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首页 | 本所概况 | 新闻动态 | 本所学人 | 学术前沿 | 本所成果 | 人才培养 | 学术刊物 | 基地管理 | 清史纂修 | 清史文献馆 | 清风学社
  
研究动态 专题研究 灾荒史话 学人文集 饥荒档案
站内搜索:
请输入文章标题或文章内容所具有的关键字 整站文章 中国灾荒史论坛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中国灾荒史论坛 >> 研究动态 >> 学术活动 >>
灾害链研究系列:城市地震灾害链长链研究(论文摘要)
来源: 作者: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6-12-23

 

高建国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北京100029)

 

城市灾害具有叠加性,两种因素相互作用使致灾因素复杂化,灾变可能性增大,常呈灾害链的形式出现,灾害损失亦成倍增长。

城市的生命线,如供水、供气、供电、通讯、交通等等,对一个城市来说,生命线工程的摧毁是致命的,将引起城市灾害链的延续和发展。生命线工程是城市的“软肋”,电力、电话、煤气、交通中断,城市接近瘫痪。

城市地震形成的灾害链长,发生概率比农村高得多。

①意大利墨西拿市190812287.5级地震,死亡85926人,其中约有2/3的人实际死于海啸。

灾害链:地震→海啸→地陷→火灾→疫病→暴乱。

②日本东京、横滨市1923918.2级地震,死亡99 331人,伤103 733人,失踪43 476人。

灾害链:地震→地裂→缝山崩→泥石流;地震→海啸;地震→火灾;地震→饥荒→疫病。

③智利康塞普西翁市19605219.5级地震,仅智利境内就有5 700人遇难。

灾害链:地震→滑坡→湖啸;地震→海啸;地震→火山爆发。

④美国安克雷奇市19643288.5级地震,131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5.4亿美元。

灾害链:地震冰崩山崩;地震砂土液化地基失效滑坡地面沉陷;地震海啸;地震泥喷;地震储油罐破裂火灾

⑤秘鲁容加依城19705317.6级地震,丧生近7万人,直接经济损失5亿美元。

灾害链:地震→冰冠崩坏→雪崩→湖水决口→泥石流。

⑥墨西哥墨西哥市19859198.1级地震,9 500多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达7080亿美元。

灾害链:地震→湖相盆地共振→煤气管道断裂→火灾。

⑦亚美尼亚斯皮塔克城、列宁纳坎市(现名居姆里市):19881277.1级地震,死亡2.5万人,直接经济损失达10亿卢布。

灾害链:地震→严重打击能源工业→严寒;地震→救援飞机失事。

美国洛杉矶市19941176.6级地震:62人丧生,9 000多人受伤,25000人无家可归。财产损失300亿美元。

灾害链:地震→拉断煤气主干线→火灾;地震→输油管破裂→火灾→污染河流;地震→引水干线爆裂→地面形成大坑→阻断交通;地震→滑坡;地震→抢劫。

日本神户市19951177.2级地震:死亡6 432人,受伤2.6万人。经济损失达990亿美元。

灾害链:地震→火灾;地震→日经指数大幅度下滑→英国巴林银行破产;地震→震后修复→塑料原料减少出口→行情逐期攀升。

⑩阿塞拜疆巴库市200011257.0级地震。巴库居民死亡28名。大多是因为受到惊吓过度、心脏病发作而死,只有3人是被倒塌的房屋等砸伤致死的。

灾害链:地震→交通事故→天然气爆炸→严寒。

秘鲁奥科尼奥市20016237.9级地震,死亡115人,53人下落不明。

灾害链:地震→海啸→山泥倾泻→泥石流→交通中断;地震→严寒;地震→救援飞机失事。

灾害链有3个以上的“链”,称为长链。11次地震灾害链中,4链有3次,56链各2次,78链各1次,最多长达10链有2次,属于超长链。但后链发生后,即使将前链“扑灭”,后链仍旧在继续,灾害没有停息。

发表评论 共条 0评论
署名: 验证码:
  热门信息
从避疫到防疫:晚清因应疫病观念的...
粮食危机、获取权与1959-19...
被遗忘的1931年中国水灾
雪灾防御与蒙古社会的变迁(193...
民国黄河水灾救济奖券述探
灾荒中的艰难“向左转”——再论丁...
《环境史视野下的灾害史研究——以...
清朝道光“癸未大水”的财政损失
  最新信息
义和团运动时期江南绅商对战争难民...
另类的医疗史书写——评杨念群著<...
天变与党争:天启六年王恭厂大灾下...
古罗马帝国中后期的瘟疫与基督教的...
清代江南疫病救疗事业探析——论清...
从神话传说看古代日本人的灾害认知
“苏联1932—1933年饥荒”...
  专题研究
中国历史文献学研究
近世秘密会社与民间教派研究
近世思想文化研究
清代中外关系研究
清代边疆民族研究
中国历史地理研究
清代经济史研究
清代政治史研究
清代社会史研究
中国灾荒史论坛
  研究中心
满文文献研究中心
清代皇家园林研究中心
中国人民大学生态史研究中心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3-2007 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 Powered by The Institute of Qing History
< 本版主持:朱浒>
您是本站第 位访客,京ICP备050207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