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甬坚
(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暨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
文章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 年/9 月/9 日/第 011 版
作者简介:侯甬坚(1958—)男,陕西扶风人,现为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最近几年,经济迅猛发展中各种环境问题纷至沓来,引入深思,促人警醒,同时得益于国际学术研究思潮的推动和影响,我国历史学界的环境史研究有了较快的发展。作为一门具有新的学术思想和理念的学科,它同国内早已出现、发展甚快的环境变迁研究是一种什么关系?实践中亟须予以阐明,否则会引发一些研究领域不清、学术概念混淆的现象。环境史研究中不可缺少“人”
尽管国内外有关环境史的定义不少,表述的重点或侧重点各有不同,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即环境史研究中不可缺少的要素是“人”。这个“人”,可以指整个人类,在具体研究中,也可以指某些人群或集团。
美国环境史学会及欧洲环境史学会创建人 J.唐纳德·休斯教授的最新著作《什么是环境史》,介绍过自己对环境史下的一种定义:“作为一门历史,是对自古至今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研究;作为一种方法,是使用生态分析作为理解人类历史的一种手段。”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皆为环境史研究的主角,谁也不可缺少。
休斯教授采用“自古至今”这样一种表述方式,尤其适合于人类和人类社会,如果用之于自然界,因其演化过程太长,最常见的办法是采用地质学家不断予以丰富的地质年表。地质年表采用不同的纪、世单位反映具有 46 亿年的地球演化史,细微之处还要落实到每一个纪、世的早中晚不同阶段。具有数百万年历史的人类漫长早期,人类又是缓慢地完成着每一个进化步骤,积累着自己的财富文明和智慧文明,尚属于对自然界很“无能为力”的时代。因此,地质年表中的“无人时代”不属于环境史研究的范畴,人类对自然界很“无能为力”的时代,一般也不是环境史研究的重点。
环境变迁研究关注的是自然环境变化
在我国学术界,“环境变迁”概念的提出及其运用,是 20 世纪 80 年代的一个突出现象。
1981 年 3 月,由宋力夫等合作翻译的英国地理学者高迪的著作《环境变迁》,在北京的海洋出版社出版。该书原名为 Environmental Change,系威廉,伯奇教授主编的“现代地理学问题”丛书之一种,首版在剑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时间是 1977 年。
1983 年,在北京大学侯仁之教授的组织下,“北京环境变迁研究会”成立。1984 年 10 月,作为北京环境变迁研究会的会刊——《环境变迁研究》第 1 辑,仍然由北京的海洋出版社出版面世。主编侯仁之及副主编邢嘉明、苏天钧各负其责,侯仁之为之撰写了一篇重要的“发刊词”。
1984 年 11 月 19-23 日,中国地理学会在重庆北碚主办了全国首次环境变迁学术会议,这次会议主要讨论我国北方存在的干旱化趋势、沙漠化、历史时期黄河的变迁及其环境后果、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及环境变迁、海平面变迁对过去的自然环境影响等具体问题。
1989 年 12 月 1-4 日,中国地理学会又在北京主办了一次环境变迁学术讨论会,这次讨论会把重点放在揭示环境变迁的基本规律、综合性研究环境变迁、拓展环境变迁研究的概念、环境变迁预测研究、完善研究分析技术、关于今后环境变迁研究等方向性问题上。这两次会议,与会者毫无疑问大都是地理学界人士。
1998 年,我国学者黄春长也撰写出版了《环境变迁》专题著作,并在“绪论”中阐述了对“环境变迁学”的看法:
环境变迁学作为地理学的一个分支,它的研究对象是地理环境,侧重于自然环境(physicalonment)方面。
环境变迁学(environmentalchanges,environmental evolution)的主要目的,在于阐明地理环境及其要素在时间上的变化规律和引起这些变化的原因,以预测未来地理环境的变化趋势,指导人地关系调控,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服务。
在这里,将“环境变迁”领域上升为一门学科来加以专门的论述,是其不断发展累积的一种表现。在“环境变迁”研究不断深化的同时,“全球变化”的概念又逐渐蔓延开来,不仅成为地球科学界最流行的各词概念,而且体现了一种视野开阔的研究方向、层次丰富的学术思想和越来越明晰的学科范围。
“全球变化”的研究特征是,长尺度变化规律和成因机制较以前更加深入,短尺度变化及影响受到特别重视,人类活动在全球变化中的作用受到特别关注。北京师范大学方修琦教授对此的简练概括是:全球变化强调基于过程认识全球尺度系统性的变化,环境变迁主要从已发生变化现象来揭示、理解变化的空间尺度,均可从起源上讲环境变迁近于全球变化。
环境史研究以阐明人类社会与环境关系为主旨
一般认为,环境史研究是受到战后世界环境保护运动的推动,在美国率先产生的,时间约为20 世纪六七十年代,之后影响到欧洲各国,以后又传至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 j 由工业革命引发的环境污染问题所带动的环境史研究工作,又逐步进入到历史上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的研究,并认真探讨自然在人类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因此,环境史研究被认为是人类有关自身自然生存意识发生变革后的一种产物。其学科领域划分,中外学术界均赞同属于历史学。
环境史研究在中国的兴起虽晚,以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作为最重要的研究内容的指向却非常明确,在更加细致的研究中,人们可以感觉到,环境史研究的理论阐述,是把人类看成环境本身的一部分,而不是像地理学科那样,把人类社会看做与自然环境区别开来甚至对立起来的另一面,把大量的人类活动主要是作为影响自然环境演变的一种驱动力量来看待。
正因为环境史研究以阐明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为主旨,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就异常清楚地展现自己的研究理路,得出不同而颇有新意的分析结果。譬如,美国乔治城大学约翰·麦克尼尔教授发表的《由世界透视中国环境史》论文,认为自公元 650 年至 1800 年,中国几乎一直是地球上生态最有弹性且最富有资源的国家,也拥有可能是世界上生态最多样的政体。同样,中国社会可能也是在防治传染病方面最有经验的,中国南方的居民当是地球上具有最灵敏而活泼之免疫系统的人。并预言,再过 20 年,中国环境史将可能如其他地方一样有丰富的收获。
上述论文是作者在 1993 年 12 月 13-18 日于香港召开的中国生态环境历史学术讨论会上发表的,这次会议结束后出版的两部论文集(系由刘翠溶、伊懋可合作主编),将“中国环境史”的表述文字,永远地存留在了中国学术史的丰碑上。
2005 年 8 月,名为中国历史上的环境与社会国际学术讨论会在南开大学召开,2008 年 8 月, 名为明清以来云贵高原的环境与社会国际学术研讨会又在复旦大学召开,这两次会议结束后出版的两部论文集(分别由王利华、杨伟兵主编),所提出“环境与社会”的中国学者表述方式,最简捷而生动地提供给了所有思考中国环境史课题和问题的学者们(首先自然是历史学者)。
环境变迁也是环境史研究的一项内容和一种结果
环境变迁、全球变化研究领域所系的自然科学界,长久以来是把人类看做影响和作用于自然界的一种力量。环境变迁研究关注的是自然环境(或曰人类生存环境)的变化,因之属于地球科学相关学科的工作;环境史研究以阐明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关系为主旨,因之属于人文科学范畴内历史学科的工作。
在关于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关系的研究中,固然会有环境变迁方面的内容,体现人类因素的独特影响和作用,但这的确不是环境史研究的初衷和目的,而是其产生的一项内容和一种结果。由于学科归属和学术研究目标之不同,环境史研究提倡的是自觉地把人类看做自然生态系统的一部分,回到历史的起点上来,全面地审视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参与环境史研究的人们,抱有一个基本的信念,即人类同自然环境的关系从很早就已经开始,人类不是仅仅作为自然的对立面而出现的,人类理应是自然界的伙伴和挚友,人类可以通过环保意识的增强、不利于环境状态行为的调节以及环保运动的开展,来达到和实现与环境和谐相处、共生共养的目的。
针对学科建设,对上述学科和研究领域的差异有所区别和强调是十分重要的,其目的是明确各个学科的职责,发挥好学术专长,减少不必要的误识,便于在更高的研究层面上,走向互相促进和相互受益的理想状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