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首页 | 本所概况 | 新闻动态 | 本所学人 | 学术前沿 | 本所成果 | 人才培养 | 学术刊物 | 基地管理 | 清史纂修 | 清史文献馆 | 清风学社
  
研究动态 专题研究 灾荒史话 学人文集 饥荒档案
站内搜索:
请输入文章标题或文章内容所具有的关键字 整站文章 中国灾荒史论坛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中国灾荒史论坛 >> 研究动态 >> 学术活动 >>
第三届中国灾害史学术研讨会会议纪要
来源: 作者: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6-12-23

 

卜风贤  朱宏斌

 

200681619日,第三届全国灾害史学术会议在陕西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召开。

本次会议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中国灾害防御协会灾害史专业委员会、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减灾专业委员会、陕西师范大学西北环发中心、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灾害学》杂志社、西北大学文博学院、中国西部防灾研究联络会共同发起承办。

这次会议以“西北地区灾荒史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为主要议题,20064月会议通知发出后,得到了各地专家学者的积极响应,先后有来自中国地震局、中国水利水电研究院、人民出版社、北京大学、复旦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大学、郑州大学、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湖南科技大学、山西大学、山西师范大学、兰州地震研究所、山东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宝鸡国际减灾委员会以及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50余位专家学者莅临会议;还有很多的学者,如中国社科院的李根蟠教授、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的姚清林教授、水利水电科学院的徐海亮先生等则惠寄佳作,也积极参与了本次会议。

2006817上午830,会议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国际会议中心隆重开幕。开幕式由中国灾害防御协会副秘书长、灾害史专业委员会主任高建国教授主持,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校副校长赵忠教授致欢迎辞。中国灾害防御协会副秘书长、灾害史专业委员会主任高建国教授在开幕致词中既对灾害史学会的工作进行了简要介绍,也对本次会议议题、选址的重要意义进行了说明,并强调指出坚持区域灾害史与区域社会发展的研究是灾害史学会今后工作的主攻方向。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副校长赵忠教授介绍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近几年发展的基本情况以及学校对农业历史学科的扶持,并代表学校向对与会代表表示欢迎,预祝大会圆满成功。陕西省人大常委会农工委主任、中国毒物史学会副秘书长史志诚教授在致词中指出:灾害史研究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与现实意义,大有潜力可挖,尤其是在当前经济高速发展的背景下,非传统灾害问题研究领域的开拓具有积极意义;在灾害史研究中,既要重视自然灾害,也不可忽视对人文灾害的研究;灾害史研究还要有积极的参与意识和现实意义,要积极参与人大立法和政府决策,进一步彰显灾害史研究的学术魅力。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付少平副院长介绍了人文学院的历史沿革和学科发展状况,对大会在学校召开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表示人文学院全力支持会议的召开。中国农业历史学会副理事长、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农业历史与文化研究所所长樊志民教授代表农史学会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史所向会议表示祝贺,并介绍了农史所的基本情况和近几年在农业灾害史研究领域的主要成果。在开幕式上,高建国副秘书长还代表灾害史学会宣读了《关于表彰中国灾害史专业委员会顾问周魁一的决定》,对周魁一先生的突出贡献进行了表彰。

本次学术研讨会分六个专题进行了交流,这六个专题分别是:(1)第一议题:自然灾害概论;(2)第议题:自然灾害与区域社会发展;(3)第三议题:生态环境与历史自然灾害变迁;(4)第四议题:历史二自然灾害案例分析;(5)第五议题:自然灾害与减灾防灾;(6)第六议题:灾荒史文献研究。

第一议题由樊志民、杨鹏程教授主持、点评,高建国、王若柏、安介生、张伟兵分别介绍了自己的学术观点。高建国、贾燕的《中国西北地区灾害链史研究》将西北地区灾害链史划分为汉前、汉唐、明清和民国时期。西北地区灾害链分垂向灾害链、地貌灾害链、边坡灾害链、城镇灾害链、旱震链、震洪链、震泥(泥石流)链、堰塞湖灾害链、矿山城市灾害链和生态链,共计10种。西北地区灾害链的特点是灾害链发育广泛;干旱区复杂的地质环境和严酷的自然条件导致灾害发育形成灾害链;灾害按空间划分是区划,按时间划分类似灾害链;各种人为的不合理生产活动,使生态环境灾害日益突出。王若柏教授的《史前的灾链:从共工触山、女娲补天到大禹治水》结合历史地理研究对冀中平原、白洋淀流域的分析成果认为,夏禹宇宙期中原地区曾经发生过一场规模巨大的陨石雨撞击事件,进而引发了降温、洪灾等一系列重大的环境灾害。史前的神话“共工触山、女娲补天和大禹治水”应当就是这次重大自然灾链的真实写照。这一现象的发生,也可以为解释这一时期中国文明发展的断层和文化空缺区域的形成提供答案。安介生教授的《自然灾害、制度缺失与传统农业社会中的“天地陷阱”》指出,“田地陷阱”是明清时代迫使广大农民背井离乡,甚至弃农经商的重要原因,而“田地陷阱”现象的形成与频繁的自然灾害、定额田赋制度缺陷以及灾害应对制度的缺失有着直接的关系。自然灾害意谓着传统农业生产所面临的巨大风险,而定额的田赋征收制度并没有风险因素的考虑。在灾害发生之时,封建官府非但没有有效的灾害应对措施,而且试图全面转嫁灾害风险与损失的举措迫使广大灾民逃离故乡,不愿继续承种土地,“田地陷阱”问题也由此愈演愈烈,其影响与后果均不可低估。张伟兵博士的《区域场次特大旱灾划分标准与界定》基于方志、清宫档案、民国报刊以及当代的水利、农业和气象资料,借鉴水灾研究成果,以明清以来的山西省为研究对象,对区域场次特大旱灾的概念、划分标准、划分方法进行了基本的界定。

第二议题由安介生、郝平博士主持,卜风贤、吴媛媛、陈丽萍、侯琴分别介绍自己的论文。卜风贤教授的《西汉时期西北地区农业开发的自然灾害背景》独辟蹊径,从灾害史的视角解读西汉王朝的西北农业开发决策,认为灾害风险、粮食安全也是西汉政权以战争手段解决匈奴问题、扩大耕地面积的动因之一;也因为如此,经过苦心经营之后,奠定了西北农业生产的基本格局,也使得中国传统农业阶段第一个人口高峰出现延续一千余年。吴媛媛博士的《明清徽州的水旱灾害与粮食种植》分析了水旱灾害对农业环境变迁的影响,探讨了地理环境、种植时令与种植结构的关系,总结了当地针对水旱灾害在种植结构与耕作制度的调适措施。这一探讨,对明清以来徽州地区灾害与社会关系的探索具有积极意义。陈丽萍的《近代两湖地区灾荒流民的流向研究》从空间、职业两个方向对近代两湖地区大量灾荒流民流向问题进行了分析,认为他们为了生存,不得不背井离乡,或流向城市觅食求职,或在乡村横向流动,或漂洋过海流落他国。流民的谋生手段也呈现出多样性:不改面朝黄土背朝天;东奔西走去乞讨;街头巷尾寻出路;落草为寇;当兵吃粮等。侯琴教授的《1819年黄河大水与赈洪灾害链研究》依据历史档案文献记载,讨论了1819年夏秋时节黄河中游北干流、泾洛渭河、沁河、伊洛河等地区相继发生的暴雨洪水灾害问题,就雨情、水情、灾情等加以初步分析,并核查国内外地震记录,对震洪灾害链物理机制进行了初步探讨。

会议第三议题由侯甬坚、郭风平教授主持、点评,周可兴、闵祥鹏、王颖、王英华等先生分别对各自的论文进行了介绍。《宁夏地区大地震问题的讨论》的作者郭增建、周可兴教授认为:宁夏地区历史上的7级以上大震有30年和倍30年的时间间隔,30年和其倍数年的时间间隔可能是地球自转速率变化中29.783年的周期成份触发地震的结果;从1920年海原大震年份算起再加330年即为2010年,因之建议宜早作准备,以防万一。闵祥鹏博士的《隋唐五代时期海洋灾害概况及其自然因素探析》提出,海洋灾害在隋唐五代时期已经成为较为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主要灾害类型为风暴潮、海冰、海水内侵。其发生因素主要受到这一时期海洋气候、沿海地形、海岸线的变迁、海水侵蚀及泥沙堆积等自然环境变迁的影响。王颖硕士生的《19231932年陕北自然灾害概况的初步研究》19281930年以陕甘为中心的西北大旱灾是中国近代十大灾荒之一。由于自然和人文的因素,此次灾荒在陕北地区具有时间长范围广,受灾程度不一、地域不平衡,受灾种类多、多灾并发等特点。而这种情况不仅与陕北的地理环境及灾害自身有关,而且社会经济也起了极为重要的角色。王英华博士的《历史时期石羊河水系的变迁及其原因》,对河西走廊三大内陆河水系之一的石羊河历史变迁进行了探究,认为汉唐时期石羊河水系造就了戈壁沙海中的片片绿洲,也创造了汉唐以来数代的辉煌;但是,随着河西地区人口的不断增长、土地的日渐开垦和植被的日益破坏,三大水系不断萎缩,甚至干涸,尤其是石羊河水系的状况日趋恶化,几乎成为第二个罗布泊;因此,现代石羊河流域水资源的规划必须以史为鉴。

会议第四议题由王若柏、高建国教授主持,王涌泉、吴宾、郝平、欧阳铁光等先生介绍了自己的论文。王涌泉教授的《黄河18411843年连年大水与地震》对18411843年连年大水与治黄的关系、18411843年和18491851年黄河洪水估算、18301840年中国北方持续干旱和部分西南河流洪水、18601870年长江上游特大洪水、18441858年密西西比河连年大水、18391878年多瑙河、尼罗河以及东亚和南亚等河流大洪水、18191879年全球大地震、地震与洪水关系、震洪关系物理机制、200420065月全球和东亚大地震、太阳活动双重衰减期黄河枯水段结束后,新周期增强期水情展望等十一个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要从灾害链物理和灾害史角度探讨黄河问题,要立足西部面向全国全球防灾减灾。吴宾博士的《中国古代的粮食安全观》认为,中国古代既是粮食大国,又是“饥荒之国”,重视粮食生产和粮食储备是古代粮食安全的最基本的内涵,有“食为政首”之论,经过长期的思想、文化、制度方面的积累,形成了中国古代独特的粮食安全观念和特征,其对于解决当前粮食问题也有着重要的借鉴作用。郝平博士的《再探丁戊年景》,以光绪《永济县志》为中心,结合其他史料,分析县志对“丁戊奇荒”的记忆,从州县层面解读县域灾荒的实况、应对举措、灾后各方的关切。修志者对介入赈济的各方流露出不同的情感色彩,其所极力宣扬的“丰功伟绩”与灾后统计所报露出来的现实问题存在很大的反差。志书也反映出基层民众对灾害中人与事的不同看法。同时由于外国列强的侵略和清政府统治的困境,加上民间社保组织的涣散等客观因素,加重了灾情的影响。

会议第五议题由周可兴、黄正林教授主持,胡其伟、胡勇、王志莲就各自的论文进行了介绍。胡其伟博士的《灾变、冲突、协调》一文指出,地处苏北鲁南的沂沭泗流域是我国灾害频仍的地区之一,在清代和民国时期尤其是洪涝灾害的多发地带,既有黄河泛滥又有沂蒙山洪冲激。为了减灾防涝,各地人民多会采取各种措施以自保,难免会引起相邻地区的水利争端,在微山湖西岸地区表现为对湖田的争夺,在其他地区表现为洪水蓄泄矛盾。争端出现之后的政府干预和协调以及民众的参与程度在晚清和民国各有不同,文章就两起争端的解决过程入手,剖析两代干预机制优劣,以为今日借鉴。胡勇博士的《城市灾害的形成:民国时期上海霍乱频发的原因探略》认为,民国时期上海霍乱流行具有明显特点:其一,频繁,数十年几乎无年不发生;其二,死亡人数多,并涉及各色人等,尤以移民、苦力等下层社会群体受害最深;其三,成因极为复杂。既有如水、气候等自然因素,又有贸易、人口、移民、城市管理、习惯文化、生活方式、社会分层、战争等人为因素的作用。多种因素叠加交互,使上海成为当时中国三大霍乱中心之一。因此,上海这一近代大城市的防疫决不同于传统社会,既是应对灾害,又是治理社会问题。王志莲的《以史为鉴,面向未来》介绍了宝鸡市筹建综合减灾科普园和岐山历史地震文博苑的技术思路与规划设想,并从这一实践活动中引出思考:促进安全和谐是出发点和落脚点;弘扬生态意识是重中之重;落实当今防震减灾对策是任重道远的工作。

会议第六议题由王涌泉、朱宏斌先生主持,邵永忠、杨罗、庄小霞、朱磊分别介绍自己论文的观点。邵永忠博士的《历代荒政史籍论述》对中国古代荒政史籍进行了专题性的研究,界定了荒政史籍的定义,分析考察了荒政史籍产生发展演变的时代背景、历史进程及其在发展态势、编撰特色、记载对象、流传演进、指导现实等方面的时代特色。杨罗研究员的《<山东省自然灾害史>简介及编写经验探讨》,对《山东省自然灾害史》的编写过程、主要内容以及编写经验进行了介绍。庄小霞博士的《<永始三年诏书>简册与西汉赈灾制度初探》从灾害史的角度重新探讨了居延汉简《永始三年诏书》的研究意义,并以《永始三年诏书》简册为研究文本,对西汉赈灾制度的某些方面进行了进一步的探析。朱磊的《<诗经>中粮食安全问题研究》以《诗经》中的农史资料为据,认为在诗经时代,由于生产力水平的制约,粮食安全问题明显存在,这在《诗经》篇章中有所反映;与之同时,解决粮食安全的诸种举措也散见于《诗经》篇章之中,涉及重视农业生产,增加粮食产量;改进耕作技术,提高粮食产量;防治自然灾害,减轻粮食损失等等。在本议题的自由讨论过程中,学者围绕着自然科学研究与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差异、融合问题展开了深入地讨论,并进一步明确提出,在灾害史研究中要进一步促进二者的沟通和有机结合。

818下午1730会议进入闭幕式阶段,大会闭幕式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b风贤教授主持。闭幕式开始后各议题主持人对本小组工作情况进行了汇报总结,西北农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中国灾害史学会理事代表卜风贤教授作大会工作报告。卜风贤教授指出,会议经过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中国灾害防御协会灾害史专业委员会的精心筹备,特别是中国灾害防御协会副秘书长、灾害史专业委员会主任高建国教授、委员卜风贤教授以及会务组其他同志的认真工作,在有关领导的支持及代表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圆满的结果。会议讨论过程中,各位代表各抒己见,精彩纷呈;各位专家点评深入得体,画龙点睛;讨论畅所欲言,气氛热烈。体现了“沟通、互动、交流”会议宗旨,既交流了思想,又加深了友谊,促进了沟通,达到了本次会议的预期目标。卜教授特别指出,本次大会主要有三个方面的特色:其一,人文色彩增强,达到多学科交叉的目的。与上两届会议相比,本次会议人文学科的专家和论文显著增加。人文学科专家的积极参与和投入,使得灾害史研究更加完整、更加可信、更加充实。在本次会议上,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专家坐在一起,共同切磋感兴趣的灾害史问题,发扬长处,弥补短处,相互碰撞出学科生长的火化,提出灾害史的创新点。第二,突出灾害史研究的区域特性,今后几年将在西北地区灾荒史研究的理论与实践基础上,继续推进东北地区灾荒史研究、华中地区灾荒史研究、华南地区灾荒史研究。第三,灾害史研究队伍中,加入了一批硕士生、博士生,他们是这次会议的最大收益者,会议为他们提供了与全国同行专家交流的机会,使他们增长了见识,开阔了视野,他们的参与也有利于灾害史学科的可持续发展。

最后,秘书长高建国教授致闭幕辞。高秘书长对本次大会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这次会议是学会成立以来开得最为成功地一次学术会议,会议的成功得益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大力支持,得益于卜风贤教授的精心筹划、组织,得益于杨凌以及关中地区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也得益于各位专家学者以及各位朋友的热心捧场。高秘书长还对学会的今后的工作安排情况作了介绍,200610月份,学会将在北京召开“全国灾害链史研究学术会议”;20078月份左右,全国第四届灾害史学术会议将于黑龙江大学召开,会议的主题为“东北及区域灾害史和社会发展”,力争在本次会议成就的基础上再接再厉,邀请日、韩等国学者与会,形成一次国际性的学术会议;第五届全国灾害史学术会议也基本形成意向,将于湖南科技大学召开。高建国教授、王涌泉教授还建议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充分发挥现有学术资源优势,申请设立中国灾害史研究中心,集聚人才,多出成果。最后,高建国教授介绍了学会的换届选举工作,并转达了秘书长张辉教授对本次大会圆满结束的祝贺,以及对为本次会议做出积极贡献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领导和同志的衷心感谢。最后会议在全体代表的掌声中圆满结束。

会议期间组织部分代表参观、考察了乾陵文化遗产景观和环境保护情况,在杨凌农业示范区参观了克隆羊基地、降雨大厅、农业博览园等科技景点。

 

(资料来源:《中国农史》2006年第3期)

 

(吴四伍整理)

发表评论 共条 0评论
署名: 验证码:
  热门信息
从避疫到防疫:晚清因应疫病观念的...
粮食危机、获取权与1959-19...
被遗忘的1931年中国水灾
雪灾防御与蒙古社会的变迁(193...
民国黄河水灾救济奖券述探
灾荒中的艰难“向左转”——再论丁...
《环境史视野下的灾害史研究——以...
清朝道光“癸未大水”的财政损失
  最新信息
义和团运动时期江南绅商对战争难民...
另类的医疗史书写——评杨念群著<...
天变与党争:天启六年王恭厂大灾下...
古罗马帝国中后期的瘟疫与基督教的...
清代江南疫病救疗事业探析——论清...
从神话传说看古代日本人的灾害认知
“苏联1932—1933年饥荒”...
  专题研究
中国历史文献学研究
近世秘密会社与民间教派研究
近世思想文化研究
清代中外关系研究
清代边疆民族研究
中国历史地理研究
清代经济史研究
清代政治史研究
清代社会史研究
中国灾荒史论坛
  研究中心
满文文献研究中心
清代皇家园林研究中心
中国人民大学生态史研究中心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3-2007 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 Powered by The Institute of Qing History
< 本版主持:朱浒>
您是本站第 位访客,京ICP备050207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