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首页 | 本所概况 | 新闻动态 | 本所学人 | 学术前沿 | 本所成果 | 人才培养 | 学术刊物 | 基地管理 | 清史纂修 | 清史文献馆 | 清风学社
  
点击热点 专题研究 理论探微 会议书讯 文献刊佈 学人荟萃
站内搜索:
请输入文章标题或文章内容所具有的关键字 整站文章 清代边疆民族研究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清代边疆民族研究 >> 会议书讯 >> 蒙学 >>
王文光、段红云著:《中国古代的民族识别(修订本)》
来源:边疆史 作者: 边疆史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7-02-15
 

【出版信息】

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第2版,20118月。

【内容提要】

《中国古代的民族识别(修订本)》主要收录了隋唐五代时期西北的民族识别、宋元时期西北的民族识别、明清时期西北的民族识别、西南地区的民族识别、先秦时期西南的民族识别、秦汉时期西南的民族识别、魏晋南北朝时期西南的民族识别等内容。随着我们对中国民族史学习的深入和对中国民族史研究向纵深的推进,与此同时,我们对一些史料的认识也有了提高,《中国古代的民族识别(修订本)》由王文光和段红云著,是在前一版书的基础上进行重新修订而成,书中增加了学术界的一些最新研究成果。

【目录】

导言

第一章东北地区的民族识别

第一节先秦时期东北的民族识别

一、旧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存

二、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存及其族属

三、历史典籍中对东北古代民族的记载

第二节秦汉时期东北的民族识别

一、肃慎系统的民族群体

二、东胡系统的民族群体

(一)鲜

(二)乌 桓(丸)

(三)加入匈奴的部分

三、秽貊系统的民族群体

(一)秽

(二)貊

(三)夫

(四)高句骊

(五)沃

第三节魏晋南北朝时期东北的民族识别

一、肃慎系统的民族群体

(一)挹

(二)勿

二、东胡系统的民族群体

(一)库莫奚

(二)契

(三)室韦(失韦)

(四)乌洛侯

三、秽貊系统的民族群体

(一)夫

(二)高句丽

(三)其他民族群体

第四节隋唐五代时期东北的民族识别

一、肃慎系统的秫辆族群

二、多源合流的渤海人

三、以东胡系统为主体的民族群体

(一)室韦族群

(二)契

(三)奚

四、多源合流的鞑靼人

第五节辽宋金元时期东北的民族识别

一、肃慎系统的民族

(一)女真人

(二)棘鞠人

二、渤海人

三、东胡系统的民族

(一)契

(二)奚

(三)室

第六节明清时期东北的民族识别

一、阿尔泰语系满通古斯语族满语支各族

(一)女真一满洲(满族)

(二)赫哲族

(三)锡伯族

二、阿尔泰语系满通古斯语族通古斯语支各族

(一)鄂温克族

(二)鄂伦春族

三、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的达斡尔族

四、朝鲜族

……

第二章北方的民族识别

第一节先秦时期北方的民族识别

第二节秦汉时期北方的民族识别

第三节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的民族识别

第四节隋唐五代时期北方的民族识别

第五节辽宋夏金元时期北方的民族识别

第六节明清时期的蒙古族

第三章西北地区的民族识别

第一节先秦时期西北的民族识别

第二节秦汉时期西北的民族识别

第三节魏晋南北朝时期西北的民族识别

第四节隋唐五代时期西北的民族识别

第五节宋元时期西北的民族识别

第六节明清时期西北的民族识别

第四章西南地区的民族识别

第一节先秦时期西南的民族识别

第二节秦汉时期西南的民族识别

第三节魏晋南北朝时期西南的民族识别

第四节唐宋时期西南的民族识别

第五节元明清时期西南的民族识别

第五章南方的民族识别

第一节先秦时期南方的民族识别

第二节秦汉时期南方的民族识别

第三节魏晋南北朝时期南方的民族识别

第四节隋唐至明清南方的民族识别

后记

发表评论 共条 0评论
署名: 验证码:
  热门信息
马亚辉:雍正朝云南改土归流...
王聪延:清代内地汉族迁移新...
周卫平:特纳的“边疆假说”...
马大正:中国疆域的形成与发...
成崇德:清代蒙古开发
姚大力、孙静: “满洲” ...
苏发祥:英国藏学研究概述(...
钟焓:民族史研究中的“他者...
  最新信息
葉高樹 譯註:滿文《欽定滿...
王庆丰编著:《克敬之满蒙汉...
柳岳武:晚清“兴边利”研究...
蒙古勒呼:清代蒙古秋朝審考
陈波:现代早期欧洲认定“中...
乌云毕力格:小人物、大舞台...
米彦青:清代草原丝绸之路诗...
  专题研究
中国历史文献学研究
近世秘密会社与民间教派研究
近世思想文化研究
清代中外关系研究
清代边疆民族研究
中国历史地理研究
清代经济史研究
清代政治史研究
清代社会史研究
中国灾荒史论坛
  研究中心
满文文献研究中心
清代皇家园林研究中心
中国人民大学生态史研究中心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3-2007 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 Powered by The Institute of Qing History
< 本版主持:张永江> < 关于本站 | 联系站长 | 版权申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