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童力
(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7月/20日/第005版 资讯)
本报讯(记者童力)环境史研究是近30年来国际史坛的显学之一,在我国亦日益兴盛,成果不断。今年第1期《历史研究》杂志曾刊登一组“中国环境史研究”笔谈,反映了10多年来我国环境史研究的大体状态。该期《历史研究》以编者按的形式表示将继续“支持、倡导环境史研究,以借鉴历史经验,推进跨学科研究,增进对人与自然关系之认识,用学术的方式促进人类之可持续发展”。
记者日前了解到,目前我国的环境史研究开始呈现新的趋向,即与经济全球化、历史文化认同、中外文化交流、移民及移民文化等问题相结合的趋向。
7月9日,在由河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主办的“经济全球化与历史文化认同”国际学术研讨会上,美国加州大学尔湾分校教授彭慕兰(K.Pomeranz)提出,虽然全球化的开始时间争议不断,但从长时段跨距离流动、物资与资本及人员交流的角度看,全球化的历史应该比人类可知的历史还要早。研究环境史同样应该具有全球化的视角。从这样的视角研究中国环境史,应该将外来因素的影响、移民与华人华侨、近代新式工程、外来新型病菌的传播等纳入视角,因为这些因素都或多或少地改变着中国环境。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研究员张顺洪提出,研究全球化与中国环境的关系,不应该把传统中国称作“帝国”,因为传统的中国虽然是帝制国家,却不是殖民帝国。殖民帝国最终都瓦解了,但中国不会瓦解,因此称传统中国为“帝国”或“生态帝国”,是不科学、不准确的概念,极易产生歧义。
在当天的会议上,河北师范大学环境史研究中心同时宣布成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