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社会史论》(何炳棣 著,徐弘 译注,中华书局,2019)
关于作者
何炳棣
1965年聘为美国芝加哥大学汤普逊历史讲座教授
1966年当选台湾“中研院”院士
1975年当选美国亚洲研究学会首位亚裔会长
1979年获选美国艺文及科学院院士
1997年获选中国社科院荣誉高级研究员
关于译者
徐泓先生,著名明史专家,历任台湾大学、香港科技大学、东吴大学等高校教授,现为暨南国际大学荣誉教授、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客座教授。
关于本书
《明清社会史论》,是何炳棣代表作之一,是探索明清500多年间中国社会结构及阶层流动的历史巨著。何炳棣先生采用近100种科举史料,以计量法统计附有三代履历的明清进士登科录及会试、乡试同年齿录等关键性史料,分析进士及举贡4万个案例,并运用社会分层化和社会流动理论,解释明清科举制度与中国社会阶层变化的紧密联系。并以律令、方志、传记、家谱、社会小说等大量史料,观察明清两代社会与家庭事务,探讨社会流动的制度化与非制度化因素,以及某些社会概念,深入地诠释了科举体制下的社会流动。《明清社会史论》是何炳棣先生的经典之作,对明清时期科举、社会阶层及社会流动的研究在国内外影响深远。
译者徐泓先生,中国台湾地区暨南国际大学荣誉教授,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客座教授,其翻译专业准确。尤其难得的是,徐先生同时添加了长达万言的译者注,详细查对史源,列举并评介过去几十年间涉及明清时期社会阶层、结构与流动的各种论着,这对于广大读者理解何先生英文原著提供了重要参考。
目 录
中译本自序 I
原著第二版自序 VII
原著初版自序 XI
译者序:何炳棣教授及其《明清社会史论》 XV
前言XXXVII
第一章 社会意识形态与社会分层化1
第一节 基本反论1
第二节 社会分层化20
第三节 教育与财富同为决定社会地位之主要因素48
第二章 社会身份制度的流动性63
第一节 法理上缺乏对社会流动的有效阻碍65
第二节 明代特殊身份进士的统计82
第三节 社会文学所见身份制度的流动性91
第四节 社会为儒家意识形态所渗透110
第三章 向上流动:进入仕途119
第一节 史料的简要评述119
第二节 统计分析139
第四章 向下流动161
第一节 抽样的家谱记录162
第二节 人文环境179
第三节 竞争激烈的考试制度186
第四节 有限度的荫叙188
第五节 财富的减少194
第六节 家庭制度204
第七节 小结209
第五章 影响社会流动的因素213
第一节 科举与官学213
第二节 社学与私立书院247
第三节 帮助应试举子的社区援助机制259
第四节 宗族制度267
第五节 出版印刷271
第六节 战争与社会动乱275
第七节 人口与经济因素280
第六章 科举的成功与社会流动的地域差异283
第一节 各省的人口283
第二节 以省份区分的科举成功者之地理分布288
第三节 社会流动率的地域差异302
第四节 科甲鼎盛的地区309
第七章 概括与结论323
附录 社会流动的案例选337
引用书目401
译注与按语引用书目431
案例24:张謇
(咸丰三年至民国十六年,1853—1927)
张謇
张謇是位在长江北岸的江苏南通人,南通在近代是栽培棉花与纺织兴盛的地方。张家几代以来都是相当于英国Yeoman的自耕农,在自己不太大的土地上耕作,有时也雇佣短工来帮助耕种。这样的家族在传统中国农村的经济地位属于中等,按照张謇的说法“不愁衣食”。
嘉庆元年(1796),张謇的曾祖父过世,家产分给三个儿子,其中最小的儿子就是张謇的祖父,当时才7岁。他的两个哥哥都搬出去,二哥更因游手好闲败光了家产,不曾再回到故乡。张謇的祖父小时候,与寡母相依为命。15岁母亲突然亡故之前,他都在村塾读书。后来由于不怀好意的亲戚引诱他赌博,家产尽失。地方上有个后来也从事一点农耕的小瓷货商可怜他,把他收为赘婿。他没有忘记青少年时期的教训,而成长为一个勤勉俭约的人。在存下一点自己的钱财后,搬离了岳父家。
虽然在其后几年,他把以前损失的钱大半赚了回来,但他很不情愿地让三子中的次子,也就是张謇的父亲读书。在张謇的父亲多次恳求及村里一个塾师的支持下,终于同意他半天读书,半天耕田。也就因为如此,张謇的父亲勉强读完儒家的初级经典,终其一生只是一个自耕农。
张謇有三个哥哥,父亲在他们很小的时候就送他们四兄弟去学校读书,有证据显示只有小儿子张謇被准许全天读书,因为他很早就被认为是个聪明有前途的孩子。张謇4岁开始在父亲监督下读书,尽管他年纪小小,冬天那几个月的夜晚也必须在没有暖气的房间里用功读书。他后来回忆,母亲有时在夜晚监督他读书的时候,还暗自啜泣,这是因为母亲对他的期望很大。长大一点之后,家境好了些,可付得起学费,便送他到村塾念书。同治三年(1864)夏天,父亲命令11岁的他与兄弟们去锄棉田草,他颇以为苦,便更加倍努力读书,因为他相信这是可以免于劳动的正当理由。5年后,他补上生员。
必须顺便指出的,当地与法律的惯例,凡出身三世无隶名学官为生员家庭者,名为冷籍,其子弟若要应试,必须先取得学官及廪膳生的保证书,才能参加县试。张謇得到没有经验的父亲同意,被一个不怀好意的村塾教师欺骗,冒名注籍到邻县考试。于是整整3年,他暴露在保证人及其同谋的勒索之下,为贿赂他们及地方政府的胥吏,张家共花费银1,000两以上,其中大部分是靠借贷而来的。最后,张謇决定向省学政自首,学政同情他的情况,他的资格并未撤销。由于这个事件和因张謇祖父过世而分配财产的结果,使张謇需要去找份工作,当一个官员的私人幕友。他利用闲暇的时间读书,通过入学考试,进到一个私立书院念书。他把微薄的薪资寄回家去还债。1875年初(【译者按】:同治十三年十二月二十一日),张謇和一个富裕地主的女儿结婚。
在几次乡试失败之后,光绪二年(1876),张謇由南京担任河工物资的雇主介绍给地位重要的赞助者吴长庆将军。张謇当吴长庆的幕友,月俸银20两。张謇仍利用馀暇继续读书,终于使他能通过光绪五年(1879)的特考,获得优贡生资格(文学秀异的贡生)。后来他随着吴将军先到华北,后到朝鲜,在平定光绪八年(1882)汉城宫廷政变中扮演重要角色。为此,吴长庆将军赏给他银1,000两。光绪十一年(1885),当他在北京获得举人时,他已经因能干和精于朝鲜事务而广为人知了。后来,他成为皇帝的老师、总理大臣翁同龢的门生。乡试及第之后的9年间,张謇辗转从事幕友工作,当时他已获得候补县学教授的任官资格。
光绪二十年(1894),张謇因殿试第一考上状元而知名全国。其后更成为家乡南通产业资本家的先驱,并继续在重要的政策上给高级官员建议,也曾短暂在民国初年的政府内阁中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