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 要】:明清时期,江南地区很多士人加入习医的队伍,究其原因,主观上是自身兴趣和家学渊源所致,客观上则是由于科考不得志、谋生以及自身抱病、父母生病等。
【关键词】:江南 士人 习医
古语云:医儒同道,良医等良相之誉。然而实际上,医人的地位在以士为首的封建社会里仍然很低,“学医视俗工所为”。尽管如此,仍有一些深受儒家思想熏陶的士人出于种种目的学医。本文试以地方志资料为中心,就明清时期江南地区【1】士人习医的原因作一简单分析。
医与儒手段虽异,但它的社会功能与儒家经世致用的思想比较接近,“医以活人为务,与吾儒道最近切”【2】。士人所读的儒家著作与医书有相通之处,这使得士人习医相对容易一些,“秀才学医,白菜作齑,言易为力也”【3】。因此,行医成为许多士人入仕外的一个重要选择。士人行医的动机不外乎两种,一种是对医药感兴趣,主动学习医药知识;另外一种则是由于环境所迫,被动行医。医学著作与儒家书籍有相通之处,一些涉猎广泛的士子医药知识也十分丰富,亦儒亦医。如吴江监生周升士和松江府庠生陈亦保知识面很宽,书法和医术都很好。丹阳举人林佩琴学问渊博,尤其精于医术。元和(今苏州市)廪生陆懋修“以儒医济世”。常熟汤鼎诗文俱佳,亦精于医术,其家藏医书甚富。昆山庠生柴复俊“兼精岐黄,人有疾病,虽严寒酷暑,有邀必往,不取人资”【4】。太仓曹受龄“邃精儒业,兼通三世之书,沉疴宿病辄奏奇功”【5】。昆山葛哲世代业儒,在医学上也颇有造诣。一些士子醉心医学,甚至为此放弃儒业,如无锡叶应辰“弃儒习医,屡起人阽危,贫人多尸祝之,豪门罕得其迹”【6】。常州国学生祁漺幼失怙,弃儒习医,精于幼科。与一些士子弃儒习医不同,有些对医学甚有兴趣的官员在辞官归乡后也从事医学研究,明代著名医学家王肯堂即是如此。王肯堂出生于江苏金坛的一个官宦之家,早年学医,后因其父以行医妨碍举业而禁止他研习医术。他于万历十七年(1589年)考取进士,任翰林院检讨,后因上书主张抵御倭寇事,不合当政者意图而被降调,于是他就以患病为由辞官归乡。居乡后,他潜心医术,博览医书,成为一时名医。他所编的《证治准绳》44卷,博集医书,并结合长期行医心得,具有医学全书性质。
医学作为一门技术性职业,适合父子兄弟间传授,因此世医在江南极为普遍。一些士子祖上世代习医,家学渊源,耳濡目染,对医学也十分精通。如松江府宝山县的秀才沈显曾“世承医业”【7】。乌程廪贡陈世泽祖上十余世皆行医,陈世泽“以儒业医,所造尤深,其《素灵类纂集解》一书,汇集诸说,有裨学者,非时医所能及也”【8】。浙江平湖徐日严幼而端谨,父亲徐存素习医,授以章句,辄晓大义,“比长习儒书,夜间辄篝灯读医书,后遂以医行世”【9】。江宁谌永恕精婴儿医,其子邑庠生谌昌会和谌宏德俱以医驰名。苏州元和唯亭人王治在嘉靖年间(1522~1566年)曾考中进士,但未入仕途,而是归隐于医,后世继承了其亦儒亦医的传统,成为当地著名的儒医家族。有些世医子弟虽然入仕,但对医药兴趣不减,在公务之暇,仍乐于为人诊病。如常熟沈规、沈矩兄弟出生儒医世家,俱精通医学,分别任职州判和训导,“求诊必应,不取一介。儒风淡泊,学者称之”【10】。
明清时期,江南地区的许多士子行医并非本意,而是客观原因使然。归结起来,无外乎科考不得志、家境贫困、自身抱病、父母生病等几个方面。明清时期科举考试更加程序化、规范化,竞争也日趋激烈。明末上海县县试童生不下二三千人,而能考中秀才的最多7”余人。清代无锡、金匮两县“于承平时,童生应学院试者一千数百人,而学额仅三十人”,“世俗之视秀才也颇重,而得之者亦颇难”【11】。湖州秀才闵振武先后参加了15次乡试,仍未能考取举人,其同乡凌义康11岁即考中秀才,但此后却命运坎坷,“赴省试二十余次不得一售,至八十一岁犹下棘闱”【12】。按照儒家的思想,科考出仕是为了治国平天下,宰相有治国之经,医亦有治病之经。一些在科举考试的残酷竞争中被淘汰的士人对科考心灰意冷,既然出将入相无望,存“活人济世”之心的他们,便转而学医,以医为业。如嘉兴贡生吴金枢屡试不得志,遂弃举业而读医书,“远近就治者履恒满户外”【13】。镇江蔡永烈幼习儒,不得志,遂放弃举业,改而学医,学成后,“矢愿济世”。湖州温钰年少敏悟,攻读举业,后因屡次考不上秀才,而改学医。同乡秀才吕泰“屡试不遇,乃业医”【14】。松江周诗攻读举业,科场屡屡失意,叹曰:“不为良相,必为良医”,遂放弃举业,专习医术,“贫者疗治恒不求报”【15】。丹徒诸生何金琇,有文名,屡试不得志,遂弃举子业,“究心先世岐黄之学”。吴江汝可霆读书无所成,弃而学医,遂精医术。明末,丹徒周应选业儒不成,改习医。吴县恩贡生王丙幼颖悟,读书过目成诵,无所不通,科考失利即弃儒习医,“隐于医以济物”。常熟世医家庭出身的王昌熊也在乡试落榜后,弃儒习医。
士子研习四书五经,除了耗费精力外,还需花费一笔不菲的钱财。富裕子弟自然不需要担忧科考花销,但对一些家境一般甚至贫困的士子而言,科考花费却是一项沉重的负担。对众多士子来说,科考成名遥遥无期,而解决生计问题却迫在眉睫。收入可观的行医之路因此吸引了不少士子跻身其中。常州庠生朱以增嗣父早逝,没有财力继续举业,因此从本生父学习医术,研读《灵枢》、《素问》等医家名著,有所领悟,出诊应手而愈,每遇瘟疫,尤有奇效。常熟曹存心出生于世医之家,他读书颖悟,但因家贫,被迫放弃举业,转而学医。有些士子甚至通过习医积累了一笔丰厚的家资,如乌青镇的秀才张千里,弃馆行医,声名大振,他曾为朋友偿付3000两银子的债务,可见其收入不菲。吴江同里王景和在明季世乱的情况下无志进取,“以岐黄术成素封家”【16】。一些士子甚至边授徒边习医。如无锡葛羲民“业疡医,兼授童子句读”【17】。松江马应良“精医术,授徒里中,暇则以医行世”【18】。
明清时期,一些士人因为自身有病或身体孱弱,便自行探究医学书籍,从而走上了行医之路。如嘉兴秀水诸生赵学昂“劬学得怯症,遂研精岐黄术”,他曾在刘氏某家任塾师,为雇主治好了历时较久、顽固难治的疾病,名噪一时,“就诊者履恒满户”【19】。上海贡生朱书年幼多病,故研阅医书,洞知医理,“遂以医名”。松江潘叔和“性颖敏,而体纤弱,遂弃举子业习灵素经”【20】。苏州卢士诚“治举子业,以体孱成疾,母曰-卢氏宗祀唯尔是属,盍往学医.,士诚乃习医,疾遂痊,持以疗人,又辄效”【21】。苏州秀才沈丹起“以病习医,善制方,人以疾告,辄往,不计酬谢”。同乡汝锡畴少好读书,工于楷法,因病习医,“覃思研究,务穷其奥旨,尝出新意制方,疗人痼疾”【22】。常熟赵羹梅,少年时期刻苦读书,但是科考却屡试不中,因而愤懑成疾,医生束手无策。羹梅乃研读《素问》、《灵枢》、《本草纲目》等书,忽有所悟,自治药方,疗效颇好,遂致力行医救人。
儒家强调对父母的“孝”,而研习医术是服侍父母、尽孝行善的一个重要内容和体现。为了尽孝,必须知医,此即所谓“以医为孝”【23】,程颢也说“病卧于床,委之庸医,比之不慈不孝。事亲者亦不可不知医”【24】。一些士子因忧心父母病患而钻研医书,从而精通医术。王肯堂学医就是因其17岁时,母亲生病,他见医生水平低劣,乃发愤学医,不久又治好其妹之乳痈病,于是在乡里渐有名气。常熟吴允升少年时研习举业,后因母亲多病,被逼遍阅医书,穷其奥秘,“以试人有奇效”【25】。苏州缪遵义是清乾隆二年(1737年)进士,以知县用,因不忍离父母,遂辞官归乡侍奉双亲。其母不幸患上奇难杂症,他遂潜心医术,将母亲治好,“医理日益进”。常熟沈英少习举业,熟经史,能通部覆诵,因父病习医,博考诸家,参以变化,治病有奇验。明清时期江南地区大量士子加入习医队伍,不仅增加了从医人员,提高了他们的社会地位,优化了医界的知识结构,而且有利于医学理论的发展、医疗经验的总结以及古典医书的整理。
参考文献:
【1】本文所指江南,明代为应天、镇江、常州、苏州、松江、杭州、嘉兴、湖州8府,清代为以上8府以及从苏州府析出的太仓直隶州。
【2】戴良:《九灵山房集》,转自《儒家医学观与儒者为医》,《中医研究》1988年第4期。
【3】李开先:《李中麓闲居集》卷六《病愈谢屏岩李医序》,《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第92册。
【4】民国《昆新两县续补合志》卷一四《艺术》。
【5】乾隆《沙头里志》卷五《人物志·艺术》。
【6】黄卬:《锡金识小录》卷五。
【7】民国《江湾里志》卷一二《艺术》。
【8】民国《乌青镇志》卷三十《艺术》。
【9】道光《乍浦备志》卷二六《方技》。
【10】民国《重修常昭合志》卷二〇。
【11】薛福成:《庸庵笔记》卷六《立誓减寿游庠》,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
【12】同治《晟舍镇志》卷五《人物》。
【13】道光《梅里志》卷十《艺术》。
【14】【15】民国《双林镇志》卷二一《艺术》。
【16】嘉庆《同里志》卷一六《艺术》。
【17】《锡金识小录》卷七《稽逸五》。
【18】民国《江湾里志》卷一二《艺术》。
【19】民国《竹林八圩志》卷六《人物》。
【20】光绪《罗店镇志》卷六《艺术》。
【21】民国《横金志》卷一二《人物三#孝义》。
【22】光绪《黎里续志》卷八《人物》。
【23】明佚名《比事摘录·医孝》。
【24】《二程遗书》卷十二。
【25】道光《璜泾志稿》卷四《艺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