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首页 | 本所概况 | 新闻动态 | 本所学人 | 学术前沿 | 本所成果 | 人才培养 | 学术刊物 | 基地管理 | 清史纂修 | 清史文献馆 | 清风学社
  
概论与概说 社会人口 婚姻与家庭 宗族与乡族 性别与妇女 生活与风俗 国家与社会 医疗与卫生 社会与经济
站内搜索: 请输入文章标题或文章内容所具有的关键字 整站文章 清代社会史研究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清代社会史研究 >> 宗族与乡族 >>
清代宗族祭礼中反映的宗族制特点
来源:《历史教学:高校版》2009年8期 作者: 冯尔康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3-08-30

【内容摘要】清代民间宗族祭礼富有特色,反映宗族制的一些特点:祭礼发生重大变异,导致宗族规模扩大:祭祀始迁祖,突破朝廷只祭高曾祖祢四代的限制,从而宗族成员大大超出服制范围,规模变大,成为社区重要群体。祭礼变化体现出传统宗法主流观念的改变。配享实行论德爵功的“三论”原则,启用具有绅衿身份的成员主持祭礼,饮胙礼优待绅衿,均与传统大宗法宗子制原则相冲突,然而有身份者主祭,又与世爵世禄制祭礼精神吻合,合于时宜。宗族具有等级性,各宗族追求进入官绅宗族阶层。朝廷区分皇族、贵族、品官、庶士和庶人的不同祭礼,可视为宗族社会政治身份的界标,显示宗族被区划为从皇族到庶民的六个等级。宗族有身份之别,民间宗族追求为大族、望族,实质是希望由庶民宗族晋升为品官、庶士宗族,提高其社会地位。

【关键 词】宗族/祭礼/立神主/主祭/尊祖敬宗收族

 清代民间祭祀,以家庭为单位举行,宗族更是着力组织族人参加其祭祖活动;祭礼,朝廷对各色人等定有制度,宗族亦有与之相适应的规范;祭祀处所通常有祠堂、坟墓和家庭寝堂三处,祭仪也因场所不同而有区别;宗族祭祀对象和主持人的选定,集中地反映祭祀的合族目标和特点——团聚族众,追求大族、望族(绅衿宗族)地位,提升在区域社会的处境。
    
本文不拟全面讨论清代宗族祭祀观念、仪式、类型,宗族行为及其社会影响,仅将注意力放在祭祀对象、祭礼主持人、祭祖仪式后族人叙礼饮胙礼三个方面,进而探讨清代宗族祭礼所显露的宗族制特点。
    
前言:祭礼最为重要的观念与清代宗族祭礼改革精神
    
《礼记》说祭礼是人伦最为重要的礼仪,是出于人的本性,是在先人过世后继续实行孝道的必有内容:凡治人之道,莫急于礼。礼有五经,莫重于祭。”“祭者,所以追养继孝也……孝子之事亲也,有三道焉:生则养,没则丧,丧毕则祭。养则观其顺也,丧则观其哀也,祭则观其敬而时也。尽此三道者,孝子之行也。”[1](p.1602)清朝人传承前人理念,认为祭礼是头等大事。理学家、大学士李光地说礼莫重于祭”[2](p.1651)。江西清江(今樟树市)龚氏宗族的《祭法》亦说:夫礼有五经,莫重于祭,所以报本追远者也。”[3]山西洪洞薄村王氏族规《祭祀》也说报本追远莫大于祭,并表示永远祭祖的态度:吾族清明祭扫之仪,先人所定,是百世所当遵;先人之德泽与子孙之孝思,庶永永毋替矣。”[4]同县刘氏《祖训》根据古训,从营建祠堂和祭器,说明祭典的首要地位:《礼》云将营宫室,宗庙为先,凡家造,祭器为先,则知祀典,其首重也。”[5]祭礼的慎终追远,既是表达对先人德泽的怀念与敬意,也是求得自身心灵的安宁。祭礼具有连续性,坚持不易,越发显得重要,因此宗族大加强调,而且将事情的性质提到吓人的高度。山西灵石何氏《家训八则·崇祀典》中说:四时致享本出情所难已,是故《公羊传》曰:士不举此四者则夏不葛,冬不裘。夫豺獭犹知报本而况于人乎?不祭祀连禽兽都不如,是何等严重的错误!怎容忽视!祭礼最为重要,清代宗族持此观念,必然会有相应的表现。
    
民间的祭礼,是在朝廷祭礼与传统祭礼双重影响下进行的,乾隆帝继位就向宗室王公讲述慎终追远的孝道:朕维治天下之道,首重亲亲,亲亲之道,首在慎终追远。”[6](2481)同时朝廷制定祭礼制度,除皇家、宗室王公祭典之外,分别为品官、庶士、庶人确定祭礼,令民间遵循。民间宗族亦表示遵照执行,如湖南涟源李氏报本堂《宗规》态度鲜明地说:先王制冠婚丧祭四礼,以范后人,载在《性理大全》及家礼仪节者,皆奉国朝颁降者也。民生日用常行,此为最切,惟礼则成父道、成子道、成夫妇之道,无礼则禽彘耳。”[7]以行否祭礼为人、兽之别,势在必行。然而宗族面对朝廷的祭礼和历史传统习俗,因财力、人力、知识等原因,不一定能够完全照办,而会有所变革,是以李氏《宗规》又说:民俗所以不由礼者,或谓礼节烦多,未免伤财费事,不知师其意而用其精,至易至简,何不可行试?李氏的意思是不背离孝道精神,采取适用的祭礼,这就是清朝人常说的礼以义起,产生民间的祭仪,形成习惯,亦行流传。前述清江龚氏宗族亦是依据古礼和实际情况,制作自家的祭法,故其族谱记录说:三代之礼不相沿袭,缘人情,示因革,故曰有时而变,著《祭法》。”[3]清代宗族祭礼改革及实践情形展示,以始祖、始迁祖为祭礼对象,是在尊祖敬宗旗帜下,努力扩大成员范畴,企图使自身成为较大规模的社会群体,而不仅仅是五服宗亲的小群体;大群体的追求,以及祭祀主持人的贵贵原则,配享的论爵德功,反映的是对望族地位的向往,目标则在于获得社会荣誉和地方社会资源的享有。
    
清代宗族笃信祭礼是五礼中最为重要是礼仪,承载着慎终追远的孝道精神,不过繁琐的古礼与朝廷祭礼制度民间难于实现,因而有所更新。
    
一、以始祖、始迁祖为祭祀对象与宗族之扩大
    
宗族祠堂祭祖,祭祀的是始祖,实即祭始迁祖,而民间祭祖之祖,按照朝廷的规定是高曾祖祢四亲,大大超过这个范围,官员和学者都来论证这种祭祀对象的合理性,而朝廷不加干涉。如此祭祖,强调一本之亲,祖宗的十几代,乃至更大范围的后裔汇聚在一起,宗族群体扩大化了。
    (
)祠祀始祖、始迁祖的实际状况与舆论认定
    
祠祭、墓祭对象,一般情形是泛言始祖,或明言始迁祖,亦有以郡望、以名人为始祖者。
    
浙江嘉善陈氏祠堂自始祖以下皆立主而祀之”[8](p.52)。明白无误表示祠堂祭祀始祖。安徽歙县项氏《祠祀·供奉神主龛室规》规定,祠堂寝室中间为正寝,左右为昭穆室,始祖以下五世考妣,聿开巨族,泽利后人,其神主敬宜供奉寝室正中,永远不迁”[9]。供奉的是始祖及五世以上的祖先。沧州马氏原籍浙江会稽县大马家桥,明朝永乐三年(1405),兄弟三人北迁,其一居于沧州西关外,占籍马家园,乾隆二十四年(1759)合族追认为始祖,并谓沧之有马氏自此始”[10]。山西平定州张氏早在明代万历二十三年(1595)清明日,就由宗子宗孙竖始祖墓表,清代沿袭不变[11]
    
马氏、张氏所说的始祖,其实就是始迁祖,这是一种普遍现象,并且在宗族文献中交代得非常明确。灵石何氏即以始迁祖为始祖:礼,始迁徙者称为始祖,继始祖者为大宗。吾族自明经公甫居灵邑,于礼可称始祖。”[12]平定州刘氏《会祭注文》述其祖德宗功,其始祖即自河南杞县迁徙平定者:我刘氏族大枝繁,有根有据,谱牒班班。始祖自出派衍河南开封杞县,姓氏赫然,肇迁平定,洪武初平,择居岭上。”[13]江苏宜兴筿里任氏于顺康之际为建立大宗祠,《劝族建祠疏》述该族源流,夫筿里之有任,从河南偃师来。我祖寿之公爰居兹里,盖五百年矣,十有八传,子姓甚庶”[14]。祠成祭祖,任寿之成为始祖,就是以始迁祖为之。绩溪南关许余氏《惇叙堂家礼》规则,每年清明扫墓,凡发祥之祖由合族祠首虔备牲仪,合族同往”[15]。所谓合族祭祀的发祥之祖,可以理解为始迁祖,和其他对宗族发展有大功之人。总的情形是始祖与始迁祖无别,然而也有认为有别的。江苏江阴辋川里姚氏,姚崇本长子虎士出赘辋川里,辋川里之姚即系虎士的后人,但是姚氏以崇本为始祖,因礼,尊所自出。追始崇本公,尊所自出也,此报本之意也。虎士虽为始迁祖,仅为姚氏的大宗[16],不是始祖。
    
以始祖、始迁祖为祭祀对象之外,间有以宗族郡望、显宦为始祖的,相对而言要比泛言的始祖及始迁祖少得多,始祖、始迁祖成为宗族祭祀的首要对象,是清代宗族祭祖的基本事实。
    (
)祭祀始祖、始迁祖的古礼依据
    
祠堂祭祀始祖、始迁祖,使之成为不祧之主,与朝廷的礼制不合,与庶人祭于寝士大夫不得祭始祖的古训也不合,莫非是非礼行为?然而清代学者、官员不但不作这样的理解,反而去说明它合于礼法精神,是礼法改革行为,称之为礼以义起,予以肯定。乾隆朝刑部尚书、礼学家秦蕙田在《始祖先祖之祭》中认为民间祭祀始祖合乎礼法,他的论证方法是以清代宗族之始祖,比附古礼所讲的别子为祖,今世合于别子情状的人就可以成为始祖,具体地说是有大功于国封爵至王公者,因仕宦而移徙定居者,崛起而为品官者,这三种人的子孙都可以遵奉他们为始祖别子为祖成为民间祭始祖理论依据。始迁祖开辟新居地,为裔孙开创生活之源,子孙怀念,为永志不忘而奉为始祖,观前述许余氏的祭发祥之祖、平定州刘氏对披荆斩棘的始迁祖歌功颂德,就知民间的感情所在,不能违逆了。道光间总督贺长龄编辑《皇朝()经世文编》,选录王元启的《与陆朗夫论祭祀书》,王氏认为宗祠祀远祖之外,家祠也要祀之,贺氏不以为然,评论曰:后世有通姓之宗祠,是即古大宗之遗意也。有寝东之家祠,即小宗之遗意也。五世以上远祖之主既设于宗祠,而同族岁时公祭之矣。而寝东之家祠又复遍设之,势必家各众主,人人自为大宗,岂合族正名之道乎。”[17](p.1669)大宗祠既然祭祀远祖,家祠就不需要重复设立远祖牌位,以免宗法混乱。民间由于对大小宗法理解不同,祭祀有混乱的现象,学人意图加以规范,因而有不同意见的讨论。贺长龄是在支持祭祀远祖的前提下,与王元启辩诘。
    (
)祭祀始祖、始迁祖形成较大规模的宗族
    
标题所示,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叙述:五服之外族人祭祀始祖所形成的聚合是较大规模的群体;群体内部结构远较五服结构复杂,房支多,人员也多。以五服为范围组成的宗族,成员不过二三十人,数十人,至多百十人,这样的宗族规模小。祭祀始祖、始迁祖的宗族,成员大大超越五服范围,从而人员较多,规模较大。贺长龄说的通姓之宗祠,是全族的祠堂,民间俗称大宗祠,与房支的所谓小宗祠、家祠相对应。这种祠堂所涵盖的成员,不只是五服宗亲,也不仅是小宗祠的房支宗亲,而是涵盖各房支的族人。对此,宜兴筿里任源祥在《祠堂议》中有比贺长龄明确得多的说明:今通族为祠堂,即程子祭先祖、朱子祭迁主之义也。家世既久而祭限于制,亲之不可,忘之不忍,故合为一庙,而岁举一二祭。礼以义起,权不反经,而萃涣敦风于世教有裨益焉……高祖之大宗祠重四亲,而远者祧。通族之大宗祠重先祖,而后者祔。四亲之祭不可逾,而先祖之祭,虽百世可也。”[18]任氏原有家祠、支祠,而无大宗祠,任源祥的通族为祠堂与贺氏同义,系一族之总祠堂,区别于支祠和家祠;他特别指明家祠祭高曾祖祢四亲,其成员是高祖以下子孙,宗祠是通族之祠,祭祀远祖,祠堂成员大大逾于四亲子孙,由此令读者想象宗祠成员众多,成百上千乃情理中的数字。他同时指出设立始祖祠堂,是适合时宜的宗法改革,乃礼以义起,权不反经,与秦蕙田同调。认识上如此,任源祥所主持建设的筿重任氏大宗祠,最大建筑神堂(俗称寝堂),三间结构,可以容纳三百余人,前轩接跗可容二百余人[19]。规模恢宏,五六百人聚于一堂举行祭礼,适应了族大人众的运用需求。任氏神堂名曰一本堂,建造之时,任氏已定居六百年,传衍二十代,其时存活者,辈分差别至少有六七世,人员当有好几百人,无疑是大族,族人中有进士、部郎,有贤人如任源祥,因他的交游,请到江南四公子之一的侯方域、宁都三魏的魏禧为族谱作序,可知该族是望族。丰润董氏移徙二百年,至康熙后期,仅其六门,自云数传以来不下几千百人,其子孙亦可谓繁盛矣”[20]。任氏、董氏二例,表明合族祠堂,包含若干房支,成员扩大在五服之外,人数众多,往往是大族以至望族的组织。
    
宗族壮大标志之一是门支多。祠堂之下区分房支,这样的二级结构是简单的;有的宗祠下分门派,门派下又分房支,形成三级结构;有的更分成四级、五级多层级结构,比较复杂了。道光十八年(1838),浮梁郑氏宗祠一本堂下属有西疃、东疃、南疃、北疃及木榻、白泥、大田、郑冲、兴里龙溪、锦江演川、中洲、郑村、祁峰、清溪、营前、峡城等处,参与祠堂祭祀和维修[21]。这么多门支,其宗族之壮大自不待言。
    
民间追祀高祖以上的始祖、始迁祖,亲尽不祧,祭祀远至十几代,以至几十代,所以嘉道间学者李兆洛说:今庶士家宗祠,动辄数十世,族之繁者,木主几无所容。”[22](p.42)参与此种祭祀的成员必然分属于许多辈分,从而房派复杂和人员众多,而其结果是宗族发展壮大。清代宗族史的现实是伴随始祖、始迁祖的祭祀是宗族的扩大化,宗族成为影响基层社会状况的不可忽视的群体和力量。
    
此外,宗族规模变大,与之相映证的是有关宗族的几个名词含义发生相应的变化。如,由服亲的九族,衍化为同姓同宗皆称作族;同宗概念泛化,成为一个使用频率很高的词汇;合族,由不成词,而形成为名词
    
二、配享对象、主祭人选体现的宗族望族追求
    
宗族祠堂祭祀始祖、始迁祖,此外有从祀,何种先人获得此种资格,许多宗族有规范,有不同意见的争论,然而论德爵功的规格为相当多的宗族所接受;祭礼中有主祭、陪祭,何人担任此等要角,各个宗族也有不尽相同的作法,不过有官职和有功名的人士总是在祭礼中扮演重要角色。
    (
)论爵论德论功的配享原则、实践与讨论
    
关于神主祧法,宗族遵守朝廷典制,定兴鹿氏族谱转录《大清会典》家庙祧制,谓我朝《会典》所载,凡四代之亲,例得于居室,立家庙,设室奉高曾祖祢,昭左穆右。高祖以上亲尽则祧,由昭祧者藏主于祖祠之东夹室,由穆祧者藏主于祖祠之西夹室,迁室庙,悉以昭穆之次,东序西序为祔位,岁以四时仲月择吉致祭[23]。宗族祠堂享堂的安放神主,依据宗法理念,以始祖、始迁祖为主神,牌位置于正中,然后按昭穆制,在其两侧置放其子若孙之木主。放置神主,一般的寝堂不过一二十位,再多就不得安放正面,依照五世则祧原则,改放东西两侧。宗族对较远的先人木主不行祧法,而对近世先人则不得不祧。如何祧?祧现存者高祖以上的一部分祖先牌位,如绩溪许余氏的进主毁主规则:自十九世以下分左昭右穆,用大白粉牌,界以朱丝,按次填写,座满则毁主;自高祖以下不毁,合本身取五世则斩之义[24]
    
有许多宗族根据功业品德和对祠堂的贡献给一些先人设立从祀牌位,甚至允许捐资入主。从祀资格的论定,有所谓论爵论德论功三论之说,创造者是宜兴筿里任氏。任氏宗祠的一本堂,奉祀始祖,祔祀二世至十一世祖先,视为共祖,永祀不祧。十二世以降先人的配享,于康熙五年(1666)、嘉庆四年(1799)先后定议,视其德、爵、功的情况来决定:十二世以下,论德,论爵,论功,孚众论者配享。论德,孝悌忠信礼义廉耻有一二字无愧者,以德论;勤俭恭谨长厚朴直无愧者,亦以德论。即视其人道德,为人所尊重,乡里奉为楷模,实际是推崇有功名的读书人和行为高尚者。论爵,正途出身以爵论,即非正途,文授七品以上、武授三品以上,亦以爵论。如此,举人、进士、七品以上文官、三品以上武官即符合论爵的条件。论功,急公好义、激浊扬清、博物洽闻、修典著训,凡有裨于宗族,有光于前后者,并以功论;即如建祠拮据,首事与夫竭力捐金者,并准急公好义以功论。是鼓励对宗族建设在经济方面有贡献者本人;另外,若子孙捐助祠堂一百两纹银以上,也可将父祖作为有功议论,木主进入一本堂,此所谓严中宽典。符合三论原则者,立神位于一本堂,永远不祧。之所以实行三论,是为激励子孙向上和鼓励孝道:论德论爵论功,所以著崇报之典,行激劝之道;或其子孙德盛爵尊功高,先人亦得配享,所以兴孝慈之思。三论实行,与五世则祧古法不合,任氏认为是变通作法,乃礼以义起,不违背经意[25]。许多宗族没有任氏三论之说,实际行使的亦为三论之法。
    
歙县桂溪项氏祠堂寝室规制,龛座三间,中为正寝,左右为昭穆室,供奉规则是:始祖以下五世考妣神主供奉寝室正中,永远不迁;六世以下先人中,凡荣膺封赠、文武仕宦、甲第科贡、仁贤盛德、忠孝节义以及各门门祖,以其爵德兼隆,光前裕后,神主祔享中龛左右,永远不祧;凡输金急公、建修祠墓、裹粮效力、捐辑谱乘用银百两以上者的神主,立于昭穆室供奉祔祭,也永远不祧,这是酬功神位。项氏与宜兴任氏的做法完全相同,所说爵德并隆神主奉入中龛,祔食于始祖之侧,独与群异,以其有光前烈也”[26],对论爵论德尤加推崇,更是见解一致。广东博罗林氏祠堂奉祀一世至九世神主,后世有功德及于族中,与身列科目名登仕版者,亦得配食宗祠,以垂不朽之;族人对祠堂捐资助产,其祖先牌位可以迎入祠堂[27]。林氏亦是兼具三论的主张者和实践者。
    
定兴鹿氏宗祠《祠规》,明确祠堂专奉始祖,凡十四世以上悉尊昭穆从祀,东西二室以贵者贤者祔祀,并规定:嗣后族众人繁,宁严勿滥,其非贵且贤或未达品高望重及有功于祠墓者,概不得入祠配食”[28]。强调的是贵与贤。福建南平麟阳鄢氏祖祠对于不祧祖先的栗主,经过公议,始祖之外,绅衿乡饮为必要条件[29],即在官员、衿士以及乡饮大宾方面考虑,原则是论爵论德。
    
平定白氏修宗祠编族谱,特别奖励急公好义族人,规定捐助制钱一百吊以上者,在宗祠特立牌位以昭激劝”[30]。在徽州大族中,普遍设置特祭、能干二祠,以助赀之人有功于祠,故报享特祭以昭奖劝;办事之人有功于祠,故报享能干以示鼓励”[31]。白氏及徽州宗族特别鼓励有功于祠堂者,能干之名虽俗,倒是如实反映被祭祀的原因。
    
南丰西麓双井黄氏族规,能捐赀助产入祠,以厚祖宗祭祀者,特立神主祀之,并永远给胙,以报善念”[32]。子孙捐钱为先人立神主在祠堂配享,这是侧重在论功方面。但是与任氏、项氏等的论功有所不同,那是对祠堂有功的本人,宗族认为值得崇敬而予立主从祀,黄氏的做法是有钱者为先人,而非被立主者本人对祠堂有贡献。然而此类宗族甚多,非止黄氏,流行于江西、福建、广东诸省。
    
有些宗族对三论的从祀标准持批评态度。武进《洛阳戈氏宗谱·例言》写道:宗庙之礼,以序昭穆,此不刊之典也。曾见绅士家止序贵贱,不论尊卑长幼,其与名分何?”[33]宗族内部有血缘尊卑的名分,三论以贵贱定配享,不顾辈分,不讲尊卑,是以有悖名分,违背了血缘伦序之情。可是社会上更有政治的尊卑名分,宗族,即因其成员的政治身份,而区分出皇族、贵族、品官、庶士和庶民的几类宗族,各类宗族本身即有尊卑之别,这是另一种名分。戈氏讲止序贵贱的是绅士家,是官绅宗族的行为,庶民宗族想论贵贱也不可能。从宗族的社会政治类型来讲,有条件者讲究三论,因爵、德、功是对祠堂有贡献的人,宗族推崇他们有其道理,也是提高自身的社会地位。吴伟业写《任氏宗祠记》,谓任氏作法具春秋祼献、辨等、尚齿,兼通以贵贵、尊贤之意。其法不必尽出于古,而秩然具备,君子谓任氏善于礼矣。贵贵尊贤,就是礼以义起,从而支持包括民间祭始祖、三论在内的所有做法[34],为任氏辩护。关于三论的讨论,并不影响它的实行。其实论德爵为绅衿宗族之所为,论功则庶民宗族亦可实现,三论在诸多宗族中实行,具有普遍性。
    (
)尊贵者的主祭、陪祭
    
宗族之祭,由执事人操办,奠献礼由主祭、陪祭(亚献),或者还有三献的陪祭进行。主祭、陪祭的人选,有六种类型,一是宗子担任主祭,在设立宗子的宗族,当然由宗子充任,只有在其无能主祭时,才由他人代替。休宁茗州吴氏当于冬至、立春两祭时,立宗子奉祀[35]。宗子主祭,强调的是血统名分——长房长子。在清代,流行的是小宗法,少数宗族实行小宗法中的大宗法,立有宗子,以之为主祭。二为族长主祭。洪洞薄村十甲王氏于乾隆二十八年(1763)议定清明祭祀事宜,规定主祭者,族长;礼生四人,择族中在学者为之;左右执事二人,择族中礼仪娴熟者为之[36]。三是辈分高年龄长者主祭。湖南汉寿盛氏清明扫墓,值年族长司其事,择年长分尊者一人主祭[37]。四是祭礼轮值承办人主祭,宗族祭祀由各家轮流承办,轮到谁主办,谁就是主祭。甘肃秦州张氏,主祭由值年充任,不以官职为准;助祭,无论老少贵贱均可[38]。五是综合型主祭。宗子或族长主祭,由尊贵者陪祭。福建安溪李氏祠祭四位执鬯者,或以宗长,或以官职,或以年德来定[39]。六是尊贵者主祭。清江永滨杨氏每年腊祭,以有官职者一人主祭,若无出仕者,则以贡监生员中科分年齿俱长者主之;以最高辈老成者一人助祭[40]。浮梁县祁门郑氏祭典,主祭的选择,先仕宦,次齿德,否则被认为亵渎祖先;执事选斯文,俱公服,余用试前童生[41]
    
主祭、陪祭是代表宗族向祖先致祭,其人选体现尊宗子、尚爵秩、崇年辈的原则,之所以强调爵禄,因官员、衿士懂得礼仪,更重要的是与古礼无禄不祭的原则相合。李光地在《家庙祭享礼略》即论述这种道理。他根据世间宗子多系编氓的事实加以说明:其一,古者卿大夫家世官世禄,皆朝廷所赐,宗子主之,故得以其禄祭;今无世官世禄,宗子无禄,不能按照大夫士之礼主祭,而有俸禄的官员则可。其二,古者宗子为朝廷所立,必娴于礼法;今则有樵采负贩者,使之拜俯兴伏,茫然不知,不能主祭。其三古来为宗子者,受族人尊重,今则轻而贱之者已久,主持祭仪,人情不属,祖宗魂灵也不能接受。他的结论是:世变风移,礼以义起,今人家子孙贵者,不论其宗支,但依无禄不祭之法充当主祭——“使禄于朝者,执爵奠献”[42](p.1651)。李绂在《宗子主祭议》持有相同的见解,特别是从祭礼的等级规格证明摒弃宗子、官绅主祭的合理性:古代祭用生者之禄,其规格,视主祭的爵禄,士祭以三鼎,大夫祭以五鼎,庶人无田不祭,既然如此,今世宗子是庶人,于礼不得主祭,幸而支子之子孙中有大夫,则可祭以五鼎,有士亦可祭以三鼎,因其名分以行祭献,则礼法俱合,足为宗祀之光。同时贵贵尊贤,亦足以鼓舞其族人[43](p.1654)。李光地、李绂肯定绅衿主祭的合于理法,一方面为有绅衿族人的宗族提供选择主祭的理论依据,另一方面则是反映有绅衿族人的宗族实际作法。
    
祠堂配享神主的选定,不计辈分,只论德爵功;主祭、陪祭之确定,血缘与功名身份为必要条件。两者之中官职功名均占重要地位,甚至为决定性的因素,可见宗族祭礼中突出绅衿,无论是被祭奠还是主持祭典。而且绅衿的主祭,合于有田则祭的古礼,从义理与实际两方面均有其合理性,但是宗族的推崇绅衿,为的是显示宗族的功名身份,光宗耀祖,具有功利性。
    
三、祭祀中族人叙礼、饮胙礼与收族
    
祭礼的全部过程中,祭祖仪式后有族人叙礼,有的宗族还有饮胙、颁胙礼,这是祭祖礼的延伸,以对族人进行礼仪教育,也是尊祖敬宗收族的行为演习。
    (
)祭仪中族人叙礼
    
祭祀中族人向祖宗行礼,有其尊卑长幼秩序,祭祖尾声,举行族人团拜礼,因与祭礼同时进行,故而特别隆重和有意义。
    
秦州西厢里张氏在祭祀礼仪中,立有行序拜礼,即按辈分行相见礼,仪节为:大长辈就位,受次长辈以下跪拜礼,作揖答拜,退位;次长辈兄弟就位,先同辈对揖,接着接受又次辈以下礼拜,亦行作揖答拜礼,退位;三次长辈兄弟登场,分立对揖,而后接受四次辈以下的跪拜礼,答礼如前辈;四次辈、五次辈、六次辈、七次辈各辈行礼如前仪[44]。山东即墨杨氏岁首元旦祀先礼毕,族人按辈分叙礼,就中对同辈兄弟间的拜礼特别郑重,规范甚严:凡兄弟拜,如五人,最长者居西,以肩为比,次居稍西,三中央,四稍东,五极东,皆北向。其四人揖,则同揖;其四人跪,四叩,则最西者立而扶之;四人叩毕,起,又同揖。最西者受礼后退出,稍西者受其他三人礼,如前仪;然后中立者、稍东者次第受礼,同于前。兄弟行礼,不问亲疏,但以年齿论,哪怕长只一日一月亦须如此礼敬[45]。这是强调事兄之礼。清江熊氏元日祠堂祭礼毕,举行团拜礼,族人循次入班,首辈团拜,南面而立,他人按辈次两傍相向叙立,然后依辈次分批上前,向首辈礼拜,如此逐辈致礼[46]
    
这些宗族的叙礼规范,仪式繁琐,完成颇费时间,而宗族不嫌其繁,盖在于利用此种形式规范、教导族人知礼、习礼,如同洪洞王氏在《尊卑长幼仪节》所说,逐辈明尊卑明尊卑礼。乾隆二十八年(1763),绍兴中南王氏《宗祠条规》说祀事,序昭穆,辨贵贱,顺少长,习威仪,皆在于此”[47]。指明祭祀与明礼的表里关系。总之,祭祀中的叙礼,令族人懂得在宗族中个人的尊卑长幼身份,并应依照身份行事,由于每年进行一两次,令人养成习惯,生活中就会遵守礼法了。无疑,祭祀礼延伸的叙礼,是礼法教育和实践。
    (
)饮胙礼中功名身份的重要性与族人习礼
    
祭奠礼、叙礼后,许多宗族举行饮胙礼,表示接受祖先的赐福。饮胙是族人在一起会餐,颁胙是分给族人胙肉或少许钱物。有的宗族颁胙、饮胙两项同时进行,有的只行一项,视宗族公共财产状况而定。在发放钱肉及会餐中,一般根据敬老的原则,多予高龄者以钱物;有一些宗族按照族人的社会地位和在族内地位,给予仕宦青衿之士以优待,也是对族人的一种励志教育。同时强调遵守祭祀礼仪和相见礼仪,青壮年必须与祭,才能享受饮胙、颁胙待遇。
    
饮胙,依行辈叙座,表示尊重尊卑名分,令族人懂得礼仪。休宁茗洲吴氏祠堂燕胙,照昭穆次序坐定,如尊长未到,卑幼不得先坐;或尊长已坐,其次尊长有事后到,弟侄辈皆起立,不得箕踞不顾,致乖长幼之序。坐定,值年到尊长席奉爵斟酒以致敬[35]。歙县汪氏祭毕,各领胙筹,俟鸣锣赴祠序坐,每名正主颁胙肉一斤,寿桃一斤,散胙酒若干[48]
    
给予仕宦衣衿子弟、祠堂族长、执事特殊待遇。歙县汪氏祭毕,乡绅举贡生监与祭者,颁腥胙一斤,以重士子,以鼓后学”[48]。山阴(绍兴)中南王氏宗祠于雍正十一年(1733)规定:宗庙之中,亲亲又当贵贵,凡有超群衣顶子弟,其给胙又较执事者次第倍之,以表奖劝之意。”[49]凡具有贡生、举人、进士和品官身分的族人,分到的胙肉,比祠堂主事人员还要多。南海陈氏家族作出类似的规定:祠祭,族老、绅衿、执事礼生俱加颁胙[50](p.483)
    
老年人多予胙肉。歙县汪氏祭毕,居乡八旬族老,无论出席祭仪与否,颁腥胙一斤,是所谓仰体圣天子养老大典”[48]
    
饮胙中注意礼节与纪律。绍兴吴氏散胙时,尊卑序次而坐,毋得喧哗,燕毕雍容而返,其酗酒猖狂者标名祠内,终身不得与燕[51]。清江杨氏颁胙,不及与祭并年逾十五不拜祖者,毋许给胙;贸易在外五年不归者,亦毋许给胙,以罚其忘祖忘家[52]。饮胙重礼仪,同于叙礼,是对族人的知礼、习礼训练。对绅衿子弟的席次与胙肉的优待,从物质差异来讲是有限的,重要的是一种荣誉,表明获得者在族内享有崇高地位,宗族以此表示鼓励仕宦功名之士的光宗耀祖。
    (
)祖宗旗帜下的收族作用
    
宗族祭祖既是形式,又是对族人的教化、团聚的手段,实现尊祖敬宗收族的不可或缺的环节,宗族发展壮大的必由之路。
    
祭祖是裔孙慎终追远,缅怀先人,高举祖先的旗帜以团聚族人。清朝人讲到当世宗族的祭礼,往往用祭典庄严隆重与祭者肃穆敬谨来形容。同治间湖南《石首县志》说到当地祭祖风俗,与祭者衣冠整肃,鼓乐具备,馔酒醴,皆务丰洁,族长以下,次第行礼”[53]。宣统间广东《南海县志》说该县宗族,祭之日,肃穆将事,市井谰言,有敢出于口者,虽贵老,责无赦”[54]。尽管也有衣冠不整、与祭为饮胙的现象,必为他人耻笑,而宗族会自觉地加以整饬。如平定刘氏墓祭,一度有人斜衣小帽而来,且不到坟前行礼,径至饮胙处吃喝,宗族既感到非礼愧对祖先,又觉得贻笑于人世的耻辱,乃厉行整顿,明定规矩,若有高坐待食而懒于墓祭者,一径查出,即刻退还分资,不许坐会。以为如此约束,庶礼仪可以范人,祀典可以不坠,而尊祖敬宗之念,木本水源之思,人人由此而感动矣”[55]。诚敬的祭礼表达出强烈的尊祖意识,表明祖宗的旗帜为人们牢牢地掌握和利用。
    
祭祖激发、增强族人一本意识,奠定宗族聚合的坚实牢固思想基础。祖宗一人,世代生生不息,繁衍出百十人,千百人,一本观念令祖宗与裔孙连为一体,也使千百裔孙连接在一起,观念上是如此,然而必须有若干环节才能使之凝聚,这环节主要有三个,编修族谱,明确族人之间的血缘关系、房支关系为其一;宗族拥有公共财产,能够给予族人实惠,令宗族有吸引力,族人产生向心力而依附宗族为其二;其三则是建设祠堂与祖坟,借以举行祭祀,并在祭礼、叙礼、饮胙颁胙礼中教育族人懂得相互间关系和相处伦理。所以祭礼,令人知道尊祖敬宗收族,以祖先为旗帜,宗族组织为中介,族人凝聚为一体,祭祖的礼仪形式,实质是宗族团聚族人的方式方法,是收族行为的演习,也是群体力量的展示。祭祖团结散漫族人的道理,清人在实践中感受深刻,故而整饬祭礼的平定刘氏说:祭扫瞻拜,以展报本之诚,以敦睦族之谊。”[55]丰润董氏于康熙五十一年(1712)就建立始祖碑一事讲道:支分派散推而远之则愈疏,反本溯源引而近之则愈亲,此始祖之碑所由立也,追远者于斯,睦族者亦于斯,讵非吾族中数百年中所未有之盛也乎。”[56]博罗林氏重修大宗祠,认为族人看到祠堂,就会思索本身所自出,宗人实为一体,情义相维,痛痒与共,患难相恤,礼义相交,人人如此作想,则族人聚合紧密[57]。祭祖,是娱神,也是自娱,饮胙是人们难得的欢聚机会,亲情得以释放,酒肉佐食、助兴,难怪有人欢乐忘形,大呼小叫,要被警告注意仪礼,然而这是族人产生向心力的一种因素。所以祭祀活动成为尊祖、收族的手段;因尊祖而睦族,导致宗族的兴旺,收到理想的效果。
    
综观上述种种事实,不难发现清代民间宗族祭礼富有特色,并体现出宗族制的一些特点:
    
民间宗族祭礼发生重大变异,导致宗族规模扩大:祭祀始祖、始迁祖,突破朝廷只祭高曾祖祢四代的限制;实行论德爵功的原则,不计辈世,予符合条件者以配享,与传统宗法原则不合;启用官员、功名身份的成员主祭,大有取代宗子之势;饮胙颁胙给予绅衿优待,突出他们的地位;祭祖,娱神兼自娱,增强宗族的凝聚力。因祭始祖,宗族成员大大超出服制范围,规模变大。
    
祭礼变化表现出宗族礼仪改革的功利性,同时是传统宗法主流观念的改变。配享三论原则、主祭与饮胙礼的突出绅衿地位,与传统大宗法宗子制相冲突,然而有身份者主祭,又与世爵世禄制祭礼精神有某种吻合,否则无田不祭,宗族就不可能举行始祖祭礼,所以观念变化是合于时宜的。
    
宗族具有等级性,各宗族追求进入官绅宗族阶层。朝廷区分皇族、贵族、品官、庶士和庶人的不同祭礼,可视为宗族社会政治身份的界标,显示宗族被区划为从皇族到庶民的六个等级。宗族有身份之别,民间宗族追求大族、望族处境,实质是希望由庶民宗族晋升为品官、庶士宗族,提高其社会地位。
    
注释:
    ①
秦蕙田《始祖先祖之祭》:若今人家之始祖,其义于宗法之别子同者,固当祭也。何则?古之所谓始祖者,在诸侯则始封者也,在大夫士则别子也。别子有三。后世封建不行,则为有国之始祖者寡矣;然有大功勋,爵至王公者,虽无土地宜与古诸侯等,则其子孙宜奉为始祖而祭之矣。又,后世天下一家,仕宦迁徙,其有子孙繁衍而成族者,则始至之人宜为始迁之祖。与古别子之公子自他国而来者无异,是亦宜奉为祖而祭之矣。若崛起而为公卿者,虽不可同于诸侯,亦宜与古之九命八命七命等,其子孙奉为始祖,亦与古人别子之义相合……不可以士大夫不得祭始祖而谓之为僭也。《皇朝经世文编》卷六十六,《礼政十三·祭礼上》,中册第1662页,中华书局1992年。
    ②
有关词汇含义的变化,论证颇占篇幅,故从略。

参考文献:

    [1]礼记·祭统,阮元.十三经注疏本(下册)[M].北京:中华书局,1980.
    [2]李光地.家庙祭享礼略,贺长龄,魏源辑.皇朝经世文编(卷六十六),礼政十三·祭礼上(中册)[M].北京:中华书局,1992.
    [3]龚克刚等修樟树市.龚氏十四修族谱,祭法[M].民国印本.
    [4]洪洞薄村十甲王氏族谱(卷二十七),祭祀[M].嘉庆印本.
    [5]洪洞刘氏宗谱(卷二),祖训[M].光绪印本.
    [6]清朝通典(卷六十二),礼·凶二·亲王以下丧[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8.
    [7]涟源.李报本堂族谱(卷首),宗规[M]民国印本.
    [8]张惠言.茗柯文四编·嘉善陈氏祠堂记[M].上海:上海中华书局“四部备要”本.
    [9]嘉庆.歙县桂溪项氏族谱(卷二十二),祠祀·供奉神主龛室规[M].
    [10]沧州.马氏全谱,光绪.古沧马氏族谱引(抄本)[M].沧州马学华藏.
    [11]张文选等修.平定张氏族谱,增续族谱并增图删图辨[M].道光二十八年刻本.
    [12]灵石.何氏族谱(卷一),凡例十则[M].道光十四年续刻本.
    [13]刘灿等修平定.刘氏族谱,会祭注文[M].嘉庆十年刻本.
    [14]宜兴筿里任氏家谱,景龙.劝族建祠疏[M].民国十六年刻本.
    [15]绩溪县南关许余氏惇叙堂宗谱(卷八),惇叙堂家礼[M].光绪十五年刻本.
    [16]江阴.辋川里姚氏宗谱,辑谱说,姓氏源流[M].同治刻本.
    [17]皇朝经世文编(卷六十六),礼政十三·祭礼上(中册)[M].
    [18]宜兴筿里任氏家谱,宗法上·议,任源祥.祠堂议[M].民国十六年刻本.
    [19]宜兴筿里任氏家谱,任源祥.大宗祠述[M].民国十六年刻本.
    [20]丰润董氏家谱,合族公立始祖碑记[M].民国十五年刊本.
    [21]郑培先修浮梁祁门.郑氏宗谱,纪述管理庙祀事绪[M].咸丰十一年刊本.
    [22]李兆洛.养一斋集·文集(卷三),孟岸金氏族谱序[M].“四部备要”本.
    [23]定兴.鹿氏二续谱,碑记[M].光绪二十三年本.
    [24]绩溪县南关许余氏惇叙堂宗谱(卷八),惇叙堂家礼·祭礼[M].光绪十五年刻本.
    [25]宜兴筿里任氏家谱,任源祥.大宗祠述(卷二之四)祠墓记述(卷二之五)配享议·附配享定议,配享续议,配享定议,神位议[M].民国十六年刻本.
    [26]歙县桂溪项氏族谱(卷二十二),祠祀·供奉神主龛室规,祠祀·祔享中龛神主[M].嘉庆十六年木活字本
    [27]林衍芳等编修博罗.林氏族谱(卷五),宗祠,羊城、梁化合族祠记[M].宣统三年排印本.
    [28]定兴鹿氏二续谱,祠规[M].光绪印本.
    [29]鄢宗云等修南平.麟阳鄢氏族谱(卷首),祠规[M].光绪四年刊本.
    [30]白凤章编辑平定.白氏家乘(卷一),阖族公议续修家谱宗祠简章[M].民国五年石印本.
    [31]绩溪县南关许余氏惇叙堂宗谱(卷十),报功神主序[M].光绪十五年刻本.
    [32]黄家章等修南丰.西麓双井黄氏族谱,凡例[M].同治十二年刊本.
    [33]武进.洛阳戈氏宗谱(卷首),例言[M].民国刻本.
    [34]宜兴筿里任氏家谱,吴伟业.任氏宗祠记[M].民国十六年.
    [35]吴青羽撰休宁.茗洲吴氏家典(卷一),家规[M].雍正十三年刊本.
    [36]洪洞薄村十甲王氏族谱(卷二十七),祭祀[M].嘉庆印本.
    [37]黄耀廷等辑绩溪.黄氏家庙遗据录(卷一),祠制·徼福定例[M].咸丰元年绩东黄氏宗祠叙伦堂刊本.
    [38]续秦州张氏族谱,宗祠条规[M].光绪刻本.
    [39]李光地.榕村集(卷十一),家谱序,四库全书本[M].
    [40]杨如沄修.清江永滨杨氏三修族谱,条例,乾隆二十七年刊本;清江杨氏四修族谱,腊祭条规[M].嘉庆刻本.
    [41]浮梁祁门.郑氏宗谱,新居祖庙归粮裕祭记[M].咸丰十一年本.
    [42]李光地.家庙祭享礼略,皇朝经世文编(卷六十六),礼政一三·祭礼上(中册)[M].
    [43]李绂.宗子主祭议,皇朝经世文编(卷六十六),礼政一三·祭礼上(中册)[M].
    [44]续秦州张民族谱,宗祠条规[M].光绪三十四年续修本.
    [45]即墨.杨氏家乘,家法[M].道光刻本.
    [46]清江.泮陵熊氏重修族谱[M].光绪刻本.
    [47]王大泉修绍兴.中南王氏宗谱(卷首)[M].民国三十一年三槐堂木活字本.
    [48]歙县汪氏崇本祠条规,崇本祠条规[M].康熙三十年刻本.
    [49]绍兴.中南王氏宗谱(卷首),宗祠规制[M].民国刻本.
    [50]光绪.南海金鱼堂陈氏族谱(卷十下),杂录,广东省社科院历史所中国古代史研究室等编.明清佛山碑刻文献经济资料[M].广东人民出版社,1987.
    [51]吴金璠等修绍兴《汤浦吴氏宗谱(卷一),吴氏家规[M].民国五年孝思堂刊本.
    [52]杨殿榑等修.清江杨氏四修族谱,腊祭条规[M].嘉庆七年刊本.
    [53]同治.石首县志(卷八),风俗[M].
    [54]宣统.南海县志(卷四),风俗[M].
    [55]刘灿等修平定.刘氏族谱,刘氏会祭序[M].嘉庆十年刻本.
    [56]丰润.董氏家谱,合族公立始祖碑记[M].民国十五年刊本.
    [57]林衍芳等编修博罗.林氏族谱(卷五),宗祠[M].宣统三年排印本.

发表评论 共条 0评论
署名: 验证码:
  热门信息
社会史近三十年来国内对清代州县...
社会史20世纪美国的明清妇女史...
社会史正侧之别:明代家庭生活伦...
社会史明清江南市镇的“早期工业...
社会史清代妇女嫁妆支配权的考察
社会史鬼怪文化与性别:从宋代堕...
社会史清代“独子兼祧”研究
  最新信息
社会史曹树基:《契约文书分类与...
社会史李国荣|明清档案整理刊布...
社会史杨培娜、申斌|清代政府档...
社会史刘志伟:《在国家与社会之...
社会史邱捷:《晚清官场镜像:杜...
社会史圆桌|如何认识清朝的国家...
社会史[加]劳拉·宝森 / [...
社会史吴若明|《清朝大历史》 ...
  专题研究
社会史中国历史文献学研究
社会史近世秘密会社与民间教派研...
社会史近世思想文化研究
社会史清代中外关系研究
社会史清代边疆民族研究
社会史中国历史地理研究
社会史清代经济史研究
社会史清代政治史研究
社会史清代社会史研究
社会史中国灾荒史论坛
  研究中心
社会史满文文献研究中心
社会史清代皇家园林研究中心
社会史中国人民大学生态史研究中...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3-2007 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 Powered by The Institute of Qing History
< 本版主持:毛立平 > < 关于本站 | 联系站长 | 版权申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