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首页 | 本所概况 | 新闻动态 | 本所学人 | 学术前沿 | 本所成果 | 人才培养 | 学术刊物 | 基地管理 | 清史纂修 | 清史文献馆 | 清风学社
  
研究动态 专题研究 灾荒史话 学人文集 饥荒档案
站内搜索:
请输入文章标题或文章内容所具有的关键字 整站文章 中国灾荒史论坛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中国灾荒史论坛 >> 研究动态 >> 学术活动 >>
灾害链研究系列:热带海洋热状况变化对热带风暴的影响(论文摘要)
来源: 作者: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6-12-23

 

宋家喜

(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北京100081

 

本文统计计算了19492000年的52年期间西北太平洋上生成的总计1 442个热带风暴(台风)的生成经度和纬度位置、中心最低气压、中心最大风速以及大风过程持续日数。分析了在不同热带海洋热状况的条件下,热带风暴(台风)活动的统计规律和特点。发现,在EL Nino事件发生年份,除了热带风暴的生成个数和在我国登陆个数明显偏少外,热带风暴生成的位置偏东、偏南,强度偏强,热带风暴的生命史长,由热带风暴造成的大风日数偏多。相反,在LA Nina事件发生年份,除了热带风暴的生成个数和在我国登陆个数明显偏多外,热带风暴生成的位置偏西、偏北,强度偏弱,热带风暴的生命史短,由热带风暴造成的大风日数偏少。

本文分析研究了在不同热带海洋热状况下,热带风暴活动的统计规律和特点形成的物理过程和可能机制。指出,赤道辐合带伴随热带海洋热状况的异常所发生的变化是导致热带风暴活动异常的直接原因。在EL Nino事件发生后,由于热带西太平洋暖水的东移,赤道辐合带也随之东移,并南移向赤道靠近。同时,由于热带地区Hadley环流的加强,副热带高压位置偏南,稳定少动且势力强大,使产生热带风暴源地的赤道辐合带偏弱,科氏力也较弱,不利于热带风暴的生成。因此,热带风暴的生成个数和在我国登陆个数明显偏少,热带风暴生成的位置偏东、偏南。但是,由于赤道辐合带移向靠近赤道的高海温地区,且热带风暴常沿着副高南侧西移,因此,强度偏强,热带风暴的生命史长,由热带风暴造成的大风日数也偏多。

上述结果对年度热带风暴预测具有实际意义。
发表评论 共条 0评论
署名: 验证码:
  热门信息
从避疫到防疫:晚清因应疫病观念的...
粮食危机、获取权与1959-19...
被遗忘的1931年中国水灾
雪灾防御与蒙古社会的变迁(193...
民国黄河水灾救济奖券述探
灾荒中的艰难“向左转”——再论丁...
《环境史视野下的灾害史研究——以...
清朝道光“癸未大水”的财政损失
  最新信息
义和团运动时期江南绅商对战争难民...
另类的医疗史书写——评杨念群著<...
天变与党争:天启六年王恭厂大灾下...
古罗马帝国中后期的瘟疫与基督教的...
清代江南疫病救疗事业探析——论清...
从神话传说看古代日本人的灾害认知
“苏联1932—1933年饥荒”...
  专题研究
中国历史文献学研究
近世秘密会社与民间教派研究
近世思想文化研究
清代中外关系研究
清代边疆民族研究
中国历史地理研究
清代经济史研究
清代政治史研究
清代社会史研究
中国灾荒史论坛
  研究中心
满文文献研究中心
清代皇家园林研究中心
中国人民大学生态史研究中心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3-2007 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 Powered by The Institute of Qing History
< 本版主持:朱浒>
您是本站第 位访客,京ICP备050207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