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出处:《新疆社科论坛》2014 年第5期,第27—28页。
作者简介: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
摘要: 新疆的帕米尔高原地区自青铜时代以来,大致经历了两个文化发展阶段: 一个是以安德罗诺沃文化为代表的中亚族群不断向东迁徙运动的阶段; 一个是其后的新的族群占据帕米尔,并继续向东进入塔里木盆地西南边缘的阶段。如果再放大一下观察的视野,新疆喀什地区的早期历史也是在不断进行的东西南北文化交流和碰撞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新疆各地的早期文化正是在这种兼容并蓄、相互借鉴和影响的环境中长期共存,最终形成了今天多民族文化繁荣发展的历史格局。
关键词:帕米尔地区;早期历史;演变格局
在新疆喀什地区塔什库尔干县召开的“曲曼遗址与新疆历史文化教育”学术研讨会重点介绍了曲曼遗址 2014 年度的最新考古发现材料,与会专家对这些发现进行了多方面的解读。这些发现主要包括一些在地面以黑色和白色石子平铺成的连续的黑白石条带遗迹、石围墓葬以及墓葬中的随葬品等。此类黑白色石条带遗迹在新疆属首次发现,发掘前并不清楚这种遗存的性质和用途,经过 2013 至 2014两个年度的考古发掘,现在大致可以明确这种遗迹现象应该与同一遗址内分布的石围墓葬遗存有密切的关联性。发掘者认为,“黑白”寓意“明暗”,可能用来表达太阳光线的效果。
石围墓葬已发掘 30 余座,墓葬地表有圆形封堆,其下见圆形或椭圆形石围,一重或多重,中间为竖穴土坑墓,多数见有木质葬具和棚架结构。墓内见有人骨架,单人葬或多人合葬,以多人合葬为主,大多为一次葬,也见有二次葬或迁葬的现象。部分墓葬在埋葬时有火烧木质棚架的痕迹。人骨身上普遍未见毛织物和其他纺织品痕迹,发掘者认为,部分死者埋葬时可能存在净身入葬的习俗。
随葬品种类较多,有陶器、铜器、铁器、玉( 石)器、木器等。其中,大多数陶器的风格接近以往发现的香宝宝墓地的陶器。此墓地发现的木箜篌、带柄铜镜以及各种玛瑙珠、料珠虽然极富特色,但在新疆的其他地点均有发现。唯有一种发掘者称为木质火坛的遗物,是以往所未见的重要发现。这种木器大体为圆柱状,中空,上部有两个扳手状突出部分,空腔内壁往往见有火烧的痕迹,并装满小石子。据发掘者分析,埋葬时,先将石子烧热,趁热倒入木坛内,使其在木坛内形成焖烧的现象,最后埋土灭火,使得木坛的外观得以保存完整。发掘者认为,由于木火坛的发现,以及其他一些墓葬用火现象的存在,这批墓葬的主人很可能就是一批拜火教徒。根据碳十四数据测定,这批墓葬的埋葬时间大致在距今 2500 年前后。据此,发掘者认为,这个墓地的发现为研究拜火教早期历史提供了重要的考古学资料。
毋庸置疑,曲曼遗址的考古发现十分重要,不仅仅在于这可能是早期的拜火教文化的存在证据,为解决拜火教的起源地及早期扩散过程问题提供了不同于以往解释的新材料,由此可以提出一些新的观点。而且,曲曼的发现还具有其他更多的学术价值和意义。在此,我们想通过曲曼遗址与其他遗址的比较,探讨此类遗存在新疆帕米尔地区的分布状况及其文化属性。
以往在帕米尔高原已有发现以石围为标志的竖穴土坑墓,如塔什库尔干县的香宝宝墓地等。此类墓葬中的随葬陶器均是一些带有圜底作风的罐、碗、钵类素面陶器,简单而实用。依据考古发现和以往学者对于此类陶器遗存的分析和研究可以看出,这种遗存所代表的考古学文化在帕米尔高原的西侧和东侧均有广泛的分布。以新疆境内的发现来看,疏附县的阿克塔拉遗址的年代可能相对较早,其后为香宝宝和曲曼等地点。另据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新疆队的调查资料得知,在塔什库尔干河的河谷地带又新发现了 8 处地面有黑白色石条带遗迹的地点。上述考古发现说明两方面问题: 第一,曲曼遗址属于帕米尔地区一个广泛分布的考古学文化的相对较晚阶段的遗存,其早期阶段遗存的年代或许应该接近距今 3000 年前后。第二,曲曼遗址的黑白色石条带遗存不是孤立的发现,在塔什库尔干河的河谷地带可能存在着更多同时代、同类型遗址,它们代表的正是一个族群在此地的存在,而不是孤立的少数人群由别处短暂途经此地。由此可以断定,如果这批人正如发掘者所言是拜火教徒,那么他们在新疆帕米尔地区塔什库尔干河的河谷地带出现的时间应该更早,活动的范围更大。
再往前追溯,在新疆的帕米尔地区也有一些重要的考古发现,如已经发掘的塔什库尔干县下坂地遗址等。在下坂地墓地发现了一批距今 3500 年的墓葬遗存,墓葬地表具有石堆和石围标志,其下为竖穴土坑,有木质葬具或棚架结构,单人葬或者合葬,也见有部分火葬墓。随葬陶器是一种平底作风的陶罐或陶杯,制作方法简陋。从文化属性上来看,下坂地墓地的早期遗存属于中亚地区广泛分布的安德罗诺沃文化。这种文化在新疆的帕米尔地区、伊犁地区、塔城地区、阿勒泰地区等地都有广泛的分布和发现,代表着距今 3500 年前后,中亚的族群向东面的新疆西部边缘地带不断迁移和渗透的发展过程。
值得注意的是,在下坂地遗存中也发现了部分火葬墓,有的学者认为下坂地墓地的第二期墓葬与香宝宝墓地的遗存是同一类遗存,在香宝宝墓地中,大约有一半的墓葬是火葬墓。这些现象说明,墓葬用火的传统,在新疆的帕米尔高原地区,可以追溯到距今 3500 年前后,或者更早的历史时期。至于火葬墓现象所代表的文化内涵,目前的认识并不一致,一般的解释与所谓的灵魂不灭的早期宗教观念有关。下坂地墓地所属的这种火葬传统,显然影响到了香宝宝墓地和曲曼墓地所代表的这个文化发展时期。那么,早期的火葬墓传统是否可以看作是曲曼遗址拜火习俗的一个可能的来源方向呢? 这需要以后更多的考古发现和综合研究来加以验证。
以上列举的考古发现表明,新疆的帕米尔高原地区自青铜时代以来,大致经历了两个文化发展阶段: 一个是以安德罗诺沃文化为代表的中亚族群不断向东迁徙运动的阶段; 一个是其后的新的族群占据帕米尔,并继续向东进入塔里木盆地西南边缘的阶段。在汉代的丝绸之路开辟之前的 2000 年间,帕米尔地区始终是东西南北文化交流的重要节点和孔道,在此期间,先后有多批具有高加索人种地中海东支类型血统的中亚族群留居帕米尔,或经帕米尔进入塔里木盆地。从曲曼遗址出土的玛瑙珠、料珠、带柄铜镜、木质箜篌等遗物可以看出,此时东西方的文化交流和贸易活动的影响已经渗透到了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层面。
如果再放大一下观察的视野,新疆喀什地区的早期历史也是在不断进行的东西南北文化交流和碰撞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开始就具有多种的文化来源和族群特色,如在阿合奇县库兰萨日克遗址,曾发现了一件金质的奔马造型的装饰品,明显具有在新疆北部及阿尔泰山地区广泛分布的斯基泰文化的造型艺术特征。同样的,以草原动物纹为主要表现对象的造型艺术品在南疆的且末扎衮鲁克墓地等地也有发现,从中我们可以追寻到早期的骑马民族文化自北向南发展的踪迹。到张骞通西域以后,来自东方的中原汉文化逐渐成为新疆各地的主流文化形态。
新疆各地的早期文化正是在这种兼容并蓄、相互借鉴和影响的环境中长期共存,最终形成了今天多民族文化繁荣发展的历史格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