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首页 | 本所概况 | 新闻动态 | 本所学人 | 学术前沿 | 本所成果 | 人才培养 | 学术刊物 | 基地管理 | 清史纂修 | 清史文献馆 | 清风学社
  
点击热点 专题研究 理论探微 会议书讯 文献刊佈 学人荟萃
站内搜索:
请输入文章标题或文章内容所具有的关键字 整站文章 清代边疆民族研究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清代边疆民族研究 >> 会议书讯 >> 蒙学 >>
石硕著:《西藏文明东向发展史》(第二版)
来源:边疆史 作者: 边疆史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7-01-13
 

【出版信息】

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163月。

【作者简介】

石硕,男,汉族,博士。现任四川大学历史系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藏学研究所副所长,“藏族历史与汉藏关系”研究方向的学术带头人。

【内容提要】

本书从西藏文明的地缘文化背景以及这一文明的自身内涵和客观发展需求角度对历史上西藏与中原关系的形成问题,尤其是形成这种关系的西藏方面的原因和必然性进行系统讨论。本书不仅对从事藏学研究的国内外学界有重要学术参考价值,也为关心西藏并渴望从较为宏观高度上去认识和把握西藏历史脉搏的读者提供途径。

本书因在西藏地方与中原政治关系形成领域提出新的研究视角和原创性观点,出版后产生重要反响。《光明日报》、中新社、香港《文汇报》、美国《侨报》等10余家海内外家报刊介绍其学术观点,《中国藏学》《民族研究》等多家权威刊物发表书评予评价。此书分别获得国家教委首届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1995年)、首届胡绳青年学术奖(1997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优秀成果三等奖(1999年)、第二届全国青年优秀社会科学成果专著奖(1999年)和中国藏学研究珠峰奖(2010年)等奖项。

【目录】

序言

第一章引言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西藏文明的概念与地域性

第三节  西藏文明的归属及相关问题

第二章西藏早期文明的形成与内涵

第一节  西藏高原文明起源的探索

第二节  藏文明的早期发展与古羌人部落的历史渊源关系

第三节  藏早期文明的布局与象雄、雅隆、苏毗三大部落的形成

第四节  藏文明中心的转移与雅隆部落的统一事业

第三章13世纪以前吐蕃的扩张与西藏文明东向发展趋势的形成

第一节吐蕃王朝建立初期的周边形势

第二节吐蕃的全面扩张及其东向发展趋势的形成

第三节吐蕃王朝以后西藏文明的进一步东向发展

第四节藏民族的形成及其多元化构成

第四章吐蕃时期促成西藏文明东向发展的三大因素

第一节地缘性因素

第二节文化的相融性因素

第三节中原文明的凝聚力因素

第五章西藏文明向中原文明体系的归属——西藏与元朝政治隶属关系的形成

第一节 13世纪初叶西藏的内外格局

第二节谋求权力的竞争——西藏教派势力与元朝政治力量的结合

第三节西藏教派势力与元皇室集团的宗教关系及其政治纽带功能

第四节萨迦政权模式的形成和影响

第六章明代——向东倾斜的西藏经济与文化

第一节帕竹政权兴起及西藏与元明关系的嬗变

第二节明朝西藏政策的特点与西藏经济的东向性发展

第三节黄教的兴起与喇嘛教文化圈的东向扩展

第七章清代:西藏与中原政治关系的定型和强化

第一节蒙古统治西藏所导致的西藏统一政权的形成及与清朝关系的建立

第二节蒙古对西藏统治权向清朝的转移

第三节西藏与清朝政治关系的强化和巩固             

第八章清末至民国西藏与中央关系的演变与性质

第一节清末西藏与中原政治关系的相对松弛及其原因

第二节民国时期西藏的地位

第九章对元以来西藏被纳人中原政权若干原因的探讨

第一节宗教与文化背景:连接西藏与中原的蒙古之链

第二节寻求外部政治力量支撑的西藏政权模式

第三节西藏文明向东发展的内外客观条件与必然性

附录:参考文献

后记

第二版后记

发表评论 共条 0评论
署名: 验证码:
  热门信息
马亚辉:雍正朝云南改土归流...
王聪延:清代内地汉族迁移新...
周卫平:特纳的“边疆假说”...
马大正:中国疆域的形成与发...
成崇德:清代蒙古开发
姚大力、孙静: “满洲” ...
苏发祥:英国藏学研究概述(...
钟焓:民族史研究中的“他者...
  最新信息
葉高樹 譯註:滿文《欽定滿...
柳岳武:晚清“兴边利”研究...
乌云毕力格:小人物、大舞台...
蒙古勒呼:清代蒙古秋朝審考
王庆丰编著:《克敬之满蒙汉...
陈波:现代早期欧洲认定“中...
米彦青:清代草原丝绸之路诗...
  专题研究
中国历史文献学研究
近世秘密会社与民间教派研究
近世思想文化研究
清代中外关系研究
清代边疆民族研究
中国历史地理研究
清代经济史研究
清代政治史研究
清代社会史研究
中国灾荒史论坛
  研究中心
满文文献研究中心
清代皇家园林研究中心
中国人民大学生态史研究中心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3-2007 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 Powered by The Institute of Qing History
< 本版主持:张永江> < 关于本站 | 联系站长 | 版权申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