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家喜
(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北京100081)
本文统计计算了1949-2000年的52年期间西北太平洋上生成的总计1 442个热带风暴(台风)的生成经度和纬度位置、中心最低气压、中心最大风速以及大风过程持续日数。分析了在不同热带海洋热状况的条件下,热带风暴(台风)活动的统计规律和特点。发现,在EL Nino事件发生年份,除了热带风暴的生成个数和在我国登陆个数明显偏少外,热带风暴生成的位置偏东、偏南,强度偏强,热带风暴的生命史长,由热带风暴造成的大风日数偏多。相反,在LA Nina事件发生年份,除了热带风暴的生成个数和在我国登陆个数明显偏多外,热带风暴生成的位置偏西、偏北,强度偏弱,热带风暴的生命史短,由热带风暴造成的大风日数偏少。
本文分析研究了在不同热带海洋热状况下,热带风暴活动的统计规律和特点形成的物理过程和可能机制。指出,赤道辐合带伴随热带海洋热状况的异常所发生的变化是导致热带风暴活动异常的直接原因。在EL Nino事件发生后,由于热带西太平洋暖水的东移,赤道辐合带也随之东移,并南移向赤道靠近。同时,由于热带地区Hadley环流的加强,副热带高压位置偏南,稳定少动且势力强大,使产生热带风暴源地的赤道辐合带偏弱,科氏力也较弱,不利于热带风暴的生成。因此,热带风暴的生成个数和在我国登陆个数明显偏少,热带风暴生成的位置偏东、偏南。但是,由于赤道辐合带移向靠近赤道的高海温地区,且热带风暴常沿着副高南侧西移,因此,强度偏强,热带风暴的生命史长,由热带风暴造成的大风日数也偏多。 上述结果对年度热带风暴预测具有实际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