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首页 | 本所概况 | 新闻动态 | 本所学人 | 学术前沿 | 本所成果 | 人才培养 | 学术刊物 | 基地管理 | 清史纂修 | 清史文献馆 | 清风学社
  
概论与概说 社会人口 婚姻与家庭 宗族与乡族 性别与妇女 生活与风俗 国家与社会 医疗与卫生 社会与经济
站内搜索: 请输入文章标题或文章内容所具有的关键字 整站文章 清代社会史研究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清代社会史研究 >> 学术前沿 >> 新书出版 >>
本杰明·艾尔曼《晚清中华帝国的科举与选士》
来源:历史人类学 作者: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2-05-31


作者: 本杰明·艾尔曼(Benjamin A. Elman)

出版社: 中华书局(香港)有限公司

原作名: Civil Examinations and Meritocracy in Late Imperial China

译者: 刘倩

出版年: 2022-5-24

页数: 438

ISBN: 9789888807284

内容简介

在晚期中华帝国,数以百万计的读书人梦想着踏入省会和京城的考场禁地。从外往里看,这些考场更象是「文化监狱」而不是教育机构,究竟里面发生了甚么事情?

清科举是一个有缺陷但运转顺畅的文化、教育「陀螺仪」,体现了社会地位、政治权力和文化声望之间的复杂关系,是帝国朝廷及其士绅精英精心平衡、通力合作的结果。明清科举不仅是一种选官制度,更是连接晚期帝国知识、政治、经济生活的重要纽带,是官方/ 非官方、正统/ 非正统、公共生活/ 私人生活互动最为频繁的交汇点之一。明清科举的历史意义和价值,不仅体现在官员和知识精英的再生产上,也体现在数百万科举失败者具有反讽意味的更大的「成功故事」上。

对古代科举考试制度的回溯研析并不会成为建设现代国家的障碍。而就明清科举考试制度的深挖,对于进一步研究中国制度史乃至世界历史都具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作者简介

本杰明·艾尔曼(Benjamin A. Elman),1946年出生。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东方学博士。现为普林斯顿大学「胡应湘58年中国研究」荣休讲座教授、东亚系及历史系教授。着有《从理学到朴学:中华帝国晚期思想与社会变化面面观》、《经学、政治和宗族:中华帝国晚期常州今文学派研究》、《晚期中华帝国科举文化史》等。

目 录

引言

第一部分:成为主流:晚期帝国的「道学」

第一章 明代的皇权、文化政治与科举考试

明初的发展

孟子与明代科举考试

南北取士定额

从篡位者到圣人:永乐朝

晚期帝国「道学」课程的确立

永乐的遗产

第二章 从明到清:「道学」标准与八股文

语言、古典主义和书法

1475 年以后的八股文与文学形式主义

考试文章的编辑和出版

考场外竞争的士人观点

朝廷控制知识的权威标准与局限

反抗形式、政治团体与有组织的异议

第二部分:科举考试的意外后果

第三章 明清精英的流通

官员的政治再生产

精英流通

地方进学考试(童试)和乡试资格考试(科试)

定额与考试市场

作为新政治群体的举人

教育官员的地位变化

乡试举人地位下降

会试和殿试考官的变化

殿试进士与翰林「俱乐部」

汉人和满人

第四章 晚期中华帝国的古典文化素养

绅士精英的社会再生产

绅士的社会优势

中式者的社会出身

中式者的地理分布

中式年龄

第五章 焦虑、梦与考试生活

1850 年以前的记诵与古典主义社会学

明清专经

宗教与考试

大众传说与宗教

考试预测术

明代状元的梦和愿望

应对失败

第三部分:调整科举考试,适应时代变化

第六章 皇权的局限

作为「文化监狱」的科举考场

明末呼吁改革科举考试

清代尽力控制地方生童:1650-1850

清代尽力控制地方生员:1650-1850

1850 年的生员人数与地方捐监

第七章 从明到清的策问

不断变化的策问主题

明代策问中的考据学

明代策问中的自然学

清初科举考试中自然学的式微

历史知识的角色变化

清代策问中的古学

第八章 清廷与太平天国的科目改革

明清的连续性

士人与官员围绕考试改革的争论:1645-1750 年间

从改革到维持:1750-1850

太平天国与新考试:1850-1864

晚清考试与义和团运动:1865-1905

尾声

附录一:中国历代王朝时间表

附录二:大明(1368-1644)皇帝列表

附录三:大清(1644-1911)皇帝列表

致谢

索引

译后记

发表评论 共条 0评论
署名: 验证码:
  热门信息
社会史近三十年来国内对清代州县...
社会史20世纪美国的明清妇女史...
社会史正侧之别:明代家庭生活伦...
社会史明清江南市镇的“早期工业...
社会史清代妇女嫁妆支配权的考察
社会史鬼怪文化与性别:从宋代堕...
社会史清代“独子兼祧”研究
  最新信息
社会史曹树基:《契约文书分类与...
社会史李国荣|明清档案整理刊布...
社会史杨培娜、申斌|清代政府档...
社会史刘志伟:《在国家与社会之...
社会史邱捷:《晚清官场镜像:杜...
社会史圆桌|如何认识清朝的国家...
社会史[加]劳拉·宝森 / [...
社会史吴若明|《清朝大历史》 ...
  专题研究
社会史中国历史文献学研究
社会史近世秘密会社与民间教派研...
社会史近世思想文化研究
社会史清代中外关系研究
社会史清代边疆民族研究
社会史中国历史地理研究
社会史清代经济史研究
社会史清代政治史研究
社会史清代社会史研究
社会史中国灾荒史论坛
  研究中心
社会史满文文献研究中心
社会史清代皇家园林研究中心
社会史中国人民大学生态史研究中...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3-2007 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 Powered by The Institute of Qing History
< 本版主持:毛立平 > < 关于本站 | 联系站长 | 版权申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