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首页 | 本所概况 | 新闻动态 | 本所学人 | 学术前沿 | 本所成果 | 人才培养 | 学术刊物 | 基地管理 | 清史纂修 | 清史文献馆 | 清风学社
  
概论与概说 社会人口 婚姻与家庭 宗族与乡族 性别与妇女 生活与风俗 国家与社会 医疗与卫生 社会与经济
站内搜索: 请输入文章标题或文章内容所具有的关键字 整站文章 清代社会史研究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清代社会史研究 >> 学术前沿 >> 学人聚焦 >>
衣若兰:《从列女到妇女史:近代中国女性史书写的蜿蜒之路》出版(附自序
来源:明清史研究 作者: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3-06-13

image.png

作者:衣若蘭  

出版社:時報出版  

出版日期:2023/06/06

語言:繁體中文

定價:450元


内容简介

守身殉節、課子知禮,《列女傳》長流,循著婦德採摭的範式,層層擷選女人的臉譜;世紀交替革命之際,武德成為積弱反撲的象徵,被收編為國族服務;歌頌女德、女傑的書寫傳統,至五四期間,增添了尋常女性的生活軌跡。傳記走向專史,數千年漫漫長路,女性史書寫何去何從?

本書為學界少數從史學史的角度,梳理中國女性史在晚清民初如何被編寫之過程。作者以三部文本為主要討論對象,三種不同型態的敘史方式,相當具代表性。一為傳統史學的《清史稿‧列女傳》,二是新舊夾雜的《神州女子新史》,三是名聞遐邇的《中國婦女生活史》。這三部著作呈現了近代中國婦女史寫作的眾聲喧嘩,讀者得以一覽其在體裁、主題、內容選擇之間的競合,以及作者們多元的婦女/性別史觀。

本書為衣若蘭教授在明清婦女/性別史長期耕耘的基礎上,下探至民初的新嘗試,帶領讀者沿著史學發展脈絡,重讀再思近代中國婦女史。上世紀的女性史書寫,在懿德、在賢豪、亦在日常,讀者閱讀品味之際,可考察百年間女性形象如何呈現、如何塑造,並反思當下。

作者简介

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系博士,現任臺灣大學歷史系教授。研究領域為:中國女性史、明清社會文化史、中國史學史。曾任核心期刊《明代研究》、《女學學誌》主編,英國劍橋大學、日本奈良女子大學、比利時根特大學等訪問學者。著有專書《三姑六婆:明代婦女與社會的探索》、《史學與性別:《明史.列女傳》與明代女性史之建構》,以及〈論中國性別史研究的多元交織〉、 “ Gender and Sericulture Ritual Practice in Sixteenth Century China”等多篇學術期刊、專書論文。


目录


自序
第一章  新舊史學碰撞中的婦女史著
一、婦女與近代中國史研究
二、「五四話語」主宰的中國婦女史研究
三、文本選擇
四、傳記與女性史書寫
五、新舊史學的交手
六、本書架構
第二章  永恆的「列女傳」
一、最後的正史
二、女德採摭
三、母儀典範
四、女德表揚制度的變化
五、賢母傳記體例的確立
六、小結
第三章  「女子新史」的出現
一、首部新式中國婦女史面世
二、何謂「新史」?
三、國魂與女權雙管齊下
四、「新瓶裝舊酒」:女性典範的塑造與評價
五、小結
第四章  「婦女史」的成形
一、一九二○年代的婦女史
二、誰的婦女史?
三、何種「生活史」?
四、婦女解放風潮
五、學術革新
六、小結
第五章  近代中國的「婦女史觀」
一、被抨擊的「五四史觀」
二、寫作體裁與架構
三、婦德典範選擇與轉移
四、婦女史觀:閨範、女權與社會改造
五、小結
第六章  結語:重讀近代中國婦女史
附錄  上海奇遇
徵引書目


註釋


自序

  本書最早的發想,來自二○○三年博士後研究的構思。當時寫完博士論文《明史.列女傳》的研究之後,本著對時代延續的好奇,我想知道近代中國撰史者如何編寫女性史。而待著手進行《清史稿.列女傳》的研究時,才發現《清史稿》所涉及的檔案實在浩瀚,個別傳記的研究仍有待開發,我一時無力全盤處理,僅挑出傳中凸出的特點論之,二○○八年出版了〈旌表制度、傳記體例與女性史傳——論《清史稿.列女傳》賢母傳記之復興〉,刊登於《臺大歷史學報》第四十一期。

  接著,我探究第一本新型態的婦女史——《神州女子新史》一書,曾於二○○六年赴上海蒐集資料,並至常熟田野考察徐天嘯的故里;二○○九年再度至上海,訪問徐天嘯之子徐成治先生,後完成〈革命、女權與史學:《神州女子新史》論析〉一文,刊於《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第十七期(二○○九年十二月),亦收入沈愈編,《常熟與南社》(北京:團結出版社,二○一四)。該文初稿曾宣讀於「第七屆史學與文獻學學術研討會——社會史研究之新視野」(臺北:東吳大學,二○○九年五月二十二至二十三日)。

  其後,為了配合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五四百年」的紀念活動,筆者完成〈《中國婦女生活史》與「五四婦女史觀」〉一文,登於《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第三十四期(二○一九年十二月)。該文部分初稿曾在中研院近史所「走過五四:反傳統風潮下的知識婦女與婦女知識」工作坊(二○一七年十二月十三至十四日)與國際研討會(二○一八年六月十九至二十日)上發表,感謝與會學者與評論人史學史專家劉龍心、婦女史專家林維紅教授的指點,她們的意見有助於本文重新構思改寫。早在二○○八年,寧波天一閣研討會後,有幸一睹方祖猷教授的藏書,意外發現《中國婦女生活史》原書略與臺灣商務印書館版本不同,激發我進一步研究的興趣。方教授畢生致力於史學史研究,二○一七年也出版了《晚清女權史》一書,發表其對中國婦女史的看法。

  本書的第二到第四章即是基於上述三篇期刊論文的基礎改寫而成,研究時間跨越十多年。第二章〈永恆的「列女傳」〉,舊稿名為:〈旌表制度、傳記體例與女性史傳——論《清史稿.列女傳》賢母傳記之復興〉,著述目的本在比較《明史.列女傳》與《清史稿.列女傳》之差異;本書中改為旨在強調清史館史家對傳統女性史書寫的堅持。筆者於本章中增添了官修清史的背景,諸如:為何一直是清史「稿」、《清史稿》未刊稿、關內本與關外本之間的差異,並補充近代賢妻良母的討論,以及在柏林國家圖書館所見鈴井正孝自行出版的《清史稿列女傳通》等相關研究。

  第三章〈「女子新史」的出現〉,改變舊稿論述的邏輯順序,首論《神州女子新史》的特殊性,並將種族意識與倡導女權合併為一節,最後提示該書在寫作體例上「新瓶裝舊酒」的過渡性。第四章舊稿原名〈陳東原《中國婦女生活史》與「五四婦女史觀」再思〉,本章改為專論《中國婦女生活史》一書在一九二○年代出版的意義及其思想文化的孕育養分,分論其寫作與婦女解放、學術革新之間的關係;而「五四婦女史觀」的部分,則融入本書第五章中。

  改寫為專書,另外新添了第一章〈新舊史學碰撞中的婦女史著〉、第五章〈近代中國的「婦女史觀」〉與第六章〈結語:重讀近代中國婦女史〉。整體思考女性史書寫的在近代中國的發展,鋪陳更多清代與民國史學史的背景,以及新、舊史學碰撞的面向,也補充近年來相關的研究成果;其次,重新梳理近代中國婦女史觀,並且思考婦女史著在中國史學「現代轉型」中的意義。

  本研究在蒐集資料與寫作期間,承蒙臺灣、上海與常熟等地多位朋友的協助與建議,特別是周文曉先生、馮筱才教授、徐成治伉儷,以及游鑑明教授、連玲玲教授、許慧琦教授、秦方教授、陳建守教授,還有多年來研究助理蔡明純博士、吳政龍、陳恬緣、魏駿達、許維安、馬銘汝等同學陸續的協助,十分感謝。三篇期刊論文稿的匿名審查專家提供了寶貴之修正建議,是本研究符合學術期待、更臻完善的莫大助力。另外,國科會/科技部補助研究經費,使筆者得以順利至北京國家圖書館、上海圖書館、常熟圖書館等地蒐集資料研究,在此特致謝忱。

  我個人的學術養成是以明清時代性別史為主,向後段時間延伸的觀察,實有賴諸多師友長期的陪伴與指導。二十多年前擔任中研院近史所游鑑明教授的研究助理,學習查閱近代中國報刊,沒想到意外為日後「走叉路」撒下種子。其次,前輩林維紅教授在臺大歷史系對資淺女同事的溫暖照顧與提攜,是女性學者的典範;當年她主持婦女研究室,舉辦不少性別研究學術活動,是我在職進修的好處所。再者,《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刊物的滋養,也值得一提;我有幸從一九九五年擔任兼任編輯助理到其後擔任撰稿者、編輯委員,同儕之間的和樂互動,是學習向前的重要動力。

  最後,感謝中央大學歷史所皮國立教授的引薦,時報文化出版胡金倫總編的抬愛,以及本書匿名審查教授的肯定與指點。審後修訂書稿時,不幸遇到多次電腦無法儲存檔案的狀況,多虧育涵主編的耐心等候與協助,本書才得以付梓。拙著在中國近代史研究專家面前,不敢說是特別的研究「成果」,或許只能稱是花朵「初綻」吧。尚請方家不吝指正。



发表评论 共条 0评论
署名: 验证码:
  热门信息
社会史近三十年来国内对清代州县...
社会史20世纪美国的明清妇女史...
社会史正侧之别:明代家庭生活伦...
社会史明清江南市镇的“早期工业...
社会史清代妇女嫁妆支配权的考察
社会史鬼怪文化与性别:从宋代堕...
社会史清代“独子兼祧”研究
  最新信息
社会史曹树基:《契约文书分类与...
社会史李国荣|明清档案整理刊布...
社会史杨培娜、申斌|清代政府档...
社会史圆桌|如何认识清朝的国家...
社会史[加]劳拉·宝森 / [...
社会史刘志伟:《在国家与社会之...
社会史邱捷:《晚清官场镜像:杜...
社会史吴若明|《清朝大历史》 ...
  专题研究
社会史中国历史文献学研究
社会史近世秘密会社与民间教派研...
社会史近世思想文化研究
社会史清代中外关系研究
社会史清代边疆民族研究
社会史中国历史地理研究
社会史清代经济史研究
社会史清代政治史研究
社会史清代社会史研究
社会史中国灾荒史论坛
  研究中心
社会史满文文献研究中心
社会史清代皇家园林研究中心
社会史中国人民大学生态史研究中...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3-2007 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 Powered by The Institute of Qing History
< 本版主持:毛立平 > < 关于本站 | 联系站长 | 版权申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