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首页 | 本所概况 | 新闻动态 | 本所学人 | 学术前沿 | 本所成果 | 人才培养 | 学术刊物 | 基地管理 | 清史纂修 | 清史文献馆 | 清风学社
  
研究动态 专题研究 灾荒史话 学人文集 饥荒档案
站内搜索:
请输入文章标题或文章内容所具有的关键字 整站文章 中国灾荒史论坛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中国灾荒史论坛 >> 研究动态 >> 学术活动 >>
灾害链研究系列:华县地震灾害链研究(论文摘要)
来源: 作者: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6-12-23

 

高建国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北京100029

 

1556年华县地震已经过去450年了。华县地震的死亡人数是世界之最;其次,华县地震留下了无数“谜团”:华县地震是8¼级,而近几十年陕西省地震为什么“异常平静”?华县地震前的“地旋运”是什么现象?华县地震等震线的外围为什么延伸到湖南省?西安的地裂缝与华县地震有关吗?

这些问题的提出和解决,应该联合多学科攻关。华县地震灾害链。一个8级地震,死亡人数这么多,没有灾害链现象发生反而是奇怪的,涉及灾害链的内容十分丰富,其中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是关于死亡人数中有70万人是死于瘟疫,二是地震对于黄河、渭河河堤的破坏。

华县地震灾害链分为以下11种:

1 华县地震旱震链:华县8级震前三年(1553)大旱(耿庆国,1984);有关记载说:“明嘉靖三十四年平凉府属大早饥,冬十二月陕西诸群地震”(叶民权,1988)。

2 华县地震震洪链:震后,渭南、华州(今华县)、朝邑(今并入大荔)、三原、蒲州(今永济县)等处尤甚,当时河渭大泛(史念海,1985)。山西蒲县绝大部分黄河堤岸崩毁(周魁一等,1992)。导致黄河、渭河泛滥。这些泥沙大部分是由于受地震的影响而形成的。据渭河华县站的统计,渭河的含沙量是每立方米52.5公斤(王双怀,2004)。

3 华县地震和关中地区湖沼:唐末以前,关中地区河湖众多,地震是湖沼水体资源古今由丰转贫的原因(赵天改,2001)。

4 华县地震和泥石流:地震导致沟内储存大量固体物质。在华山高强度雨季时,沟内储存大量固体物质形成泥石流(高建国,2000)。

5 华县地震和西安地裂缝:西安地裂缝是西安地区构造运动加剧而产生的地表地质现象(朱慕仁等,1982)。古地裂缝与史料记载的18次地裂共同组成四个完整的长周期,各长700—800年,与地震活动周期相一致(王景明,1985)。西安古地裂缝是1556年华县大地震时发生的地震裂缝(朱慕仁,1986)。

6 华县地震和山崩:华县地震造成华县太平峪崩塌,翠华山数以百万立方米计的大崩塌也是地震促成的(王立人等,1900)。西安翠华山、华县莲花寺的山崩均为地震引起的巨大山崩(申洪源等,2004)。

7 华县地震和地陷:极震区的渭南老城中街西侧黄土地基产生了大型的东西向地陷(黄海国等,1990)。“自县治至西城陷丈余”的故址,至今仍清晰可辨(邱泽华,2004)。

8 华县地震和黄土滑坡:黄土高原每次大地震形成的滑坡,分布范围广、数量大、密度高、规模大、滑动速度快(李昭淑,1990)。在地震带内滑坡密集发育(王其江,2002)。

9 燕辽太行龙门山构造带与克山病:结合陕西克山病病区分布的构造单元和深部地球物理状况,以及同克山病高发年份同地球物理异常(强地震)年份的联系,提出克山病病区地球物理异常是潜在的发病因子(李成,2001)。

10 华县地震瘟疫链:华县地震房屋倒塌直接死亡10万余人,第二年瘟疫病流行,死亡人数高达73万,是震亡人数的7倍多(李龙堂等,1992)。

11 华县地震人体异常:大地震,震前有些人感到天地晕转,不少人头晕倒地(高立保等,1992)。

发表评论 共条 0评论
署名: 验证码:
  热门信息
从避疫到防疫:晚清因应疫病观念的...
粮食危机、获取权与1959-19...
被遗忘的1931年中国水灾
雪灾防御与蒙古社会的变迁(193...
民国黄河水灾救济奖券述探
灾荒中的艰难“向左转”——再论丁...
《环境史视野下的灾害史研究——以...
清朝道光“癸未大水”的财政损失
  最新信息
义和团运动时期江南绅商对战争难民...
另类的医疗史书写——评杨念群著<...
天变与党争:天启六年王恭厂大灾下...
古罗马帝国中后期的瘟疫与基督教的...
清代江南疫病救疗事业探析——论清...
从神话传说看古代日本人的灾害认知
“苏联1932—1933年饥荒”...
  专题研究
中国历史文献学研究
近世秘密会社与民间教派研究
近世思想文化研究
清代中外关系研究
清代边疆民族研究
中国历史地理研究
清代经济史研究
清代政治史研究
清代社会史研究
中国灾荒史论坛
  研究中心
满文文献研究中心
清代皇家园林研究中心
中国人民大学生态史研究中心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3-2007 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 Powered by The Institute of Qing History
< 本版主持:朱浒>
您是本站第 位访客,京ICP备050207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