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首页 | 本所概况 | 新闻动态 | 本所学人 | 学术前沿 | 本所成果 | 人才培养 | 学术刊物 | 基地管理 | 清史纂修 | 清史文献馆 | 清风学社
  
概论与概说 社会人口 婚姻与家庭 宗族与乡族 性别与妇女 生活与风俗 国家与社会 医疗与卫生 社会与经济
站内搜索: 请输入文章标题或文章内容所具有的关键字 整站文章 清代社会史研究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清代社会史研究 >> 国家与社会 >>
郑小悠:《人命关天:清代刑部的政务与官员(1644—1906)》
来源:明清史研究资讯 作者: 明清史研究资讯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3-04-19

《人命关天:清代刑部的政务与官员(16441906)》

著者:郑小悠 著

出版时间:2022.10

出版社:世纪文景 上海人民出版社

书号:978-7-208-17704-8

开本:32开 148*210  

字数:400千字

页数:585

插图:黑白8幅

装帧:平装


编辑推荐

☆制度、人事、案件交织,绘刑部260余年沧桑变化

☆国法、人情、利益错综,窥清王朝统治的底层逻辑

☆传神写照技术型刑部官员,刻画法律精英们的精神侧影

☆细致再现刑部与其他中央部门、地方官员的往来博弈


内容简介

本书综合编年体官修史书、各类典章、档案、文集、年谱、笔记等史料,对清代刑名制度的发展做出了详细梳理。同时,在制度史研究中引入对人、事的考察,刻画了具有相当专业素养的刑部技术型官僚形象,由案件的驳议往来,再现刑部与其他中央机构及地方官员在法理、人情、利益交织情况下的多重博弈。

全书通过分析清代皇权在刑名体系中的环节性作用,揭开了有清一代如何提升刑名体系的运作效率,以维持全面制度化治下的政治与社会稳定,由此缓解统治合法性的危机。


作者简介

郑小悠,国家图书馆副研究馆员、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博士、北京市第十二届青联委员。研究方向为清代制度史、政治史,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擅长历史文学、历史普及类作品的写作,已出版《年羹尧之死》、《清代的案与刑》、《九王夺嫡》(合著)、《英和日记》(整理)。


专业评论

本书是目前对清代刑部最为系统的研究,从刑名体系、政务运作和职官角色三个方面探讨清代刑部,在职官制度研究上有所突破。尤其书中对刑部官员的探讨,突出司法过程中人的因素,是法制史研究的有益尝试。

——郭润涛(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

本书分制度、人、系统三个层级展开对清代刑部制度的研究,将制度史一分为三、三合为一,令人耳目一新。书中对制度中人的作用、命运、形象的细致探索,基于作者对“古典史料”的严谨考索。在一项制度史研究中,体察人情百态,从人的角度体现体系的运作与内外关系,尤其难能可贵。

——李新峰(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

本书将专门史理论与断代史知识相结合,通古代及近代,兼制度与史实,是一本充实而细腻的制度史佳作。

——张帆(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


目  录




绪 论
一 对象、方法与思路
二 学术史回顾
三 史料来源分析
第一章 部权特重
第一节 合法性焦虑下的清代刑政
一 为什么要追求“刑狱平”
二 成本与秩序之间
第二节 明清易代与三法司权力倾斜
一 明代的三法司分工
二 从分权到集权
第三节 雍乾时期的刑部机构改革
一 清初刑部的糟糕表现
二 雍正皇帝的问题意识与改革策略
三 乾隆年间的新局面
第二章 政务运作流水线
第一节 地方刑案覆核流程
一 文书到部
二 刑部主稿与法司合议
三 死刑案件的上奏与批答
四 地方错案的驳回与惩戒
第二节 刑部现审案件流程
一 人犯移送与主审官选派
二 审讯与定案
三 人犯发落
四 刑部狱政
第三节 秋审决囚流程
一 刑部核拟
二 九卿翰詹科道会议
三 勾到与减等
四 秋审的价值
第三章 技术官僚的理想国与乌托邦(上)
第一节 天下人命系于刑部之一官
一 司官的来源与任期
二 司官的“缺”
三 司官的“差”
第二节 回翔封圻,入掌邦宪
一 “六堂”人选的变化
二 “当家堂官”的权力与责任
三 管部大学士的地位
第三节 因其人而生权力
一 官吏关系
二 堂司关系
三 满汉关系
第四章 技术官僚的理想国与乌托邦(下)
第一节 日治案牍夜读律
一 刑部官员任职前的律学基础
二 刑部官员在部的法律专业学习
三 刑部官员的律学著作及其影响
第二节 敢学申韩号法家
一 刑部官员的自我期许
二 刑部官员的外部评价
第三节 刑部法律精英的末世变奏
一 刚毅、赵舒翘的通显与败亡
二 沈家本的旧迹与新声
第五章 天下刑名之总汇
第一节 重内轻外,势所必然
一 “部驳议处”制度中的刑部与督抚
二 刑部与地方法司的博弈效果
三 嘉道年间地方刑名系统的异化
四 部驳议处制度的崩溃
第二节 问案必用刑曹
一 刑部与都察院、大理寺
二 刑部与其他中央机构
三 刑部与九卿翰詹科道会议
四 刑部与钦案派审王大臣
第三节 法司依律,天子衡情
一 皇权主导下刑罚的“世轻世重”
二 政治与非政治案件中的皇权
三 皇权在刑名体系中的作用
结 语
附 录
附 文
一 死刑案督抚题本一件
二 死刑案督抚奏折一件
三 死刑案三法司议覆题本一件
四 督抚回应部驳揭帖一件
五 刑部现审钦案奏稿二件
六 钦差谳狱奏折一件
附 表
一 康熙《会典》所载刑部各机构设置
二 嘉庆《会典》所载刑部各机构设置
三 雍正二年春夏刑部上折司官情况表
四 雍正二年冬《缙绅全书》所载刑部司官情况表
五 乾隆五十三年春《缙绅全书》所载刑部司官情况表
六 光绪十一年冬《缙绅全书》所载刑部司官情况表
七 清代刑部堂官任职情况表
附 图
一 刑部呈行簿
二 司看秋审册
三 秋审不符册
参考文献
后 记

后  记
从2005年9月进入元培学院读本科起,到2015年7月拿到博士学位,我在燕园读了十年书。博士论文,是这十年学业的最重要成果。毕业后复经修改,就成了这部待出版的书稿。关于书稿内容的种种,开头那篇冗长的绪论,已经有了较充分的交代。事实上,2015年至今,清代法制史的优秀学术成果层出不穷。书中的一些看法,已被同道诸彦或批评修正,或细化深化,以学术价值观之,不值一哂处甚多。不过,考虑到这几十万字的琐屑文字,毕竟是博士阶段阅读与思考的集中体现,虽是丑媳妇,终归敝帚自珍,成书时小涂小抹可也,总不肯脱胎换骨,冒称淑妍去见公婆。
博士论文能够完成,书稿得以出版,有很多人值得铭记和感谢。
首先是我的导师郭润涛教授。我读大学二年级时,在郭老师开设的“明清地方行政与基层社会”课上和他相识,那是一门使我认识到“原来这才是明清史”、“原来这才是做研究”的高水平课程。随后两年,我又选修了几门郭老师的课,并在他的指导下完成了本科毕业论文《清代独子兼祧研究》,开始关注清代法制史研究。2009年9月,蒙郭老师不弃,将我收入门下。六年的研究生学习,惑于生活变动、科研压力,我在学术道路上走走停停,并非一帆风顺。唯赖恩师“匪面命之,言提其耳”,不但激励我克服困难,完成学业,还对我人生观、价值观的塑造大有影响。
我还要感谢北大历史学系的李新峰、张帆、党宝海、王小甫诸师和在我毕业前几个月英年早逝的刘浦江老师。几位老师看着我从一个懵懂惶惑的本科生一路向上,在我升学面试、中期考试、开题答辩等各个重要环节,不吝教诲,至再至三。此外,我的博士论文答辩评委清华大学苏亦工教授、北京市委党校高寿仙教授都在内容、结构等方面,为本书的修改提出过宝贵意见。北京师范大学蒋重跃教授则在本书部分内容发表时,给予写作方法上的精心指点。诸师学问高明,声望重于一时,后生晚辈能与接谈一二即不胜鼓舞,而况于亲炙者乎?
除前辈师长之外,毛亦可、李小波、陈博翼、丹晓彤诸同门,于月、吕端、李茵等同学都对我有所帮助。特别是毛亦可,她和我同年进入师门,同一研究领域,又同年毕业,在读书写作方面切磋讨论尤多。她为人笃实,治学精深,于我虽称益友,实兼良师。
本书得以出版,要感谢出版方世纪文景和责任编辑章颖莹女史。这是一本专业性很强的学术作品,按照出版行业的惯例,通常需要经费支持,才有机会付梓。最初与文景联系,也只抱着试探的态度,不想甫有所请,即承允诺,实在令我感激。书稿进入编辑流程不久,就遭遇了上海的“全域静态管理”,责编颖莹克服了许多我难以想象的生活困难和精神压力,执着地完成了本书的编辑工作。一本书的出版,靠的是作者和编辑的缘分,本书在这样的情境下出版,我和颖莹的缘分,大约也到了患难之交的深度。
最后,要特别感谢我的父母。他们为人正直、勤勉敬业、开朗通达,不但在生活上对我关心爱护,还为我树立了非常正面的人生榜样,是我最大的骄傲。在我读书的那几年里,大多数父母更愿意子女学习“有用”的知识,培养生财的能力。少有能平心静气,看着孩子选择自己喜爱的专业,慢条斯理,东张西望,年已老大,而无益于家庭。母亲身体羸弱,在我读硕士一年级时罹患恶疾。作为独生女,我必须承担起自己的家庭责任,准备随时放弃不切实际的想法,以母亲的治疗恢复为重。但她临上手术台前,却几次嘱咐我,要好好读书,拿到学位。母亲治疗期间,工作十分繁忙的父亲竭力照顾家庭,使我的学业毫无耽搁。有贤父母若此,我何幸也!上苍眷顾,母亲手术成功,体魄日健,能够分享女儿获得博士学位的喜悦。本书文字虽陋、识见亦浅,姑且视为报答之作,献给我的父母,祝他们在以后的日子里,身体健康,诸事顺遂。
郑小悠
2022 6 9 日于国家图书馆


发表评论 共条 0评论
署名: 验证码:
  热门信息
社会史近三十年来国内对清代州县...
社会史20世纪美国的明清妇女史...
社会史正侧之别:明代家庭生活伦...
社会史明清江南市镇的“早期工业...
社会史清代妇女嫁妆支配权的考察
社会史鬼怪文化与性别:从宋代堕...
社会史清代“独子兼祧”研究
  最新信息
社会史曹树基:《契约文书分类与...
社会史李国荣|明清档案整理刊布...
社会史杨培娜、申斌|清代政府档...
社会史圆桌|如何认识清朝的国家...
社会史[加]劳拉·宝森 / [...
社会史刘志伟:《在国家与社会之...
社会史邱捷:《晚清官场镜像:杜...
社会史吴若明|《清朝大历史》 ...
  专题研究
社会史中国历史文献学研究
社会史近世秘密会社与民间教派研...
社会史近世思想文化研究
社会史清代中外关系研究
社会史清代边疆民族研究
社会史中国历史地理研究
社会史清代经济史研究
社会史清代政治史研究
社会史清代社会史研究
社会史中国灾荒史论坛
  研究中心
社会史满文文献研究中心
社会史清代皇家园林研究中心
社会史中国人民大学生态史研究中...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3-2007 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 Powered by The Institute of Qing History
< 本版主持:毛立平 > < 关于本站 | 联系站长 | 版权申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