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首页 | 本所概况 | 新闻动态 | 本所学人 | 学术前沿 | 本所成果 | 人才培养 | 学术刊物 | 基地管理 | 清史纂修 | 清史文献馆 | 清风学社
  
研究动态 专题研究 灾荒史话 学人文集 饥荒档案
站内搜索:
请输入文章标题或文章内容所具有的关键字 整站文章 中国灾荒史论坛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中国灾荒史论坛 >> 研究动态 >> 重要书评 >>
区域灾荒史研究的一部力作——读杨鹏程教授等著《湖南灾荒史》
来源: 作者: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1-10-09

区域灾荒史研究的一部力作

———读杨鹏程教授等著《湖南灾荒史》

 

作者简介:吴广平(1962-),,湖南汨罗人, 湖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文学研究。

文章出处:《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年第2

 

中国是一个灾荒频繁的国家。过去,我们一向忽视了灾荒史的深入研究。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学术界产生了一大批有份量的灾荒史研究成果,涌现出了许多致力于灾荒史研究的专家。其中,湖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的杨鹏程教授,率领他的灾荒史学术研究团队十余年来一直沉潜于湖南及荆江-洞庭湖区的灾荒史研究,方向集中,特色鲜明,成果叠出,成绩斐然,受到学术界和决策部门的瞩目。最近,杨鹏程教授等著的《湖南灾荒史》被作为大型丛书《湖湘文库》之一种由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了。这是杨先生主持的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资助课题的结题成果。全书52. 4万字,首为“绪论”,概述了湖南省的历史沿革及自然条件。正文共设五章,第一章“古代湖南灾荒(秦汉至1644),第二章“清代前期湖南灾荒(1644-1839),第三章“清朝后期湖南灾荒(1840-1911),第四章“民国前期湖南灾荒(1912-1927),第五章“民国后期湖南灾荒(1928-1949)”。每章均分六节,对各时期湖南的水灾、旱灾、其他灾害和灾荒发生的原因及减灾防灾、赈灾救灾的情况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书末另附专文《灾荒史研究若干问题》。研究湖南灾荒史,过去虽然取得了一些专题性的研究成果,但像《湖南灾荒史》这样进行全面系统深入研究的,在学术界还是第一部。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杨鹏程教授所著的《湖南灾荒史》填补了湖南历史研究的一项空白,是区域灾荒史研究的一部力作。具体地说,《湖南灾荒史》具有如下三个鲜明特点:

一、             引证广博,资料富赡

为了广泛详尽地占有湖南灾荒史的研究资料,杨鹏程教授先后组织了18名硕士生和120名本科生到湖南各地州市及各县图书馆、档案馆进行资料搜集与实地调查,又亲赴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图书馆、湖南省图书馆和湖南省社会科学院图书馆查阅资料,搜集的灾荒资料近千万字,为本书的写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样形成了《湖南灾荒史》的第一个突出特点:引证广博,资料富赡。著者引用和参考了历代正史、方志、文牍、奏稿、近现代报刊和其它官私调查统计文献以及今人的大量研究论著。作者对历代方志中的有关湖南灾荒史的记载进行了拉网式的检索,又从浩如烟海的历史文献中搜集到一些珍贵的灾荒文献。如《四库全书》中董煟的《救荒活民书》,《明经世文编》中焦竑的《备荒弭盗议》,《清经世文编》中陈芳生的《捕蝗法》,《国风报》、《大公报》(长沙)、《长沙日报》等清末至民国的报刊有关当时湖南的灾荒报道,湖南省图书馆藏民国抄本《湖南各县救济事业资料汇存》,内部刊印的何光岳《岳阳历史上的自然灾害》和攸县档案馆编《攸县历年自然灾害资料汇编(335-1983),以及公开出版的湖南历史考古研究所编《湖南自然灾害年表》、湖南省地震局编《湖南地震史》、王孝忠主编《湖南的水灾及其防治》、毛德华、李景保、龚重惠著《湖南省洪涝灾害研究》、王克英主编《洞庭湖治理与开发》等等论著。大量的材料有力地支撑和夯实了著者的论点,也使本书增色不少。更为可贵的是,作者注重对材料的取舍斟酌,考察审核。如第264,著者明确质疑今人马宗晋等人提出的用“灾度”来确定清代水灾的等级的观点,认为古代文献中对水灾缺乏精确的计量统计,因此以“灾度”为标准来评估清朝的水灾等级显然是不现实的。这反映了著者在史料运用上的慎重与明辨。

二、             多维考察,匠心独运

    运用多学科的方法进行研究是学术突破的有效途径。本书在研究湖南灾荒史时,既注意历史文献的梳理与辨析,同时还综合运用了灾害学、水利学、地质学、历史地理学、气象学、环境科学、经济学、社会学、文化人类学等多种学科的相关研究方法,借助实证与数理统计,既重个案考察又重宏观分析,既重史料举证又重逻辑思考,以开阔的视野,多样的方法,将湖南灾荒史研究得既深且细。著者不仅描述了湖南历史上的水灾、旱灾、虫灾、风灾、雹灾、冻灾、震灾、疫灾等众多的自然灾害产生的原因、规律及影响,而且叙述了历朝历代政府和民间组织为减灾、防灾、赈灾、救灾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并进而从灾荒的发生与自然生态环境和社会生态环境(包括政治生态环境和经济生态环境)以及各种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中揭示出造成湖南十年九灾、大灾大荒、小灾小荒、无灾亦荒局面的历史原因,对历史的经验与教训作了系统的总结与深刻的反思。这样就避免了孤立地静止地看待历史问题,而将灾荒看成是与外界相互联系与制约的复杂历史现象,有助于人们更加全面、深入地了解灾荒的复杂性质和严重程度。写灾荒史,弄得不好,很容易流于资料的堆砌,繁冗沉闷,味同嚼蜡。但此书却特别耐人咀嚼。杨鹏程教授作为一位历史学家,酷爱古典诗词,具有深厚的文学修养。翻开《湖南灾荒史》的目录,我们即为著者精心运用古典诗词来结撰各节的标题所折服。如第二章“清代前期湖南灾荒(1644-1839),第一节水灾,引“千顷稻花漂水国,万区田舍入江潭”为题;第二节旱灾,引“枯山灼火云,湘水敛如匹”为题;第三节其它灾害,引“春夏滋旱蝗,祲疫且时至”为题;第四节灾荒发生的原因,引“迩来蕃息更开垦,沙洲尺寸与水争”为题;第五节减灾防灾,引“岂无富室藏?资尽空凝睇”为题;第六节赈灾救灾,引“岂无官府赈?吏胥随高低”为题。引用不但恰当精巧,而且增加了文题的形象性,一下子就吸引了读者的眼球。同样,著者在描述湖南历史上的各种自然灾害时,既注意引证历史文献的有关记载,同时也注意引述历代诗文总集、别集与各地方志中的“艺文志”中所收的众多描写灾荒的诗文,这不仅拓宽了研究视野,而且由于诗文的形象性,使我们对历史上湖南灾荒之频繁、灾区之广大、灾民之众多、灾情之惨重有了真切的了解,生动地展示了灾难深重的湖南人民的苦难史和不屈不挠的抗争史,也使得这部苍凉厚重的灾荒史著作读来感人至深。

三、             服务现实,经世济民

    历史作为传统学科,很难找到为社会现实服务的切入点。以致近年来“史学危机”、“史学无用论”甚嚣尘上。杨鹏程教授是湖南华容人,从小生活在洞庭湖边。1954年和1998年洞庭湖发生的两次特大水灾,深深刺激了这位历史学家,也使他意识到可以通过灾荒史的研究来关注现实,服务民生。于是他毅然放下手头非常熟悉的中国近代史研究,一头扎进湖南灾荒史的研究中,希望为减灾防灾的政府决策提供历史的借鉴。正是有如此的情怀与情结,因此,《湖南灾荒史》一书研究了湖南历史上自然灾害的规律、发生的原因及影响,分析了历届政府对策的得失,为当前治理洞庭水患、减灾防灾提供历史的借鉴,为史学找到了一个为现实服务的良好切入点,较好地体现了史学这门古老学科联系当前社会性热点问题的服务功能。因此,它既有学术创新意义,也有为经济建设服务的实践意义;既有可供参照的翔实资料,也有历史工作者的一份思考;既有理论上的探索也有决策方面的建议。杨先生弘扬了中国史学关注民生、经世致用的光荣传统,较好地把历史与现实结合在一起,让史学为政府治理荆-湖地区的水患及其他自然灾害提供了历史工作者的一份思考。正因为如此,杨教授的湖南和荆江-洞庭湖区灾荒史及减灾防灾对策研究不仅引起了学术界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而且也引起了政府决策部门越来越多人的重视。目前,杨先生正在主持新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0世纪洞庭湖区血吸虫病等疫灾流行史及减灾防疫对策研究”。我们衷心祝愿杨鹏程教授在区域灾荒史研究领域取得更辉煌的成就,为湖南减灾、防灾、抗灾、救灾提供更多有价值的学术见解!

发表评论 共条 0评论
署名: 验证码:
  热门信息
从避疫到防疫:晚清因应疫病观念的...
粮食危机、获取权与1959-19...
被遗忘的1931年中国水灾
雪灾防御与蒙古社会的变迁(193...
民国黄河水灾救济奖券述探
灾荒中的艰难“向左转”——再论丁...
《环境史视野下的灾害史研究——以...
清朝道光“癸未大水”的财政损失
  最新信息
义和团运动时期江南绅商对战争难民...
另类的医疗史书写——评杨念群著<...
天变与党争:天启六年王恭厂大灾下...
古罗马帝国中后期的瘟疫与基督教的...
清代江南疫病救疗事业探析——论清...
从神话传说看古代日本人的灾害认知
“苏联1932—1933年饥荒”...
  专题研究
中国历史文献学研究
近世秘密会社与民间教派研究
近世思想文化研究
清代中外关系研究
清代边疆民族研究
中国历史地理研究
清代经济史研究
清代政治史研究
清代社会史研究
中国灾荒史论坛
  研究中心
满文文献研究中心
清代皇家园林研究中心
中国人民大学生态史研究中心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3-2007 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 Powered by The Institute of Qing History
< 本版主持:朱浒>
您是本站第 位访客,京ICP备050207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