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出处:《攀枝花学院学报》,2012年第5期,第71—74页
作者简介:于晓娟( 1980—) ,女,内蒙古赤峰人,赤峰学院历史文化学院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 中国近现代史。赤峰学院历史文化学院,内蒙古赤峰 024000
摘要:内蒙古地区是一个少数民族居住和生活的地区,清统一全国,一定程度上为内蒙古内外的人口流动创造了条件。同样,内蒙古东部地区在这种大趋势的推动下,人口也在不断的流动。移民的发展与清政府对蒙政策是息息相关的,移民的涌入对内蒙古东部地区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本文以清政府对蒙政策为线索,分析内蒙古东部地区的移民及其产生的影响。
关键词:清代; 内蒙古东部; 移民; 影响
一、清代内蒙古东部地区的移民
清初,清政府对内蒙古实行严格的盟旗制度,严格禁止蒙汉混居。18 世纪以来,中原地区农民赋税日渐繁重,很多贫困农民纷纷破产,他们为了生存不得不踏上了出关谋生的道路,很多人越过长城流入内蒙古地区开荒种地。另一方面,由于满洲贵族在畿辅一带大肆开展圈地运动,又使一大批民人失去了土地流入塞北。蒙地的蒙古王公贪图典租也积极招纳所到民人,这样就使得汉民不断地向内蒙古地区流动。土地辽阔又相对富饶的内蒙古东部地区就成了这些民人的首要之选。乾隆十七年( 1752) ,卓索图盟喀喇沁旗的汉户之中,有 83、8%都是被逐出家园的直隶人。①早在康熙七年( 1668) ,喀喇沁旗便请内地民人前往种,地当时康熙考虑到方便解决附近的粮食问题,允准每年由户部给予八百张印票作为汉民过关的凭证,百姓春天出口种地,秋天回乡。康熙帝时,对农业发展非常重视,故此放松了对出口谋生的汉民的限制,虽然朝廷准许每年的②是八百张通行证,但实际上的数量却远多于此。康熙在 1712 年描述: “山东民人往来口外垦种者多至十余万,伊等皆朕黎庶,既至口外种田生理,若不容留,令伊等何往?”故此,大批民人流入蒙古王公私放的土地上谋生,这已成为康熙帝承认的事实。于是在1712 年,谕令山东巡抚“民人到口外种田者…造册移送稽查”。③所以说顺治、康熙两朝对出口谋生的汉民采取比较宽松的政策。但在这一时期出口谋生的汉民还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移民。对于移民的概念,1979 年版《辞海》解释为: 一是指迁往国外某一地区永久居住的人; 一是指较大数量的有组织的人口迁徙。而在《中国历史大辞典》中的定义为: 历代官方出于政治或经济原因对民户有组织的迁徙。从这两种解释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共同点即“组织性”。除移民外,人口流动和迁徙还会产生另一个人群即流民。《辞海》中对其解释为: 因自然灾害或战乱而流亡在外,生活无着落的人。《中国历史大辞典》中的解释为: 灾荒或不堪赋役而流亡的民户。“无组织性”是流民的一个主要特征。在本文中所研究的移民,既包括各种原因引起的无序流民,也包括政府出于某种政治、经济、军事目的而有组织的迁徙的民人。我们把清初出口蒙地谋生的汉民称为“雁行人”,清政府考虑到蒙汉混杂居住会影响到朝廷对蒙的统治,故此规定出口务农的人不准带妻子前往,不准娶蒙古妇女为妻,以免在蒙地定居。这样用法律来限制出口耕种的汉民,禁止他们长期与蒙民杂居,免除了由于蒙汉杂居而带来的麻烦,巩固住清廷对蒙古的统治。
___________________
①天海谦三郎,《旧热河蒙地开垦资料二则》,满铁调查局,1943: 87,转引自唐亚军硕士论文,清代至民国前期热河地区移民研究。
②清圣祖实录( 卷 250) ,中华书局,1985。
③清圣祖实录、康熙五十一年五月壬寅,中华书局,1985。
雍正元年( 1723) 、二年( 1724) ,直隶、山东一带水灾连续不断,饥民云集,欲出口谋食。清廷为解决流民问题,缓和社会矛盾,雍正帝颁发“借地养民”令。在喀喇沁、土默特、敖汉、克什克腾、奈曼等地实施,内地移入的民人可免田赋,蒙古王公可以出租土地吃地租。同时也给了民人一个谋生的机会,达到“一地养二民”的目的。在政府的鼓励下,直隶、山东饥民大批涌入蒙地,并开始了大规模的定居,当对蒙民游牧产生障碍时,朝廷又对出口汉民采取封禁政策。但“借地养民”却给以后的帝王一种启示,以此来缓解内地的人口压力、人地矛盾而引起的社会矛盾。到乾隆朝,自然灾害仍旧频频发生,乾隆帝对限制民人出口的态度又极不明确,使更多的贫民、灾民纷纷涌向草原,而邻近的承德、卓索图盟一带就成为吸引他们的最佳场所。乾隆七年( 1742) 设喀喇河屯厅,这从侧面反映出当时移民的数量已相当大。当时在塔子沟地方已形成了很多大小的村庄: 其东境在喀左旗有村庄23 个,南境有17 个,西境有5 个,北境有4 个; 其东北境在土默特右旗有村庄 70 个; 其西北境在敖汉旗有村庄 30 个; 其最北境在奈曼旗有 15个; 塔子沟全境共有村庄 164 个。( 注释 1)①到乾隆十二年( 1747) ,八沟及塔子沟地方已有汉人二、三十万。而在哲里木盟,乾隆五十六年郭尔罗斯前旗札萨克开始招民垦种。到嘉庆五年( 1800) 查出民户 2,330 户,熟地 265,648 亩。道光二年( 1822) ,科尔沁达尔汗王宾图王二旗界内私招流民开垦荒地,民人已有 200 余户,垦成熟地 2000余晌。②
由于政府的态度使得出口务农的人改变了原来的出口方式,有很多人不再作“雁行人”,而是在蒙地成家立业。蒙旗内大面积牧地被开垦成耕地,招来了更多的汉民,与蒙民杂居,农、牧之间的矛盾开始出现。蒙汉杂处,蒙民的汉化不利于朝廷对蒙古的统治,故雍正十三年( 1748) 发布了禁垦令。禁止民人继续开垦蒙地,在蒙地的蒙民和汉民要划清界限,在汉人的村落设乡牌保甲组织,加强对汉族移民的管理。以后清廷又屡次申明禁令,且比以前更加严厉,但从实效上来看,作用并不大。以赤峰县、建昌为例,乾隆四十七年( 1782)有 6,324 户,22,378 口,到道光七年( 1827) ,有14,996 户,112,604 口③。建昌县所属喀左旗和敖汉旗由农业人口 23,730 户,99,293 口,增至道光七年的 31,996 户,163,875 口④。赤峰县人口增幅达 403%,正常情况下人口的自然增长率是不会达到这么高的,在当时的情况下,唯一的原因就是外来涌入的移民。到光绪初年,卓、昭两盟的汉人数量已超过蒙民。在卓盟,据估汉族居民在人数上已占绝大多数,蒙古人在当地只占 15%。昭盟的克旗,有家室的汉人大概有五万人,另外还有两万五千人是无家的流浪汉,而克旗人本身却不超过三千人可见,此时已形成了汉人占多数的人口分布格局。
鸦片战争后,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政治、经济、军事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每次都以失败告终的对外战争,多次不平等条约及巨额的赔款,使清王朝这座大楼摇摇欲坠,国库枯竭,债台高筑,致使财政危机加剧。为寻找途径广开财源,清廷开始推行放垦蒙地、移民实边政策。此时由于卓、昭两盟南部已开垦殆尽,故此次仅放垦巴林二旗、扎鲁特二旗、阿旗及敖汉的一部分。在哲盟,科右前旗在光绪二十九年 625,000 垧土地放垦后,在光绪三十三年,又把洮尔河北部塔尔公召、达兰大坝等空地约 89,000 多垧卖给外来农民。光绪三十四年,将乾安镇附近一万多垧卖给外来农民,科右后旗从光绪三十年至宣统元年共放 654,200 垧,在洮尔河南部谢家营中心地段设安广县,多年来移居者仅 60 多户,而乌泰当政后,打破限制,短期内聚增至 550 户之多。( 注释 1)⑤嘉庆至清亡的百余年间,哲盟共开荒 6,438,354垧,设置三府二州三厅十二县,面积 288,149 平方里,约占哲盟总面积的 20%。1908 年,民籍户口282,656 户,约 2,203,170 口,约 5,000 个村屯。⑥由此可见移民数量之多,与移民相关联的,政府为对其进行管理,行政机构也随之设立。
___________________
①哈达清格,《塔子沟纪略》( 卷二) ,内蒙古图书馆藏。
②( 光绪朝) 大清会典事例( 卷 978) ,理藩院·户丁。
③海忠. 承德府志[M]( 卷 23) ,田赋。
④魏昌友,《赤峰蒙古史》,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9: 199。
⑤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内蒙古自治区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内蒙古文史资料(一) ,1962。
⑥郝维民,齐木德道尔吉《内蒙古通史纲要》,人民出版社,2006: 746。
在整个的移民过程中,又有着蒙古人的移民和再移民现象的存在。汉人大批涌向蒙古草原,最初蒙古人意识不到土地的重要性,当他们发现自己土地的价值时,牧场正在快速减少,无奈之下他们只有向北迁移甚至为别人耕地。为人耕地者,多数前往垦务较落后的哲里木盟一带。哲盟除招募河北、山东的无业者外,就招敖汉、奈曼、喀喇沁、土默特各旗蒙人,以助耕作,俗名耪青。在哲盟查出“郭尔罗斯公署台吉所招越旗种地承名有业者 571 户,其喀喇沁等私相援引,移亲就食伙种地亩者共 178 户”①“再移民”指的是移民的移民。在南部地区,绝大部分土地已被开垦,随着人口的增多,有限的土地养活不了如此庞大数量的人口时,政府就在旧垦区附近设置垦务机构,招徕原住民到新垦区开垦土地。
通过史料我们可以看到,有清以来,口外民人就不断向内蒙古东部地区迁移,这种移民与对蒙地的放垦是密切相关的,而清政府的放垦蒙地政策时驰时禁,摇摆不定。但实际上,政策松时,民人更大数量的涌入,紧时也没有使移民者的脚步停歇。移民的涌入对内蒙古东部地区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二、移民产生的影响
清代内蒙古东部地区由于移民的大量涌入,蒙汉杂居程度特别高。就热河地区而言,移民对内蒙古东部的社会结构、社会关系、社会生活及社会发展等各方面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一) 移民的涌入促进了内蒙古东部地区经济的发展
内蒙古东部自古以来是蒙古人的游牧地,牧业经济是蒙古人赖以生存的主要经济方式,而它在当时的条件下又是一种依赖于“上天”的经济形式。牧业对自然的依赖程度强,一旦遭受自然灾害,牧民们无法抵御。移民的到来,农业经济的发展,弥补了牧业经济的缺陷。农业的发展改变了原有单一的产业结构。粮食的种植,改变了蒙古地区对中原的依赖。自顺治、康熙起,哲、昭、卓三盟的各旗县开始建仓存谷,以备饥荒。据 1772 年统计,这三盟仓储积谷约 40 万石②蒙古人也学会了农耕技术,运用木犁、点壶、锄头、镰刀、扁担、木锹等工具,耕地普遍用牛、马。改变了以前粗放型的耕作方式,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增加了粮食的产量,到清末,科尔沁 6 个旗的垦地每年收获粮食达 4775850 石。③
故此,移民的到来使农业在内蒙古东部地区得到迅速发展,并占据主导地位,这就对脆弱的草原游牧业起到了补充作用。社会上出现了被冠以新身份的人,如地东、揽头、地户、耪青和雇工。另外,移民除农民外还有很多工商业者,他们的到来推动了原有工商业的发展,对城镇建设起到了重要作用。
(二) 移民推动了民族融合的进程
移民的涌入,不仅为游牧民族带来了农业,而且相应的农耕文明也渗透到了蒙古族之中,蒙古人的生活发生了重大变化,开始表现出两民族之间的相互渗透融合。受汉族的影响,逐水草而居的蒙古人开始从事农耕,盖房子过起了定居的生活,如内蒙古东南克旗、巴林及兴安岭以东地方,渐次由移转式而为固定式,周围绕以墙壁。在饮食上,汉移民的涌入改变了蒙古人的饮食结构,他们不再单一的以肉食为主,而是吃粮食,辅以蔬菜、水果、奶食品。服饰上,男子乍一看上去,很难分出是蒙民还是汉民,蒙古女子的穿着也和满洲妇女的一样。在蒙汉杂居的村庄,蒙民接受了汉民的民间信仰,采纳汉民的土葬方法,普遍存在蒙汉民通婚现象。
(三) 移民引发社会矛盾
在移民大量涌入,牧场日渐缩小的过程中,蒙汉民族并非总是能和谐相处的。蒙汉统治阶层的压迫、掠夺,社会上不良分子的挑拨、鼓动,使蒙汉两族出现了不可避免的矛盾。“…汉人出关者…农而兼商…蒙人见汉人日富也,由妒生憾…终是视汉人如眼中钉,而种族之见日深矣”( 注释 1)④可见,蒙民对汉人的到来表示反感,认为是他们的到来导致了自己的贫困,加深了民族成见,日复一日越积越深,导致“…二十七年( 1903) 汉蒙交讧,因嫌疑而被伤性命财产不计其数,实可惨焉”⑤蒙
___________________
①清会典事例( 卷 978) ,理藩院·户丁,中华书局,1991。
②赤峰市哲学社会科学学会联合会. 赤峰史话( 上) ,1984: 68。
③郝维民,齐木德道尔吉《内蒙古通史纲要》,人民出版社,2006: 398。
④内蒙古图书馆编,( 内蒙古历史文献丛书) 《东四盟蒙古实纪》,远方出版社,2008: 208 。
⑤内蒙古图书馆编,( 内蒙古历史文献丛书) 《东四盟蒙古实纪》,远方出版社,2008: 207。
民和汉民之间就诉讼而言,到州县,州县官员袒护汉民; 到蒙旗,蒙旗官员袒护蒙民,这样更加剧了蒙汉之间的矛盾。一些蒙族中的“桀骜者,时复出而相扰,聚合三五,持刀骑马闯入汉族家中,作索酒肉钱财,笞辱妇男,掠夺牲畜,尽而后矣”①蒙汉的矛盾根源在于对生存空间的争夺,在这之中也包含着上层统治者为牟取利益而采取的不合理手段,这就更加加剧了两民族之间的紧张氛围。
(四) 移民对环境的影响
移民到达内蒙古东部地区,带来的是农业生产,而这种农业又属于劳动密集型生产,作为生产力的人,首先需要维持生存,他们就必然要伐木建屋、伐木取薪。这些生存必需品都要取自于自然,这就加剧了对自然的压力。人类对自然的改造应用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改造后的自然可以为人类提供更多的收益,如移民开垦土地,种植作物,获取各种生存所需的食物,人类变得越来越富有。可另一方面对自然的重消耗,特别是对不可再生资源的毁坏,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移民动辄烧木取炭,《科尔沁部调查意见书》中对索伦山森林资源的描述: “周围千余里产松最盛,有高至六七丈无一曲者…,农商渐兴,土木之业亦因之发达矣…,其右翼三旗及扎鲁特旗,遇有建筑亦由此处拉运。设置移民不久,便大为减少,农安县( 郭尔罗斯前旗地) ,自日俄战争后森林砍伐殆尽,四望荒芜,风沙满目。喀喇沁、土默特地区,乾隆中期,“离风积翠”、“榆林晚牧”,至民国初年,山产已极为匮乏。克旗西拉木伦河源地方,在古代有八百里平地松林,到清末已成为八百里沙荒。可见移民对环境造成的破坏作用是无法补救的,移民大规模的开垦牧地,把牧民赶到环境更加恶劣的草场上,过度放牧,致使草场的退化。今天,内蒙古东部地区面临着极其严重的环境问题,移民的到来难脱其咎,虽然移民对内蒙古东部地区的发展、社会的进步起到过不可忽视的推动作用。故此,
我们要一分为二的看待移民的作用,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类可以通过生产活动向自然索取物质资料,但自然的给予是有限度的,无休止的索取必然会遭到自然的报复。所以在今天,在经济开发的过程中必须要尊重自然规律,正确处理好生态平衡与发展经济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魏昌友. 赤峰蒙古史[M]. 内蒙古: 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9.
[2]波兹德涅耶夫. 蒙古及蒙古人[M]. 内蒙古: 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3.
[3]郝维民,齐木德道尔吉. 内蒙古通史纲要[M]. 北京: 人民出版社,2006.
[4]内蒙古图书馆. ( 内蒙古历史文献丛书) 东四盟蒙古实纪[M]. 内蒙古: 远方出版社,2008.
[5]夏征农. 辞海( 缩印本) [M]. 上海: 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
[6]郑天挺,等. 中国历史大辞典[M]. 上海: 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