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首页 | 本所概况 | 新闻动态 | 本所学人 | 学术前沿 | 本所成果 | 人才培养 | 学术刊物 | 基地管理 | 清史纂修 | 清史文献馆 | 清风学社
  
概论与概说 社会人口 婚姻与家庭 宗族与乡族 性别与妇女 生活与风俗 国家与社会 医疗与卫生 社会与经济
站内搜索: 请输入文章标题或文章内容所具有的关键字 整站文章 清代社会史研究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清代社会史研究 >> 档案文献 >> 文献综览 >>
新书|百年清史研究史·文献档案卷
来源:社会史 作者: 社会史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1-03-08


百年清史研究史·文献档案卷

(国家出版基金项目)

作者:阚红柳

ISBN978-7-300-28864-2

定价119.00

出版日期2020-12-31

内容简介:

清代文献档案是清史研究的资料宝库,其整理、出版与学术探研构成百年清史研究史的独特单元。辛亥革命以来,王朝属性与皇权色彩褪去,文献档案转变为学术研究的史料来源、客观对象乃至学科发展的动力源泉。本书在系统梳理清代文献档案整理、出版与研究的百年历程基础上,深入探析社会历史进程的发展、研究焦点与学术观念的转捩,清史纂修与文化传承的长远需要、科学技术的进步诸因素和清代文献档案的学术价值不断被认识与利用、自身特点与研究空间不断被发掘并凸显之间的学术关联和具体表现,以必要的阶段性学术总结和反思推动当代清史研究和未来学术的发展。

作者简介:

阚红柳,1973年生,辽宁人,历史学博士。现为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副教授、中国人民大学人文北京研究中心研究员,任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副所长、中国圆明园学会理事。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历史文献学、清代学术思想史、清代皇家园林历史文化。著有《清初私家修史研究——以史家群体为研究对象》,主编有《畅春园研究》《海外三山五园研究译丛》《民国香山诗文精选》《三山五园掌故》《清代畅春园史料初编》等,发表学术论文五十余篇。


正如戴逸先生所说:“没有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就谈不到科学的研究。清史资料繁多,浩如烟海,如何进行搜集、整理,进行必要的排比、考证和诠释,这是清史研究者必须承担的一项任务。”清史研究的百年进展,与文献档案的搜集、整理、出版密不可分。

清代文献档案工作的百年学术历程,所涵括的研究对象具体包括清代文献与档案两部分(文献与档案的具体概念在学界有一定分歧和争议,在此方面清史研究与其他朝代史研究有所区别。清代以前的历朝,因原始文书罕有存世或存世极为有限,学界也有将以文书为依据编纂形成的二次文献视为档案者。但清代的情况有所不同,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国家图书馆和台北“故宫博物院”以及国内外其他馆藏机构均收藏了大量的清代原始档案,因而,学界对清代的文献与档案的概念并无太大分歧。对清史研究者而言,档案往往用于专指具有原始记录性的文书,其他形式的以文字为载体的史籍则统一称为文献。但在实际研究和应用过程中,也有部分学者对具体的存世史料有不同意见,如实录、起居注,部分学者认为是文献,而有些学者则称之为档案。为有所区分,本卷所使用的文献概念是指清代形成的以文字为载体的各类史籍,档案则专指在清代政务活动过程中形成的具有原始记录性质的文书。)。就概念界定来说,本卷所涉及的百年,指辛亥革命(1911)至今;学术历程则统括清代文献档案在清代史学研究中具体发挥作用的各历史时期;研究对象和内容主要包含对清代文献档案的整理、出版的历时性考察与对清代文献档案本身的学术史研究两个方面,前者与清代史学研究的百年历程相依相傍,后者则是清代史学研究的有机组成部分,两者并重,不分伯仲。

清代文献,从原则上说,是指有清一代所形成的文献的总称。但实质上,在清代史学研究的发展历程中,亦有部分核心文献——在清史研究中逐渐成为核心史料——产生于清亡之后,因而,单纯以文献学为研究视域固然应该尊重文献所产生和依托的时代,不能超越清亡的时间界限,而就清代史学研究的实际状况而言,则与纯文献学的时间界定有所分别,在此视域之下,学界实际利用的清代文献范畴实质上有所拓宽,为此,有必要对清史文献档案在概念界定和范围界定上予以关注。比如,受文献编纂方式的影响,以清代皇帝为记述主体的编年体史料长编——实录的编纂整体完成于民国时期实录的编纂,自唐初以后,每一皇帝死后,继嗣之君必敕史臣撰修,五代、宋、辽、金、元、明、清因之,成为定制。。宣统三年十二月二十五日(1912212日),末代皇帝溥仪宣告退位,但《德宗实录》的编纂工作仍在进行,到1927年,方正式完成。而《宣统政纪》“是德宗实录馆遗老仿照实录体修撰的一部宣统皇帝溥仪的实录”,稿本完成于民国三年(1914)。此外,受易代修史传统的影响,民国时期纂修成稿的《清史稿》也大量利用了清代文献档案,并且在清史研究中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故虽成书于民国,亦纳入本卷研究范围(《清史稿》并非纂成于清代,但其实际上可被视为清代文献档案第一次系统整理后的史书载体,带动了清代文献档案的整理工作,迄今仍被认为是研究清史必不可少的史料之一,加之学界延续百年的清史纂修情结,故本卷亦将其纳入研究范畴,但更强调其文献档案编纂方面的实际工作以及对此领域的事实上的推动。)。清代档案留存数量众多,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辽宁省档案馆、四川省档案馆、河北省档案馆以及其他档案收藏机构所藏档案,加上台北“故宫博物院”、“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等处的藏档,总量计2 000万件以上。档案以其原始记录性在清代史事解析、典章制度研究、历史人物探究诸方面发挥着重要的历史作用。与之相较,文献的种类更为丰富,涵括的内容范畴更加广阔。文献与档案两相结合,为清代史学研究奠定了丰厚的史料基础。

微观分析有助于展现历史活动的细节,而宏观考察则着眼于长时段的规律性认识的提炼与总结。在承认文献档案对清史研究长期稳定地发挥着具体的推动作用的同时,对百年文献档案利用史进行脉络性梳理,进而对过程性影响因素予以系统考察,即对辛亥以来清代文献档案整理、出版和研究的百年学术史加以总结和研究,对于勾勒轨迹、把握规律、发现问题、总结经验当更具现实价值与意义。

目录

导论

第一节清代文献档案工作百年学术历程的研究价值与意义

第二节追溯:清代文献档案工作的百年历程

第三节追思:问题的发现与研究思路

第一章时代与学术:清代文献档案工作的百年

第一节民国时期

第二节改革开放前

第三节改革开放以来

第二章情感、理智与学术:清史学界文献档案观三要素

第一节恋清、去清与抢救:反满革命的跨时代影响

第二节情归于理:学术思潮的影响与冲击

第三节走向现代:深受史料学影响的清史学界文献档案观

第四节新时代的发展与困局

第三章凸显清代:清代文献档案的独特性

第一节百年来《清实录》的整理、出版与清史研究

第二节清人日记的整理、出版与清代史事研究的特殊性

第三节清人全集的整理、出版与清史研究

第四章清史情结与文化传承:清史研究的两个目标

第一节《清史稿》的整理、出版与清史研究

第二节国家清史纂修工程与文献档案的整理、出版

第三节文化传承的历史使命:以《四库全书》的整理、

出版与后四库系列丛书为例

第五章技术的双刃:e考据与大数据

第一节数字化清史文献的发展状况

第二节数字化清代文献档案与清史研究之互动

余论百年寻踪:清代文献档案如何寻找自身

附录档案与清史研究(19122013

后记


发表评论 共条 0评论
署名: 验证码:
  热门信息
社会史近三十年来国内对清代州县...
社会史20世纪美国的明清妇女史...
社会史正侧之别:明代家庭生活伦...
社会史明清江南市镇的“早期工业...
社会史清代妇女嫁妆支配权的考察
社会史鬼怪文化与性别:从宋代堕...
社会史清代“独子兼祧”研究
  最新信息
社会史曹树基:《契约文书分类与...
社会史李国荣|明清档案整理刊布...
社会史杨培娜、申斌|清代政府档...
社会史圆桌|如何认识清朝的国家...
社会史[加]劳拉·宝森 / [...
社会史刘志伟:《在国家与社会之...
社会史邱捷:《晚清官场镜像:杜...
社会史吴若明|《清朝大历史》 ...
  专题研究
社会史中国历史文献学研究
社会史近世秘密会社与民间教派研...
社会史近世思想文化研究
社会史清代中外关系研究
社会史清代边疆民族研究
社会史中国历史地理研究
社会史清代经济史研究
社会史清代政治史研究
社会史清代社会史研究
社会史中国灾荒史论坛
  研究中心
社会史满文文献研究中心
社会史清代皇家园林研究中心
社会史中国人民大学生态史研究中...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3-2007 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 Powered by The Institute of Qing History
< 本版主持:毛立平 > < 关于本站 | 联系站长 | 版权申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