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禁城裡很有事:明清宮廷小人物的日常生活
作者: 王一樵
出版社:時報出版
出版日期:2017/05/02
語言:繁體中文
ISBN:9789571369532
叢書系列:HISTORY
規格:平裝 / 224頁 / 15 x 21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出版地:台灣
「一樣的紫禁城,不一樣的風景。」
「宮中小人物雖然面目模糊,但也有他們的歡喜悲愁。」
書中的小人物呈現著與皇族貴人不一樣的生命故事,不一樣的歷史潛流;
從他們的人生際遇和生活甘苦,或許正閃爍出你我人生中的一些吉光片羽。
宮廷裡小人物的故事,是種特別的敘事,不同於固式版本的歷史記憶,
更是大敘事間時常被忽視的微小重點。
《紫禁城裡很有事:明清宮廷小人物的日常生活》描述明清時期一群我們常常在歷史小說或宮廷戲劇中看到讀到,卻對他們相當陌生的宮中小人物的故事,這群人當中有太監、宮女、守門兵丁、驛遞差役…等等小人物,作者王一樵將他們的日常工作、宗教寄託、黑市交易、逃離宮廷等生活面相活靈活現地在紙頁中展開,呈現出這些在正史上沒沒無名小人物們的某面真實。對小人物,或許我們都有著似曾相似那熟悉卻陌生的認識和感覺,與史書或電視劇當中所熟知的宮廷大人物故事比較,這些人小物的生活更呈現芸芸眾生生命中的一些吉光片羽。
這些故事同時也是種相當特別的敘事方式,將不同版本的歷史記憶,從大敘事中篩檢出來,使時常被忽視的小細節在書頁裡熠熠發光。全書章節主要依照時間上的先後順序,從明代漸至清代初期,再由乾嘉時期,逐漸鋪陳至嘉、道、咸以來宮廷文化相關的人、事、物,最終將敘事延伸至晚清、民國前後的宮中人回憶。希望透過這樣子的安排,能夠在文字敘述中有呈現「也同歡喜,也同悲愁」的閱讀氛圍,讓讀者們走入宮中人的生活之中,隨著各章的敘事,一起感受宮廷中各種小人物在生命際遇上的各種喜樂與憂愁。
作者由宮中人生活的點點滴滴著手,期望讓讀者看到不一樣的風景、聽到不一樣的歷史潛流,在字裡行間,宮廷文化中最繁華富麗的剎那榮景印入眼簾,而曲終人散後,殿宇樓閣中無盡無邊的空寂落寞也將在內心迴盪。
推薦人
胡川安(《和食古早味》作者)
涂豐恩(《大人的日本史》作者)
駱芬美(銘傳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副教授)
蘇上豪(圖書金鼎獎得主)
誠意推薦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王一樵
臺灣大學歷史學系博士,中研院文哲所人文講座專任助理,「故事:寫給所有人的歷史」網站專欄作者,長期從事明清歷史研究,以及東亞文化交流的研究與探索,也參與「故事:寫給所有人的歷史」當中的「弱勢者的歷史」專案計劃。
目錄
第一章 明清宮中人的生活日常與昔日身影
第二章 明代宮廷中的朝鮮妃子與交阯太監宮人
第三章 紫禁城裡上學去:明清時期的皇子教育
第四章 皇帝眼皮下的民間祕密宗教上真假白蓮教
第五章 皇帝眼皮下的民間祕密宗教下狐仙與狐尾
第六章 皇家宮門前的混亂:你不知道的紫禁城門禁管理
第七章 紫禁城守門兵丁的人生苦惱
第八章 百里加急,皇命必達:驛遞差役的馬上人生
第九章 明清北京城的熱鬧市集與太監宮人的秘密交易往來
第十章 這裡也有宮外人:皇宮園林中的各種流動人口
第十一章 太監逃走中:宮中人的生活際遇與箇中甘苦
第十二章 秀女、宮女、官女子:明清宮廷女子的日常生活
第十三章 如夢似幻話當年:明清宮廷職人的回憶錄
第十四章 是真再來人:紫禁城裡的章嘉國師
序
明清宮中人的生活日常與昔日身影
我的授業恩師王汎森先生曾在〈時代關懷與歷史解釋〉中寫道:「一個關心時代的史學家是有可能將他的關懷、時代境遇與史學工作疊在一起,成為一面三稄境,映照他所屬的時代」。這一本聚焦在明清宮中人的小書,誠如一面「三稄鏡」,一方面源自於我心中的時代關懷,也出自於些生活際遇,更包括了自己多年來從事的明清檔案研究工作的心得體會。書中許多故事都是我在研究中得到的有趣發現,書寫與構思的過程雖然跨時漫長,但細細想來更有不少十多年來求學與研究中的溫暖回憶。
2002初到北京,那時候正是秋初時分,氣候正好,我便時常造訪故宮。昔日書本上的知識化為實際,實地地感覺一種更深刻的情感觸動。古老的殿宇樓閣不再只是史料文獻中的字句,而是厚實的人文歷史積累。漫步在祡禁城的中軸線上,隨著參訪的遊客人群們走在古老的宮殿群中,時間漫成一種超脫現實的氛圍,心靈深處也產生了莫名的震動。
還記得那時候趁著在北京大學歷史系短期學習交流的機會,我時常一手拿著谷應泰編著的《明史紀事本末》,一邊準備學科專業知識,一邊趁課餘時間盡可能去故宮,或是在北京各處轉轉。由課堂走到歷史的現場,體會、感受文字筆墨的昔日故跡是相當令人興奮的。興許,這一書的發想就在那當下:我想用文字記錄下這一份來自歷史文化的感動。
往後的十多年,我一直在明清史研究的道路上埋首努力著,投入了《明清內閣大庫》的檔案整理,將青春歲月付出在這一份數量龐大的歷史文獻裡。這些精采的宮廷故事以及宮中日常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其實都來自於最無趣的文書整理。每天大量的閱讀,日復一日的整理內容,編寫摘要是這一本小書的源頭。也或許我該這樣說,這些明清以來的官方檔案文書與史料文獻裡,一直有著許多動人的故事,但它一直沉睡在堆積如山的龐大案卷裡,靜靜地等待有緣人的到來,讓故事可以被訴說,無聲的眾人生命際遇可以被後世傳講。
書中各章的撰寫動筆時間、跨度相當大,編輯成書的過程,參考了各方面的修訂意見,考量到讀者的閱讀感受,將內容依照時間上分先後順序,由明代漸至清代初期,再由乾嘉時期,逐漸鋪陳至嘉、道、咸以來宮廷文化的相關人、事、物,最終將敘事延伸至晚清、民國前後的宮中人回憶。希望透過這樣子的安排,能夠在文字敘述中產生「也同歡喜,也同悲愁」的氛圍,讓讀者們走入這些為史家們所忽略的宮中人的生活,隨著各章的敘事,感受宮廷裡各個小人物在生命際遇上的喜樂與憂愁。
我們閱讀這些宮中人的記錄時,或許會犯下一些錯置的問題,把自身的情感與關懷框架在這些敘事情節之中,但也許在這些宮中人所留下這些回憶文字中,是為將其這一生在紫禁城中的見聞,以及宮廷中的各種日常生活中的細節,還有自己生在其中的各種獨特的人生體悟真實的記載下來。因此若換一種角度來閱讀,由宮中人生活點滴著手,或許我們將會看到一種不一樣的風景,聽到一種不一樣的歷史潛流。讀者在遊走在字裡行間中,除了感知宮廷文化中最繁華富麗的剎那榮景,更有曲終人散後,殿宇樓閣中無盡無邊的空寂落寞。
序言的最後,我想說明一下自己對於宮中人的想法,或者該說我認為是這些宮廷中的無聲眾人們,該如何被記憶,甚至成為歷史意識的一部分。王老師亦曾在演講中詳細討論過他對於史學研究者的看法,他強調所謂的「史學」,是一種「擴增新量之學」,為讓人們擴展生命的層次與感悟,由心上念頭想法,漸至手邊日常舉止言行之中。我也認為歷史學的普及作品應該要有著這樣的特質,使讀者可以在閱讀中提昇生命質量,擴大生活的感知體驗。討論這些歷史記憶對於我們而言具有何種特別的感受,甚至如何影響了我們對於自己,對於社會的想法,這些都是一種在閱讀與欣賞歷史中必經的過程。我們在閱讀這些宮中人故事的當下,必定會發現到主流敘事中,同時存在著各種不同層次的歷史知識或記憶,伏匿深藏,但各種都有其動人之處。這些知識與記憶或許與一般人常識有所不同,但卻是確實的存在。
換一句話來說,各種歷史知識與歷史記憶之間未必是一種非此即彼的關係,但是它們之間卻往往有所出入,甚至讓人感到意外。但這些差異往往觸動到人心深處,特別讓人動容,久久難忘。正因為如此,我們更應該注意一個時代中多元多樣的歷史知識,理解與感受它們不同的輪廓,留心各種歷史敘事之間,各種自覺的,或者是不自覺的競合關係。大潮流的敘事中,必定有一些無聲的潛流匿伏,也必定有一些小人物的生命際遇會同樣讓人深受感動。正因為存在著互有出入的歷史敘事版本,或者是對於某一段記憶的選擇性關心與刻意忽略,我們才有更多元的想法。這些多元多樣的競合關係,大敘事與小細節之間的異同,都對我們日常生活中的各種選擇與取向,也有著一些無法被忽視的影響。畢竟,身為小人物的我們,也總是在故事中投入了我們自身的感情、信仰,甚至是價值上的認同。
明清宮中人的故事,正是種特別的敘事,不只是不同版本的歷史記憶,也是大敘事中時常被忽視的小細節。華麗宮廷中的人生際遇,生活甘苦,不也正是你我生命中的一些吉光片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