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
一、灾情
(一)水灾
1 水灾与西汉荒政,夏益,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5。
2 两汉时期河南地区的水患及其治理与救助,张文安,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
3 明代关中渭河流域水涝灾害研究,孙贵贞 赵景波,灾害学,2008/3。
4 明代开封地区洪水灾害规律研究,王长燕 赵景波 郁耀闯,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3。
5 明代弘治年间河南水灾探析,龚文如,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9。
6 清代安徽水灾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其原因,张晓纪,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08/3。
7 清代前期山东沂沭河流域水灾初探,魏思艳,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
8 试论乾隆十二年山东水灾与灾后应对,穆崟臣,古今农业,2008/4。
9 1849年长江中下游大水灾的时空分布及天气气候特征,杨煜达 郑微微,古地理学报,2008/6。
10 晚清山东的黄河水灾,董传岭,广西社会科学,2008/8。
11 清代民国时期黄河上游洪水灾害——以兰州地区为例,王长燕 赵景波 郁耀闯,干旱区地理,2008/6。
12 近代广西的水灾及其社会救济,刘国习 曾桂林,韩山师范学院学报,2008/5。
13 试析灾荒与社会安全问题——以1931年江苏大水为例,刘芳 孔祥成,城市与减灾,2008/6。
14 民国时期的水灾与社会风险——以1931年江淮大水为例,孔祥成,东方论坛,2008/4。
15 1950年淮河流域水灾与新中国初步治淮,刘长生,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8/1。
16 1954年江淮水灾与社会救济,刘长生,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
17 徐州历史上黄河水灾特征及其对区域社会发展的影响,钱程 韩宝平,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
18 历史上四川地震堰塞湖水灾特点及减灾对策,吴庆洲 吴运江,新建筑,2008/4。
(二)旱灾:
1 两汉时期长安与洛阳都城水旱灾害对比研究,殷淑燕 黄春长,自然灾害学报,2008/4。
2 东汉三国时期的旱灾研究,刘春雨,兰台世界,2008/18。
3 北宋熙宁七年的天人之际——社会生态史的一个案例,曾雄生,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
4 唐代长安与洛阳都城水旱灾害对比研究,殷淑燕 黄春长,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8/11。
5 1368-1949年西海固干旱灾害研究,邵天杰 赵景波,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8/11。
6 明清徽州水旱灾害研究,吴媛媛,安徽史学,2008/4。
7 明末浙江水旱灾害分布规律与成因分析,叶玮 赵虎 王俊荆 李凤全 朱丽东,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4。
8 关中地区清代干旱灾害研究,赵景波 李艳芳 董雯 王娜,干旱区研究,2008/6。
9 近200年来关中地区干旱灾害时空变化研究,张允 赵景波,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8/7。
10 浅谈清末至北洋政府时期的旱灾,张永杰 邓果 何建春,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08/S1。
11 1936-1937年四川旱灾原因探析,徐海凤,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8/1。
12 1936-1937年四川省大旱灾述评,徐海凤,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8/4。
(三)疫灾
1 华北地区古代疫情季节分布及相关因素分析,丁慧芬 王秀莲 李悦 张炳立 常淑枫 张建勋 申红玲,中医研究,2008/11。
2 两汉时期疾疫的时空分布与特征,王永飞,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08/3。
3 宋代江南地区流行病考证,袁冬梅,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6。
4 1232年金末汴京大疫探析,李中琳 符奎,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08/6。
5 元代疫灾述论,郭珂 张功员,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08/1。
6 明清时期江淮地区的疫灾及救治,张崇旺,中国地方志,2008/2。
7 地方志中关于炭疽病的最早记载,李永生 李连军,中国地方志,2008/2。
8 1946年哈尔滨鼠疫流行、防治及其影响,杨彦君,学理论,2008/12。
9 建国初期的鼠疫流行及其时空分布探析,李洪河,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1。
(四)地震:
1 古代四川强震记载编年,冯广宏,文史杂志,2008/5。
2 论明代地震灾异与地方治理——以嘉靖乙卯陕西大地震为例,任晓兰,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
3 明天启六年王恭厂灾变之气象成因探析,梁国坚,中国气象学会2008年年会气象史志研讨会分会场论文集,2008。
4 康熙十八年京师大地震与政府反应,刘志刚,历史教学(高校版),2008/10。
5 康熙皇帝与地震灾害,马英,现代职业安全,2008/11。
6 从汶川大地震看1933年叠溪大地震,屈子规,文史杂志,2008/04。
7 重读我国30多年前的地震新闻,汤国基,文史月刊,2008/06。
8 文革的三次地震与汶川之震,雷颐,炎黄春秋,2008/07。
(五)滑坡:
1 试论宋代三峡新滩地区的滑坡灾害及其影响,尹玲玲,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8/04。
2 明代三峡新滩地区地质滑坡对交通和社会的影响,尹玲玲,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8/04。
(六)蝗灾
1 淮河流域汉唐时期蝗灾的时空分布特征——淮河流域历史农业灾害研究之二,张文华,安徽农业科学,2008/10。
2 北宋蝗灾浅探,陈鑫,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
(七)饥荒:
1 古代黄河中游饥荒与环境变化关系及其影响,仇立慧 黄春长,干旱区研究,2008/1。
2 明崇祯年间湖南地区饥荒研究,孙少柳 贺永田,文史博览(理论),2008/10。
3 中国近代史上的“丁戊奇荒”,明智,中国减灾,2008/10。
4 “丁戊奇荒”中的社会秩序——以地方志为中心的考察,赵晓华,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
5 “丁戊奇荒”时期的山西粮价,郝平 周亚,史林,2008/5。
6 晚清饥荒中的妇女买卖——以光绪初年华北大旱灾为中心,赵晓华,史学集刊,2008/5。
7 湖南辛酉春荒(1921年)及成因之考察,张安东,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
8 陕西“民国十八年年馑”巨灾的人祸因素分析,安少梅 王建军,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
9 1942年的河南大饥荒,宋致新,决策与信息,2008/9。
10 中国第一个人民公社的大饥荒,任彦芳,炎黄春秋,2008/5。
11 制度创新实施机制的极端超越:大饥荒分析视角,张尔升 余升国,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1。
12 大饥荒:公民权缺失综合症——以湖南溆浦县为例,周律 张英洪,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08/5。
(八)综合:
1 上党古代灾异的社会考察,王建华,长治学院学报,2008/3。
2 西汉时期西北地区农业开发的自然灾害背景,卜风贤,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8/10。
3 两汉时期河北地区的自然灾害与救助,王文涛,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5。
4 淮河流域汉唐时期农业灾害发展的基本特征,张文华,安徽农业科学,2008/6。
5 南宋时期自然灾害分析和减灾救荒,金蓓蕾,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2。
6 自然灾害与农业生产——以明代西北地区为例,吕卓民,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2。
7 明末东北自然灾害与女真族的崛起,王景泽,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
8 清代山东自然灾害与政府救灾能力的变迁,孙百亮 梁飞,气象与减灾研究,2008/1。
9 清代甘肃自然灾害考论,张经久 张田生,兰州学刊,2008/06。
10 清代乾隆时期成灾性自然灾害之特点初探,张祥稳 惠富平,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08/7。
11 晚清时期的自然灾害及其成因、影响约议,史革新,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4。
12 晚清华北地区天灾人祸与老人非常态生活,李华丽,兰州学刊,2008/9。
13 1840—1949年长沙地区灾荒研究,张颖华,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8/1。
14 晚清苏北灾荒的历史考察,阎建宁,黑龙江史志,2008/24。
15 19世纪90年代的顺直灾荒与荒政,逯慧娟 郑翠斌,石家庄学院学报,2008/5。
16 清政府脆弱的抗灾能力与清末十年江苏抢米风潮,樊翠花,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2。
17 自然灾害与近代西北荒政及社会救济,杨志娟 杜国云,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6。
18 近代安徽自然灾害与人口的变化,汪志国,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5。
19 近代西北自然灾害与人口变迁——自然灾害与近代西北社会研究,杨志娟,西北人口,2008/6。
20 近代西北地区自然灾害特点规律初探——自然灾害与近代西北社会研究之一,杨志娟,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4。
21 大灾荒与贸易(1867—1931年)——以天津口岸为中心,佳宏伟,近代史研究,2008/4。
22 北洋政府时期湖南自然灾害与社会变迁,李慧伟,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3。
23 1932~1934年四川军阀混战与省内灾荒,孙静,防灾科技学院学报,2008/4。
24 抗战时期的贵州灾荒特点及原因研究,莫子刚,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
25 抗日战争时期灾荒状况及其对人口迁移的影响,张瑞静,绥化学院学报,2008/1。
26 论20世纪40年代初河南灾荒的特点,王小静,新乡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
27 试析20世纪40年代初河南灾荒的成因,王小静,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8/5。
28 20世纪40年代陕甘宁边区的灾荒及救治,张雪梅 熊同罡,理论学刊,2008/11。
(九)其他:
1 中国古代桑、蚕灾及其防治,龚光明 杨旺生,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
2 公元627年前后气候变冷与东突厥汗国的突然覆灭,费杰,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8/9。
3 海難難民與當地官民的語言接觸——從嘉慶年間漂到朝鮮、中國的海難事例看周邊文化交涉的多重性,松浦章 薄培林,中华文史论丛,2008/02。
4 “火烧船厂”与政府的救灾活动——以宣统三年吉林省城大火为中心,管书合 吴彤,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4。
5 清代东北地区森林消减与环境效应,熊梅,东北史地,2008/4。
6 试述清代陕南自然环境的变迁,刘扬 刘立荣,新西部(下半月),2008/5。
7 明清时期流民与粤东北山区开发,周伟华 黄志繁,嘉应学院学报,2008/1。
8 近代东北流民与社会结构变迁,范立君 谭玉秀,社会科学战线,2008/1。
9 战前民国广东地区海难事故成因探析——以《申报》1912—1937年的报道为视角,张代春,江汉论坛,2008/06。
二、赈灾与备荒
1 粥与饥荒,刘志刚,中国减灾,2008/4。
2 我国传统社会的农荒救济制度,岳宗福,安徽农业科学,2008/11。
3 我国古代救灾“机制”探析,唐黎标,民防苑,2008/5。
4 中国古代的赈济标准与民食安全,周全霞 徐兴海,江西社会科学,2008/2。
5 中国古代赈灾:措施、动因与经验探论,李明顺,理论学刊,2008/10。
6 我国古代的救灾赈灾,赫治清,廉政瞭望,2008/8。
7 中国古代地震后是如何赈济救灾的,钟经,山东人大工作,2008/5。
8 中国古代地震后是如何赈济救灾的?,决策探索(上半月),2008/6。
9 中国古代地震后如何赈灾,一民,政府法制,2008/13。
10 我国古代救灾防灾的经验教训,赫治清,求是,2008/13。
11 中国古代灾后重建的举措及经验,冯广宏,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06。
12 中国古代政府的政治救灾制度,李军 马国英,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01。
13 救灾方式对中国古代司法制度的影响——因灾录囚及其对司法制度的破坏,段伟,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
14 先秦荒礼探微,艾红玲 陈戍国,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
15 先秦救荒禁乐述论,郭珂,兰台世界,2008/12。
16 王景治河千载无患,卞吉,中国减灾,2008/08。
17 略论北朝时期的重农救灾措施,李辉,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9。
18 对北朝时期灾后减免租调徭役措施的探讨,李辉,东疆学刊,2008/04。
19 隋文帝储粮救灾,高继宗,中国减灾,2008/9。
20 唐代民间的自助与互助救荒,么振华,兰州学刊,2008/11。
21 论唐代救灾机制,李帮儒,农业考古,2008/06。
22 唐宋义仓制度比较研究,周方高,历史教学(高校版),2008/5。
23 宋代地方医疗机构与疾疫救治,郭文佳,求索,2008/8。
24 北宋政府减灾管理投入分析,石涛,中国经济史研究,2008/1。
25 试论北宋中央政府的减灾管理机构,石涛 李婉婷,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4。
26 宋朝江西地方官员与士人的救灾活动,徐小梅,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05。
27 宋代义仓论略,郭九灵,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2008/3。
28 元代官方的救荒和抚恤政策,李莎,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学科版),2008/8。
29 元代消防管理制度述略,侯子罡,康定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6。
30 “救灾天子”朱元璋,赵玉田,中国教育报,2008/06/18。
31 明代凤阳府灾后税粮折色初探,陈业新,中国农史,2008/2。
32 明代国家的劝分政策与民间捐输——以凤阳府为对象,陈业新,学术月刊,2008/8。
33 徽州乡镇志中所见明清民间救荒措施,周致元,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1。
34 灾荒与传统社会的应对——以魏禧《救荒策》为考察中心,周友 曹琳,科技信息,2008/31。
35 明、清、民国时期黄河上游地区备荒赈灾考述,崔永红,青海社会科学,2008/6。
36 谈清代的“荒政”,倪玉平,北京日报,2008/06/02。
37 清代救灾制度之“荒政”,倪玉平,中国社会报,2008/09/22。
38 清代州县财政与仓政关系之演变——以四川为例,梁勇,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8/04。
39 清代救灾与经济变化关系试探——以清代救灾为例,江太新,中国经济史研究,2008/3。
40 清代北京的仓储,刘宗志,中国减灾,2008/5。
41 清代河南怀庆府粮食储备状况初探,樊莹,中州大学学报,2008/1。
42 清代长江中游地区义仓的设置、运营及与社仓的关系,白丽萍,江汉论坛,2008/12。
43 清代陕甘地区仓储探析,刘永刚,文博,2008/3。
44 浅论清代陕甘地区仓储制度及其流变,刘永刚 饶赟,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
45 论清代农业政策对中国传统社会经济的影响,张颖华,湖南社会科学,2008/1。
46 清代“康乾盛世”时期的田赋蠲免,陈锋,中国史研究,2008/04。
47 康熙朝山西救灾与吏治初探,何春红 王柠,沧桑,2008/01。
48 乾隆的救荒措施及其实效性分析,冯云英,兰台世界,2008/17。
49 清代乾隆政府灾害救助中之“截拨裕食”问题,张祥稳,中国农史,2008/4。
50 浅析清代中期工赈工程项目的几个问题,牛淑贞,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4。
51 铜瓦厢改道后清廷的施政及其得失,唐博,历史教学(高校版),2008/4。
52 从王庆云《石渠余记》看清代的救灾措施,潘喜颜,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6。
53 林则徐与江汉平原洪涝灾害防治,张笃勤,学习与实践,2008/06。
54 林则徐定计救灾,李平,中国减灾,2008/1。
55 慈禧赈灾,秦凤岚,中国减灾,2008/09。
56 江南义赈票:中国近代第一种本土彩票,冯百鸣,中国社会报,2008/08/27。
57 吕宋票-助赈彩票:晚清舶来品到本土化的移植——试析中国近代彩票的萌芽,刘力,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2。
58 从插曲到序曲:河间赈务与盛宣怀洋务事业初期的转危为安,朱浒,近代史研究,2008/6。
59 “丁戊奇荒”对江南的冲击及地方社会之反应——兼论光绪二年江南士绅苏北赈灾行动的性质,朱浒,社会科学研究,2008/1。
60 “丁戊奇荒”中赈灾的洋人,邸笑飞,中国减灾,2008/12。
61 李秉衡与清末兵灾赈济,苏全有 郑运成,防灾科技学院学报,2008/1。
62 增祺与日俄战争前后的兵灾赈济,苏全有 李惠,大连大学学报,2008/5。
63 晚清赈灾的经验研究及其理性关怀,郝平,读书,2008/6。
64 晚清时期民间义赈活动探析,黄祐,广西社会科学,2008/12。
65 清末民初女性的赈灾实践及角色变迁,赵晓华,妇女研究论丛,2008/3。
66 试析晚清灾疫防治中以绅士为中介的政治整合模式,郭剑鸣,政治学研究,2008/3。
67 100年前的中国人是如何赈灾的?,决策探索(上半月),2008/3。
68 近代上海的民间慈善组织在赈灾救济活动中的地位和影响,冯金牛,都市文化与都市生活——上海、纽约都市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8。
69 近代上海中医防治疫病的“海派”特色,杨枝青 陈沛沛,中医药文化,2008/5。
70 近代山东移民与本省的社会赈灾活动述论,赵宝爱,青岛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
71 北洋政府时期安徽地区的灾荒救济,李焱,江淮论坛,2008/2。
72 浅析北洋政府的灾荒治理,杨陆萍,南方论刊,2008/9。
73 试论民国时期科技治蝗事业的开展,赵艳萍,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
74 民国时期如何赈灾,陈建华,南方周末,2008/05/29。
75 民国时期湖南官义两赈的相互关系分析,郑利民,历史教学(高校版),2008/9。
76 民国时期安徽的社会救济和社会保障,房列曙,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2。
77 1912~1928年荆江地区的赈务研究,朱晓琳,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
78 1914年中国红十字会的胶东救援,池子华,文化学刊,2008/1。
79 熊希龄与湖南灾害救济,石莹 贺永田,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5。
80 民国前期地震灾害救助研究——以1920年宁夏海原地震为中心,王长征 彭秀良,历史教学(高校版),2008/12。
81 民族主义与人道主义的交织:1923年上海民间团体的抵制日货与赈济日灾,彭南生,学术月刊,2008/6。
82 1923年中国曾出动海军军舰驶援日本关东大地震,现代班组,2008/07。
83 梅兰芳为日本关东大地震赈灾义演,尤岩,江苏地方志,2008/5。
84 中国援助1923年日本震灾史料一组,片岩,民国档案,2008/03。
85 民国义赈募捐机制探析——以1931年江淮水灾救助为例,孔祥成,河北学刊,2008/2。
86 1931年江淮水灾工赈机制研究——以江苏省为中心,孔祥成,民国档案,2008/3。
87 “变救为助”与“以贷代赈”——1931年江淮大水农赈理念及其机制研究,孔祥成,安徽史学,2008/5。
88 民国时期旱灾中官民应对与调适——以1934年的江南旱灾为中心的探讨,吴玉林 尹正驰,沧桑,2008/3。
89 制度与实施:国民政府时期救灾物品运输研究,武艳敏,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
90 土地革命时期湖北苏区防疫减灾事业述论,刘利民 田一颖 兰俊丽 田艳天,防灾科技学院学报,2008/04。
91 论华中抗日根据地救灾工作中的救济措施,杨修志 李卓然,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4。
92 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粮食仓储制度述论,罗玉明 李勇,怀化学院学报,2008/10。
93 抗战时期国共两党关于难民安置的态度及措施之比较研究,刘俊斌,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8/4。
94 “八一三”抗战期间上海难民的社会救济与遣送,刘金如 李圣菊,安徽史学,2008/4。
95 抗日战争时期苏皖边区的救灾渡荒工作,胡惠芳,抗日战争研究,2008/1。
96 傅斯年的山东赈济议案,王凤青,春秋,2008/2。
97 减灾纪念章——筹赈豫灾足球义赛纪念章,周继厚,防灾博览,2008/6。
98 20世纪40年代初期国民政府在河南的赈灾救荒,王小静,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08/4。
99 1940年代前期的华北蝗灾与社会动员——以晋冀鲁豫、晋察冀边区与沦陷区为例,张同乐,抗日战争研究,2008/1。
100 自然灾害、政治斗争与地方民生——1946—1949年苏北解放区救灾研究,张一平,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5。
101 战后国民政府在苏北救灾述论,张一平,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5。
102 建国初期灾害救济的措施与成效,刘奎,党的文献,2008/3。
103 建国初期乡村政治重建与灾害应对——以河南商水县救灾为例,贾滕,江汉论坛,2008/06。
104 建国初期(1949~1957)淮河流域水灾救治研究,施立业 刘长生,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6。
105 周恩来抗荒,刘明钢,党史纵横,2008/4。
106 试论周恩来1959-1961年应对粮食危机的举措,唐正芒 钟霖湘,云梦学刊,2008/6。
107 三年困难时期城乡饥荒差异的粮食政策分析,辛逸 葛玲,中共党史研究,2008/3。
108 世界上第一次成功预报的海城大地震,佚名,文史博览,2008/06。
109 中国接受救灾外援历程,田书和,文史月刊,2008/08。
110 山东省蝗灾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开发,王同伟 万雪梅 徐建祥 任宝珍 朱德海 张龙,山东农业科学,2008/2。
三、思想与观念
(一)人物
1 论何休灾异说,吴从祥,绥化学院学报,2008/03。
2 论《齐民要术》农业思想中的忧患意识,李薇,管子学刊,2008/3。
3 曾巩的救灾理念与实践,谭家健,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5。
4 林希元救荒思想述论,李秋芳,农业考古,2008/6。
5 试析徐光启的荒政思想及其现实意义,郑二红 盛邦跃,山西大学2008年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2008。
6 沈氏、张履祥论灾害防治——以《农书》和《补〈农书〉后》为中心,周邦君,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
7 明末清初浙北自然灾异与荒政措施——以张履祥的视野为中心,周邦君,农业考古,2008/3。
8 嘉道年间两江总督陶澍的灾赈救荒思想述论,李治群,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5。
9 包世臣的荒政思想:衰世中的民生关怀,周邦君,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1。
10 浅议郑观应的救荒思想,王超,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8/1。
11 郑观应的赈贫济难思想初探,葛群,经济研究导刊,2008/17。
12 建国初期陈云的救灾思想与实践,张凤翱,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
(二)综合
1 蝗诗与蝗虫文化,彭亚萍,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2。
2 中国古代灾荒防治思想考辨,卜风贤,中国减灾,2008/11。
3 中国古代社会保障思想与实践初探,王国奇,攀登,2008/2。
4 中国古代荒政思想与赈济制度探析,吴宾 党晓红,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5。
5 传统荒政思想的近代嬗递,贺娜,理论界,2008/1。
6 禳灾与祈福:周代祷辞与信仰观念研究,罗新慧,历史研究,2008/05。
7 祥瑞灾异之说的嬗变与没落,董寅生,衡水学院学报,2008/3。
8 从《左传》看抗震救灾精神之源远流长,邓曦泽,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8/04。
9 秦汉时期农业减灾救荒思想研究,冯利兵 卜风贤,安徽农业科学,2008/6。
10 从《汉书·帝纪》中的灾异记录看西汉社会思想,杨霞,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
11 试论隋唐至明清时期中国古代粮食安全思想的嬗变,吴宾 党晓虹,江南社会学院学报,2008/4。
12 唐人对地震的认识与存恤,么振华,唐都学刊,2008/6。
13 略论宋代的灾害预防思想,陈安丽,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3。
14 元明清治理甘青民族地区的防灾减灾思想和实践,李清凌,甘肃社会科学,2008/4。
15 清代农业减灾救荒思想研究,冯利兵 卜风贤,农业考古,2008/1。
16 清代珠江三角洲水旱灾害对民间信仰、社会习俗、思想认识等的影响,马红梅,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9。
17 晚清山东自然灾害对乡村习俗的影响,董传岭,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
18 年中度岁与晚清避疫——以光绪二十八年为主的考察,路彩霞,史林,2008/5。
19 从避疫到防疫:晚清因应疫病观念的演变,余新忠,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2。
20 国民政府1931年水灾救济理念及其绩效,孔祥成,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2。
21 灾难锤炼了我们民族的意志,李文海,人民日报,2008/06/24。
22 在灾害面前挺起民族的脊梁,李文海 朱浒,光明日报,2008/07/06。
23灾难书写中国历史——中国传统抗灾精神的形成及其作用,刘世红,亚太经济时报,2008/11/16。
四、世界灾荒史
1 试论马穆鲁克埃及的饥荒与济贫:1250-1517,杨瑾,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1。
3 “苏联1932—1933年饥荒”问题研究综述,李燕,西伯利亚研究,2008/6。
4 斯大林有没有制造饥荒——对斯大林在苏联1932-1933年饥荒中责任的探讨,李燕 王丽敏,俄罗斯研究,2008/6。
5 俄罗斯与乌克兰就1932-1933年饥荒问题的外交博弈,刘俊燕,当代世界,2008/10。
6 铭记过去,构建未来——对1932—1933年乌克兰大饥荒的反思,Е Б 扎依采夫 侯佳静,国际新闻界,2008/11。
五、灾荒史研究
1 李文海与中国近代灾荒史研究述评,苏全有 郑伟斌,防灾科技学院学报,2008/4。
2 访谈录——著名灾荒史专家李文海教授访谈录,郑伟,党史天地,2008/Z1。
3 论中国古代粮食安全问题及其影响因素,吴宾 党晓虹,中国农史,2008/1。
4 历史农业灾害风险评价研究,卜风贤,2008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论文集(2),2008。
5 传统农业时代的灾荒风险和粮食安全,卜风贤,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文集16:重大灾害链的演变过程、预测方法及对策,2008。
6 历史时期自然灾害对古代粮食安全的影响,吴宾 党晓虹,农业考古,2008/4。
7 东汉自然灾害史研究综述,刘春雨,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2008/5。
8 魏晋南北朝时期疾疫研究综述(1980~2006),王平,辽宁医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
9 1980年以来国内明清仓政史研究综述,范瑞,许昌学院学报,2008/3。
10 灾荒与近代中国农业现代化,杨国华,传承,2008/6。
11 20世纪中国自然灾害对社会经济影响的时代变化与阶段差异,张业成 张立海 马宗晋 高庆华,灾害学,2008/2。
12 民国自然灾害史研究综述,欧阳晴,防灾科技学院学报,2008/4。
13 建国初期灾荒史研究述评,蒋积伟,当代中国史研究,2008/4。
14 回顾与展望:社会史视野下的中国蝗灾史研究,马维强 邓宏琴,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8/1。
15 第五届中国灾害史学术研讨会综述,杨鹏程 杨湘容,近代史研究,2008/04。
16 期待人文视野下的灾荒史研究——中国灾荒史研究之回顾与前瞻,叶宗宝,晋阳学刊,2008/6。
17 论灾荒档案收集整理的意义,阎盛国,兰台世界,2008/15。
18 《吕氏春秋》与农业灾害探析,王星光,中国农史,2008/4。
19 试论明代的荒政史籍及其价值,鞠明库,天府新论,2008/6。
20 明代归有光《三吴水利录》述评,周晓光 唐萌萌,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1。
21 《荒政辑要》的成书原因及其地位,刘亚中,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
22 汪志伊《荒政辑要》浅探,刘亚中,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
23 《救荒六十策》的思想价值与局限,杜维鹏,兰台世界,2008/8。
24 《东方杂志》与近代灾荒,段艳兰,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8/25。
25 中国古代灾害与对策史研究的新起点——读《中国古代灾害史研究》,靳欣,史学理论研究,2008/02。
26 简评《中国近代流民》,何晓坚,文化学刊,2008/2。
27 立足于文献、得之于理论——卜风贤博士农业灾害史论著简评,王三义,中国农史,2008/2。
28 《清代云南瘴气与生态变迁研究》出版,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
29 《明至民国时期皖北地区灾害环境与社会应对研究》出版,中国农史,2008/4。
30 张崇旺新作《明清时期江淮地区的自然灾害与社会经济》评介,晏雪平,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8/04。
31 《明代荒政文献研究》评介,李宁,中国史研究动态,2008/4。
32 评《18世纪中国的官僚制度与荒政》,谢海涛,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6。
著作
1 中国华洋义赈救灾总会研究,薛毅著,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
2 北京灾害史(上下册),于德源著,北京:同心出版社,2008。
3 1931•救灾社会化,孙语圣著,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8。
4 嘉道时期的灾荒与社会,张艳丽著,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5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两湖地区水灾与社会研究,李勤著,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8。
6 鲁西地区的灾荒、变乱与地方应对: 1855-1937 ,李庆华著,济南:齐鲁书社,2008。
7 湖南灾荒史,杨鹏程等著,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8。
8 禳灾与减灾 : 秦汉社会自然灾害应对制度的形成,段伟著,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9 近代安徽:自然灾害重压下的乡村,汪志国著,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8。
10 中国蝗灾史,章义和著,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8。
11 中国灾害通史, 先秦卷 ,袁祖亮主编 刘继刚著,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8。
12 中国灾害通史, 隋唐五代卷,袁祖亮主编 闵祥鹏著,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8。
13 中国灾害通史, 宋代卷,袁祖亮主编 邱云飞著,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8。
14 明至民国时期皖北地区灾害环境与社会应对研究,陈业新著,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15 中国近现代减灾事业和灾害科技史,高建国 宋正海主编,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8。
16 晚清义赈组织研究,靳环宇著,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8。
17 危机与应对: 自然灾害与唐代社会,阎守诚主编,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18 先秦社会救助思想研究,甄尽忠著,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8。
19 太湖平原的环境刻画与城乡变迁 1368-1912,冯贤亮著,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20 清代至民国时期农业开发对塔里木盆地南缘生态环境的影响,谢丽著,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21 明清两湖平原的环境变迁与社会应对,尹玲玲著,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22 云贵高原的土地利用与生态变迁 1659-1912,杨伟兵著,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23 经济开发与环境变迁研究:宋元明清时期的江汉平原,杨果 陈曦著,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
24 云南省历史洪旱灾害史料实录: 1911年(清宣统三年)以前,江振祥主编 云南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编,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2008。
25 中国气象灾害大典, 天津卷,温克刚主编 王宗信卷主编,北京:气象出版社,2008。
26 中国气象灾害大典, 江苏卷,温克刚主编 卞光辉卷主编,北京:气象出版社,2008。
27 中国气象灾害大典, 海南卷,温克刚主编 吴岩峻卷主编,北京:气象出版社,2008。
28 中国气象灾害大典, 吉林卷,温克刚主编 秦元明卷主编,北京:气象出版社,2008。
29 中国气象灾害大典, 综合卷,温克刚主编 丁一汇卷主编,北京:气象出版社,2008。
30 中国气象灾害大典, 河北卷,温克刚主编 臧建升卷主编,北京:气象出版社,2008。
31 中国气象灾害大典, 内蒙古卷,温克刚主编 沈建国卷主编,北京:气象出版社,2008。
32 中国气象灾害大典, 重庆卷,温克刚主编 马力卷主编,北京:气象出版社,2008。
33 中国气象灾害大典, 西藏卷,温克刚主编 刘光轩卷主编,北京:气象出版社,2008。
34 救荒本草校注,(明)朱橚撰 倪根金校注,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
35 民国赈灾史料初编(繁体竖排版)(套装共6册),古籍影印室编,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08。
学位论文
(一)硕士学位论文:
1 中国古代农业减灾救荒思想研究,冯利兵,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
2 西北地区历史自然灾害与农业技术选择研究,王向辉,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
3 河北省历史时期的荒漠化与成因研究,刘丽英,河北师范大学,2008。
4 先秦秦汉时期的社会救助思想研究,王海鹏,山东师范大学,2008。
5 汉唐时期西北地区农业灾害研究,朱磊,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
6 唐代官方救灾研究,陈毅千,四川师范大学,2008。
7 唐代的社会救济政策探析,孙明霞,山东师范大学,2008。
8 宋代国家粮食仓储管理制度研究,马媛媛,陕西师范大学,2008。
9 宋代江西的灾害与社会,薛胤,南昌大学,2008。
10 北宋仁宗时期黄河水患应对措施研究,周珍,上海师范大学,2008。
11 明前期山东农业开发与流民问题,庞祥顶,东北师范大学,2008。
12 明代乡村社会救济研究,林鹏旭,西南大学,2008。
13 明代湖南的朝赈研究,蒋仁梅,湖南科技大学,2008。
14 从张秋河患看明代前期的黄河治理,李铁峥,内蒙古大学,2008。
15 明代凤阳府的灾荒研究,张晓静,厦门大学,2008。
16 明成化、正德年间的灾荒与赈济,杨华,江西师范大学,2008。
17 明末河南蝗灾和基层社会,王静,辽宁师范大学,2008。
18 明清江南的火灾及社会应对,廖蓉,华东师范大学,2008。
19 明清承德生态环境变迁研究,宋丽君,山西大学,2008。
20 对《湖南通志》等地方志中有关清代灾荒及荒政记载的研究,朱金辉,湖南科技大学,2008。
21 清前期的浙江民间赈灾研究,董林生,西南大学,2008。
22 论清代山东对水旱自然灾害的防治,赵士文,曲阜师范大学,2008。
23 救济与控制:清代乾隆朝“留养资送”制度研究,张凤鸣,浙江大学,2008。
24 清朝前期政府及社会各界对瘟疫的应对措施,石琛,兰州大学,2008。
25 清乾隆朝中琉漂风海难救助研究,孟繁业,暨南大学,2008。
26 清代四川旱灾时空分布研究,张艳梅,西南大学,2008。
27 清代福建地区自然灾害研究,蒋莉莉,福建师范大学,2008。
28 清代山东沂沭河流域水灾研究,魏思艳,华中师范大学,2008。
29 清代广西水旱灾害问题研究,张陈呈,云南大学,2008。
30 清代四川自然灾害与荒政:以水灾和地震为主,黄雪梅,云南大学,2008。
31 大灾之下的灾民与国家——以嘉庆六年京畿水灾为中心,吕瑞锋,中国人民大学,2008。
32 晚清灾荒与荒政研究,管恩贵,山东大学,2008。
33 晚清时期的灾荒及清政府的赈灾措施,张若开,吉林大学,2008。
34 晚清山东地区灾荒救助研究,董鹏鹏,中共中央党校,2008。
35 在华传教士灾荒观之探究,王兰娟,福建师范大学,2008。
36 从《申报》相关文论看晚清(1876-1904年)义赈,赵玉青,扬州大学,2008。
37 李鸿章与“丁戊奇荒”,姚珍,河南大学,2008。
38 “丁戊奇荒”中的山东旱情与社会,郭庆东,中国人民大学,2008。
39 “丁戊奇荒”期间清廷赈粮调配研究,闫丽,中国人民大学,2008。
40 旱魃为虐,善与人同,吴榜蓓,华东师范大学,2008。
41 经元善思想研究,尚畅,湖南师范大学,2008。
42 船难救助与纷争——对中国水域的西籍船难事件的考察(1872-1879),朱思斯,华东师范大学,2008。
43 1910-1911年中国东北北部的鼠疫灾害与沙俄,孟祥丽,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2008。
44 1902年霍乱在中国的流行,单丽,中国海洋大学,2008。
45 鼠疫与谣言:1910-1911年东北鼠疫社会心理史分析,梅爽,东北师范大学,2008。
46 近代上海公共租界防疫工作考察,李婷娴,华东师范大学,2008。
47 近代东北灾荒民间救助活动研究,张艳,辽宁大学,2008。
48 近代东北旱灾及应对研究,张建英,辽宁大学,2008。
49 水灾与近代东北社会,崔笛,辽宁大学,2008。
50 饥荒与近代东北乡村社会,高波,辽宁大学,2008。
51 近代湖南(1840-1919)灾荒时期粮食价格研究,佘振文,湖南科技大学,2008。
52 近代救灾思想研究(1840-1931),杜维鹏,辽宁大学,2008。
53 民国浙江灾荒救济研究(1912-1937年),贾彦敏,浙江大学,2008。
54 民国时期的社会救助与人口流动(1912-1937年),丁会苹,山东大学,2008。
55 潮汕“八·二风灾”(1922)之救助问题研究,孙钦梅,华中师范大学,2008。
56 灾荒与社会救助:以1936-1937年四川旱灾为中心的研究,徐海凤,四川师范大学,2008。
57 灾荒救济中的南京国民政府角色分析,王冬梅,东北师范大学,2008。
58 民国时期(1931-1935年)江西灾荒救济研究,廖武振,南昌大学,2008。
59 民国时期云南的自然灾害及社会应对机制,朱金芬,云南师范大学,2008。
60 1920-1937年河南灾荒性人口迁移问题研究,陈鹏飞,复旦大学,2008。
61 1937年的贵州旱灾与救济,覃婷婷,贵州师范大学,2008。
62 政权分立中的灾荒救济,肖宁,华中师范大学,2008。
63 1946-1948年河北的疫情及其防治,贾鸽,河北大学,2008。
64 晋绥边区1948年饥荒初探,张文娟,山西大学,2008。
65 1948年福州水灾研究,张久学,福建师范大学,2008。
66 1954年湖南水灾与政府救助工作述评,邓昀,湘潭大学,2008。
674 1957年山东大水灾研究,王东亮,河北大学,2008。
68 1959-1961年非正常死亡人口的统计研究,李中秋,中国人民大学,2008。
69 1960年代前期河北农村灾害救助研究,来全宾,河北师范大学,2008。
70 1963年河北省水灾救济问题研究,许艳华,河北师范大学,2008。
71 1966年邢台地震救灾机制研究,张艳,河北师范大学,2008。
72 论黑死病在西欧的传播与影响,杨微,吉林大学,2008。
73 1845-1849年爱尔兰大饥荒研究,袁茜,湖南师范大学,2008。
(二)博士学位论文:
1 历史时期中国蝗灾记录特征及其环境意义集成研究,李钢,兰州大学,2008。
2 关于汉代社会救济的若干问题,林兴龙,厦门大学,2008。
3 汉代灾害与救灾研究:以“天人合一”为中心,宋光勋,北京大学,2008。
4 灾害与明代政治,鞠明库,华中师范大学,2008。
5 明清时期淮河水患与生态、社会关系研究,卢勇,南京农业大学,2008。
6 清代森林变迁史研究,金麾,北京林业大学,2008。
7 光绪朝丙午赈案研究,王丽娜,中国人民大学,2008。
8 近千年以来巢湖环境演变研究,贾铁飞,华东师范大学,2008。
9 民国北京政府时期湖南慈善救济事业研究,向常水,湖南师范大学,2008。
10 安徽疟疾疫情时空分析及影响因素研究,王丽萍,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08。
(贺绿原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