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首页 | 本所概况 | 新闻动态 | 本所学人 | 学术前沿 | 本所成果 | 人才培养 | 学术刊物 | 基地管理 | 清史纂修 | 清史文献馆 | 清风学社
  
概论与概说 社会人口 婚姻与家庭 宗族与乡族 性别与妇女 生活与风俗 国家与社会 医疗与卫生 社会与经济
站内搜索: 请输入文章标题或文章内容所具有的关键字 整站文章 清代社会史研究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清代社会史研究 >> 学术前沿 >> 新书出版 >>
新书 | 赖惠敏《乾隆的百宝箱:清宫宝藏与京城时尚》出版
来源:历史人类学 作者: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3-11-08

乾隆的百寶箱:清宮寶藏與京城時尚

出版社:八旗文化
作者:賴惠敏
ISBN:9786267234709

出版日期:2023年11月

内容简介

本書作者為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賴惠敏教授,以清代商貿史為研究專長的賴教授把研究重點放在引領時尚的幕後,特別利用內務府檔案及其他文獻資料,經過綿密的統計和分析,呈現出清代皇室的「數字化管理」之思維和能力,輔以故宮典藏文物圖為對照,分章闡述各類清宮寶藏與工藝技術間的關連,描述和分析了乾隆時代清宮廷的美學、時尚和技術。-

尤其是 乾隆皇帝所引導的「時尚」生活在書中體現為毛皮、冠服、紡織品、珊瑚、金銀器、佛寺鍍金器物和金屬祭器等物品的商貿數據時,所用的材料分別為何、以及為何要引進技術、又是如何引進並進行精細而科學的工藝管理,更能使讀者深刻理解本書結合貿易分析與歷史研究的學術價值。

作者简介

賴惠敏,臺灣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現任臺灣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員。學術專長為清代社會經濟史、商貿史等。曾獲得“科技部”2014年度傑出研究獎、中央研究院深耕計畫獎(2017-2021)。著有《明代南直隸賦役制度的研究》(1983)、《天潢貴胄:清皇族的階層結構與經濟生活》(1997)、《續修澎湖縣誌.財政篇》(2005)、《但問旗民:清代的法律與社會》(2007)、《清代的皇權與世家》(2010)、《乾隆皇帝的荷包》(2014)等學術專著,並發表論文數十篇。曾於2020年出版《滿大人的荷包》一書,探討晉商在恰克圖貿易的情況。本書《乾隆的百寶箱》則透過洋貨在北京的流傳,探討清宮引領時尚流行與工藝技術的創新。

目录

小引
第一章 清宮的毛皮
一.恰克圖進口的皮貨
二.唐努烏梁海進貢的皮張
三.十九世紀進口的皮張
四.恰克圖進口的皮革

五.小結

第二章 清宮的冠服
一.繪製冠服圖式
二.冠服圖的文化史
三.北京的鋪子

四.小結

第三章 清宮的西洋紡織品
一.前言
二.英國進口的氊呢
三.俄國進口的氊呢
四.俄國進口的布疋
五.西洋紡織品的用途
六.西洋紡織品的普及

七.小結

第四章 珊瑚與清代的朝貢貿易
一.前言
二.異國奇珍:珊瑚的來源
三.成做珊瑚器物
四.珊瑚的用途

五.小結

第五章 清宮的金銀器
一.前言
二.后妃的金銀器
三.后妃的金冊金寶
四.製作金寶金冊
五.北京的銀樓

六.小結

第六章 清宮的鍍金器
一.前言
二.清宮鍍金材料的來源
三.鍍金工匠的來源與管理
四.清宮鍍金的技術和實例

五.小結

第七章 清宮的黃銅
一.前言
二.鋅的來源與使用
三.黃銅的合成
四.章嘉國師與清宮佛像技術
五.黃銅技術的流傳

六.小結

第八章 清宮的錫器
一.前言
二.行省貢錫與國內外的錫市場
三.內務府庋藏的錫與製作錫器
四.清宮錫合金應用和外來的技術

五.小結

第九章 清宮的金屬祭器
一.前言
二.製作壇廟的金屬祭器
三.繪製《皇朝禮器圖式》與壇廟祭器陳設
四.滿洲本位的金屬祭器
五.金屬祭器的技術
六.小結
結論
後記
參考書目


发表评论 共条 0评论
署名: 验证码:
  热门信息
社会史近三十年来国内对清代州县...
社会史20世纪美国的明清妇女史...
社会史正侧之别:明代家庭生活伦...
社会史明清江南市镇的“早期工业...
社会史清代妇女嫁妆支配权的考察
社会史鬼怪文化与性别:从宋代堕...
社会史清代“独子兼祧”研究
  最新信息
社会史曹树基:《契约文书分类与...
社会史李国荣|明清档案整理刊布...
社会史杨培娜、申斌|清代政府档...
社会史圆桌|如何认识清朝的国家...
社会史[加]劳拉·宝森 / [...
社会史刘志伟:《在国家与社会之...
社会史邱捷:《晚清官场镜像:杜...
社会史吴若明|《清朝大历史》 ...
  专题研究
社会史中国历史文献学研究
社会史近世秘密会社与民间教派研...
社会史近世思想文化研究
社会史清代中外关系研究
社会史清代边疆民族研究
社会史中国历史地理研究
社会史清代经济史研究
社会史清代政治史研究
社会史清代社会史研究
社会史中国灾荒史论坛
  研究中心
社会史满文文献研究中心
社会史清代皇家园林研究中心
社会史中国人民大学生态史研究中...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3-2007 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 Powered by The Institute of Qing History
< 本版主持:毛立平 > < 关于本站 | 联系站长 | 版权申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