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首页 | 本所概况 | 新闻动态 | 本所学人 | 学术前沿 | 本所成果 | 人才培养 | 学术刊物 | 基地管理 | 清史纂修 | 清史文献馆 | 清风学社
  
概论与概说 社会人口 婚姻与家庭 宗族与乡族 性别与妇女 生活与风俗 国家与社会 医疗与卫生 社会与经济
站内搜索: 请输入文章标题或文章内容所具有的关键字 整站文章 清代社会史研究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清代社会史研究 >> 生活与风俗 >>
李孝悌:《恋恋红尘:明清江南的城市、欲望和生活》
来源:明清史研究资讯 作者: 明清史研究资讯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3-04-19

著者:李孝悌

书号:978-7-5598-5258-8    

出版时间:202210

定价:98.00元  

 装帧:精装   开本:32开  

页数:512    字数:340千字    


作者简介

李孝悌,美国哈佛大学历史学博士,曾任台湾“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现为香港城市大学中国文化中心主任,研究方向为明清以来的社会文化史、城市史。著有《清末的下层社会启蒙运动(19011911)》《明清以降的宗教城市与启蒙》等。


本书看点              

1.哈佛大学东亚语言与文明系教授王德威、“中研院”史语所王鸿泰、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院大木康一致推荐。

2.“物质文化史”的新进路。作者的记叙视野从宏大的政治史、经济史、思想史,转向了微观的娱乐、欲望、节庆、文物、建筑的实证性研究,从戏曲、画报等资料中去探讨城市民众的生活、心态和娱乐等课题,以求描摹出一个广阔、整体、真实的社会历史。

3.关注士大夫的心理,以生活史为聚焦重点。以袁枚、郑板桥、冒襄等文学名士的生活为切入点,点明文化精英在世俗与精神世界、传统礼教与浮华之间的挣扎。通过深刻剖析中国士大夫的个体自由和情感动向,展示明末以来中国江南城市中热闹、世俗、真实的市民生活。

4.从普通人的世俗生活切入,对明亡之际的女性人物进行细腻而生动的描摹。作者跨越虚构与非虚构文字的界限,重构秦淮河畔诸多女性人物的生活图景,并将其嵌入时代拼图中:咬舌自尽的葛嫩、以头碰柱的李香君,她们的香消玉殒成为朝代更迭中颇为壮丽的一笔。此外,书中对民间普通男女冲破礼教的狂欢也展现得淋漓尽致。

5.以小见大,追问“明清转型”等社会文化大问题。作者通过明末清初士人群体的生活方式,易代之际的个人选择:有的在清廷入仕,有的修建园林隐匿,以此来展现明清时代波动与发展的社会现象,再现了当时的城市文化生活以及消费百态。

6.装帧精美,设计与内容契合。本书采用内外双封的装帧形式,同时,为了更好地贴合本书的主题,封面采用乾隆南巡图元素,将江南的富庶和明清之交的景观一一展现。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本关于明清江南文化史的杰作。作者从物质文化史研究出发,在大量文集、情歌、戏曲和图像数据等资料的基础上,围绕明清士大夫文化与城市生活,通过对余怀、冒襄、王士禛、郑板桥、袁枚等人的研究,描绘其文化生活、内心世界等面向,同时,亦从普通人的世俗生活切入,对明亡之际的女性人物进行细腻而生动的描摹, 展现了从明清到二十世纪的士大夫生活、普通民众(特别是妇女)的情欲世界及近代上海的城市文化。这些城市中热闹、世俗、真实的市民生活,不断丰富着我们对历史与文明的想象。


繁体版序言

本书中收录的,是我在过去五六年间发表或写成的文章。其中除了《明清文化史研究的一些新课题》属于研究回顾一类的文字,《上海近代城市文化中的传统与现代》及《18世纪中国社会中的情欲与身体》两篇文章,是以城市和乡村的一般民众为主体,其他六篇都以上层士大夫文化为研究重点。如果和我之前的研究放在一起来看,由近代向传统,由群众向士大夫,由大众文化向精致文化移动的轨迹确实非常明显。

其中除了《18世纪中国社会中的情欲与身体》一文,转变的背后其实还是有一定的脉络可寻。1985年我刚到哈佛读书时,一方面随着孔飞力(Philip Kuhn)教授有系统地阅读清代档案及民众叛乱的数据,一方面为了缴交学期报告,在燕京图书馆的书架间毫无目的地翻览可能作为报告题材的数据。在泛漫无所归依的搜寻中,我被《白雪遗音》《霓裳续谱》中质朴的情歌和少女大胆、热烈的偷情场景所吸引,并以此为题,交了我的第一篇英文报告。这些被五四时代的学者高度评价的俗文学资料,成为继民众叛乱的档案文献之后,另一个引我进入民众世界的踏脚石。此后我十几年的研究兴趣,就集中在这个由民众/社会所衍生出的民众/文化史的范畴。

我对民众文化的兴趣,在某一个意义上,和我当时所受的社会史训练有极大的关联,就是同样以下层社会和普通民众为主要的研究对象,而和政治、外交及思想史研究中以上层社会或统治群体为主体的研究,有极大的差别。虽然我后来慢慢了解到,我的第一次“文化转向”,在认识论和方法论上,其实和社会史也大相径庭。

这种对民众文化的兴趣,从18世纪(19世纪初)的情歌开始,持续了十几年,中间经过漫长的论文写作,一直延续到本书中的另一篇文章《上海近代城市文化中的传统与现代》。在这个过程中,不论是18世纪的情歌、档案中的口供、义和团民众的宗教想象或是《五部六卷》中对“真空家乡、无生父母”的核心观念的反复演绎,都不断以其直接动人的文字、情感、思想和丰富的想象力,对我产生极大的震撼。其强烈的程度,和我读社会史学者从组织、结构的角度分析中国乡村社会时的感觉,不相上下。

但一方面因为在乡村和民众之中逗留的时间已经甚长,一方面因为在写博士论文《近代中国的戏曲、社会与政治》时,了解到扬州文化在海派文化形成之前的重要位置,和梁启超对《桃花扇》一剧的高度评价,我决定将研究的重点从近代、民众转移到传统、城市和士大夫文化上。我在写《上海近代城市文化中的传统与现代》一文时,受到已故的思想史家史华慈(Benjamin Schwartz)教授对“传统”与“现代”这组观念很大的启发。现在看起来,这篇文章倒颇具象征意义地使我的研究从备受西力冲击而令人“厌倦”的现代中国,过渡到文化形态迥然不同的传统世界。

这本论文集中以郑板桥、袁枚、王士禛为题的三篇文章,都以1718世纪的扬州为主场景,对上层士大夫别具雅趣的生活内容,作了细部的描述。在写王士禛一文时,我进一步了解到,对许多像冒辟疆一样的明清之际的士大夫而言,明末金陵才是回忆和欢乐的活水源头。所以我再次转移战场,从20世纪的上海到1718世纪的扬州,进而由冒辟疆水绘园所在的扬州府,上溯到明末的南京。

从清代扬州转到明末南京,与王士禛素有交游的冒辟疆无疑扮演了关键的角色。另一方面,从最初透过梁启超对《桃花扇》一剧的评价而开始细读剧文起,我就希望将来有机会能将剧中的情节和文字写入论文之中。一路辗转进入南京后,多年的宿愿终得实现。《桃花扇底送南朝》一文虽然是我另一个以明清南京为题的新研究计划的起始之作,但我一方面是透过梁启超这位融合传统与现代的史学大师的导引和批注,进入《桃花扇》的世界;一方面则因为冒襄对明末金陵繁华岁月的追忆,委实过于强烈而鲜明,引发了我同样强烈的好奇心,一入南京而不可收拾。将这篇文章收入本书中,不论是从传统与现代的对照,水绘园对明末金陵风华声教的演绎,还是从《桃花扇》一作和冒襄的关系而言,应该都不算是过于突兀。既为我从20世纪上海进入17世纪中国城市的漫长旅程,找到一个休憩的驿站,也多少有些凭吊告慰前人的意思。

但不管使用的题材是近代上海的城市读物,18世纪流传于城市、乡村的情歌,还是明清士大夫的诗词、戏曲创作,这些文章最明显的一个共同主题就是逸乐。我在文章中,对逸乐生活在思想史和文化史上的意涵,都有比较详细的讨论。这里要强调的是:耳目声色之娱当然有可能在有钱、有闲的统治阶层或上层社会(包括皇室、官员、士大夫及商人)中占有比较醒目的位置;对生活在淮北、鲁西北、鲁西南或川楚交界等土地贫瘠、叛乱频仍的下层民众而言,温饱尚不暇,物质感官上的享乐,似乎成了一种遥不可及的反讽。但如果我们把这些西方中国社会史学者作过最好研究的地区放在一边,而将焦点转移到1617世纪的江南、华北、长江中下游或是珠江三角洲的城镇,我们看到的可能是一个不一样的民众日常生活的景象。

放在这样的脉络下来看,我对18世纪中国社会中的情欲和士大夫逸乐的描写,似乎可以看成是一个重新审视中国人日常生活内容的参照点。我最近信手翻阅大陆学者董新林写的《墓葬:历代帝王及百姓死后的家》,深深为大量墓葬图像中不断出现的宴饮图和乐曲演出的散乐图所震撼。墓葬壁饰在五代达于顶峰,明代之后就很少出现,我们对明清时期民众日常生活的热闹场景的想象,通常是透过《南都繁会图》《上元灯彩图》等图像数据来落实。虽然不管是因死亡还是因现世生活而触发的图像数据,都同样面临着“再现”的问题,而在诠释这本书中的各种墓葬图像所代表的意涵时,更要将时代、区域、种族和阶级等因素考虑在内,但让我感到讶异不止,乃至兴奋不已的却是:在物质生活繁庶的1617世纪之外,在一个因“死亡”而引发的艺术类别中,逸乐、宴饮和戏曲演出竟占据了如此醒目的位置。这些壁画的墓主虽然多半是统治阶层,但也不乏一般的民众:

宋代时期墓葬壁画中常有“开芳宴”的题材,说明北宋时期平民百姓的日常生活就很讲究享乐。此外,单独的散乐图或墓主人夫妇对坐宴饮图的题材更为多见。

也许是出于对现世生活的依恋和不舍,卒至选择生活中最美好的场景来装点死后的居所。“逸乐”看起来,确实是我最近所着迷的“文化图式”(cultural schema)中的一条主轴线吧!

就如同墓室壁画中居于要角的逸乐与宗教题材一样,我这些对尘世生活的描述中,除逸乐外,宗教也是一个重要的主题。这些宗教题材不仅在现代化的上海制造出魑魅魍魉和乡野传奇的氛围,在笙歌不断、“无朝非花、靡夕不月”的水绘园,也像戏曲旋律一样,萦绕在传统士大夫的日常生活之中。再加上袁枚《子不语》中虚实相间的神怪故事,和王士禛对家族起源、兴衰的不可思议的玄妙之言,让我们势必得重新思考宗教在明清士大夫文化中的位置。过去不论是思想史家对宋明理学的分析,或社会史家所建立的“士绅社会”的典范,都让我们对中国士大夫文化的内涵和骨架有了最根本的掌握。我从民众重新回到士绅阶层时,采用了一个不同的视角,冒襄留下的数据正好提供了最佳的素材。就像我在《儒生冒襄的宗教生活》一文的开头所说的:“更有意思的是,正是在忠实地扮演现世儒生这个角色的同时,冒辟疆以惊人的细节,展现了他狂乱而超现实的宗教信仰。儒家的道德信念,士绅的现实关怀,超自然的神秘信仰,极耳目声色之娱的山水、园林、饮食、男女与戏曲,共同构成了冒辟疆生活的整体面貌。”如果我们的文化史研究能在思想史和社会史的学术典范下,做出一些不同的贡献,或许能稍减我们纵情逸乐的焦虑。

这些文章中第三个明显的主题是城市。从上海到扬州到南京,城市为民众的休闲、娱乐和士大夫的精致品味提供了不可或缺的舞台。《18世纪中国社会中的情欲与身体》一文的主体虽然多半是从各地搜集而来,“鄙俚淫亵”、出诸“里巷妇女”或“村妪荡妇”之口的情歌小唱,但不论是唱本的刊行、贩卖,茶馆、戏园的演出,还是像《马头调》之类经由通都、大邑的码头、驿站而流传的民间小调,都依然和城市有密切的关系。冒襄水绘园所在的扬州府如皋县,虽然不能和北京、南京、扬州或苏州之类全国性的城市相比,但却因为冒襄本人和南京、扬州的密切关系,提供给我们一个重新思考上层士大夫如何在县城,乃至乡镇,复制大城市的生活经验和文化形态的机会。

我对文化史的兴趣,虽然从1985年交的第一篇学术报告,就可以窥见端倪,但对基层社会和民众叛乱等社会史的课题,却始终未能忘情。对许多在哈佛及其他美国大学选修“清代档案”一课的学生而言,钟人杰的叛乱案,大概是他们了解清代中国社会最主要的据点。道光二十一年(1841),湖北武昌府崇阳县因案斥革的秀才钟人杰,因为包揽钱粮,和县府胥役凭生衅端,卒至聚众为乱,攻县城,杀县令,并进而“劫库狱,散仓粟,造帜械”,自封元帅,公然谋反。正为中英鸦片战争所困的清政府,大动干戈,才平定了这次发生在丛山之中的内部叛乱。

经由清廷的奏折、叛乱者的口供、知名士绅/学者的墓志铭和反映地方观点的笔记小说资料,我大致体会到格尔茨(Clifford Geertz)所谓“深描”的意涵。经由这些层层交织的细部数据,我不但进入了一个从来不了解的中国地方社会,对其复杂的权力生态有所掌握,而且可以由这个切入得既深且广的个案出发,去衡量整个中国社会运作的模式。换言之,我们可以以这一个小小的个案做参考架构,去寻找中国地方社会中不断反复出现的主轴和要素。

我在写冒襄等几篇文章时,钟人杰的叛乱案就像萦绕在水绘园中的戏曲旋律一样,不时闪过。如果钟人杰的叛乱案可以让我们由小窥大,成为了解中国社会的重要据点,那么王士禛的八首水绘园修禊诗,冒襄作为儒生/文人/地方士绅/风流名士的复杂面相,以及他令人惊异的宗教历程和水绘园生活中的种种细节,是否也可以为我们了解中国士大夫文化提供一个切入、参照点呢?

我在前面和文章中都提到,西方文化史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针对着社会史而出现的一种旗帜鲜明的反抗。林·亨特(Lynn Hunt)1989年主编出版的论文集The New Cultural History骎骎然有篡夺十几年前才取得霸权地位的社会史的声势。但十年之后,当邦内尔(Victoria Bonnell)和林·亨特重新检讨新文化史的走向时,却已对一些激进的文化史家和后现代主义者欲将社会史的课题和预设完全抹杀的企图感到不安:“社会的角色或意义也许有问题,……但没有它的生活却证明不可能。”社会史的各种理论预设和前提,虽然受到新一代文化史家和后现代主义者深刻的检讨、质疑,但社会史家所提出的一些重要课题和累积的丰富研究成果,却是文化史家不得不严肃以对的资源。

对于如何正视、利用社会史家所留下的学术资源,由计量史、社会史出身,积极参与“文化转向”,进而像林·亨特一样反省文化史走向的小威廉·休厄尔(William Sewell Jr.)Logics of History一书中有极精彩的阐发。在小威廉·休厄尔看来,社会史、社会科学和人类学在过去几十年所累积的最重要课题之一,就是“结构”(structure)。结构可以有不同的层次和不同的属性,但休厄尔最感兴趣的则是结构作为律则、资源与图式(schemas)所蕴含的意义与限制。

我在过去二十几年内读到的美国的中国社会史论著中,最具启发性的就是对民众叛乱、基层组织、社会结构及非人格因素等课题的研究。休厄尔的讨论,除了让我能将这些研究放在更广大的西方学术史的发展脉络中来考虑,也清楚地显示出:结构式的分析,其实也可以对感觉上轻薄浮软——虽然这种感觉多半是一种未经深刻省思的成见和误解——的文化史研究,带来极大的帮助。我对上海近代城市文化中的乡野图像、民众心态和18世纪妇女感情世界的探索,似乎正可以归入文化图式或心灵结构的范畴。当我们对明清士大夫文化或城市史的研究,不断面临宋史或研究其他时代的学者“古已有之”的质疑时,休厄尔的分析架构显得格外有意义。我们过去几年的文化史研究,在细节和个案的累积上,对一个新开发的领域而言,应该起了发凡奠基的作用。这些细节和个案当然可能只反映了一个特殊的时代,但也极可能是一种反复出现的主题。如何将这些研究放在特殊的时空背景或文化图式中来考虑,也许是一个值得进一步努力的方向。

16世纪初叶起,商品经济的发展,对哲学思想、社会秩序、社会风气和日常生活的内容等各方面都带来极大的冲击。从乡里到城镇,从江南到华北,从平民百姓到上层士大夫,生活的富裕在衣食住行和宗教、逸乐各方面所带来的巨大改变,对那些固守着儒家道德信念的士绅来说,无疑是另一次礼乐崩坏的末世巨变。出生在浙江嘉兴青镇(即今日著名的古镇乌镇)以为官清廉著称的李乐,明穆宗隆庆二年(1568)进士,万历初致仕归里,正好目睹了发生在各地和家乡的变化。他的20字短诗:“昨日到城郭,归来泪满襟。遍身女衣者,尽是读书人。”鲜明扼要地勾勒出一个被颠倒的世界,以及这个以城市为代表的现实世界和道学家理念间难以跨越的鸿沟。

我在这本书中处理的几个主题,不论是城市、逸乐、情欲,还是怪力乱神的宗教想象和实践,正好可以作为逐渐消逝并为李乐所哀惋的礼教世界的对立面,以另外一种人间乐土的面貌,重新区划出一块醒目的疆域,让我们能从富裕与贫穷、城市与乡村、情欲与礼教、奢靡与简朴、逸乐与叛乱、宗教与理性等命题出发,重新审视中国的文化与社会。但不论是20世纪的上海,18世纪的扬州,还是17世纪的南京,经由时空的屏障,都像是余怀在回忆中所建构出来的“欲界之仙都,升平之乐国”一样,一方面大大丰富了我们关于城市的想象,另一方面却都已成为昨日过眼的繁华。

本书的简体字版,甫于上海出版,仍沿用《恋恋红尘》的原名。承蒙林载爵先生的好意,让这些文章能以繁体的形式在台北印行。由于全书内容已大幅扩充,在载爵兄的建议下,我们决定以这个新的书名重新问世。我要谢谢张雅芳小姐、陈昶安先生、冯卓健先生,特别是郑坤腾先生帮我费心整理本书的书稿和图版。


节选自李孝悌《恋恋红尘:明清江南的城市、欲望和生活》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10



名家推荐/精彩书评

《恋恋红尘》记录了明清到二十世纪中国进入现代的漫长历程。这三百年见证朝代兴亡,家国世变,也铭刻物质与精神生活的巨大冲击断裂。繁华还是衰糜,盛世还是乱世,声色还是死事,个人还是宗法,千回百转,此起彼落。李孝悌教授笔锋所至,无不精彩而犀利。南朝遗民恨事与民国启蒙政治,文人礼教风雅与士子宗教度脱,种种欲望、行动与怅惘浮沉历史内外,融入滚滚红尘,也烘托出中国的日日夜夜。本书是中国近现代文化史研究者不可错过的杰作。

——哈佛大学东亚语言与文明系暨比较文学系讲座教授 王德威


袁枚、郑板桥、冒襄、王士禛,这些本属文学名人,不乏文学史之讨论,然李孝悌却能另辟新径,利用各种不同性质乃至不太“正经”的材料,别出心裁地建立饶富新意的历史情境,从而入乎其中地深刻体认之间人物的情感动向,再出乎其外地讨论时代氛围与社会文化。由此曲径通幽,鞭辟入里,洞悉表里精粗,同情地了解人物内心与社会文化,且能由小见大,追问诸如“情欲与礼教”“明清转型”“传统与现代”之类的社会文化大问题,细致地拼组成立体饱满的历史时空下的现实生活世界,从而推究各色人物的幽微心境,再将之嵌合于时代拼图中,由此丰富乃至改变社会文化的历史构图。

——台湾“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研究员 王鸿泰


本书极为高效地整理并揭示了有关从明朝到清朝,进而到民国时期的江南地区的几个问题。问题一是从明朝到清朝的王朝交替,主要探讨了明清变与不变的问题。问题二是文人生活的全貌。李孝悌先生更加注意聚焦于容易被忽视的侧面,由此来凸显人物的全貌。问题三自不待言,即南京、扬州、上海等当时的人们生活的城市。李孝悌先生正是将这些问题巧妙地编织在一起,成功而生动地刻画出以清朝为中心,包括其前代的明朝及后来民国的时代相貌。从这个意义上,我将本书称为关于明清江南文化史的好向导。

——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教授 大木康


发表评论 共条 0评论
署名: 验证码:
  热门信息
社会史近三十年来国内对清代州县...
社会史20世纪美国的明清妇女史...
社会史正侧之别:明代家庭生活伦...
社会史明清江南市镇的“早期工业...
社会史清代妇女嫁妆支配权的考察
社会史鬼怪文化与性别:从宋代堕...
社会史清代“独子兼祧”研究
  最新信息
社会史曹树基:《契约文书分类与...
社会史李国荣|明清档案整理刊布...
社会史杨培娜、申斌|清代政府档...
社会史圆桌|如何认识清朝的国家...
社会史[加]劳拉·宝森 / [...
社会史刘志伟:《在国家与社会之...
社会史邱捷:《晚清官场镜像:杜...
社会史吴若明|《清朝大历史》 ...
  专题研究
社会史中国历史文献学研究
社会史近世秘密会社与民间教派研...
社会史近世思想文化研究
社会史清代中外关系研究
社会史清代边疆民族研究
社会史中国历史地理研究
社会史清代经济史研究
社会史清代政治史研究
社会史清代社会史研究
社会史中国灾荒史论坛
  研究中心
社会史满文文献研究中心
社会史清代皇家园林研究中心
社会史中国人民大学生态史研究中...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3-2007 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 Powered by The Institute of Qing History
< 本版主持:毛立平 > < 关于本站 | 联系站长 | 版权申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