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首页 | 本所概况 | 新闻动态 | 本所学人 | 学术前沿 | 本所成果 | 人才培养 | 学术刊物 | 基地管理 | 清史纂修 | 清史文献馆 | 清风学社
  
点击热点 专题研究 理论探微 会议书讯 文献刊佈 学人荟萃
站内搜索:
请输入文章标题或文章内容所具有的关键字 整站文章 清代边疆民族研究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清代边疆民族研究 >> 专题研究 >> 东北边疆 >>
“2009年东北边疆历史与文化学术研讨会”综述
来源: 作者: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0-01-23

“2009年东北边疆历史与文化学术研讨会”综述

黄松筠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与吉林省社会科学院联合主办,辽宁社会科学院、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协办的“2009年东北边疆历史与文化学术研讨会”于200972425日在长春召开。来自北京、东北三省各科研院所及高校的专家、学者近60人出席会议,会议收到论文近40篇。会议的议题是:总结改革开放以来在东北边疆历史与文化研究取得的成就和经验,就东北边疆历史与文化研究的热点与难点问题进行讨论,确定今后研究工作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和主要任务。现根据向会议提交的论文、大会发言,将本次会议所探讨的主要问题与基本观点综述如下。

一、改革开放以来东北边疆历史与文化研究

厉声《“东北工程”的实施与高句丽历史研究》对重大项目“东北边疆历史与现状系列研究工程”进行了总结。指出“东北工程”自2002年正式启动后,一共立课题110,集中各方面优势力量,努力攻克历史上的疑点问题、现实中的热点问题与理论上的难点问题,在古代中国疆域理论、东北民族史和地方史以及中朝关系史等方面的研究均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一些重点课题的完成产生了重大社会影响,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同时也为东北边疆地区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做出了较大贡献。

张福有《五年来东北史地重大问题研究的收获》介绍了五年来东北史地遗迹方面的十个新发现,对今后东北史地重大研究提出四点建议:一是重视考古与调查新成果的利用;二是应继续在调查与研究的结合上下功夫;三是坚持以我为主,内外有别;四是要搞好协调与协作。

刘子敏《改革开放三十年古朝鲜汉四郡高句丽研究述评》将30年来的研究进展分为三个时期:一是改革开放初期十多年;二是20世纪90年代的宽容期;三是21世纪以后的勃发期,陆续出版了25部相关的著作,硕果累累。王绵厚《追踪探寻高句丽古城研究四十年》,40年来高句丽古城及高句丽的起源研究进行了回顾与总结。李大龙《夫余、高句丽研究60年》,把高句丽研究分为开创期、积累期和发展期三个时期,并对积累期和发展期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概括与评介。郭美英等《近五年高句丽研究述评》,从政权归属、高句丽早期遗址及高句丽与中原王朝关系等方面,对五年来高句丽史研究情况进行了述评。刘信君《开放30年中国东北地方史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文,在肯定改革开放30年中国东北史研究取得的成就的同时,指出东北史研究中还存在着分歧与争鸣,一些专门史领域研究还有不足。

二、高句丽、渤海热点问题研究

在会议收到的论文中,有关高句丽史研究的论文有13,占论文总数的近三分之一;关于渤海研究的论文有4篇。

魏存成《高句丽的兴亡及其历史地位》认为,高句丽的历史定位,应该分两步走:第一步确立高句丽在史书中的位置及高句丽的历史应该写入哪国的历史中;第二是确立高句丽在当时历史环境中的位置,也就是在史书中该如何写的问题。就中国而言,高句丽是起源于中国东北地区的古老民族,高句丽政权是中国历史上的边疆政权;就朝鲜半岛而言,高句丽民族是半岛民族的重要来源之一。同时,应当把历史上的高句丽政权与中国中央王朝的藩属体制关系如实写进去,这是对历史的尊重。

关于高句丽研究的论文还有:杨军《高句丽世系积年考》,苗威《高句丽“平壤城”研究述评》,傅波《浑河古道与高句丽兴亡》,刘国石《中国古代中原王朝与高句丽、百济、新罗关系异同》,马彦《高句丽23世纪的王权》,等等。

此外,还有一些学者就高句丽、渤海研究提出一些建言。

三、民族史与边疆理论难点问题

程妮娜《东北边疆历史与文化研究中的热点、难点问题》认为,古代民族归属的核心问题是政治关系和政治统治形式。如何认识划定疆域和疆界的主要依据、边疆民族政权与中原王朝之间的战争、东亚的封贡体系与东北民族朝贡制度,也是与东北民族归属与东北古代疆域密切相关的问题。

关于中国历代疆域的界定问题,历来争议很大。与会学者在本次会议讨论中也提出了一些不同观点。赵永春《关于中国历史疆域理论界定的再思考》认为,从现在来讲我们境内的民族是56,从理论上说现在56个民族的历史往上溯都是中国史的组成部分。但一些学者认为,划分历史上的疆域问题,应该是由前往后;疆域问题实质上就是国家主权问题,应该从中国王朝史的角度出发,来研究中国古代疆域的扩展和收缩。

就如何认识边疆民族政权与中央王朝之间的战争问题,一些学者认为,当统一王朝内部不同民族或不同民族政权之间发生战争,不能认为这两个民族就不是一个国家的民族了。对于统一王朝内部民族之间的战争,应该放在一个比较长的时段考察和研究。

王德忠《论中国历代王朝经略东北的得失》认为,以往大家比较关注的问题几乎都集中在政治格局和民族关系的变动上,对社会开发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研究则不够全面和深入。

造成东北地区社会发展长期滞后的原因大致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民族关系的变动;二是自然环境的限制;三是历代王朝包括一些地方民族政权,所采取的措施对于东北地区开发的影响。

此外,李德山《国际史学界对六至九世纪中国边疆民族与中原王朝关系史研究述评》、张碧波《关于东北历史文化研究的几点思考》、施立学《重新认识清廷柳条边的封禁对东北生态文化的影响》、杨雨舒《1978年以来渤海国上京龙泉府的研究》、蒋戎《浅论“安史之乱”中的渤海政权》、滕红岩《渤海王位继统类型计量分析》、梁玉多《渤海迹象几项手工业小考》,武玉环《金朝的防灾救灾思想》、刁书仁《努尔哈赤辨》、姜维东《唐代带方州及其影响》、宋慧娟《简论崇德年间皇太极对朝鲜恩威并施策略的实施》、于鹏翔《满语地名学对东北边疆研究的特殊意义及研究的困难》、黄松筠《古代东北自然环境与社会变迁》、范立君《近代“闯关东”人口结构分析》、李路华《明代流人谪寓东北》、刘炬《乙支文德是“萨水大捷”的创造者吗?》等,分别对涉及东北史地领域的其他一些具体问题做了探讨。

 

作者简介:黄松筠,吉林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原刊《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9年第4期)

 

2009年东北边疆历史与文化学术研讨会综述(节选)

杨雨舒

本次会议的主题是,认真总结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学术界在东北边疆历史与文化研究领域取得的成就和经验,探讨如何继续推进东北边疆历史与文化研究的深入开展。与会代表齐聚一堂,共商东北边疆历史与文化研究大计,就以下几个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讨。

一、改革开放以来东北边疆历史与文化研究取得的重大成就

与会者一致认为,改革开放以来,东北边疆历史与文化研究异军突起,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主要体现在:研究成果数量骤增,出版了一批通史、断代史、地方政权史著作和大型的资料丛书,填补了很多资料空白;研究质量稳步提高,研究领域进一步拓宽,研究深度不断加强,研究方法更加多元化等等,基本上形成了完整的学科体系和框架。伴随着研究的深入,一支老中青结合的研究队伍正在成长壮大,人才培养成效显著。

与会者指出,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和东北三省联合组织的重大科研项目“东北边疆历史与现状系列研究工程”自2002年正式启动以来,集中各方面优势力量,努力攻克历史上的疑点问题、现实中的热点问题与理论上的难点问题,在中国古代疆域理论,东北民族史和地方史,东北边疆地域文化,古朝鲜、高句丽、渤海史以及中朝关系史等方面的研究均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研究水平有了较大提高,取得了丰硕成果,使东北边疆历史与文化研究从无序走向有序。出版了一批具有很高学术价值的研究成果,产生了重大的社会影响,基本完成了预定任务,达到了预期目标,同时也为东北边疆地区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作出了贡献。

二、东北边疆历史与文化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与会者指出,东北边疆历史与文化研究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必然会存在某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东北边疆问题长期没有得到应有重视,研究方法比较单一,档案资料的挖掘、整理和利用远远不够;由于政治及国际关系的影响,在东北边疆历史与文化研究领域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气氛还不浓,一些存在重大争议的热点难点问题成为“禁区”;一些专门史研究领域存在薄弱环节,甚至有空白之处等等,这些问题都有待于我们深入探索。

为推动东北边疆历史与文化研究的进一步发展,应高度关注以下问题:

1.东北边疆民族归属问题民族归属问题

涉及两个方面:一个是民族问题,一个是国家问题,更多的应该属于国家问题研究的范畴。民族归属与文化性质不是判断古代民族归属的核心问题,它的核心问题是政治关系和政治统治形式。

关于高句丽民族及其历史的归属问题,近年来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在会上都有所反映。有的专家学者认为,在高句丽政权归属上,古代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应该作为判断标准之一。427年高句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迁到朝鲜半岛,大约240多年,在全部的高句丽历史中占三分之一,结论是高句丽既属于中国东北地方史,也归于朝鲜史,高句丽史首先是中国史,然后是朝鲜史,即“一史两用”是符合历史事实的。有的专家学者在认同“一史两用”的同时也指出,在将高句丽的历史写入中国历史和朝鲜半岛历史的同时,就应该把中原王朝和高句丽之间的藩属关系如实写进去,这是对历史的尊重,并不影响前面所述高句丽在本国历史当中的位置。有的专家学者则认为,“一史两用”的观点实质是折中主义。这是因为,高句丽历史始终是中国史,就是在427年迁都平壤后,也仍在中国的历史疆域之内。高句丽迁都平壤是在当时中华历史疆域的之内的转移,其政治属性没有改变,仍属于中华民族地方的区域政权。因此,“一史两用”不适合于高句丽历史问题。

2.中国历代边疆与东北疆域的界定有学

者认为,研究边疆问题应该有一个理论体系。专家学者们认为,中国古代王朝是有边境的,特别指出古代民族和边疆问题解决最好的是清代前期,这对于我们来说很值得借鉴。今天在研究东北边疆时,对于历史上的边疆理论也要研究清楚。应该从中国王朝史的角度出发来研究中国古代疆域的扩展和收缩,也就是说要历史地认识中国疆域的变迁问题。划定古代的中国疆域或者说研究东北疆域时,主要依据在统一王朝时期,就是中央王朝对东北边疆民族之间的民族政权之间的政治关系和政治统辖。中国还有很长一段时间是分裂时期,统一王朝分裂时期东北地区的疆域应该是中国北方王朝及政权与东北边疆民族及政权政治关系统治关系这个范围为划定的依据。

3.如何认识边疆民族政权与中央王朝之间的战争历史上边疆民族和民族政权与中原王朝经常发生战争。如何认识处于战争状态下的民族归属问题?对此,与会者认为,只要是多民族国家,民族矛盾就会存在。在东北历史上既有高句丽、渤海与中原王朝的战争,也有女真和契丹与中原王朝的战争。这些战争与先秦时期诸侯国之间的战争,或者是十六国时期政权之间战争的性质是一样的。

4.中国历代王朝经略东北边疆的得失与

会者认为,造成东北地区古代社会发展长期滞后的原因,大致包括三个方面。第一是由于民族关系的频繁变动造成东北地区社会形势的动乱,导致其社会发展缺乏最起码的条件。第二是比较恶劣的自然环境的限制以及劳动力数量的限制。第三就是中国历代王朝以及一些地方民族政权在经略东北边疆的过程中,都存在着对东北边疆开发关注不够的倾向,由此而对东北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了迟滞作用。

5.关于东北地方史的分期及各个阶段的社

会性质与会者有不同看法。有的学者认为,应像金毓黻先生在《东北通史》中论述的那样,以民族活动为基准来阐述和划分东北历史分期。有的学者主张,在处理历史分期时,应对具体时期的情况进行具体的分析,尽可能分区或按民族加以叙述。有的学者认为,历史分期应该根据国家、地区、民族的具体发展的特殊性作具体分析,要从整体上区分质的差别,社会形态和社会结构的变化应是考虑东北历史分期的重要条件。有的学者则是从东北自身发展的阶段性和特点出发进行分期的。关于东北地方史的分期,目前还只有几家之言,缺少充分的讨论与争鸣,并且无法达成共识。

6.关于东北地域文化的名称东北地域文化的名称。大致有“东北区域文化”、“关东文化”、“松辽文化”、“松漠文化”、“辽海文化”、“辽河文化”、“长白文化文化”、“龙江文化”等等。名称上的不统一,反映了学者们认识上的差异,实则是学术上的分歧,今后需要更加深入地进行探讨。

7.关于高句丽和渤海史研究与会者指出,

自东北工程开始后,高句丽和渤海史研究成了十分敏感的问题,受到了国外学者,甚至还包括其政界、新闻媒体等的大肆炒作,并且已经超出了历史研究的范畴,甚至涉及到了领土问题,上升到国与国之间关系的高度。国外学术界可以随便说,随便讲,而国内学术界的正常研究活动却屡遭国外学术界、政界甚至民众的示威游行和“抗议”。这些都是不正常的,实际是把学术问题政治化,把历史问题现实化。在这种背景下,近几年来,特别是近两三年来高句丽和渤海史研究已经成为困扰我国东北地方史研究界的一个重大问题,我们切实地感受到,国内学术界除了个别刊物还能独撑危局,敢于发表高句丽、渤海史方面的论文之外,已经到了著作不能出版,有关热点问题、难点问题、敏感问题的论文很难发表的地步,新闻媒体更是“谈虎色变”。其结果是,本来有志于这方面研究的许多国内同行由于书不能出,文章难发,便转向研究其他问题,实际上是在作茧自缚。如果这种状况不能早日解除,那么人才培养、人才断档、后继乏人的现象就不能得到根本改善。这对国内学术界的高句丽、渤海史研究本身来说就是一场灾难。

8.关于“间岛问题”及《图们江中韩界务条款》与会者介绍了“间岛问题”及《图们江中韩界务条款》的相关研究情况,认为“间岛问题”并不是中韩之间的问题,也不是边界问题,是中日之间的问题。“间岛问题”是在日俄战争后日本对中国的一次外交讹诈。《图们江中韩界务条款》是特定历史条件的产物,虽然在有些方面具有不平等性,但仍是一个合法的外交文献,基本上还是具备了国际条约的性质。

 

作者简介:杨雨舒,吉林省社会科学院历史所副研究员。

(原刊《东北史地》2009年第6期)

发表评论 共条 0评论
署名: 验证码:
  热门信息
马亚辉:雍正朝云南改土归流...
王聪延:清代内地汉族迁移新...
周卫平:特纳的“边疆假说”...
马大正:中国疆域的形成与发...
成崇德:清代蒙古开发
姚大力、孙静: “满洲” ...
苏发祥:英国藏学研究概述(...
钟焓:民族史研究中的“他者...
  最新信息
葉高樹 譯註:滿文《欽定滿...
王庆丰编著:《克敬之满蒙汉...
柳岳武:晚清“兴边利”研究...
蒙古勒呼:清代蒙古秋朝審考
陈波:现代早期欧洲认定“中...
乌云毕力格:小人物、大舞台...
米彦青:清代草原丝绸之路诗...
  专题研究
中国历史文献学研究
近世秘密会社与民间教派研究
近世思想文化研究
清代中外关系研究
清代边疆民族研究
中国历史地理研究
清代经济史研究
清代政治史研究
清代社会史研究
中国灾荒史论坛
  研究中心
满文文献研究中心
清代皇家园林研究中心
中国人民大学生态史研究中心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3-2007 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 Powered by The Institute of Qing History
< 本版主持:张永江> < 关于本站 | 联系站长 | 版权申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