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首页 | 本所概况 | 新闻动态 | 本所学人 | 学术前沿 | 本所成果 | 人才培养 | 学术刊物 | 基地管理 | 清史纂修 | 清史文献馆 | 清风学社
  
点击热点 专题研究 理论探微 会议书讯 文献刊佈 学人荟萃
站内搜索:
请输入文章标题或文章内容所具有的关键字 整站文章 清代边疆民族研究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清代边疆民族研究 >> 会议书讯 >> 蒙学 >>
孙喆,王江著:《边疆、民族、国家:〈禹贡〉半月刊与20世纪30-40年代的中国边疆研究》
来源:边疆史 作者: 边疆史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7-04-08
 

【出版信息】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5月。

【作者简介】

孙喆 1971年生于辽宁岫岩。历史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副教授,从事中国边疆民族史、清史研究。著有《康雍乾时期舆图绘制与疆域形成研究》,发表《对16891727年中俄外交关系的考察》、《时代变局下知识分子对“致知”与“致用”两条道路的探索——从顾颉刚创办<禹贡>半月刊谈起》、《浅析影响<康熙皇舆全览图>绘制的几个因素》等多篇论文。

【内容提要】

20世纪3040年代,中国面临内忧外患,在“救亡”与“经世”两大思潮的鼓舞下,中国边疆研究迎来了第二次高潮。此次高潮中,涌现出众多的学者、刊物和研究团体,中国边疆研究的成果不断面世,萌生了“边疆学”和“边政学”等新概念,传统的边疆史地研究开始向一门现代学科演进。顾颉刚先生于1934年创办的《禹贡》半月刊,即为这一背景下诞生的一份重要的专业学术期刊。本书以《禹贡》半月刊为主线,从中国边疆史研究的角度出发,系统梳理刊物的创办缘起、边疆史地及民族学研究状况,对顾颉刚、禹贡学会的主要活动以及同一时期的《新亚细亚》等其他重要刊物、学术团体和学者进行考察,藉此探讨中国边疆研究第二次高潮的演进脉络、特点以及走向“合流”的发展趋势,透视出当时学者试图“在真实的学识里寻出一条民族复兴的大道来”的不懈探索。

《边疆、民族、国家:<禹贡>半月刊与20世纪30-40年代的中国边疆研究》从中国边疆史研究的角度出发,通过对第二次边疆研究高潮中代表性刊物——《禹贡》半月刊内容的系统梳理,总结其边疆研究特点和地位;同时,不单单就刊物而言刊物,而是以其为主线,对顾颉刚、禹贡学会及同一时期的其他重要刊物、学会和学者的边疆研究和活动做尝试性的考察和比较,力求在较为广泛、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探讨第二次研究高潮的演进脉络、特点和发展趋势。

【目录】

绪论

一、20世纪3040年代的边疆危机与边疆研究

二、期刊热潮与文人论证

三、禹贡学会与《禹贡》半月刊

四、学术史回顾

五、写作思路和主要观点

第一章《禹贡》半月刊创办缘起探讨

一、回顾:民族主义语境下的“缘起”

二、对《发刊词》的重新解读

三、探讨一:从“古史辨”到“古地辨”

四、探讨二:一个专业性研究团体的培养

五、探讨三:对“中国社会史论战”的回应

六、探讨四:以刊养学

小结

第二章沿革地理与边疆建构

一、《禹贡》半月刊与“研究边疆学之第二回发动”

二、沿革地理与边疆史地

三、边疆史地与历史地理学

小结

第三章回到历史——顾颉刚及《禹贡》半月刊对民族问题的研究

一、20世纪上半期现代民族观念在中国的传播

二、《禹贡》半月刊对民族问题之研究

三、抗战初期顾颉刚对“中华民族”观念的阐释

四、顾颉刚民族观念的渊源

小结

第四章《禹贡》半月刊与《新亚细亚》月刊之比较

一、比较研究之基础

二、《禹贡》半月刊的边疆研究内容和途径

三、《新亚细亚》月刊对边疆问题的研究

小结

第五章“合流”:20世纪40年代的中国边疆研究

一、《中国边疆》月刊和边疆学的启蒙

二、边政学之发凡

小结

参考文献

附表

 

发表评论 共条 0评论
署名: 验证码:
  热门信息
马亚辉:雍正朝云南改土归流...
王聪延:清代内地汉族迁移新...
周卫平:特纳的“边疆假说”...
马大正:中国疆域的形成与发...
成崇德:清代蒙古开发
姚大力、孙静: “满洲” ...
苏发祥:英国藏学研究概述(...
钟焓:民族史研究中的“他者...
  最新信息
葉高樹 譯註:滿文《欽定滿...
王庆丰编著:《克敬之满蒙汉...
柳岳武:晚清“兴边利”研究...
蒙古勒呼:清代蒙古秋朝審考
陈波:现代早期欧洲认定“中...
乌云毕力格:小人物、大舞台...
米彦青:清代草原丝绸之路诗...
  专题研究
中国历史文献学研究
近世秘密会社与民间教派研究
近世思想文化研究
清代中外关系研究
清代边疆民族研究
中国历史地理研究
清代经济史研究
清代政治史研究
清代社会史研究
中国灾荒史论坛
  研究中心
满文文献研究中心
清代皇家园林研究中心
中国人民大学生态史研究中心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3-2007 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 Powered by The Institute of Qing History
< 本版主持:张永江> < 关于本站 | 联系站长 | 版权申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