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首页 | 本所概况 | 新闻动态 | 本所学人 | 学术前沿 | 本所成果 | 人才培养 | 学术刊物 | 基地管理 | 清史纂修 | 清史文献馆 | 清风学社
  
研究动态 专题研究 灾荒史话 学人文集 饥荒档案
站内搜索:
请输入文章标题或文章内容所具有的关键字 整站文章 中国灾荒史论坛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中国灾荒史论坛 >> 研究动态 >> 学术活动 >>
灾害链研究系列:从灾害链角度讨论1976年唐山大震预测(论文摘要)
来源: 作者: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6-12-23

 

郭增建1,陈家超2,郭安宁1

1.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甘肃兰州,2.7300002.广东省地震局,广东广州,510070

 

一、苏鲁皖豫大面积地裂缝与河南驻马店台风巨洪的关系

高维明等调查研究,苏鲁皖豫地裂缝始于1967年,1974年、1976年发展到极盛,是深部构造运动在地表的表现。地裂缝破坏建筑物相当于地震烈度中的Ⅶ度(见图1)。骆承政等的研究,197587503号台风在河南驻马店地区造成的巨洪,倒塌房屋560万间,死伤牲畜44万头,淹死26 000人。淹没区见图2,是图1中苏鲁皖豫地裂缝区的西南部分。

7503号台风在福建登陆后,不衰减地向河南驻马店附近前进。气象学解释是西太平洋热带辐合带北抬把台风向北推到河南驻马店。从地气耦合的角度补充认为可能是面积甚大的地裂缝区,在夏天放出携热水汽和温室气体造成的大气温湿低压状态吸引台风所致。

1  苏鲁皖豫地表现代断裂(地裂缝)网络图

2  19758月洪水淹没区域图(据骆承政)

 

 


二、唐山大震与苏鲁皖豫地裂区的关系

两者的相对位置见图3。图中黑点区为地裂缝区,黑线箭头表示唐山大震震源的断层错动,虚线表示唐山大震震源断层的延伸方向。双线箭头表示台风登陆的地方。

3  唐山大震台风地裂缝综合图

4  19767月唐山地震前的小震政)

 

 


用立交模式讨论唐山大震与地裂、巨洪区的关系。立交模式在中短期预报上的表现是在孕震断层延伸方向和孕震断层垂直方向上有小震群或前兆分布。唐山大震前在发震断层延伸方向上的河南内乡于19762539发生200多次小震组成的震群,最大Ms4级;另在发震断层垂直方向上的渤海湾长岛地方于19762542发生400多次小震组成的震群,最大Ms4.1级(见图4)。按照立交模式,这两个震群可理解为下岩石圈中剪切蠕滑断层缓慢传播时触发上岩石圈中不稳定地段发生的。由于华北地区构造主压应力方向近于东西向,与它相交45度的下岩石圈剪切蠕滑断层线为北东向和北西向。这样可由内乡和长岛各作北西向和北东向的直线,进而作出两个交点,一个在唐山地区,一个在大别山区(在图4中未画出)。苏鲁皖豫地裂缝已达内乡地区(图1),而内乡又是小震群发生区。小震群是大范围地裂区深部的活动触发了内乡地区下岩石圈中的剪切蠕滑断层活动,该蠕滑断层又影响了内乡上岩石圈中的不稳定区而发生了内乡小震群。反过来说,这个小震群反映了下岩石圈中有蠕滑断层活动,它沿北东方向传播,当传到大城东边时触发了1976422日大城4.8级地震,后继续向北东方向传播到达唐山地区,与唐山大震震源断层的错动旋性一致,故对唐山大震有触发作用,这是从立交模式讨论的地裂缝区与唐山大震的关系。

从图2可以看出,唐山大震的东南断层盘距山东济南东边的地裂缝区不是很远(约300km),地裂区的松动对该断层盘有让位作用,这就会使该断层盘有向前运动的趋势,从而对唐山大震的发生有促进作用。

三、预报讨论

把大气圈、岩石圈中的过程当作一个复合系统来看待,即当作地——气耦合系统来看待,并从灾害链的角度去由这一灾害去预测另一灾害。由于灾害是巨大的能量转化过程,资料较可靠,用它们作预报时不会误认。这是灾害链作预测一个重要优点。

发表评论 共条 0评论
署名: 验证码:
  热门信息
从避疫到防疫:晚清因应疫病观念的...
粮食危机、获取权与1959-19...
被遗忘的1931年中国水灾
雪灾防御与蒙古社会的变迁(193...
民国黄河水灾救济奖券述探
灾荒中的艰难“向左转”——再论丁...
《环境史视野下的灾害史研究——以...
清朝道光“癸未大水”的财政损失
  最新信息
义和团运动时期江南绅商对战争难民...
另类的医疗史书写——评杨念群著<...
天变与党争:天启六年王恭厂大灾下...
古罗马帝国中后期的瘟疫与基督教的...
清代江南疫病救疗事业探析——论清...
从神话传说看古代日本人的灾害认知
“苏联1932—1933年饥荒”...
  专题研究
中国历史文献学研究
近世秘密会社与民间教派研究
近世思想文化研究
清代中外关系研究
清代边疆民族研究
中国历史地理研究
清代经济史研究
清代政治史研究
清代社会史研究
中国灾荒史论坛
  研究中心
满文文献研究中心
清代皇家园林研究中心
中国人民大学生态史研究中心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3-2007 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 Powered by The Institute of Qing History
< 本版主持:朱浒>
您是本站第 位访客,京ICP备050207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