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清林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北京100029)
在分析数千张有关卫星遥感图像与大量其他资料的基础上,研究了2004年12月、2005年3月印尼苏门答腊Mw9.0、8.6级巨震与2005年6月17~23日西江大洪水之间可能具有的成因联系,提出了灾害链的场效观点或区链说。
笔者认为,灾害链是自然演化稳态过程中的失稳振荡与理化非线性调整的产物。任何一段“链”都不是孤立存在的,从时间上与空间上看皆是如此。一次大地震,之前可能有前震、干旱,之后可能有余震、暴雨。然而,前震、干旱并非主震之因或链之始,余震、暴雨亦非主震之果或链之终。
震-洪链一般被认为是大震发生后出现的大范围“放气”的产物。然而,地球排气并非在大地震后才有的,强震前的地球排气可能更为强烈,为什么没有导致降水量增加及发生洪水?从卫星遥感图像可知,至少在2004年12月Mw9大地震1年前震中附近就有了排气现象,其排气量有阶段性的波动变化,但这种变化并非都是该次大地震孕震过程的产物,而是叠加有该期间其他强震活动的影响。这可反映在地下排气点位置与云气赋存状态的变动上。
大震改变了地壳的应力分布,会发生一系列随时间变化的现象,包括余滑、孔隙流体的流动、下地壳和上地幔的黏-弹性张驰、断层附近应力和孔隙压力的调整等。地震发生后最初2个月孔隙弹性物质的回跳与某些震-洪现象的时间间隔尺度较为一致,相应的是地震引起的水位变化的快速恢复(1—2个月)。在川滇地区。2004年12月26日印尼特大地震引起的地壳水平运动增量总体上呈张性松弛变化。这些变化在同一区域的不同地点是不同的。
2003年1月到2005年7月,与印尼大地震区域关系较为密切的M≥7地震有42次,据震中与发震时间的丛集性把它们分为28组,每组有1个、2个或多个强震。震中在空间上呈西窄东宽的梯形分布,在EW(NE—SW、NEE—SWW)向反复“振荡”迁移,偶尔也有SN向迁移。2005年西江大洪水就发生在该区域内,且位于第27组地震(mB7.0,2005-06-14,179.32°E,51.19°N)沿NE—SW线向第28组地震(MS7.2,2005-07-05,97.23°E,1.54°N; MS7.6,2005-07-24, 92.19°E,7.83°N)迁移的途中。
灾害链是自然变异、演化过程中的“平衡-失衡-平衡”理化场调整现象,而不是孤立的事件传承;场中每点的动变皆有后效,但其效是体现在或作用于过程、区域上而非个别点上;或者说,作用于时空邻点上而非远程点上。“点”的变异是区域场与动力学环境调整过程整体效应的产物,是由多种系统因素共同决定的。“链”中的因果关系是场因果而非孤立的点因果。具有一定的内在联系,其结构特征、运动方式、动力环境、演化过程具有相对整体性的区域与其边界,是自然灾害链的发生背景,也是判定两事件间是否相关的重要判据。
(储著斌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