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首页 | 本所概况 | 新闻动态 | 本所学人 | 学术前沿 | 本所成果 | 人才培养 | 学术刊物 | 基地管理 | 清史纂修 | 清史文献馆 | 清风学社
  
概论与概说 社会人口 婚姻与家庭 宗族与乡族 性别与妇女 生活与风俗 国家与社会 医疗与卫生 社会与经济
站内搜索: 请输入文章标题或文章内容所具有的关键字 整站文章 清代社会史研究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清代社会史研究 >> 生活与风俗 >>
常建华:《中国古代岁时节日》
来源:明清史研究 作者: 清史所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1-03-08



《中国古代岁时节日》常建华著
中国工人出版社2020年版

中国社会史学会会长、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常建华先生在借鉴国内外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比较系统地整理了有关岁时节日的文献资料,力图更准确、细致、系统地反映出中国古代汉族岁时节日的基本面貌,并提出一些新说。

本书目录

一、元旦

1. 元旦小释

2. 祀神祭祖与拜贺

3. 元旦饮食

4. 从初一到初五

二、人日

1. 人胜

2. 登高

3. 鬼鸟

4. 八宝羹·煎饼

三、立春

1. 东郊迎春

2. 春牛芒神

3. 打春求吉

4. 春盘

5. 春胜·春幡·宜春字

四、上元

1. 灯节之源

2. 灯节之流

3. 祈蚕与紫姑卜

4. 从豆糜到元宵

五、天穿与填仓

1. 天穿节由来

2. 天仓·添仓·填仓

六、晦日·中和·二月二

1. 晦日

2. 中和

3. 二月二与龙抬头

4. 社日与土地神诞

七、花朝

1. 中春花朝

2. 百花生日

八、文昌诞

1、文昌神信仰的形成

2、文昌神信仰的传播与普及

3、文昌诞节的地域分布与形态

4、文昌诞节的特点

九、上巳

1. 上巳由来:祓禊与求子

2. 流杯聚会与射礼·踏青

3. 戴荠插柳·祀神·农占

十、寒食与清明

1. 寒食的起源与演变

2. 从节气到节日的清明

3. 墓祭

4. 春游与娱乐

5. 插柳与簮柳

十一、浴沸

1. 浴沸活动的传入

2. 浴沸节习俗种种

十二、端午

1. 药俗

2. 饰物

3. 竞渡

4. 角黍

十三、夏至与天贶

1. 夏至

2. 天贶

十四、七夕

1. 牵牛织女

2. 乞巧种种

十五、中元

1. 盂兰盆会

2. 中元释义

3. 祭祖活动

十六、中秋

1. 玩月拜月

2. 月饼由来

3. 月亮占候

4. 摸秋送子

十七、重阳

1. 重阳来历

2. 登高远眺

3. 茱萸避恶

4. 菊花延寿

5. 重阳花糕

十八、十月朝与下元

1. “十月朝”的起源

2. 送寒衣

3. 开炉

4. 涤场与祀牛

5. 祀厉礼俗

6. 下元

十九、冬至

1. 祭天

2. 数九

3. 测日影·添线·飞灰

4. 履长与献鞋祙

5. 绝事与拜贺

6. 祭祖

7. 冬至馄饨及其它

二十、腊日与腊八

1. 腊日源流

2. 腊会与腊赐

3. 腊除

4. 收藏

5. 浴沸与腊八

二十一、祀灶

1. 灶神的来源

2. 祀灶

3. 扫舍·跳灶王·赶乱岁·口数粥

4. 照田蚕

二十二、除夕

1. 桃符·春联·门神

2. 照虚耗

3. 驱邪风俗种种

4. 宿岁·馈岁·分岁·守岁结语主要参考书目

附录

1. 明洪武时期宫廷的正旦礼仪与节庆

2. 清代宫廷元旦节庆制度

3. 江南的“走三桥”与中国岁时节日文化

4. 三教合一话中元

“引言” 节选

年复一年,我们生活在周期性的时空转换中,从孩提时代至今,约定俗成地在特定时间进行民俗活动。岁时节日带给我们新鲜、欣喜、娱乐,使我们的生活节奏和人际关系得以调整、内心的情感得以表达,使生活绚丽多姿。

从元旦的拜年至岁末的守夜,节日有着古老的历史;无论是清明踏青祭祖,还是七夕乞巧,都有动人心魄的民间传说;饺子、年糕、粽子、月饼及腊八粥,这些年节的象征食品,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含义……人要了解自己的历史,不能忽略岁时节日。

中国古代对时间最初的认识是那个东出西落的太阳;而经年可观测到的北斗星,帮助古人建立了最早的时间系统,借助北斗,最早确定了春分、秋分两个分点和夏至、冬至两个至点。大火星在周天运动中定期出没,人们借此确定季节和年节转换。天有十日和十二月的神话思维,导致了天干、地支的记时法产生。

无论是太阳历,还是阴阳历,很早以前就为古人使用,《夏小正》就反映了一些夏代的历法。《尚书尧典》已有仲春、仲夏、仲秋、仲冬的岁时划分,说明商末周初对分、至的认识已很稳定。至战国时代,二十四节气最终定型。上古历法的出现和发展是岁时节日固定和形成的基本条件。

早期人类处于原始的自然崇拜阶段。无论是对天象转换,还是对植物的荣枯、动物的繁衍,在万物有灵观念支配下,定期举行崇拜及祓除仪式,其中农事信仰处于信仰之中最古老的层次, 与此相伴随的则是生殖崇拜。人类生死与植物变化同理相类,与时间转换的天象、物候配合,也会产生节日,可以说伴随生产、生活的原始崇拜是岁时节日的渊源和基础。

佛教和道教争夺民众的信仰,也给岁时节日的形成和性质增加了宗教色彩,而纪念名人和某些事件促使了节日的形成和固定。岁时节日的形成是各种复杂文化因素互动的结果,长期稳定的农耕经济结构与家族组织积淀出岁时节日文化,使岁时节日得以发挥其功能。

中国古代十分重视岁时节日的记录和资料整理,也有一些研究。儒家经典《礼记》中的《月令》篇,集中体现了岁时节日的理论概括,南朝宗懔《荆楚岁时记》、唐朝韩鄂《岁华纪丽》、明朝陆启浤《北京岁华记》、清朝顾禄《清嘉录》、袁学澜《吴郡岁华纪丽》、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则是现存专门记载岁时节日风俗的名作。很多笔记中保留了丰富的岁时节日资料,尤以宋代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吴自牧《梦粱录》、周密《武林旧事》,明代刘侗、于亦正《帝京景物略》、刘若愚《酌中志》、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等著名。一些学者专门从事岁时节日的类辑工作。专科性类书中,隋朝杜台卿《玉烛宝典》、宋朝陈元靓《岁时广记》、明朝冯应京《月令广义》均保留了珍贵而丰富的资料。而百科性类书中的唐朝欧阳询等撰《艺文类聚·岁时部》、宋朝李昉等撰《太平御览·时序部》、清陈梦雷等撰《古今图书集成·历象汇编·时序部》《古今图书集成·历象汇编·岁功典》均系统而全面地收集了岁时节日的史料。至于 保存至今的大量地方志,对于风俗的记述尤详于岁时节日,资料非常丰富。此外,东汉崔寔《四民月令》、后魏贾思勰《齐民要术》等农书,涉及岁时节日的史料颇多。而历代吟诵岁时节日的诗篇也不少,虽是文学作品,反映出的节俗和时人心态亦有重要价值,宋朝蒲积中编的《岁时杂咏》是系统整理岁时节日的诗歌集。以上仅举出一些代表性的书籍,至于散见于各种史籍中的岁时节日记载,真是俯拾即是,不胜枚举。

《中国古代岁时节日》一书在借鉴国内外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比较系统地整理了有关岁时节日的文献资料,力图更准确、细致、系统地反映出中国古代汉族岁时节日的基本面貌,并提出一些新说。书中自然也存在着不够完善之处,敬请各位读者斧正。

书名中的“古代”包括清朝后期,实际上本书叙述的是中国传统时代的岁时节日。

我力求将本书写成具有普及性能够雅俗共赏的著作, 因此尽量避免大段引用资料,凡引用历史资料一般只在文中说明作者、书名,不做详细注释。本书配有较多的图像资料,既便于读者理解正文,同时也使本书更加生动有趣,希望给读者带来愉悦、轻松的感觉。

发表评论 共条 0评论
署名: 验证码:
  热门信息
社会史近三十年来国内对清代州县...
社会史20世纪美国的明清妇女史...
社会史正侧之别:明代家庭生活伦...
社会史明清江南市镇的“早期工业...
社会史清代妇女嫁妆支配权的考察
社会史鬼怪文化与性别:从宋代堕...
社会史清代“独子兼祧”研究
  最新信息
社会史曹树基:《契约文书分类与...
社会史李国荣|明清档案整理刊布...
社会史杨培娜、申斌|清代政府档...
社会史刘志伟:《在国家与社会之...
社会史邱捷:《晚清官场镜像:杜...
社会史圆桌|如何认识清朝的国家...
社会史[加]劳拉·宝森 / [...
社会史吴若明|《清朝大历史》 ...
  专题研究
社会史中国历史文献学研究
社会史近世秘密会社与民间教派研...
社会史近世思想文化研究
社会史清代中外关系研究
社会史清代边疆民族研究
社会史中国历史地理研究
社会史清代经济史研究
社会史清代政治史研究
社会史清代社会史研究
社会史中国灾荒史论坛
  研究中心
社会史满文文献研究中心
社会史清代皇家园林研究中心
社会史中国人民大学生态史研究中...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3-2007 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 Powered by The Institute of Qing History
< 本版主持:毛立平 > < 关于本站 | 联系站长 | 版权申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