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首页 | 本所概况 | 新闻动态 | 本所学人 | 学术前沿 | 本所成果 | 人才培养 | 学术刊物 | 基地管理 | 清史纂修 | 清史文献馆 | 清风学社
  
点击热点 专题研究 理论探微 会议书讯 文献刊佈 学人荟萃
站内搜索:
请输入文章标题或文章内容所具有的关键字 整站文章 清代边疆民族研究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清代边疆民族研究 >> 专题研究 >> 西南边疆 >>
温文芳:1904 年西藏抗英斗争与《申报》史料研究
来源: 作者: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6-03-29
 

原文出处:《西藏研究》2014年第5期,第1014页。

作者简介:温文芳( 1978) ,女,山西运城人,博士,副教授,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西藏民族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陕西 咸阳 100081

摘要: 1904 年,英国侵略者为了将中国西藏纳入英国的势力范围,悍然发动了侵略中国西藏的战争。这次战争对于当时的西藏来说,是一件大事。西藏人民对英国侵略者的入侵进行了不屈不挠的反抗,而江孜抗英斗争就是这诸多反抗斗争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历史已越百年,但是这场战争折射出藏族同胞深沉的爱国情怀却不应被时间所遗忘。《申报》中有关英国第二次入侵西藏前后的相关报道及时而详尽,是研究 1904 年西藏抗英斗争重要的史料。

关键词1904 ; 西藏抗英; 《申报》

引言

《申报》原全称《申江新报》,是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重要影响一份报纸,在近代上海乃至全国都产生了广泛的舆论先导作用。它创刊于 1872 4 30日,停刊于 1949 5 26 日,历时 78 年,共出报25600 号,内容涉及当时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军事、教育等各个方面,被称为中国近代史的“百科全书”。关于 19031904 年英国第二次入侵中国西藏的相关历史,《申报》中的资料极其丰富,内容涉及面广,特别是关于 1904 年江孜抗英斗争的战前中英形势分析以及《拉萨条约》签订前后清廷的态度和应对有诸多报道。这为后人研究抗英斗争提供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

一、关于 1904 年英国入侵西藏的新闻报道

1903 7 月,英国侵略者派出以荣赫鹏率领的千余人大军,在麦克唐纳的指挥下,悍然发动了针对中国西藏地区的第二次武装侵略战争。作为新闻媒体,《申报》善于捕捉焦点和热点进行及时报道,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下面即对《申报》1903 12 2 日至 1904 12 17 日的相关报道进行简要介绍。

() 关于英俄两国争夺西藏的报道

1903 12 3 日到 1904 10 28 日,《申报》反复多次对此进行了报道。比较有代表性的有: 1903 12 3 日《说藏》、12 7 日《蒙藏修路》、12 8 日《俄报之言》、12 10 日《藏人拒英》、12 13 日《筹藏策》; 1904 1 20 日《藏事公文》、1 31日《藏拒英兵》、2 6 日《藏民拒英》、2 7 日《防藏篇》、3 1 日《互争藏事》、3 7 日《俄使离英》、10 4 日《俄诋藏约》,等等。这一系列报道,让我们从中感受到了当时英俄两国关于西藏争夺中的激烈较量。特别是 1903 12 3 日《说藏》这篇报道,运用大量篇幅详细报道了英俄两国关于西藏争夺的原委。其中写到:“英之派兵驻西藏非保西藏也,欲力保印度之封疆也。俄之派兵入西藏非图西藏也欲图占印度之权利也。俄不得西藏则印度之道路无以通而印地终不能为俄割据。英不得西藏则印度之屏藩无以固而印地终无自由英保全。英人知之故于俄兵入藏之先急遣雄师探路。俄人知之故于英兵既到之处急择要隘驻军……”,“今西藏或为俄并或为英吞中国苟置若罔闻万万无此政体,必欲名正言顺责令退师。则俄既不肯俯首顺从英亦必至强词抗拒,从前敦谊顿致乖张而无。”[1]文章虽未详细分析西藏的存亡之于清廷的意义,但言论却也中肯。

在《申报》1903 12 8 日一篇题为《俄报之言》的报道中写道: “俄京圣彼得堡某报云此次英兵之入西藏也实有所图于中亚细亚且将于此建立声威以损碍俄人固有之利,我俄应即力阻其阴谋也”[2]。这同时又让我们看到,当时的帝国主义列强在蚕食中国的过程中,彼此争夺的丑恶嘴脸。不可否认的是因为利益争夺,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问题上也存在着诸多矛盾。比如 1904 年的日俄战争以及本文所论述的英俄争藏,等等。

直到今天,世界虽沉浸在一种相对和平稳定的气氛中,但仍存在着一些企图破坏和平的因素,如“藏独”势力的嚣张和西方侵略者对中国西藏的觊觎。因此《申报》关于 19031904 年英俄两国为了争夺西藏的相关系列报道,为我们今天回顾那段历史留下了宝贵的资料和历史借鉴。

( ) 关于当时英军侵藏的报道

英军入侵期间,《申报》较全面地披露了英军的情况。如 1903 12 10 日《藏人拒英》中称:“天津直报云日前英国武员乌罗林与古里二人分统印兵闯入西藏,甫至边界即为藏兵所拒。遂废然而回,道经沙漠中失去行李马匹不少。[3]文章描述了英军刚至西藏,遽然遭到藏兵抗拒后,败归途中又遭损失的情形。如果说此次败归将彻底挫伤英国入侵西藏的计划无异于与虎谋皮,因为英国将会在此后发动更加残酷的侵藏战争。《申报》及时捕捉到这一热点,进行重点报道。如 1904 1 26 日刊载中称:“香港循环日报云顷得京师来信悉华历十一月下浣某日,外务部王大臣移交驻京英使其文曰照会事。华历十一月初九接敝国驻藏大臣来电内闻贵国又添派兵队两千余八人入藏已至×隆。番汉商民惊慌逃窜。请转询贵大臣迅即电令撤退以免危害等。因窃查藏印边界业经两国照约勘定而藏地情形安谧,无须兵力弹压。前会照请将驻兵撤退蒙贵大臣允为实达……此次复据驻藏大臣来电悉贵国又添兵队等,未知是否属实。务乞贵大臣速即电阻以免番民扰乱滋生事端且毋令他国得所籍口。于边务邦交关系匪浅为此照会须至照会者。”[4]之后英国在西藏的侵略政策开始发生变化。

因为当时西藏地方在英兵入侵之初实寄希望于俄国,尤其是当时的达赖喇嘛十三世态度倾向俄国,对于英国采取的是拒绝态度。如在 1904 2 6日的《藏民拒英》这篇报道中即记载曰:“华历十二月某日驻藏大臣电达华政府大旨谓合藏人民咸与达赖喇嘛同心力阻英兵深入,英兵坚持不退,藏民遂诉之俄罗斯政府,请与英人相见以戎。”[5]后由于情势所迫,日俄战争对俄国也形成了一定的牵制,当时的英国对于西藏势在必得,遂态度日趋强硬。这一变化亦在《申报》报道中得到反映:“英京伦敦来电云某日英外务大臣兰思堂在上议院宣言曰我英政府之意当承认西藏为独立自主之邦,万一何国逞其雄心在藏地施展权利,我英必起而抗之。今者西藏之人深信俄国可以援手此事颇与我英多损害,我英务必出其全力对付俄人以保西藏封疆完全无缺。”[6]之后英国开始在西藏上层贵族中培养大批亲英势力,尤其是在达赖出走拉萨之后,英国有目的性的对达赖身边的高级官员进行拉拢和甘词哄骗、馈赠礼物,在思想上逐步消除贵族官吏对英国的敌意和不满。再加之当时日俄战争中俄国败北,更利于英国在西藏利益的获得。关于这一点,《申报》也有所论述:“德京柏林来电云迩者西藏人民已确知俄人战败之余,无力为之援助,以故英藏交涉之事,英人当较之前者容易收功矣。”[7

对于十三世达赖,英国采取威逼利诱之策。当时达赖到达北京后,英驻华公使正式拜会达赖,并配备多名精通藏语和熟悉中国国情的官员专做达赖思想工作,以诱使达赖放弃对英敌视的态度。而清政府的无为和昏庸也使达赖陷于绝望之中,在情感上得不到任何来自清廷的慰藉。如在《申报》1904 9 29 日《藏事近闻》中记载:“华历八月初十日英京伦敦来电云西藏达赖喇嘛逃离拉萨后即经废斥。以大竭伦婆竭格子继其任而举摄政大臣襄理庶务盖由中国皇上降旨俞允然后施行也至英兵则已于华历本月十四日拔队离藏地矣。”[8

尽管如斯,达赖仍要求觐见清帝,说明其仍然视清廷为自己的最高统治者。但是清廷却在战争处于白热化的状态时,仍对英国保持超乎寻常的友善,对于达赖的抵抗政策不满。1904 5 4 日,当时清廷外务部给驻藏大臣有泰电报中称:“‘近’据总税务司探称: 英国荣大臣定准用兵直达拉萨,到时如达赖及驻藏大臣即出议和,尚易转圜,倘已避离拉萨,无人议和,只得暂据地方,徐俟达赖回心乞和……倘英兵进至拉萨,务劝达赖即与英员迅速开议,切弗退避,致误事机等因。”[9]另外,驻藏大臣有泰的无能和昏庸也成为促成达赖态度变化的不可回避的因素。在《申报》1904 10 31 日中记载了一则《藏事述闻》: “……中国京师来电云西历十月二十二号驻藏大臣……电达外务部历陈英国拥兵入藏迄互订盟约一切情形……参劾达赖喇嘛种种不法之事请下诏褫其职以示薄惩……”即反映了驻藏大臣有泰推诿责任的情形。此亦最终造成 1904 年清廷下令革去十三世达赖喇嘛名号以示惩处的决策失误。这一历史事件在《申报》中也有记载,如 1904 9 29日的《藏事近闻》中明确记载“西藏达赖喇嘛逃离拉萨后即经废斥”[10]。

《拉萨条约》1904 9 月签订后,《申报》对英军在西藏的情况也进行了报道。如 1904 9 21日《英兵离藏》:“英国入藏之兵已准予本月十四日离藏”;1904 9 29 日“英兵则已于华历本月十四日拔队离藏地矣”; 1904 10 30 日《藏地苦寒》: “接在英京路透电局来电云顷得西历十月十七号西藏……谓英军之在藏中者其最后一队及营务处诸君被雪所封几不得出。目下各处雪如积,军行无可问途,加以天气峭寒日夜暴露于坚冰密严之中,以致军人瑟缩如虫,某日竟冻毙其二,诚可怜也”,等等。

总之,《申报》作为当时全国的舆论先导,以新闻报道的形式,及时且详尽地报道了 19031904 年英军第二次入侵西藏的情况,为我们今天的研究提供了可靠的资料来源。

二、关于 1904 年西藏民众反抗英国侵略及清廷西藏政策的报道

对于英国的野蛮入侵,西藏民众愤然反抗,然而,由于清廷的腐败妥协和西藏上层贵族统治集团的分歧而最终削弱了反抗的成效。对此,《申报》进行了详细而深入的报道,在让国人看到西藏人民英勇不屈抗争的同时,也让大家进一步地看清了清廷的无能和软弱。

() 关于西藏民众反抗英国侵略的报道

在这一方面,《申报》的报道重点集中在西藏民众和英军对抗的报道上。如 1904 1 31 日《藏拒英兵》中报道:“大略谓日前英国某弁带兵入藏。藏人极力拒之……地方势颇危急”[12]。另在 1904 2 6 日《藏民拒英》、1904 4 9 日《电述藏事》等中也有类似论述。翻阅这些报道可看到《申报》关于西藏民众对英国侵略者反抗的报道大多都集中在西藏失利的报道上,尤其是对西藏民众在敌我较量中处于劣势仍不屈不挠的斗争进行了系列报道,且十分详细。在《藏民拒英》中,还报道了达赖喇嘛和西藏人民一道抗英的表现“谓合藏人民咸与达赖喇嘛同心力阻英兵深入”[5]。紧接着,1904 4 12 日《英军高捷》则详细报道了西藏人民与英国侵略者对抗的表现:“西藏人民严防英国远征军队直入拉萨都城……血飞肉搏奋不顾身,阵亡酋长三人,兵士约五百名另有二百名被英军掳去,并失去俄国所制后膛枪若干枝,自下英军损害无多,让在唔路地方驻扎,藏人则已收合败残士卒向拉萨返回矣。”[13]从这些报道中,我们能看到西藏人民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

( ) 关于清廷西藏政策的评论性报道

1904 9 月,《拉萨条约》签订后,《申报》有关中国藏族人民抗英斗争的报道也告一段落了。但是详细翻阅《申报》资料,发现对于西藏,《申报》刊登了当时人们的一些深入而客观的评论,对于我们今天研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比较有代表性的有:1903 12 13 日《筹藏策》、1903 12 15 日《续筹藏策一》、1903 12 20 日《续筹藏策二》这三篇文章,以下将结合《申报》的相关史料进行分析。

1903 12 13 日《筹藏策》一文中写到:“自我朝崇德七年,达赖喇嘛即遣使归诚,迄今垂三百年,贡献不绝。虽康熙年间有准格尔之变,然我圣祖仁皇帝特命抚远大将军……顾其时虽设有驻藏大臣,不过督官兵镇压之而已也,其贡献僧俗官除授等一切政令仍皆由达赖喇嘛主之。迨乾隆五十七年,大学士福文襄公至藏始奏改其制,厘定章程二十余条,由是达赖喇嘛之设不啻一外藩而藏中诸事权,无一不归驻藏大臣管理。论者谓设官定制广大周详,已非元明两朝,徒事羁縻之比然……试以问之执政大臣,执政大臣类皆瞠目莫能陈说也。其地之孰夷孰险,宜如何而后可为扼要者,试以质之知兵统帅,知兵统帅亦皆敛手未能规画也……于是藏地虽入我版图而不啻仍同化外……欲弃置之则不足藩屏边圉,仍漠视之,则必为他国蚕食,吾故谓前此处置藏地之法,虽曰尽美而犹未至于尽善也。”[13]文中谈到清廷对西藏的政策沿革以及不足之处,认为此前此处置藏地之法,虽曰尽美而犹未至于尽善,评价可谓客观中肯。

接着,1903 12 15 日的《续筹藏策( ) 》这篇文章中也写到:“夫欲求尽善尽美之法当奈何曰有三策焉。一曰改建行省……使各国知此地已入版图以绝其觊觎之私意法至良也……条理井井,职有□归而又任劳任怨以振兴庶务,实心实力以治理民生,他国窥伺之心庶几可杜乎此,上策也……一曰□为各国公共通商之地……盖英自收印度为属地,国势遂蒸蒸富强,俄知英富强之基肇于印度,垂涎其地思占利权然不得藏则入印度之道路无由通也。英恐中国孱弱不足以保守,藏地一旦转入俄人之手则印度之屏翰失,而英人亦有不能保守印度之虞。故两国之互欲争藏地也,不为藏而皆为印度。今若于两国俱未侵占之时辟为各国公共通商之地则藏为万国公地,英俄均不得侵,如是则于我无损而藏地……可以永存……是则开藏为通商之地殆亦非各国之利而以为甚便者也,此中策也……一曰选贤能之员整理藏事……为今之计亟宜变通旧制诸□银皆须由我专司而又慎选知兵统帅明练大臣熟察夫山川之扼塞,形势之险要,练劲旅以防守之精□夫政治之得失。利何由于弊,何由革不畏劳怨以变更之竭忠尽能措施。美善如是则藏地可以保而未必□弃之外人。此下策也……”[14]这些论述虽有不足之处但仍比较中肯,有利于清廷对西藏处置政策的思考,特别是清廷中央与西藏地方未来发展走向思考。

1903 12 20 日《申报》又刊载了一篇《续筹藏策( ) 》的文章,对 12 15 日发表的三策再次作出评价,指出: “……行上策则先发制人之术免为他国所窥伺,行中策则开诚布公之心冀为各国所牵制,行下策则励精图治振兴尚赖人。谋之三者无论择何策行之,藏地尚可为我之所有,若仍如前之因循疏忽以无足重轻视之,则微特藏地必为英俄所并吞……东界毗连之四川其天险亦将尽失,北界毗连之青海之青海回部其边圉亦必不安,藏地关系如是之大,而可任从旁鼾睡者。视若砧上之肉釜中之鱼乎?凡此种种,皆三策中当尽之事,不论运以何策皆当为之振作鼓励者也……”[15

这篇连续三次的评论对我国西藏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对我国西藏未来的发展问题进行了客观而深入地分析评价,为清廷日后西藏政策的发展提供了一定借鉴。

三、《申报》中关于英军侵藏资料对今天

“西藏问题”的启示1904 年,英国第二次入侵西藏,当时的中华民族正处于内忧外患之际。清廷中央王朝的式微与西藏被英俄两国的觊觎充分说明了西藏地方与中央政府之间的相辅相成、休戚相关的关系。中央政府强盛了就能保护西藏,为西藏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而西藏的发展壮大也能对中央政府形成护卫并提高中央决策的最终效力。反之,若中央政权出现衰弱甚至动荡,就无力对西藏进行保护更谈不上对西藏发展的支持,正如当时清廷之困境。近代历史上英国对西藏的入侵虽然最终未能得逞,但历史给我们提供了充分的借鉴,需要我们今人引以为戒!

目前,从地理位置上来看,西藏由于地处祖国的边陲,远离中央政治中心,再加上自然条件的特殊,西藏地区的社会发展与中国其他地区相较仍有很大的差距。在当前纷繁复杂的国际社会中,西方敌对势力企图利用所谓的民族、宗教问题对中国西藏进行渗透,策划所谓的“西藏独立”。一些反华势力、民族分裂主义和宗教极端主义势力相互勾结,采取各种各样的手段企图实现对西藏同胞的蛊惑和离心。由此再次证明重提二次抗英中西藏人民自觉与帝国主义对抗的精神对于今天重要的双重意义: 其一,是弘扬爱国精神; 其二,是通过重温历史,警醒国人。尤其在这种复杂的形势下,要自觉防范和抵御各种分裂势力的反动图谋,树立正确的祖国观、民族观、历史观、宗教观和文化观,自觉维护祖国统一和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翻阅《申报》,重温历史,让我们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和平发展、民族团结的局面,体会我们这个久经被压迫和被侵略的民族走向世界,享受民族平等权利的来之不易!

[参考文献]

1]说藏[N]. 申报,19031203

2]俄报之言[N]. 申报,19031208

3]藏人拒英[N]. 申报,19031210

4]香港循环日报转载[N]. 申报,1904126

5]藏民拒英[N]. 申报,19040206

6]英筹西藏[N]. 申报,19040310

7]英藏交涉[N]. 申报,19040428

8]藏事近闻[N]. 申报,19040929

9]贺文宣. 清朝驻藏大臣大事记[M]. 北京: 中国藏学出版社,1993: 467

10]藏事近闻[N]. 申报,19040929

11]藏拒英兵[N]. 申报,19040131

12]英军告捷[N]. 申报,19040412

13]筹藏策[N].申报,19031213.[14]续筹藏策( )N].申报,19031213

15]续筹藏策( ) N]. 申报,19031220

发表评论 共条 0评论
署名: 验证码:
  热门信息
马亚辉:雍正朝云南改土归流...
王聪延:清代内地汉族迁移新...
周卫平:特纳的“边疆假说”...
马大正:中国疆域的形成与发...
成崇德:清代蒙古开发
姚大力、孙静: “满洲” ...
苏发祥:英国藏学研究概述(...
钟焓:民族史研究中的“他者...
  最新信息
葉高樹 譯註:滿文《欽定滿...
王庆丰编著:《克敬之满蒙汉...
柳岳武:晚清“兴边利”研究...
蒙古勒呼:清代蒙古秋朝審考
陈波:现代早期欧洲认定“中...
乌云毕力格:小人物、大舞台...
米彦青:清代草原丝绸之路诗...
  专题研究
中国历史文献学研究
近世秘密会社与民间教派研究
近世思想文化研究
清代中外关系研究
清代边疆民族研究
中国历史地理研究
清代经济史研究
清代政治史研究
清代社会史研究
中国灾荒史论坛
  研究中心
满文文献研究中心
清代皇家园林研究中心
中国人民大学生态史研究中心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3-2007 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 Powered by The Institute of Qing History
< 本版主持:张永江> < 关于本站 | 联系站长 | 版权申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