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出处:《内蒙古财经大学学报》2016年第2期,第124—127页。
作者简介:屈罗木图( 1981 - ) ,男( 蒙古族) ,内蒙古巴彦淖尔人,内蒙古大学蒙古学研究中心博士研究生,内蒙古财经大学教务处助理研究员,从事民族史研究.1. 内蒙古大学 蒙古学研究中心,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21; 2. 内蒙古财经大学 教务处,内蒙古 呼和浩特 001070
摘要: 清代乌兰察布盟是漠南蒙古六盟之一,所属四部经历了几度迁徙后最终驻牧乌兰察布地区,逐渐形成了乌兰察布盟。前人研究多受制于史料欠缺,因而对清初蒙古盟旗制度形成、发展、完善等过程阐述并不详实。笔者将查阅大量满蒙汉文历史档案时的新发现与前人研究相结合,对乌兰察布盟形成之前所属四部会盟情况和乌兰察布盟形成过程进行了详实的考究,这对于研究清代盟旗制度的发展演变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清代; 乌兰察布盟; 形成
从努尔哈齐时代开始降服满族统治者的蒙古部众日益增多,后金承袭蒙古的传统施政方式,通过会盟比丁造册、颁布法令和处理蒙古事务。乌兰察布盟所属四子、乌拉特、茂明安和喀尔喀右翼等四部,于天聪四年( 1630 年) 至顺治十年( 1653 年) 间先后归附了爱新国并设旗①,在这个过程中四部都先后参与了会盟,并且最终分化形成了乌兰察布盟。
一、皇太极时期蒙古各部会盟情况
早在清太祖努尔哈齐时代就已经与蒙古各部首领举行会盟,但当时的会盟只局限于邻近的蒙古喀尔喀、科尔沁等几个部落,并且最初关系较为平等。皇太极时期,归附爱新国的蒙古部众日益增多,随着爱新国对于这些归附的蒙古各部统治地位的逐步确立,会盟也逐渐成为爱新国管理蒙古诸部的重要手段。先后附清的四子、乌拉特、茂明安等三部也陆续地参与了会盟。最早参与会盟的是四子部落。天聪五年( 1631 年) 三月初七日,皇太极派伊拜、艾松古、阿赖、昂阿、额尔比和分别前往嫩科尔沁部右翼土谢图汗、嫩科尔沁部左翼孔果尔老人和乌克善、翁牛特部孙杜棱、阿鲁科尔沁部达赖楚呼尔、阿鲁蒙古四子部等处②,欲与以上四部进行会盟,将他们纳入反察哈尔国的联盟中。虽然此时会盟的时间地点和名称都没有固定下来,但是后续归附的乌拉特、茂明安部都已参加了归附蒙古各部的会盟。
皇太极时期将蒙古各部分为左右两翼进举行会盟③,派遣大臣前往颁布诏令和处理案件。例如天聪八年( 1634 年) 遣阿什达尔汉等人与蒙古右翼诸部“敖汉、奈曼、巴林、扎鲁特、翁牛特、四子、塔赖( 阿鲁科尔沁) 、吴喇忒( 乌拉特) 、喀喇沁、土默特各部落管事大小诸贝勒,大会于硕翁科尔地方”④划分牧地和查阅户口。崇德元年( 1636 年) 遣大臣“往察哈尔、喀尔喀、科尔沁国查户口、编牛录。会外藩审罪犯,颁法律禁奸盗”⑤,并对蒙古会盟时的礼仪做出具体规定,强化了君臣关系,使会盟进一步制度规范化⑥。当时四子部落、三乌拉特和被划入扎鲁特右翼和四子部的茂明安部包含在右翼会盟中,会盟地点在西拉木伦河一带⑦。崇德四年( 1641 年) ,清朝派大臣“集敖汉、柰曼( 奈曼) 、三吴拉忒( 乌拉特) 、二扎鲁特、穆章( 阿鲁科尔沁) 、四子部落、二巴林、二翁牛特诸部于西拉木轮( 伦) 河乌兰布尔噶苏地方”会盟⑧,对前一年攻打明朝济南和广宁中后所的战役中外藩蒙古诸部派兵甚少之事议罪。可见1641 年时,四子部、乌拉特、茂明安部与敖汉等部仍旧会盟于西拉木伦河流域。
二、顺治时期会盟情况
虽然顺治十年( 1653 年) 时,四子部、三乌拉特部、茂明安部和喀尔喀右翼部均已迁徙到乌兰察布地区,但是此时乌兰察布盟仍未形成。
现存的顺治朝理藩院题本中记录了顺治时期会盟的一些信息。这为我们窥探当时的会盟情况提供了重要线索。《清朝前期理藩院满蒙文题本》卷一,第 78 本中提到了顺治十二年( 1655 年) “科尔沁之地会盟者,召集科尔沁十旗于土谢图亲王处。察哈尔、扎鲁特二旗、额驸珠尔扎噶郡王、巴林二旗、翁牛特二旗、敖汉、奈曼、克什克腾,此十一旗于( 各旗)适中地点会盟,喀喇沁二旗、土默特二旗亦于( 各旗) 适中地点会盟”⑨。从提到的不同的三组会盟的地点与旗的划分可以看出这是后世漠南东三盟的形成时间与各盟属旗的演变。以上会盟中并未提及四子、乌拉特与茂明安等部,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四子、乌拉特、茂明安、喀尔喀右翼旗都已迁徙到乌兰察布地区,已不再与敖汉等部一同会盟。《清朝前期理藩院满蒙文题本》卷一,第 81 本也是顺治十二年( 1655 年) 的题本,本中提到“今将在自乌珠穆沁至鄂尔多斯等处会盟,侍郎席达礼等前往。三地会盟,依例应于会盟地宣谕”⑩。对于题本中提到的“从乌珠穆沁到鄂尔多斯的三个地方进行会盟”,乌云毕力格认为是“后世锡林郭勒、乌兰察布和伊克昭三盟之雏形” ⑪,但笔者认为此时乌兰察布盟并未形成。《清朝前期理藩院满蒙文题本》卷一,第 142 本⑫是顺治十七年( 1660 年) 二月十五日的题本。这份题本残缺较为严重,对题本中兴安岭以北( 西) 之“( 原档残缺) 一旗、( 原档残缺) 三旗”乌云毕力格、宋瞳考证“应当是茂明安一旗和乌拉特三旗” ⑬。此时四子、乌拉特、茂明安等旗与兴安岭以西的乌珠穆沁等旗会盟,并未完全成为独立的一个盟。
三、康熙时期会盟情况
康熙时期漠南与漠北全部归附清朝,此时史料中记载的关于会盟的情况也较之前者颇为丰富。《清圣宗实录》中,从康熙元年( 1662 年) 至康熙十七年( 1678 年) 为止,会盟主要是由理藩院派遣两名大臣前往科尔沁和乌珠穆沁等四十七旗会盟,并一直遵循着三年一会盟的惯例。理藩院派遣两名大臣这说明,当时主要将漠南蒙古各部分成两翼进行会盟,东部以科尔沁为中心、西部则以乌珠穆沁为中心进行会盟。四子、乌拉特、茂明安、喀尔喀右翼等六旗仍与右翼的乌珠穆沁等旗会盟,但有时四子部又会与喀喇沁、敖汉、苏尼特等旗进行会盟。例如: 康熙十五年( 1676 年) 六月“命内大臣哈岱、一等侍卫阿喇尼、往两喀喇沁、两土默特、两翁牛特、敖汉、柰曼( 奈曼) 、四子部落、苏尼特等十旗、察阅兵马、量调每佐领兵丁听遣” ⑭。从“内大臣哈岱等、发四子部落、苏尼特兵、五百余名。将至张家口” ⑮的记载看,四子部落与苏尼特旗一同出兵作战,可见当时右翼的会盟参与者时有变化。
康熙二十五年( 1686 年) 九月,“理藩院尚书阿喇尼差笔帖式英古奏报会盟日期,且言军中所有糗粮仅可食至十月中旬,恐致匮乏。上命归化城动支二百余人一月之粮,令喀尔喀和硕达尔汉亲王诺内等六旗,选取骆驼解送。地方遥远,仍遣归化城副都统绰尔济雅克,率佐领骁骑人等一同解往”⑯。这里提到的喀尔喀右翼等六旗中,除了乌拉特三旗和茂明安一旗外,剩下一旗应当是四子王旗。但是此时的四子部出兵时仍旧和东边的各旗组成一队。例如: 康熙二十七年( 1688 年) 六月“尚书阿喇尼疏报、噶尔丹率兵掠厄尔德尼沼居民、直抵喀喇卓尔浑之地、距泽卜尊丹巴所居、仅一日程。泽卜尊丹巴、携土谢图汗妻与子媳、及喇嘛班第等夜遁。喀尔喀通国、各弃其庐帐器物、马驼牛羊、纷纷南窜、昼夜不绝。土谢图汗、不知存亡。上谕曰、喀尔喀与厄鲁特、互相攻战、我边塞地方、宜加防守。翁牛特、巴林、克西克腾、四子部落等旗、共派兵二千五百名、暂驻苏尼特一带汛地防守”⑰。同年八月,上驻跸巴隆桑古斯台地方“谕领侍卫内大臣舅舅佟国维、领侍卫内大臣伯费扬古、内大臣明珠、尚书阿喇尼等曰、今喀尔喀、厄鲁特、交恶作乱。境上急宜防守。其令见随八旗骁骑兵丁、及下五旗护军前锋、以其半往驻张家口外形势之地、以听调遣。两苏尼特、四子部落、三旗、派兵二千、以郡王萨穆扎额驸将之、贝勒博木博等副之。喀尔喀达尔汉亲王、毛明安、三吴喇忒、五旗、派兵二千、以达尔汉亲王诺内将之、于四旗扎萨克内、选贤能善于约束者一人、又于三旗协理台吉内、每旗派出一人副之”⑱。这时喀尔喀右翼与乌拉特、茂明安五旗不仅作为军事单位一同出兵,从达尔汉亲王诺内担任将领和其他旗选出辅佐的官员来看,显现了盟的管理体系雏形。而此时的四子部落并未参与三部的军事和其他组织活动,仍旧与两苏尼特为出兵作战的单位。而康熙二十九年( 1690年) “上谕理藩院尚书阿喇尼曰、尔等昨议遣司官二员、尚未前往。今著一员至鄂尔多斯,发兵一千五百以贝勒松阿喇布率之。一员至归化城,发兵五百。喀尔喀达尔汉亲王及四子部落,共发兵一千以达尔汉亲王诺内率之”⑲。这时四子部落已经不再与苏尼特一同出兵而被划入了喀尔喀右翼旗的组织中。
康熙三十四年( 1695 年) 十月“右翼察哈尔兵、归化城兵、及四子部落以西、所有扎萨克兵、俱令酌量徵调”⑳。康熙三十四年( 1695 年) 十一月“谕理藩院,归化城、四子部落、喀尔喀达尔汉亲王、毛明安、三吴喇忒、六鄂尔多斯、十科尔沁其兵数已经派定。应各传示,务厉兵秣马以待。至其余旗分虽未派定兵数,亦应先期晓谕。其军器马匹、俱各令预加整备、以俟徵发”㉑。这时的四子部与乌拉特、茂明安、喀尔喀右翼三部作为固定的出兵单位已有五六年之久,此时四部已成为固定的一个盟。
笔者在内蒙古档案馆杭锦旗札萨克衙门档案中发现一份雍正六年( 1728 年) 关于理藩院敕令在蒙古王公贝勒贝子公札萨克台吉塔布囊中选一个盟长之事与贝子车旺班珠尔的书信。其中写道“…谨遵谕旨停止派遣京城大臣前往,由蒙古人自行会盟的诏令,依照管理内藩三喀喇沁、两土默特此五旗于卓索图地方为一盟; 敖汉、奈曼、阿鲁科尔沁、克什克腾、两扎鲁特、两巴林、两翁牛特、喀尔喀多罗贝勒噶勒藏这十一旗于孟楚克北面昭乌达地区一个盟; 科尔沁十旗于哲里木地区一个盟; 两乌珠穆沁、两浩齐特、两阿巴噶、两阿巴哈纳尔、两苏尼特,此十旗于锡林郭勒处一个盟; 四子、喀尔喀达尔汉贝勒詹达古米、茂明安、三乌拉特这六旗于乌兰察布地区一个盟; 鄂尔多斯六旗于伊克昭地区一个盟; 归化城土默特两旗于归化城一个盟; 卓索图一盟土默特多罗贝勒和硕额驸阿拉布坦、喀喇沁旗贝子和硕额驸僧衮扎布,昭乌达一盟翁牛特多罗都楞郡王敖其尔、敖汉多罗郡王垂木匹勒,哲里木一盟科尔沁达尔汉亲王和硕额驸罗布藏孔布、科尔沁和硕土谢图亲王阿拉布坦,锡林郭勒一盟乌珠穆沁和硕车臣亲王色登敦都布、苏尼特多罗郡王乔吉贡苏荣,乌兰察布一盟喀尔喀多罗达尔汉贝勒詹达古米、乌拉特辅国公垂扎木苏,伊克昭一盟鄂尔多斯多罗贝勒达西拉布坦、鄂尔多斯旗贝子齐旺班珠尔,归化城一盟管旗大臣丹津、管旗大臣很敦,内属七盟,每一盟上报一名盟长”㉒,可见雍正六年( 1728 年) 时理藩院不再派遣大臣前往蒙古地区组织会盟,清朝给予漠南蒙古各部较大的权利允许固定的几个旗在指定的地点进行会盟,漠南蒙古也形成了七个盟,理藩院又将上报的前者任命为本盟的盟长,让后者协助盟长开展工作。此后归化城土默特两旗被改为都统旗,漠南最终形成六个盟,乌兰察布盟也自成一盟而见于史册。
结束语
综合以上情况,笔者认为天聪八年( 1634 年) 四子、乌拉特、茂明安参加了硕翁科尔会盟。天聪十年( 1636 年) 至顺治十年( 1653 年) 之前四子、乌拉特、茂明安旗与敖汉等旗会盟于西拉木伦河流域。顺治十年( 1653 年) 至康熙十七年( 1678 年) 为止四子、乌拉特、茂明安、喀尔喀右翼等六旗均被包括在右翼的乌珠穆沁会盟当中,但有时四子部与喀喇沁、敖汉、苏 尼 特 等 旗 进 行 会 盟。康 熙 十 七 年 ( 1678年) ———康熙二十五年( 1686 年) 间喀尔喀右翼、四子、乌拉特、茂明安等旗从乌珠穆沁会盟中分离而出,但四子王旗仍旧与东边的各旗关系密切,直至康熙二十七年( 1688 年) 至康熙二十九年( 1690 年) 间四子王旗与喀尔喀右翼旗、乌拉特三旗和茂明安旗成为一个固定的盟———乌兰察布盟。当时的会盟主要是由理藩院所派大臣主持,各盟并无自主权。到雍正六年( 1728 年) 时理藩院不在派大臣而令各个盟自行组织会盟,乌兰察布盟的会盟地点在“四子王旗境南白彦敖包的乌兰察布河畔”㉓。乌兰察布盟的形成是与清朝的军事行动密切相关。清朝出于战略部署将四子、乌拉特、茂明安、喀尔喀右翼等部先后安插在乌兰察布地区,逐渐形成了乌兰察布盟。乌兰察布盟在形成过程中对大清王朝降服漠北喀尔喀蒙古和抵御准噶尔汗国,直至最终将其征服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也为巩固国家疆土的统一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另外乌兰察布盟的四个部落均由他处迁徙而来,四部的到来不仅促进了当地畜牧经济的发展,还带来了本部的文化习俗,在当地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民俗文化。
[注 释]
① 莫德力图,金海.乌兰察布盟首次会盟地址、地名、时间考[J].中国边疆史地研究,1998,( 4) .
② 满文原档( 七) [M]. 台湾国立故宫博物院,2005: 3394.满文老当[Z].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译,注. 天聪五年三月初七日条,北京: 中华书局,1990: 1099.
③ 左翼以科尔沁部为主,清代史籍称之为科尔沁国. 右翼则以察哈尔为主,也常称其为察哈尔国.
④ 《清太宗实录》天聪八年十一月壬戌.
⑤ 《清太宗实录》崇德元年十月丁亥.
⑥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所,译,注.《满文老档》下册[M]. 1990: 1628 -1629.
⑦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所,译,注.《满文老档》下册[M]. 1990: 1664 -1674.
⑧ 《清太宗实录》崇德四年八月庚寅.
⑨ 《清朝前期理藩院满蒙文题本》卷一,第 78 本( 第 120页) .
⑩ 《清朝前期理藩院满蒙文题本》卷一,第 81 本( 第 124页) .
⑪乌云毕力格,宋瞳. 关于清代内札萨克蒙古盟的雏形———以理藩院满文题本为中心[J]. 清史研究,2011,( 4) .
⑫《清朝前期理藩院满蒙文题本》卷一,第 142 本( 第 233页) .
⑬ 乌云毕力格. 满文档案与清代边疆和民族研究[A]. 乌云毕力格,宋瞳. 关于清代内札萨克蒙古盟的雏形[C].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 73.
⑭《清圣宗实录》,康熙十五年六月甲寅.
⑮《清圣宗实录》,康熙十五年六月壬申.
⑯《清圣宗实录》,康熙二十五年九月壬辰.
⑰《清圣宗实录》,康熙二十七年六月庚申.
⑱《清圣宗实录》,康熙二十七年八月丁卯.
⑲《清圣宗实录》,康熙二十九年三月癸卯.
⑳ 《清圣宗实录》,康熙三十四年十月丁未.
㉑《清圣宗实录》,康熙三十四年十一月乙丑.
㉒内蒙古档案馆所藏杭锦旗札萨克衙门档,编号 512 -2 -17.
㉓ 莫德力图,金海. 乌兰察布盟首次会盟地址、地名、时间考[J].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1998,( 4) .
[参考文献]
[1] 内蒙古档案馆所藏杭锦旗札萨克衙门档[Z].
[2] 乌云毕力格,吴元丰,宝音德力根. 清朝前期理藩院满蒙文题本[M]( 23 卷) . 呼和浩特: 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10.
[3] 满文原档[Z]. 台湾国立故宫博物院,2005.
[4]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译,注. 满文老档[M]. 北京: 中华书局,1990.
[5] 《清太宗实录》、《清圣宗实录》[M]. 北京: 中华书局,1986.
[6] 乌云毕力格. 满文档案与清代边疆和民族研究[M]. 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
[7] 莫德力图,金海. 乌兰察布盟首次会盟地址、地名、时间考[J].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1998,( 4) .
[8] 达力扎布. 清初内扎萨克旗的建立问题[J]. 历史研究,1998,( 1) .
[9] 乌云毕力格,宋瞳. 关于清代内札萨克蒙古盟的雏形———以理藩院满文题本为中心[J]. 清史研究,2011,( 1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