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首页 | 本所概况 | 新闻动态 | 本所学人 | 学术前沿 | 本所成果 | 人才培养 | 学术刊物 | 基地管理 | 清史纂修 | 清史文献馆 | 清风学社
  
概论与概说 社会人口 婚姻与家庭 宗族与乡族 性别与妇女 生活与风俗 国家与社会 医疗与卫生 社会与经济
站内搜索: 请输入文章标题或文章内容所具有的关键字 整站文章 清代社会史研究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清代社会史研究 >> 社会人口 >>
如何从移民史的角度认识清代台湾的社会性格
来源:历史研习社 作者: 殷允芃/林昭武/尹萍/周慧菁/李瑟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7-08-05
节选自《发现台湾(1620—1945)》
“双手挖土饲儿来大汉……”如今仍在流传的台湾民谣唱出了早年移民胼手胝足的打拼精神。而一部台湾的社会史,几乎也就是闽粤沿海移民冒险、犯难、调整、冲突、适应的历史。
17世纪是全世界的移民期,当汉人渡过黑水沟移居台湾时,也正是大批欧洲人横渡大西洋移民美国之时。凡是移民都有着勇于犯难、不怕挑战的特性,而台湾与北美洲的移民史尤多共通之处。但是来台的移民和去美的移民却发展出不同的政治经济社会风貌。其间的分野点在哪里?

海禁与械斗:罗汉脚渡悲歌

清廷对于台湾,无疑有一份难解的情结。这里是明郑的根据地,反清复明的意识最为强烈;这里曾经被外国人统治,观念与习俗掺杂西方色彩,连市面上流通的货币也都是外国钱,形形色色;这里的人民有一半是原住民,却又有所谓“生番”与“熟番”之分,对清政府有的支持,有的则全不理会。

但不论是台湾原住民还是移民,在清廷眼中都是“难治”之民。


清代画卷《台湾番社风俗》,记录当时岛上的风土人情

清朝把台湾当成“特区”,严加“管束”:“台湾流寓之民,凡无妻室产业者,应逐回过水,交原籍管束;其有妻子产业,愿继续居住台湾者……申报台厦道稽查……”

旧移民没有家眷的不能留,新移民有家眷又不准携带。而自1684年到1788年的百年间,除了其间十年之外,有九十年之久禁止妇女来台,使得台湾人口结构严重失衡,妇女奇缺。大批的移民壮丁无法娶妻生子、成家落籍,又回不了原乡,心情浮动如漂泊的浮萍,遇到问题往往以武力解决,造成台湾社会“三年一反,五年一乱”。


比好勇斗狠更甚的是械斗之风,不同祖籍的人分别聚众,互相械斗,一直是清代台湾严重的社会问题。这一习性原本在闽南及广东地区就有,不过台湾的械斗因素又比闽粤的复杂得多。

清政府重视籍贯,规定人民不准“隔省流寓”,各省人民都有强烈的籍贯意识。施琅死后,粤人移民的限制放宽,来台人数激增,到1786年,全台湾“漳泉之民居十之六七,广民在三四之间”。台湾这个岛屿上容纳了来自两省(闽、粤)的移民,彼此语言不通,很容易引起冲突。

台湾闽粤械斗的正式开端是1721年的朱一贵事件。原本是闽粤移民合力抗清,后来闽籍的朱一贵与粤籍的杜君英反目,从此双方互相争斗,常常忘了主要敌人是谁。双方其实代表不同的利益集团,甚至借着民变报复私怨。

闽粤械斗主要发生在18世纪,到19世纪初,道光以后便大致消失了。但同由闽南而来的漳州、泉州人之间的械斗继之日盛。

1792年南投县丞翟灏评论说:“台湾土地浮松,人心善动,动者水性也。”

清代台湾岛和澎湖列岛的全景视图,由李联琨设计和绘制

最能代表这种浮动状态的,是台湾人口结构中的另一特色——游民,俗称“罗汉脚”。据18世纪的台湾地方志记载:

“台湾一种无田宅无妻子、不士不农、不工不贾、不负载道路,俗指谓罗汉脚;嫖赌摸窃、械斗树旗,靡所不为。曷言乎罗汉脚也?谓其单身游食四方,随处结党;且衫裤不全,赤脚终生也。”


有的罗汉脚在闽粤原乡便无正业,有的是来台之后失业。这样的罗汉脚,在台湾社会的底层,一直没有消失过。18世纪中期以后,台湾已经不复早期的富裕,很多人来台以后才发现生活不易。《渡台悲歌》中抱怨:“放此台湾百物贵,唯有人头不值钱。”

据估计,从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初,游民占台湾全部人口的比例高达百分之二十到三十,总数约在十三万到五十七万之间。他们助长了台湾社会的暴戾之气,但是他们本身的处境及下场往往更为悲惨。

爱拼才会赢?台湾难治的社会症结

今日台湾社会爱拼斗的性格,实际上可以在清代的台湾社会中找到根源。而那两百年间的吏治与军纪,也是促成这种性格形成的另一因素。

台湾社会情况错综复杂,清廷选派官吏时特意指派“能员”、“干员”,因此历史上留下许多好官如高拱干、蒋毓英等的名字。但史家和学者一致指出,清代台湾政风败坏,军纪荡然无存。19世纪初的台湾军政长官徐宗干也向道光皇帝报告说:“各省吏治之坏,至闽而极;闽省吏治之坏,至台湾而极。”

台湾的官员为什么特别腐败?一个是天高皇帝远。台湾与大陆远隔重洋,就算出了什么差错,事过很久才会被朝廷发现。根本原因还是清廷的防备心态。


“不信任”是清代治台问题的症结。对人民不信任,对官员同样不信任。移民不准携眷,一个没有说出口的原因是要把家眷留在大陆做人质,以防反叛。同样,文武官员和士兵也是单身赴台。

公权力失去作用,民间则盛行自力救济。他们结拜立盟,组织秘密会党,有事互相救援。或是同宗同乡的人聚集而居,共同防御外来的骚扰。根据民间传说,著名的反清地下组织“洪门天地会”起源于台湾,是郑成功所创。这种说法虽非事实,却反映了18、19世纪台湾社会弥漫的不满气氛。


留存至今的“天地会”会员证件

此时,台湾的社会价值的确与大陆传统的不太一样。这是一个变动不定的社会,是一个与天斗、与人斗、挣扎求生的环境。台湾史学者蔡渊洯指出,台湾移民以质朴无文的下层民众为主,社会上欠缺主导礼教的士绅阶级。

本来,清廷也想笼络台湾的才智之士,并且进一步加强台湾的儒汉化,于是也设立学校、举行科举考试。因为台湾社会文化程度较低,还特别仿照海南岛的成例,作为边疆生加分保送。

但是在台湾这个移垦社会,并不需要靠科举找出路。台湾史学者李国祁、蔡渊洯指出,在18、19世纪的台湾,“移垦的特殊环境中,团民结众的领导能力、精湛的武艺与任侠精神,以及经营农商事业的优越能力,成为个人上升流动的重要条件”。


余论:台湾移民社会与北美的迥异道路

17世纪是全世界的移民期,而台湾与北美洲的移民史尤多共通之处。荷兰人、英国人、法国人在北美争夺地盘,各自群聚而居,彼此之间时有发生流血冲突;早期的美洲移民有不少是罪犯和无业游民,女性较少,文化水平较低;新来者凭恃优势文化,掠夺原住民的土地与资源;移民远渡重洋而来主要是为了谋生、寻找出路,这些都与台湾的情况相似。

然而,历史机遇、民族性、文化和宗教观这些根本特性的不同,却使得两个新移民社会走上截然不同的道路。

现代插图,早期移居美国的“新教徒”

美国虽然不乏西部英雄垦荒打斗的故事,但逐渐进入了法治的社会,而台湾移民好械斗的传统,至今仍以各种不同的面貌,在街头甚至国会议事场所里出现。


移居美洲大陆的多为英国清教徒和欧陆的新教徒,信仰虔诚、生活严谨,他们把整套旧有传统带到北美,并且决心让它在新世界里扎根流传下去。

台湾移民社会最普遍的有妈祖信仰,对保生大帝、关圣帝君的信仰,相比较而言,这些信仰都不能对信徒产生监督与警惕的作用,因为妈祖、保生大帝、关公本来都是凡人,只因人格伟大、对世人有大贡献而升格为神。无法借助民间自发的力量,把台湾推上另一条历史道路。

老照片《本岛人祭礼行列》:台北城隍庙祭祀范、谢将军


而在基督教的观念里,人有“原罪”,不可能完美,必然要犯错,因此需要接受神的约束,遵守神制订的规章、戒律,这与“法治”社会的基本假设不谋而合。


信息的流通与否,或许与信仰同样重要。欧洲人不断移民美国,也就不断带去欧洲进步和变化的消息;大陆人持续移民台湾,中国大陆却一贯如旧,维持千百年来的面貌。


1776年,北美十三州宣告脱离英国独立。在杰斐逊执笔的《独立宣言》中,宣示政府是为保障人民的权利而存在,任何政府若侵犯人民生命、自由、追求幸福的权利,人民便有权推翻它,另建一个新政府。

就在这一年,乾隆皇帝皇恩浩荡,准许赴台官吏携带家眷上任,不过,士兵和一般人民还是不许携眷。美国《独立宣言》背后所包含的理性主义、科学精神、民主观念、契约理论,在那时不是台湾社会所能想象的。

出版社: 重庆出版社; 第1版 (2017年7月1日)

外文书名: Discover Tanwan
平装: 326页
语种: 简体中文
开本: 16


作者简介


殷允芃
美国爱荷华大学新闻硕士、麦格塞塞新闻奖得主,著有《中国人的光辉及其他》《等待英雄》《点灯的人》《敬天爱人》《素直的心》等,现任天下杂志群创办人、董事长兼总编集长。
林昭武
台大经济研究所硕士,编写过《走上现代化之路:王作荣的建国蓝图》,曾任天下杂志资深编辑。

尹萍
淡江大学美国研究所硕士,著有《堤河邑冒险学校》《海洋台湾》《出走纽西兰》等,译有《乐在工作》《偶然生为亚裔人》等。

周慧菁
政治大学东亚研究所硕士,译有《10个与孩子的重要对话》,现为天下杂志编辑顾问。

李瑟
美国德州理工大学大众传播学硕士,著有《制度追赶成长》《女中医才知道的青春秘方》等,现为《康健》杂志总编辑。

目录

前言发现台湾殷允芃·1
第一篇婆娑之洋·水苍苍(一六二○—一八四○) 尹萍
第一章荷据时期:安平,追想起·8
什么体制羁绊了旧时中国的脚步?·23
第二章明郑时期:郑成功的生根与落地·26
第三章台湾重归中国版图:郑氏王朝的飘零·41
第四章渡海:劝君切莫过台湾·49
为什么叫“台湾”?·56
谁是最早的台湾人?·57
第五章海禁与械斗:罗汉脚渡悲歌·59
北美与台湾移民社会的迥异道路·71
第六章西方的冲击:徘徊在改造的边缘·74
德川体制为日本预备了什么能力?·85
文士与武士·89
第二篇
荒陌新径·现代化(一八四○—一八九五)林昭武 周慧菁
第七章鸦片战争:门户洞开的声音·94
第八章台湾开港:商品经济的第一次风光·101
第九章牡丹社事件:中日关系从此易位·117
第十章中法战争后:铁路开出台湾新纪元·125
台湾企业家族的开端·137
第十一章甲午战争:一战割开台海两岸·141
第十二章《马关条约》:春帆楼一纸,五十年心酸·147
第十三章同治、明治维新比较:中日现代化竞赛·154
明治维新的关键:岩仓考察团·172
日本现代文明之父:福泽谕吉·175
《自助论》改变了日本·178
中日维新成败的分界·182
19世纪下半叶中日维新事务比较·187
第三篇
莎哟哪啦·殖民地(一八九五—一九四五)李瑟 周慧菁
第十四章日军进城:割地前的最后抗争·190
第十五章日据初期:密植深耕,南进基地·200
孙中山:旧中国落后的理由·215
许远东:国际化的台湾银行·216
第十六章日据第二阶段:苦涩的甘蔗·218
第十七章日据第三阶段:收回自由,教导自律·230
林献堂启蒙新民·244
连横为台湾修史·246
蒋渭水的台湾诊断书·248
胡适:请大家来照照镜子·251
第十八章对日抗战,摆脱殖民:台湾回家的一天·256
新生活运动:从家常便饭做起·276
回响现代化向传统寻根 许倬云·278
回响日本如何以信息为师 傅高义·283
致谢·289
参考书目·290
走过台湾三百年·299


发表评论 共条 0评论
署名: 验证码:
  热门信息
社会史近三十年来国内对清代州县...
社会史20世纪美国的明清妇女史...
社会史正侧之别:明代家庭生活伦...
社会史明清江南市镇的“早期工业...
社会史清代妇女嫁妆支配权的考察
社会史鬼怪文化与性别:从宋代堕...
社会史清代“独子兼祧”研究
  最新信息
社会史曹树基:《契约文书分类与...
社会史李国荣|明清档案整理刊布...
社会史杨培娜、申斌|清代政府档...
社会史刘志伟:《在国家与社会之...
社会史邱捷:《晚清官场镜像:杜...
社会史圆桌|如何认识清朝的国家...
社会史[加]劳拉·宝森 / [...
社会史吴若明|《清朝大历史》 ...
  专题研究
社会史中国历史文献学研究
社会史近世秘密会社与民间教派研...
社会史近世思想文化研究
社会史清代中外关系研究
社会史清代边疆民族研究
社会史中国历史地理研究
社会史清代经济史研究
社会史清代政治史研究
社会史清代社会史研究
社会史中国灾荒史论坛
  研究中心
社会史满文文献研究中心
社会史清代皇家园林研究中心
社会史中国人民大学生态史研究中...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3-2007 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 Powered by The Institute of Qing History
< 本版主持:毛立平 > < 关于本站 | 联系站长 | 版权申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