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苏联时期的满学研究与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的沙俄时期的满学研究是一脉相承的,但又有明显的区别。本文对苏联时期的满学研究机构、研究人才、研究资料、研究成果进行概述探讨。
关键词:苏联;满学研究
就研究体系而言,苏联时期的满学研究与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的沙俄时期的满学研究是一脉相承的,但又有明显的区别。笔者仅就访求、搜集到的有限制资料,对苏联时期的满学研究做些粗浅的探讨。
一
严格说来,苏联并无专设的满学研究机构,其满学人才及资料分布在以下一些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协会、图书馆及博物馆中:苏联科学院语言研究所、民族研究所、东方学研究所、远东研究所、西伯利亚总分院、远东分院;莫斯科大学亚非学院、列宁格勒大学东方系、远东大学东方系;全苏中国学家协会、全苏东方学家协会、全苏地理协会东方委员会;国立列宁图书馆(国外东方部)、全苏国立外国文学图书馆(东方部)、苏联科学院中国学图书馆、苏联科学院东方学研究所图书馆、国立爱尔米塔什博物馆(东方部)、国立东方民族艺术博物馆。
专门研究满学的学者也很少,一般都兼攻汉或蒙学。主要有以下一些:格列别希科夫,1907年毕业于符拉迪沃斯托克东方学院(后改为远东大学),1911年毕业于圣彼得堡大学东方系,1939年获得语文学博士学位。他先在母校教授满语,后任远东大学东方系主任,1935年调人苏联科学院东方学研究所。他多次到中国东北及内地进修和考察,是一位跨越俄、苏两个时期的著名满学家。他虽然已公开发表了80多种研究成果,但仍有大量手稿留存下来,这些手稿是研究满族语言、文学、历史、宗教、民俗的珍贵资料。帕什科夫与格列别希科夫毕业于同一所学校,只不过晚了10年。他1950年获得博士学位,学位论文即《满语简单句句法》。他曾在伊尔库次克大学、远东大学、莫斯科东方学院等多所大学任教。1943年起,先后在苏联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和东方学研究所工作,是著名的东方语言学家,发表著作60余种。波塔波夫1928年毕业于列宁格勒大学地理系民族学专业,1947年获得历史学博士学位,先后担任苏联科学院民族学研究所列宁格勒分所副所长、苏联科学院人类学和民族博物馆馆长。是萨满教研究专家,发表著作160余种。桑热耶夫1928年毕业于列宁格勒大学东方系,1948年获得语文学博士学位。他曾在列宁格勒大学、莫斯科大学、远东大学等多所大学任教,后调人苏联科学院东方学研究所。他是一位蒙学家,兼攻满学,发表著作100余种。阿夫罗林1930年毕业于列宁格勒大学历史民族学系,曾在哈巴罗夫斯克和尼古拉耶夫斯克任教,后任苏联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列宁格勒分所所长,苏联科学院院士,是著名的满语和那乃(赫哲)语专家。戈尔采夫斯卡娅1930年毕业于列宁格勒赫尔岑师范学院,曾在列宁格勒大学及赫尔岑师范学院任教,后调人苏联科学院语言研究所从事满语和埃文基语研究,发表著作20余种。奥克拉德尼科夫1934年毕业于伊尔库次克师范学院,1947年获得博士学位,曾在伊尔库次克地志博物馆和苏联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工作,后任苏联科学院西伯利亚总分院历史、语文和哲学研究所所长,以及考古学委员会主席、东方学委员会主席等职。他是著名的考古学家、苏联科学院院士,发表著作500余种。苏尼克1937年毕业于列宁格勒大学语文系北方语言专业,1962年获得博士学位,曾在北方民族学院、列宁格勒大学和列宁格勒赫尔岑师范学院任教,后调人苏联科学院语言研究所。他是著名的通古斯一满语专家,发表著作60余种。麦利霍夫1946年毕业于莫斯科大学东方语言学院,1968年获得历史学副博士学位,先后在苏联科学院东方学研究所、世界经济和国际关系研究所、历史研究所工作。他出生于哈尔滨,精通汉语,发表著作60余种。沃尔科娃1950年毕业于列宁格勒大学东方系,曾任苏联科学院东方学研究所列宁格勒分所手稿部主任。她是一位满文专家,翻译和编辑了多部满文著作,发表论文20余篇。沃罗比约夫与沃尔科娃是同班同学,1972年获得历史学博士学位,长期在苏联科学院东方学研究所列宁格勒分所工作。他是研究女真族历史的专家,发表著作70余种。霍赫沃夫1951年毕业于莫斯科东方学院,毕业后即到中国担任了二年翻译。回国后长期在苏联科学院东方学研究所工作,1972年获得历史学副博士学位。他精通汉语,对清朝经济问题有深人研究,发表著作40余种。沙夫库诺夫1955年毕业于列宁格勒大学东方系,随即进入苏联科学院远东分院历史、考古、人种学研究所工作,1962年获得历史学副博士学位。他是我国唐代地方政权一渤海国的研究专家,对满族文字和历史也有研究。杰列维扬科毕业于布拉戈维申斯克师范学院,1971年获得历史学博士学位。青年时曾担任过苏联团中央书记,后任苏联科学院西伯利亚总分院历史、语文和哲学研究所副所长。他是著名的考古学家,苏联科学院通迅院士,发表著作100余种。
此外还有梅德韦杰夫、易卜拉欣莫娃、拉里切夫、蒙库耶夫、波兹涅耶夫、塔斯金、博尔德列夫、钦齐乌斯等等。
二
苏联时期出版的满学著作大致可以分为语言学、历史与考古、文化与宗教三大类。属于语言学范畴的主要有:《满语》、《通古斯一满语言研究史纲》、《通古斯一满语语系比较语言辞典》、《通古斯一满语语系的动词》、《通古斯一满语语系中的名词与其他阿尔泰语种之比较》、《通古斯一满语中的间接属性范畴》、《关于通古斯一满语分类》、《埃文基语和满语中的描绘词》、《满、蒙语比较研究》、《阿尔泰语中的品词问题》、《通古斯一满语系句法纲要》、《阿尔泰语系的共性问题》、《满语简单句句法》、《俄国学者对研究满语和满文的贡献》等。属于历史与考古范畴的主要有:《原始公社制度时代的滨海地区》、《公元一千年时黑龙江沿岸民族的。历史与文化》、《黑龙江下游各民族的社会发展》、《渤海契丹国和金国时代的远东》、《女真族和金国的历史概述》、《女真族的币制》、《满洲人在中国的统治》、《十七世纪东北的满洲人》、《十七世纪下半期俄国的远东边疆》、《十七世纪清朝国家的对外政策》、《在努尔哈赤和皇太极统治下满族的崛起(1591一1644)》、《十七世纪八十年代满洲人深入黑龙江上游的历史》、《明朝对女真人的政策》、《俄国档案中论述满族征服中国的文献(1618一1690)》、《<大清律例>是研究十七世纪中叶至十九世纪初中国土地史的文献资料》、《苏联学者论女真人》、《远东史》、《关于黑龙江沿岸女真人的考古资料》、《滨海地区的远古》、《通古斯一满洲问题和考古学》、《滨海与黑龙江沿岸的远古》、《滨海地区的碑铭和古迹》、《关于黑龙江沿岸女真人的考古资料》、《公元前一、二千年黑龙江沿岸和滨海地区的部落》等。属于文化与宗教范畴的主要有:《远东一古代文化的摇篮》、《黑龙江中游的古代文化》、《关于辨认小契丹一女真人文字的问题》、《初步分析十六世纪女真文献的几点体会》、《苏联科学院亚洲民族研究所满文写本目录》、《女真族的文化和金国》、《金国建立以前女真族的经济与习俗》、《关于女真族的文化和民族史中的几个争论问题》、《黑龙江地区的女真人文化(10世纪末至n世纪)》、《萨彦岭阿尔泰山地各民族萨满教研究》、《萨满教铃鼓的宗教作用和法术作用》、《尼山萨满录》等。
苏联时期的满学研究成果与沙俄时期相比,无论数量还是深度都今不如昔,呈明显衰落趋势,在国际满学界的地位也急剧下降。为何出现这种状况,其首要原因是此时满学的兴趣自然大打折扣,其主要精力转向了对中国当代政党政权的研究,所以无论从经费的投人,人才的培养,机构的设置等各方面均不如沙俄时期。其次是满族日趋汉化,自身的民族特色已不像蒙、藏、维族那样鲜明。满语也逐渐从社会生活中淡出甚至遗忘,绝大多数的满族人已不懂满语、不识满文,连中国学术界掌握满语、研究满学的学者也已寥寥无几,何况苏联学术界了。再次,如前所述,苏联无研究满学的专门机构,也没有象沙俄时期那样专门培养满语人才的教学部门,所以这个时期的满学家分散在全国各地各类教育文化部门之中。他们大多出于个人爱好,缺乏组织与协调,其研究方向和研究成果大多围绕着语言学和中俄东部疆域的变迁,所依据的基本上是留存下来的满文文献和考古发掘资料。最后必须强调一点,尽管我们对许多苏联满学家的功力及成果表示钦佩,但对有些满学家的观点并不赞同。因为这些观点是出于政治上的需要,在肆意篡改和歪曲史料的基础上而得出的,其学术研究的严肃性及科学价值已丧失殆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