷:《吴中水利书》载:“三吴之水为害滋久,较旧赋之八十常减其五六;以日月指之,则水为害于三州(即苏、湖、常)逾五十年矣。”⑥单书完成于元祐三年(1088),由此推算,至迟于宝元元年(1038),苏、湖、常3州就已遭罹水患。宜兴东部缘于太湖,且地势低平,水害之深乃是必然。对此单锷有所记述:“锷又尝见,低下之田,昔人争售之,今人争弃之。盖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读史方舆纪要》卷25《南直七·镇江府》“练湖”条。

    ②《读史方舆纪要》卷25《南直七·镇江府》“练湖”条。

    ③参见()脱脱《宋史》卷96《河渠志·东南诸水上》、卷97《东南诸水下》;()黄之隽:《江南通志》卷64《河渠志·水利治绩二》镇江府(文渊阁影印本《四库全书》)

()俞希鲁编纂,杨积庆等点校:《至顺镇江志》,江苏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294页。

()俞希鲁编纂,杨积庆等点校:《至顺镇江志》,第299页。

(北宋)单锷:《吴中水利书》(载文渊阁影印本《四库全书》)

 

年之水,十无一熟,积空头之税;或遇频年不收,则饥饿丐殍,鬻妻子以偿王租;或置其田,舍其庐,而逋至于酒坊处,有水乡沽卖不行以致败阙者,比年尤甚,皆缘水伤下田不收故矣。”①宜兴水害甚重,两宋时期于其境内进行了农田水利治理,并取得一定成效。诸如:嘉祐六年(1061),宜兴县尉阮洪疏(百渎中)四十九渎,田禾大稔;治平四年(1067),知宜兴县楼闶浚四十二渎,并于熙宁元年(1068)复开一渎,民颂之名楼公渎;宣和初,开修百渎五十八条②。所谓百渎,《读史方舆纪要》卷25“百渎”条下有释:“在县(宜兴)西南七十五里为上渎,县北六十里为下渎。昔以荆溪居数郡下流,于太湖口疏百派以分其势;又开横塘(今有横塘河)袤四十里以贯之,导荆溪下太湖,濒湖畎浍皆通焉。”由此可见,对百渎疏浚,既可泄水排涝,又可潴水御旱,委实重要。为疏宜兴积水,从而开新河、浚旧渎,见于史志记载的还有:嘉祐八年(1063),凿新溪;咸平中(9981103)及淳熙十六年(1189),先后两次浚东蠡河(位县东15里,东南流人太湖,今东、犰南有蠡河);且淳熙间又浚连接荆溪、涌湖及江南运河的水道(今为武宜运河);绍熙五年(1178),知县高商老穿故渎疏积水等③。

    常州府的武进县、江阴军,北接长江,境内有古人所开大港,南通运河北达大江,即单锷《吴中水利书》中所云:“上自丹阳下至无锡,运河之北偏,古有洩水入江渎一十四条。”④这些港读,汛期可泄西来山水入江,以缓减太湖水势;旱季可导江南流,既资灌溉,又可济运。在宋代,对其中一些港渎多加修治,以利赖之。孟渎,位府西30里武进县境内(今有新孟河),南枕运河,北流60里入长江,宋庆历三年(1043)加以浚治;澡子港(今有澡港),位孟渎东近江阴县,庆历二年(1042)浚治,自江口起,凡40里;戚墅港(今常州东有戚墅堰区),位府东30里,西北入申、利二港以达扬子江,南接运河,并续通太湖,庆历二年,自湖口起,凡浚治90里许;申港,位江阴县西30里,北达大江,南经武进县界又分为二,东人无锡五泻河,西入武进三山港,俱达于运河,先后于庆历二年、大观四年(1110)及乾道二年(1166)进行了3次疏浚;利港(今仍存),位江阴县西50里,也北人大江,南达运河,先后于天禧四年(1020)、大观四年及乾道二年进行了3次浚治;横河(今有东横河),位江阴县城东,引黄田港水贯城而东,达县东60余里,先后于天禧四年、嘉祐八年(1063)及政和三年(1113)加以开浚;宋皇祐中(10491054),对北引大江由黄田港南贯江阴城、经蔡泾闸(位今南闸镇)、下达五泻河并合无锡运河之河道(即今澄锡运河)进行了疏浚;宣和初,又开浚黄田港⑤。另外见于史籍中记载常州府水利兴修的还有:淳化三年(992)开珥渎;庆历三年浚顾塘河;熙宁九年(1076)知江阴县杨孝儒督治农田水利,元符二年(1099)知无锡县赵伾兴浚水利;崇宁元年(1102)、淳熙十三年(1186)及咸淳元年(1265)先后3次浚治后河;两宋时期,对有关重要港堰之闸也进行了修置,诸如黄田、蔡泾、五泻堰闸等⑥。

    ()太湖下游农业水利的修治

太湖下游为苏州全境及秀州华亭县等地,其地形,北乃沙冈横亘;东则冈身纵延;东南(华亭境内)也是滨海为高,向西北吴淞江倾斜⑦,呈不规则]型。苏州、华亭水田皆置其中。有宋一代,吴淞江仍为太湖泄洪人海主道。据《禹贡》记载,古太湖下游原有三江,宣泄太湖水入海。而至八世纪左右,三江中的东北向出海之娄江与流经东南达海之东江,已湮塞,宋时已不知其迹;惟存中路吴淞江,“河道依然深广,可敌千浦”⑧。然而历宋代,更确切地说自庆历二年(1042)筑“吴江挽路长堤”以后,长堤障隘太湖泄水口,不仅“太湖水常溢,浸灌三州(苏、湖、常)民田”⑨;也使淞江水流变缓,下游淤淀缩狭,加以潮汐顶托,时常壅滞不畅,潴水肆虐苏州及秀州华亭之田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单锷:《吴中水利书》。

②黄之隽等:《江南通志》卷64《河渠志·水利治绩二》“常州府”条;(南宋)范成大:《吴郡志》卷19《水利下》。

③参见《江南通志》卷64《河渠志·水利治绩二》;《读史方舆纪要》卷25《南直七·常州府·宜兴县》。

    ④单锷:《吴中水利书》。

⑤参见《江南通志》卷64《河渠志·水利治绩二》;《读史方舆纪要》卷25《南直七·常州府》;《吴郡志》卷19《水利下》。

⑥参见《江南通志》卷64《河渠志·水利治绩二》。

⑦参见《宋史》卷97《河渠志·东南诸水下》(按乾道只有九年,无十三年,此条可见其注释11)

⑧郏侨:《水利书》。

⑨单锷:《吴中水利书》。

发表评论 共条 0评论
署名: 验证码:
  热门信息
从避疫到防疫:晚清因应疫病观念的...
粮食危机、获取权与1959-19...
被遗忘的1931年中国水灾
雪灾防御与蒙古社会的变迁(193...
民国黄河水灾救济奖券述探
灾荒中的艰难“向左转”——再论丁...
《环境史视野下的灾害史研究——以...
清朝道光“癸未大水”的财政损失
  最新信息
义和团运动时期江南绅商对战争难民...
另类的医疗史书写——评杨念群著<...
天变与党争:天启六年王恭厂大灾下...
古罗马帝国中后期的瘟疫与基督教的...
清代江南疫病救疗事业探析——论清...
从神话传说看古代日本人的灾害认知
“苏联1932—1933年饥荒”...
  专题研究
中国历史文献学研究
近世秘密会社与民间教派研究
近世思想文化研究
清代中外关系研究
清代边疆民族研究
中国历史地理研究
清代经济史研究
清代政治史研究
清代社会史研究
中国灾荒史论坛
  研究中心
满文文献研究中心
清代皇家园林研究中心
中国人民大学生态史研究中心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3-2007 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 Powered by The Institute of Qing History
< 本版主持:朱浒>
您是本站第 位访客,京ICP备050207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