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州文献丛书
《雷州碑刻集》(全二册)
杨培娜 谢湜 编著
中山大学出版社,2022年
自宋代金石学形成以来,金石碑铭就被视为证经补史的重要资料。它是我国古代重要的大众传播媒介,同时也是中华文化承袭和发展的有力见证。随着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区域社会经济史、乡村社会文化史研究的发展,学界逐渐意识到碑刻乃是乡村里的档案馆。那些散见于乡野之间,并非名家手迹,反映民间生活的碑刻获得空前重视,越来越多的地方碑刻得到搜集、整理和出版。
被誉为“天南重地”的雷州,是广东省唯一一个县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从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置合浦郡徐闻县开始至清末,雷州的碑刻以其独特性而称著于全国。然而前人所存录的雷州碑刻甚少,尚有为数不少的碑刻未及收录,也有不少所载碑文与原碑内容有所出入。
为解决上述问题,中山大学历史学系与雷州市政府合作,自2013年暑假起,多次组织师生前往雷州半岛之雷州市区、附城镇、白沙镇、南兴镇、松竹镇、乌石镇、北河镇、调风镇、杨家镇、英利镇、覃斗镇等地进行实地调查,搜集到现存碑刻共325通,其中222通见于地方志及已出版碑刻集。
由中山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雷州碑刻集》(全二册)即是对这些碑刻的录文整理。因为有些碑刻风化极为严重,难以辨识,或整个碑面被人为凿毁,无法录文,所以目前全书共收录碑刻为288通。
为体现碑刻原貌,书中碑刻录文尽可能依照原碑用字,碑中异体字和土俗字尽可能保留,用“□”表示缺字。每方碑刻先图后文,一碑一图。碑文次序,先依地点排列,同一地点的依纪年先后排列,时间不确定者置于该地碑铭之末。碑石题名以原文碑刻题为准,原碑无标题者,依文义拟定名称。
▲本书封面碑刻:白沙镇 雷祖祠 雷州重修威德王庙记
▲碑刻所对应的碑文
▲重修灵岗庙碑
▲碑刻所对应的碑文
雷州半岛地处海陆交界地带,海境复杂,生民依山傍海,有从事海上活动的悠久传统。这里是我国南方人民海上活动的枢纽,山民、渔民、盐民、商人、海盗、水手、士卒、官吏众生纷扰,跨越国界、跨越种族,在多文化的交流、碰撞与融合中铸就独特的文化形态;在国家经野之中,又嵌入了海上权势掌控的另一套秩序。
对雷州地方碑刻的挖掘和利用,相信可以为探究中国南部海疆社会运作的内在机制提供更微观的实证基础,也将进一步丰富我们对环南中国海经济和文化网络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