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首页 | 本所概况 | 新闻动态 | 本所学人 | 学术前沿 | 本所成果 | 人才培养 | 学术刊物 | 基地管理 | 清史纂修 | 清史文献馆 | 清风学社
  
点击热点 专题研究 理论探微 会议书讯 文献刊佈 学人荟萃
站内搜索:
请输入文章标题或文章内容所具有的关键字 整站文章 清代边疆民族研究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清代边疆民族研究 >> 理论探微 >>
金峰:游牧文明是我国文化宝库中的珍贵财富
来源: 作者: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9-07-21

游牧文明是我国文化宝库中的珍贵财富

内蒙古师范大学  金峰

 

作者简介:金峰,蒙古名Altan-Orgil,内蒙古文史研究馆馆员、内蒙古师范大学蒙古史研究所教授、蒙古文《大藏经》整理对勘出版委员会总编、《蒙古学百科全书》编委会副总编。

摘要:作者明确提出中国文明主要由农耕文明、游牧文明两个部分构成,长城是两个文明的分界线。历史上中国游牧文明曾达到高度发展水平,为中国长城南北的大统一、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发展、维护中国北部边疆及生态屏障等诸多方面发挥了主导作用。当今中国农耕文明和游牧文明的和谐发展,取长补短对巩固国家统一、民族团结仍有重大意义。内蒙古党委建设内蒙古民族文化大区的决定是认识上的一次飞跃。同时,作者在内蒙古民族文化大区建设方面提出了一系列具体建议。

关键词:文明与文化、中国文明、农耕文明、游牧文明、工业文明、生态环境、民族文化、小康社会、民族振兴、和谐社会、广播电视、宣传力度。

一、西部大开发需要继承和发扬游牧文明的优秀传统

 

中国是一个有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中国文明是现今五十六个兄弟民族共同创造的。中国文明有多种源渊。概括起来讲有两个源渊:一是以汉族为代表的内地和南方农耕民族创造的农耕文明;一是蒙古高原、青藏高原游牧、狩猎民族创造的游牧文明。两种文明汇合成为当今中国各民族共同的波涛汹涌地文明洪流。中国文明在历史上曾对全人类文明的发展和进步起过重要作用。中国游牧文明历史上长期被儒家学派歪曲和否定。今天,只要我们坚持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三个代表”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全面、正确地继承和发扬中国文明的优秀传统,并吸收人类现今一切先进文明,二十一世纪中国文明肯定更加辉煌灿烂!

中国农耕文明和游牧文明两种格局的形成不是人为的,是由自然地形、生态、气候、土壤等诸多环境条件所决定。对此必须有个清醒地认识。从我国东北辽宁省北部向西沿长城到嘉峪关,再向西南青藏高原东部划一条线,把整个中国领土大体上分成南北两大部分。在这条线的西北是蒙古高原、青藏高原乾燥地区,十年九旱,雨水少,气候乾燥寒冷,冬夏昼夜气温差距大,高山峻岭、戈壁沙漠和丰美草原交叉在一起,生态环境十分脆弱。这里适合畜牧业经济。在这条线的东南就是我们所说的中国内地,即湿润地区,雨水多,河流纵横,气候温暖,土质肥沃,宜于植物生长。这里适合农业经济。中国整个版图由西向东倾斜,蒙古高原、青藏高原成为辽东平原、华北平原、关中平原、四川盆地的自然生态屏障。如果屏障遭受破坏,其后果难以设想。

中国各民族祖先对南北自然生态环境的显著差别经历了长期的认识过程。从考古发掘资料看,早期中国农耕民族和游牧民族在国家南北广大地域内杂居,没有后来那样明确界限。民族矛盾不是后来那样突出。在中国历史上内地建立的第一个王朝夏是游牧民族。夏以后的商也很可能是游牧民族,周才是农耕民族建立的王朝。周朝后期社会生产力有了发展,农业与牧业分离,诸候各国从各自领地内驱逐游牧民族,开始修长城。秦始皇统一内地后,在原有基础上将山海关到嘉峪关的长城连接起来,称中国万里长城。中国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开始对立。公元前200年,汉高祖刘邦与匈奴冒顿单于大战于现在大同市不远的白登地方,汉军大败。匈奴认为,“今得汉地,单于终非能居之”。汉朝认为,“匈奴地,泽卤,非可居也”。匈奴、汉朝对国家南北自然生态环境和民族之间差别均有了一定的认识。然而,双方“约为兄弟以和亲”,和平共处。接着冒顿单于“诸引弓之民,并为一家”,即统一长城以北蒙古高原和中亚地区游牧部落。汉朝皇帝向匈奴单于提出:“长城以北引弓之国,受令单于,长城以内冠带之室,朕亦制之。”从此长城成为中国农耕文明和游牧文明的界限。

长城作为中国农耕文明和游牧文明的界限,并不是不可跨越的洪沟。长城内外农业社会和游牧社会之间,既有矛盾又有依存关系。由于中国两种文明存在和发展的自然生态环境不同,加上农耕民族和游牧民族物质生产对象有别,二者在生活方式、宗教信仰、语言文字、社会制度等诸多方面产生了差异。游牧民族的物质生产对象马、牛、羊、山羊、骆驼等五项牲畜,既是生活资料又是生产资料。在科学技术不发达的封建社会,游牧民族为了按季节轮流使用草场或者为了躲避天灾人祸不得不过游牧生活。随之产生的游牧社会组织的分散性,不利于知识的积累,也不利于传统文明的继承。中国游牧民族自己文字的创造和使用,比农耕民族汉族晚。游牧经济经不起天灾人祸的袭击,比农业经济更加脆弱。如果没有游牧社会和农业社会之间的物资交换,游牧社会就无法独立存在。反过来,在游牧社会环境中成长起来的游牧民吃苦耐劳,英勇善战,心胸开阔,坦率大方,不怕艰难困苦,以射箭、摔跤、赛马为男子三项技艺。在人生观、价值观方面,以英雄为本,与农业社会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人有很大不同。从中国农耕文明方面讲,它存在和发展的自然环境优越,社会比较稳定,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均比较发达,成为中国两种文明的主流。这对中国游牧民族必然产生巨大的吸引力。长城以北游牧民族不断地涌入长城以内同化于汉族之中,汉族成分也不断地发生变化,形成了新的民族共同体。但由于自然生态环境所决定,不管长城以北游牧民族怎样交融更替,这里的游牧文明始终保留下来。另一方面,中国长城以内汉族农业社会长期徘徊于封建社会阶段。它的经济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男耕女织,不象游牧民族那样迫切需求产品交换。在意识形态方面的表现就是:儒家学派所说的“非我族类心必异”,对少数民族采取不信任、不理解、排斥态度。汉武帝掌权后重用儒家学派挑起长城内外民族纠纷,从那时开始,中国农耕文明和游牧文明矛盾激化,长城内外有时发生大规模武装冲突。

现在国内外一些别有用心的人,看不见中国长城内外农耕文明和游牧文明之间的依存关系,甚至把长城说成是中国天然国界。历史上,儒家学派一直坚持封建正统思想,排斥游牧民族,认为他们是夷族、蛮族。说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是历史上汉人征服少数民族的结果。这不符合历史事实。近代火器出现以前,一般来讲,游牧民族的军事势力比农耕民族优势。在历史上长城内外武装冲突中,内地汉族王朝一般以加强长城防御为主,蒙古高原游牧帝国却以进攻为主。内地汉族王朝也曾远征过蒙古高原,但远征的目的不是为了征服而是为了更好的防御。相反,游牧帝国的进攻是为了迫使内地汉族王朝开放长城关口,甚至为了冲破长城界限征服全国。因此,中国历史上长城内外的大统一都是由北向南而不是由南向北。中国封建社会历史上三次大统一,唐代如此,元、清两代更是如此。唐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顶峰时期,当时不仅全国大统一,而且中国文明影响到朝鲜、日本等亚洲很多国家和地区。现在,不少人认为,唐朝是内地汉族建立的王朝,恐怕不一定。据文献记载,唐太宗李世民的姓原来是鲜于,他祖父的游牧领地曾在今天内蒙古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市北不远武川县。由于他们经常和突厥人通婚,武则天之前唐朝后宫通用的是突厥语。显然,唐朝皇族是汉化的鲜卑人或者是突厥人。那么,可以说唐朝是蒙古等兄弟民族祖先或者是现今维吾尔、哈萨克、柯尔克斯、乌兹别克建立的王朝。蒙古族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及其后裔,在历史上曾建立横跨欧亚两大洲的蒙古四大汗国。在中国建立的元朝,将青藏高原、云贵高原正式纳入中国版图。蒙古族为长城内外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奠定了基础。满族建立的清朝结束了明代长城内外的分裂状态,使全国重新大统一。当时,清康熙大帝曾议论过长城。他的大体意思是:秦始皇等历代汉族皇帝,为防御蒙古人均修长城,纯属愚蠢行为;清朝不修长城,让蒙古人当长城,这比秦始皇等人的长城更加坚固。这句话确实指出了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历史上鲜卑、蒙古、满洲等长城以北游牧民族之所以能够冲破长城的界限,实现国家大统一,主要是他们起初均排除儒家学派的正统、保守、排外思想的影响,继承和发扬了中国游牧文明和农耕文明两方面的优秀传统。历史的经验值得重视。

中国游牧民族不仅对国家的大统一发挥了决定性作用,而且为中国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生态环境的保护也作出了巨大贡献。众所周知,世界上人类文明有多种多样,均有它们的长处和短处。无论是农耕文明还是近代工业文明,它们的发展均以牺牲自然生态环境作为代价。相反,游牧文明的存在和发展却以保护自然生态环境作为先决条件。中国游牧民族长期在自然生态环境十分恶劣而脆弱的蒙古高原、青藏高原生活,他们在与大自然的接触中积累了丰富的知识。这些知识以成文法、习惯法、宗教戒律、活佛教训、民俗民风等多种形式保留至今。以蒙古族成文法为例,有《成吉思汗大法典》、《图们扎萨克图汗法典》、《阿勒坦汗法典》、《蒙古卫拉特法典》、《喀尔喀法典》等。除此之外,唐、元、清等中央王朝也曾颁布过不少有关游牧民族的法律、法规。以清朝为例,专门为蒙古、西藏、维吾尔、哈萨克等游牧民族规定的《理藩院则例》,内容与内地《大清律例》有很大不同。这些法律、法规除了它们的封建阶级性之外,在游牧社会生产、生活诸多方面均严格要求人、畜、自然生态环境三者之间的和谐发展。游牧社会不希望人、畜无限制增加。因为,人、畜无限制增加无论对游牧社会本身还是对自然生态环境均十分不利。十三世纪成吉思汗西征,几年前下令大军路过地方的一草一木任何人不许动用。西征返途中组织大军围猎,捕获野兽数十万,却烙印后都放走了。因为当时是野兽繁殖季节。以后元朝皇帝向全国颁布命令,禁止捕杀天鹅等数十种珍贵鸟类。可以说是人类保护鸟类的首次法令。按蒙古习惯法,凡对蒙古人生产、生活起过重要作用的草原、森林、树木、江河、湖泊、山岭等均要祭祀。认为污染大自然极不吉祥而罪孽,洗衣物也要禁止。青草发芽后不允许动土,那怕挖一锹土也要举行宗教仪式,请求神灵保佑。中国游牧民族信仰的萨满教可以说是生态宗教。它与夏、商时期的原始宗教及后来的道教有密切关系,是整个中国文明的渊源。这些充分说明,在历史上中国游牧文明确实达到了高度发展水平。游牧文明是整个中国文明宝库中不可缺少的珍贵财富。人类生存下去,除了文明转型,用生态工业文明、农耕文明取代传统工业文明和农耕文明的同时,必须吸收游牧文明的智慧。遗憾的是目前国内这方面还没有引起领导的重视,而且研究人才也太少了。不仅如此,有些人不了解游牧文明产生和发展的特殊自然环境,以传统的农耕文明、儒家思想的眼光去观察游牧社会,并对有些游牧社会现象加以否定。在农业社会里,农民耕地除草是天经地义的。因此,在汉语中出现了草民、草寇、草包、草莽、草荒、草野、草草、草率、草木之民、草菅人命、斩草除根等一系列贬低和讨厌草的说法。相反,游牧民族却把一草一木视为命根子。他们以日月星晨、江河山岭、花草树木,甚至以树叶草叶命名。因为,没有这些五项牧畜不能繁衍,游牧民族不能生存。由此可见,不同文明之间的相互理解多么重要。

1758年,清朝乾隆消灭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强大的游牧帝国——准噶尔汗国,数十万蒙古、哈萨克、维吾尔族牧民被屠杀,使中国农耕文明和游牧文明经过将近两千年的平行发展,第一次失去平衡。随之而来的就是作为统治民族的满族从兴旺走向衰落,鄂温克等少数民族人口大量减少,中国国防势力削弱、大片领土丧失、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对中国各族人民带来了严重恶果。当时,蒙古牧民的生存斗争,曾受到内地汉族农民的同情和支持。但是,儒家学派对乾隆的大屠杀却幸灾乐祸、拍手叫好。他们认为游牧民族相互残杀是一件大好事。从历史上看,蒙古高原、青藏高原很早以前就有农业。但农业是作为畜牧业的副业而存在。从乾隆时期开始,特别是在北洋军阀和国民党反动派统治时期,中国传承游牧文明全盘被否定。蒋介石著《中国的命运》一书,颠倒历史,否认中国存在少数民族,认为少数民族都是汉族的大小不同的分支,并将长城沿边清代蒙古游牧社会组织盟旗佐取消。新建的绥远省管辖原伊克昭盟、乌兰察布盟和归化城土默特左右二旗;察哈尔省管辖原察哈尔游牧八旗;热河省将原卓资图盟纳入自己管辖范围。当地蒙古牧民的绝大部分被驱逐到临近盟旗或附近沙漠地带。不到一个世纪杀虎口外大青山、乌拉山的原始森林被砍光了。古北口外千里松林、包括清朝皇族的围场消失了。大片草场被掠夺性开垦,鄂尔多斯高原、锡林郭勒草原和科尔沁草原南部迅速沙化。内蒙古西部巴丹吉林沙漠、腾格里沙漠、乌兰布哈沙漠向南扩展,甘肃、宁夏地区生态环境日益恶化。蒙古牧民为生存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反垦斗争此起彼伏,却一个接着一个被残酷镇压了。蒙古牧民丧失了生存条件,丧失了祖祖辈辈以来的保护生态环境的权力,陷入了苦难的深渊。以人为本,对人民负责,就不能对统治阶级的罪恶加以掩盖和美化。

1947年,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中国第一个少数民族自治机关——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成立。随着解放战争的胜利,根据党的民族政策和蒙古族人民的意愿取消国民党统治时期的绥远省、察哈尔省、热河省建置,内蒙古成为以蒙古族为主体,汉族占多数,多民族统一的少数民族自治区。乌兰夫同志作为少数民族杰出的领导人,将党的民族政策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与内蒙古传承游牧文明的实际相结合,在民主改革中执行“不分、不斗、不划阶级”的三不政策,在社会主义改造中提出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三个基础”的理论。不怕权势,坚决抵制在内蒙古大规模开垦的主张,有效的保护了生态环境,调动了内蒙古各族人民的爱国主义和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不到二十年内蒙古“人、畜两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被周恩来总理称赞为全国模范自治区。但到“文化大革命”内蒙古被“四人帮”诬蔑为“独立王国”,乌兰夫同志被打成“个人野心家”、“当代王爷”、“民族分裂主义头目”、“内人党头目”。全区346000多名干部、群众遭受诬陷、迫害,16222人被害致死。这是乾隆以后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文明史上的又一次大悲剧。从此内蒙古自治区元气大伤。改革开放以来,党的民族政策在内蒙古重新得到贯彻落实,各方面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但远远落后于先进地区,特别是还没能有效遏制乱开荒现象,生态环境继续恶化。蒙古族的发祥地呼伦贝尔大草原被破坏了。锡林郭勒最好的乌拉盖草场被开垦了。由于大兴安岭原始森林的无计划开阀,造成嫩江的特大洪水。一句话,中国内地自然生态屏障遭受破坏了。二十世纪最后一年沙尘暴七次袭击首都北京,二十一世纪头一年的第一天沙尘暴比往年提前三个月再次袭击首都北京。“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是近二百多年来中国人抛弃自己游牧文明优秀传统的恶果,也是自然法则对我们的惩罚。时至今日,我们回忆和返思过去是十分必要的。实践证明:少数民族自治地方还是乌兰夫同志那样充分利用党和人民赋予的民族自治的神圣权力,把党的方针、政策与民族自治地方的文明实际相结合的作法好。只有这样各民族才能共同繁荣、发展。否则,民族地区发展了也没有稳定的社会群众基础,有引起民族纠纷的危险。目前,西部大开发,构建和谐社会,提高执政能力,对民族问题决不能麻痹大意。像中国这样多民族杂居的国家来讲,地区经济和民族经济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从几千年的中国历史上看改朝换代政权的更替,除了政权本身的腐败之外,主要取决于农民问题、民族问题的如何解决。构建和谐社会,在民族自治地方来讲,民族和谐最重要。民族和谐关系到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的和谐、长城内外和谐、边疆稳定,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历史的经验值得重视,苏联的教训需要借鉴。

目前,我国西部大开发工作已经启动,党和政府决定首先建设生态环境,号召全国各族人民退耕还林还草。这是在总结清代以来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以“三个代表”精神作出的科学决策,也是对西部各族人民的极大关怀。在生态环境建设中按“三个代表”和构建和谐社会的精神,继承和发扬我国历史上的游牧文明的优秀传统,无论是对调动少数民族人民的爱国热情,还是对抵制国内外敌对势力的分裂活动均有重要意义。为了充分发扬和继承游牧文明优秀传统,提出下列两点建议:第一,搞好舆论宣传工作,全面正确地宣传中国传承文明,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一定要排除儒家思想影响,重点宣传我国游牧文明的优秀传统,调动各民族共同建设生态环境的积极性;第二,内蒙古、西藏、新疆等少数民族地区的高等院校、科研单位抓紧整理、翻译、出版当地少数民族文字有关生态环境的史料,将游牧文明的研究纳入国家社科研究指南,为党和政府的决策服务。只有这样,西部地区生态建设才能取得预期效果。

 

二、内蒙古民族文化大区建设是继承和发扬游牧文明优秀传统的巨大举措

 

目前正当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方向发展,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之际,内蒙古党委、政府根据党的“十六大”和“三个代表”精神,作出了建设内蒙古民族文化大区的科学决策,深受内蒙古各族人民的普遍欢迎和拥护。这是内蒙古党委提出加速内蒙古工业化步伐之后的又一巨大举措,也是认识上的又一次飞跃。加速内蒙古工业化步伐和建设内蒙古民族文化大区是增强内蒙古自我发展能力,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途径。符合二十一世纪人类社会发展的总趋势,符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根本要求,更符合内蒙古历史民族文化实际。

何谓内蒙古民族文化大区?对此需要有一个全面、准确的理解和认识。时至今日,世界上文化定义大约有三百种之多。我国权威辞书《辞海》中,将文化区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文化指人类物质、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文化指精神生产能力和精神产品。今天我们所说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均属于广义文化范畴。文化也叫文明。文明主要是与野蛮、蒙昧相对而言。内蒙古是蒙古高原的一部分。古代蒙古高原是匈奴 — 突厥 — 蒙古等游牧民族的发祥地,曾是世界政治风云的中心和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也是历代长城南北中国大统一的后方基地。蒙古高原游牧民族创造了灿烂辉煌的游牧文明,他们中出现过无数英雄人物,为中国乃至全人类文化的发展和交流起过重要作用。现在内蒙古成为蒙古族为主体,汉族为多数,四十九个兄弟民族共同生活的民族自治地方。除蒙古族之外,自治民族还有鄂伦春、鄂温克、达斡尔三个小少数民族。他们共同创造了内蒙古地区自古至今灿烂辉煌的文化。蒙古族是开放性民族,其文化是开放性文化。它不仅继承和发展了蒙古高原固有的游牧文明,而且曾吸收国内外其他民族的各种文化。萨满教是匈奴——突厥——蒙古固有的生态宗教,是古代蒙古高原传统思想的基石。在十三世纪蒙古人仍信仰萨满教的同时,接纳了佛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当时,在蒙古高原形成了具有地区特点、民族特点的综合性宗教体系。后来世界三大宗教鼎立势力的形成与成吉思汗的宗教平等政策有关。蒙古族是祖国的英雄儿女。成吉思汗及其继承者们结束中国五百多年的分裂,建立元朝将青藏高原、云贵高原正式纳入中国版图,为当今中国版图的形成打下了基础。蒙古族善于同兄弟民族相互学习。成吉思汗利用维吾尔人创制了回纥蒙古文字,元世祖忽必烈利用西藏人创制了八思巴蒙古文字,额尔德尼利用回纥蒙古文字创制满洲文字。十三世纪用回纥蒙古文篡写的世界名著《蒙古秘史》保留至今。它是研究古代人类游牧文明的独一无二的珍贵史料。蒙古语曾经是世界上第一个国际语。简言之,蒙古高原游牧文明是中国文化宝库中的珍贵财富;内蒙古民族文化内涵极为丰富。在二十一世纪中国各民族共同振兴之际,具有重要的发掘宣传利用价值。

建设内蒙古民族文化大区是根据党的“十六大”和“三个代表”精神提出,它不能离开党的经济建设、西部大开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等中心工作,而是应该作为党的中心工作的组成部分来完成。这是一项系统工程,既要考虑社会效益,也要考虑经济效益。

我国游牧文明的优良传统之一,就是顺从自然规律,保护生态环境,要求人、畜、草场相互和谐发展。在这方面游牧民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教训,值得认真总结研究。人类社会发展到二十一世纪,人们都想回归大自然。人类要生存下去必须吸收游牧文明的智慧。内蒙古大草原、大森林、大湖泊、大沙漠已成为国内外游客向往的地方。历史上蒙古文化艺术和手工艺术世界闻名,对国内外游客有着巨大的吸引力。据有关专家、学者预测,未来世界旅游业发展的自然景观要素占30%,历史人文要素要占70%;显然,中国旅游业发展的后劲不在内地,而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内蒙古在自然环境、历史人文诸多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据此,内蒙古民族文化大区建设中除蒙古歌舞之外,应该重点扶持发展生态环境产业、民族手工艺术产业和历史人文产业等三种产业。三种旅游产业的发展,会使内蒙古历史人文资源转化为经济优势。从未来的发展估计,内蒙古历史人文资源的转化与地下物质资源的转化同样重要,其经济效益不能低估。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之一。它的实质是保障少数民族当家做主的权力,发挥主人翁作用,最大限度的调动少数民族的爱国主义热情和建设祖国的积极性。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我国《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中明确规定,各民族均有发展和繁荣自己文化艺术的权力。这是党的民族政策在文化艺术方面的集中体现。建设内蒙古民族文化大区的决策,将进一步提高少数民族的爱国主义热情和建设小康社会的积极性。对巩固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加强民族团结,抵制国内外敌对势力的分裂活动均有重要意义。同时,内蒙古民族文化大区的建设会给少数民族带来很多实惠。当前,无论是让蒙古牧民退牧还草发展圈养畜牧业,还是禁止狩猎让鄂伦春、鄂温克猎民从事畜牧业或农业,实际上就是在新的形势下解决少数民族传统生产的转型问题。乌兰夫同志曾指出,蒙古牧民在历史上从畜牧业转向农业是长期的痛苦过程。隔行如隔山,传统生产的转型不是轻而易举的事。现在的各方面条件和过去大不相同了。建设内蒙古民族文化大区,我们主张重点发展的生态环境产业、民族手工艺术产业和历史人文产业均与内蒙古少数民族牧民、猎民的传统生产有一定的传承关系。只要领导重视,将生产转型的蒙古族牧民和鄂伦春、鄂温克族猎民有计划、有步骤地吸收到三大产业中,促进少数民族产业工人队伍的形成,既符合各民族共同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又有利于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发展,对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稳定大有好处。少数民族没有自己的产业工人队伍,不可能有真正的民族平等。这一点,周恩来总理早就说过。

蒙古高原自然地理环境条件是游牧文明产生、发展、存在的理由。人为的想把它改变或者取消是行不通的,必须按客观规律办事。否则,不仅遭受少数民族牧民和猎民的反对,而且还要遭受到大自然的惩罚。这一点,英国产业革命时期强迫牧民生产转型不一样。中国近二百多年的历史已经说明了。同时,必须要知道世界上任何一种文化都是一分为二,有其精华也有糟粕。建设内蒙古民族文化大区一定要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继承和发扬我国游牧文明的优秀传统。同时,还要认识到任何一种文化都是随着时代和环境条件的变化而变化。世界上不存在单纯的永恒的文化。历史上中国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有冲突,但相互交融是主流。当前随着内蒙古工业化、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内蒙古固有的游牧文明进一步变迁是必然的。只有坚持先进文化发展方向,按科学发展观继承和发扬优秀文化传统的基础上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才有游牧文明的光明前途。否则游牧文明没有出路。

建设内蒙古民族文化大区应该从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市、各盟市旗县所在地、主要旅游点和观光点的文化定位研究着手。所谓文化定位研究,就是通过对某一城镇或景点的历史、文化、人文、自然环境和物质资源的调查研究,确定其重点突出的文化内涵及品位,提出无形文化转化为有形文化的具体建议。为此,首先要找出研究对象的人文或自然主要要素,如民族、部落、宗教或人物等某一历史文化资源闪光点,突出其特色,以防千篇一律。这样随着内蒙古地区城镇化的实现,形成具有时代特点、地区特点、民族特点的城镇及观光群体,最大限度的吸引国内外游客。要实现城镇及景点建设的高品位、高档次必须组织相关专家、学者深入研究和论证。建国五十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近二十多年来内蒙古自治区培养出一大批蒙古学专门人才。内蒙古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内蒙古社会科学院已成为蒙古学研究的三大中心。他们对游牧文明熟悉。在建设内蒙古民族文化大区的过程中,主要依靠内蒙古地区广大蒙古学研究工作者和各族人民群众,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创造性,将民族文化遗产转化为经济优势,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对蒙古学研究工作者来讲也是为自治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极好机会。

为了内蒙古民族文化大区建设持续健康纵深发展,提出下列几点具体想法:(一)加强民族文化的基础教育和基础研究工作。自1947年至1966年近二十年间,由于党的民族政策的贯彻落实内蒙古地区从幼儿园到大学形成了用蒙古语文授课的民族教育体系。但在“文化大革命”期间被“四人帮”破坏了。近二十多年来虽然有所恢复,但蒙古语文授课的中小学受市场经济的冲击和社会供求关系的影响面临着种种困难。这种状况不改变内蒙古民族文化大区的建设持续健康纵深发展不可能。因此,各盟市旗县应该根据当地民族文化建设实际举办各类专业技术学校,有计划的培养专门人才。至于民族文化基础研究工作,由于内蒙古党委的高度重视成绩明显。这一点,《蒙古学百科全书》二十个学科卷的顺利编篡充分证明了。(二)需要逐步创造条件建立内蒙古民族文化研究资料基地。这是此项工作持续健康纵深发展的关键。目前经党中央、国务院正式批准的国家《清史》编篡工作已启动。这是二十一世纪我国巨大文化建设工程,计划用十多年时间完成。内蒙古应该承担其中蒙古文资料的整理工作。清代蒙古文资料涉及大批历史文献和国内外数十万卷历史档案,需要内蒙古主管部门和相关单位积极配合。同时,中华大藏经蒙古文的整理对勘出版已纳入国家新闻出版总署2004年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并作为2003—2010年内蒙古九大文化建设工程之一纳入《文化发展纲要》,拍照工作已启动。可以通过以上两项巨大文化工程将内蒙古民族文化研究资料基地逐步建立起来。这样内蒙古民族文化研究工作就有了雄厚的资料基础。(三)加强民族文化的国内国际交流工作。由于历史的多种原因,蒙古族分散到世界很多国家和国内很多省市自治区,内蒙古民族文化与国内国际有广泛联系。在内蒙古民族文化大区的建设过程中,应该充分发挥我国八省市自治区蒙古语文协作办公室的作用,同国内新疆、青海、甘肃、北京、辽宁、河北、吉林、黑龙江等蒙古族聚居地区广泛开展民族文化交流。蒙古族具有爱国主义和民族团结的光荣传统。内蒙古应该继承光荣传统,成为国内民族团结的模范,成为我国与蒙、俄两国建立和谐关系的桥梁。(四)加大内蒙古民族文化大区建设的宣传力度。2006年是成吉思汗统一蒙古高原建国八百周年,2007年是内蒙古人民政府成立六十周年,又是元大都建城740周年。蒙古国总统、总理颁布了纪念成吉思汗建国八百周年的命令。在这方面我们不能落后。内蒙古除了组织一般性庆祝活动之外,2007年应该召开元大都建成740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北京成为全国首都是从元朝开始的。2003年在青海省召开中国第四次卫拉特蒙古史学术讨论会时,我们特邀内蒙古《蒙古学百科全书》和《蒙古学文库》编篡委员会领导参加会议,宣传了内蒙古民族文化建设方面的成就,效果很好。(五)建议成立内蒙古民族文化基金会,对蒙古文报刊、杂志给予补贴,并资助出版内蒙古民族文化方面的学术专著。(六)建议成立内蒙古民族文化咨讯中心,由内蒙古政协牵头,吸收内蒙古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民族宗教委员会和内蒙古文史研究馆相关专家、学者参加,向内蒙古党委和政府及时提出有关内蒙古民族文化大区建设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并为全区各盟市旗县的文化定位咨讯服务。

目前,建设内蒙古民族文化大区的关键,在于坚持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充分利用党和国家赋予的民族区域自治权力,排除儒家传统思想的干扰。只要在开展广泛调查研究科学论证和充分听取社会各族各界人士意见的基础上,对建设内蒙古民族文化大区的重大问题作出正确决策,内蒙古民族文化大区建设肯定会实现。

 

三、我国需要进一步加大宣传游牧文明的力度

 

2003年11月内蒙古党委、政府颁布《关于进一步加快文化发展的决定》和召开内蒙古文化工作以来,内蒙古自治区广播、电视、报刊、杂志等各种新闻媒体对游牧文明的宣传大大加强了。对内蒙古自治区和国内蒙古族聚居的兄弟省市自治区,对蒙古国、俄国布里雅特蒙古、卡尔梅克蒙古产生广泛影响。将对内蒙古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肯定起促进作用。但是,当前我国对游牧文明的宣传方面也存在不少问题。蒙古语广播、电视有它本身的特殊性,需要加强和充实,以便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

我国五十六个民族中,蒙古族是中国北方游牧民族及游牧文化的直接继承者和集大成者,而且是跨境民族,居住情况与其他民族有所不同。由于历史的多种原因,蒙古族主要在我国和蒙古国聚居,又分居于俄国、阿富汗、印度、美国、日本等很多国家。在我国蒙古族主要集中在内蒙古自治区,又分居于北京、青海、甘肃、河北、辽宁、吉林、黑龙江、云南等很多省市自治区。同时,蒙古族在历史和文化方面与中亚突厥语族民族又有密切关系。因此,根据党的新时期统一战线理论,通过蒙古族各界人士,特别是通过蒙古学专家学者通过蒙古学学术交流搞好对外关系,是值得重视和研究的课题。搞好了,它不仅促进内蒙古民族文化大区建设,对我国二十一世纪国际统一战线的建立,世界向多极化发展,抵制敌对势力的各种破坏活动也发挥重要作用。过去对这个问题重视不够。以后通过游牧文明的宣传和国际文化交流等渠道可以加以改进。当前我国蒙古语广播、电视节目对国际上的影响以及存在的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改革开放以来,我前后去过蒙古国多次。第一次1990年到乌兰巴托参加《蒙古秘史》成书750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到过蒙古国东部肯特省成吉思汗诞生地。第二次2000年8月参加纪念咱雅班第达诞晨400周年、托忒蒙古字创造350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走遍了蒙古国西部布拉干、阿鲁杭爱、乌布苏、科布多四省,并到过俄、蒙边界唐努乌梁海地区。第三次2002年到克鲁伦河流域成吉思汗原大耳朵地方参加成吉思汗大祭典。发现蒙古国从东到西,从南到北普遍收听收看我国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内蒙古人民广播电台和内蒙古电视台的蒙古语节目。据俄国布里雅特蒙古学者讲他们也一样。蒙古国一位女士给内蒙古电视台来信说:“我是七个孩子的母亲,年轻时曾经当过工人、歌唱演员及党政机关的工作人员。现在退休在家,但我不愿意让自己落后于时代,于是经常地看电视、听广播、看杂志。从1997年初,在我国首都和牧区收看到了内蒙古电视台的蒙古语节目,令我们很高兴。我们喜欢看你们的新闻节目、文艺节目,还有反映广大农牧民和工人群众工作生活的节目。这些节目很贴近生活,让我们了解了内蒙古人民的生活。我们对你们译制的电视剧、电影也很感兴趣。尤其让我们高兴的是,收看到贵台1998年春节晚会,通过电视使我们看到了内蒙古人民在节日中欢乐、祥和的喜庆气氛。”蒙古国首都乌兰巴托中蒙合资桑斯尔有线电视台责任公司致函我国驻蒙古大使馆称:“1997年元旦内蒙古蒙古语卫视开播后,我们立即在有线网上进行了传输,由于语言相通、节目精彩,在蒙古国引起了强烈反响,立即成为有线网中的首选台”。有一位研究蒙古近现代史的蒙古国科学院院士、教授、博士曾对我说:“我骂了中国三十年,最后看来还是你们中国好。”这些充分反映了我国蒙古语广播、电视的巨大威力。

现在对蒙古语广播、电视这个誉论阵地的重要性,除我国政府之外,美国、英国、日本,甚至台湾都看得十分清楚。江泽民主席2000年访问蒙古国期间曾接见中蒙合资桑斯尔有线电视台的有关同志时说:“你们在蒙古国传送中央台、凤凰台、特别是蒙古朋友都能听懂的内蒙古蒙古语卫视节目是件很好的事情,在蒙古国的中国人和华侨都通过它们,可以了解国内发展和变化,同时也为中、蒙两国人民的经济、文化交流开辟了一个窗口。”1998年中央外宣办主任赵启正同志视察内蒙古蒙古语卫视时曾提出:“要把中央电视台第四套的主要节目也加以译制播出。”美国在蒙古国投资举办了“伊格尔”无线电视台,将CNN电视新闻整版译成蒙古语播出。英国等西欧国家投资举办了“黑木勒”有线电视台,日本的NHK电视台也在译制蒙古语节目。台湾对蒙古国的蒙古语广播也每天按时播出。这样我国的蒙古语广播、电视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内蒙古电视台蒙古语节目从1976年10月2日开播。1997年1月1日卫星传输后,覆盖整个亚太地区53个国家。国内除内蒙古自治区本身外,北京、新疆、青海、甘肃、黑龙江、吉林、辽宁等蒙古族居住的省市自治区都落地传输。目前内蒙古电视台蒙古语节目已成为地上有一张网,天上有一颗星的两条传输通道。该台1994年成立译制中心,有正式职工40名。译制中心下设翻译部、导演部、录制部、演员部、编译部和制片部,日生产150多分钟译制节目。起初日播出3个小时,现在增加到14个小时。职工日夜加班,双休日轮流休息,不少同志带病坚持工作。国内同行们感叹道:“你们靠这么点人,这么有限的投入,支撑着这么巨大的任务,简直是不可思议”。确实如此,译制中心将中央电视台晚上7点钟的《新闻联播》,当晚10点半就能够蒙译播出。他们一人干3—4人的工作,可是得到的稿酬、劳务费却是内地同行的十分之一。内蒙古电视台译制中心确实有一支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精通业务的职工队伍。这一点,国内外任何电视台无法和他们相比。

现在的问题在于:内蒙古电视台蒙古语节目需要加强充实,需要国家加大投入。内蒙古电视台蒙古语节目开播二十四年以来虽然做了大量地工作,取得巨大成就,但与国内外观众的需求还有很大差距。目前内蒙古电视台每日译制、生产的3小时蒙古语节目只占日播出总量的20%,其中重播率达80%,远远满足不了需求。每日播出14小时节目,白天还有3个半小时的空档时间需要汉语节目来添补。特别是对中央电视台的30分钟《新闻联播》节目,只能译制15分种播出。对此群众反映强烈。至于译制中央电视台第四套节目目前根本办不到。因为,内蒙古电视台设备已经老化,无法更新。蒙古语电视节目的制作和译制经费紧缺,无法解决。近几年内蒙古自治区广播电视厅、财政厅以及电视台本身在经费方面一直对蒙古语节目采取倾斜政策,但根本问题解决不了。

因此,全区各族人民响应党中央号召构建和谐社会,响应内蒙古党委号召轰轰烈烈投入建设内蒙古民族文化大区之际,为了加大游牧文明的宣传力度,恳切希望中央和地方主管部门对我国蒙古语广播、电视节目引起高度重视。最好是与国家财政部协商向内蒙古电视台一次性投入设备更新费。同时,每年向内蒙古电视台译制中心和内蒙古广播电台蒙编部分别补贴蒙古语节目生产专项经费。这是“一本万利”的大好事。我国蒙古语广播、电视节目在国际竞争中取得胜利,其意义重大而深远。

 

结 束 语

 

世界上各种文明都有各自产生、发展、存在和变迁的理由。不同类型文明之间不存在先进与落后之分。有些人不懂这个道理。公元前二世纪秦始皇统一中国内地,长城成为中国农耕文明和游牧文明的分界线已2000多年。长期以来,人们对长城和中国两种文明的看法始终有分歧。康熙大帝认为,修长城人为分隔中国两种文明是一种愚蠢的行为。从孔夫子到现在坚持儒家思想的学者们认为,游牧文明落后,游牧民族野蛮。这种观点到清朝末年、国民党反动派统治时期成为大规模开垦蒙古草原,蔑视掠夺奴役游牧民族推行大汉族主义政策的依据。实质上,儒家学派是不承认中国五千年的文明,由中国五十六个兄弟民族共同创造的实事。也不承认中国是统一多民族国家。从司马迁到现在,写中国历史只写汉族历史,不写少数民族历史。说中国文明只说农耕文明,不提游牧文明。写也是只能写游牧民族野蛮、游牧文明落后而已。这种思想已经根深蒂固。如不抛弃,巩固多民族国家的统一,维护民族团结,保护和建设西部生态环境,搞好内蒙古民族文化大区建设,从思想上认识党的民族平等政策均不可能。保证少数民族人民的当家作主的权利,发挥他们主人翁作用更不可能。民族之间的和谐就谈不上了。从中国历史上看,在过去2000多年的封建社会发展过程中,唐、元、清三代长城南北大统一将近800年,秦、汉、宋、明四代以长城为界分裂约1000年,长城内外各民族相互交融约200年。实践证明,农耕文明和游牧文明相结合取长补短的唐、元、清三代国家强盛民族融合,农耕文明和游牧文明相互排斥卑视的秦、汉、宋、明四代民族矛盾加骤政权腐败,长城内外农耕民族和游牧民族相互交融同化的200年均为下一步中国大统一创造了条件。从本质上分析这些现象都是对中国两种文明采取不同政策所致。从世界历史上看,欧洲古代农耕文明和游牧文明向现代化转化时,二者处于平等地位取长补短并以共同繁荣来实现的,然而那里似乎不存在“农牧矛盾”,民族隔阂,生态破坏。现在党中央提倡科学发展观,这个问题值得深思。二十一世纪为中国各民族的振兴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在西部大开发中全面、正确地继承和发扬中国两种文明的优秀传统,同时,坚持党的改革开放的方针克服农耕文明的狭隘性和保守性,维护国家统一,坚持与时俱进的精神克服游牧文明的分散性和脆弱性,促进现代化,应该成为大家的共识。内蒙古党委决定建设内蒙古民族文化大区,是当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内蒙古游牧文明实际相结合,也可以说是乌兰夫同志工作思路的深入和发展。现在,只要将内蒙古党委的决定认真学习理解并宣传、贯彻、落实,内蒙古在物资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建设方面肯定取得更大的成就,为西部大开发作出应有贡献。历史经验证明,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相互结合取长补短对国家的统一,构建和谐社会,民族的振兴具有重大意义。

 

发表评论 共条 0评论
署名: 验证码:
  热门信息
马亚辉:雍正朝云南改土归流...
王聪延:清代内地汉族迁移新...
周卫平:特纳的“边疆假说”...
马大正:中国疆域的形成与发...
成崇德:清代蒙古开发
姚大力、孙静: “满洲” ...
苏发祥:英国藏学研究概述(...
钟焓:民族史研究中的“他者...
  最新信息
葉高樹 譯註:滿文《欽定滿...
王庆丰编著:《克敬之满蒙汉...
柳岳武:晚清“兴边利”研究...
蒙古勒呼:清代蒙古秋朝審考
陈波:现代早期欧洲认定“中...
乌云毕力格:小人物、大舞台...
米彦青:清代草原丝绸之路诗...
  专题研究
中国历史文献学研究
近世秘密会社与民间教派研究
近世思想文化研究
清代中外关系研究
清代边疆民族研究
中国历史地理研究
清代经济史研究
清代政治史研究
清代社会史研究
中国灾荒史论坛
  研究中心
满文文献研究中心
清代皇家园林研究中心
中国人民大学生态史研究中心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3-2007 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 Powered by The Institute of Qing History
< 本版主持:张永江> < 关于本站 | 联系站长 | 版权申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