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首页 | 本所概况 | 新闻动态 | 本所学人 | 学术前沿 | 本所成果 | 人才培养 | 学术刊物 | 基地管理 | 清史纂修 | 清史文献馆 | 清风学社
  
点击热点 专题研究 理论探微 会议书讯 文献刊佈 学人荟萃
站内搜索:
请输入文章标题或文章内容所具有的关键字 整站文章 清代边疆民族研究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清代边疆民族研究 >> 会议书讯 >> 满学 >>
贾艳丽:清末旗人军事改革与八旗生计
来源: 作者: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0-02-23

 

摘要:清末,清政府决定以十年为期,裁撤驻防。被裁之前,需妥筹八旗生计。 清末军事改革,旗人作为国民的一部分参与进来,成败参半,原因不一。但它毕竟以新式军队标准要求旗人,为旗人编入新军打下基础,解决了部分旗人生计, 也弥补了军事改革过程中财力人力的不足,有着特殊的意义。

 

关键词:清末旗人;军事改革;八旗生计

 

  中日甲午战争, 尤其是在庚子之乱时中国的惨败, 使清政府意识到组建新式军队的重要及紧迫性。 光绪二十七年 1901 清政府下令 “著各省将军督抚, 将原有各营尽行裁汰, 精选若干营, 分为常备、 续备、 巡警等军, 一律操习新式枪炮, 认真训练, 以成劲旅”[1] 并于二十九年 1903 成立练兵处, 三十年 1904 拟定 《陆军营制饷章》, 且提出全国约需编练 36 镇常备陆军的设想。 三十三年 1907 提出 《全国三十六镇按省分配限年编成方案》, 计划到 1912 年正式编成。 自令下之后, 各地, 包括京旗和驻防, 都陆续进行了改练新操, 改编新式军队的做法。 清政府从变通旗制、平满汉畛域目的出发, 决定以十年为期, 裁撤驻防。 在被裁之前, 如何妥善安排这些天子近民, 便成了统治者不得不考虑的问题。

尽管清末军事改革方面的研究已有很多成果问世, 但其中涉及八旗者较少, 或虽有涉及但未与清末八旗生计相联系,本文即欲探讨一下在清末军事改革过程中旗人的参与情况及与八旗生计的关系。

一、 京旗常备军及禁卫军的编练

光绪二十八年 1902), 清政府派袁世凯训练京旗兵丁 3 千人,以备日后守卫京城。此次练兵,袁世凯为督练大臣,内阁学士铁良为全营翼长,所有营规军律悉照北洋常备军法令办理,营制饷章亦按常备军办定。共编步队4营,马队 1 营, 炮队 1 营。 营名定为京旗常备军。[2]最后京旗常备军在新建陆军 36 镇中被编入第一镇。两宫回銮后, 宫廷护卫工作暂用北洋留驻北京之武卫右营兵丁 1 千人。 以前的亲军、 前锋、 护军等营官兵分别安置了出路,“年富力强之官员拨入陆军学堂肄习, 仍给原俸。 体质精壮之兵丁分送各镇陆军挑选教练, 仍给原饷。 三年后或拨归扈卫军, 或回旗以应补缺分钱粮升补改补, 届时核其程度分别办理。 此外不合格者, 官员对品以旗员改补, 兵丁拨旗以马甲坐补, 分年递裁, 期以十年裁尽”[3] 为重建一支保护京城的劲旅, 在载沣的奏议下, 决定编练禁卫军。 光绪三十四年(1908 十二月, 清政府决定由载沣统率调遣, 载涛、 毓朗、 陆军部尚书铁良为专司训练禁卫军大臣。第一期步队一、 二两标的士兵, 是以第一镇正副目兵为基础, 挑选京营八旗、圆明园、健锐营及内火器营各旗兵入伍, 其官长自管带以下由第一镇军官考取录用。 第二期挑选时,由各旗营和昌平驻防内选调。 清朝宗室, 向不充兵, 这次也有闲散宗室数人奏请挑取入伍。专司训练禁卫军大臣认为 “若论旧制本无充兵之例,惟近来生计日艰,殊鲜执业,倘听其习于游惰,不无可惜”,也与其他兵丁一体待遇, 准于编练。[4]兵丁要在 17 25 岁之间, 身强力壮, 被选兵丁还应由旗兵所在旗营造具该兵旗佐三代清册咨送禁卫军训练处。 禁卫军步队第四标虽宣称由直隶、 山东农家子弟中挑选,但人数甚少。[5]时人认为,禁卫军兵丁从旗营挑选, 一因为本族更安全, 二由于旗兵将裁, 其中不乏精壮者,生计皆无, 弃之可惜。[6]宣统三年 1911 七月,禁卫军练成,共有兵丁等10097 名。

二、 将新式驻防旗军编入各省新军

各省练兵,在新的编练陆军令下达之前就已经开始了。光绪二十四年 1898), 清政府谕令各省将军、 督抚各就本省饷力妥定章程认真练兵, 并规定 “至各省驻防, 生齿日繁, 闲散中不乏精壮之士, 并著该将军等各就本处情形挑选若干教练成营, 以资捍卫。 所需饷项应与该省督抚藩司妥筹协拨奏明办理” [7] 新的军制命令既下, 各省都有规定的练军额数拨款,大部分为各省自筹,所以将旗丁编入新军也便成了顺理成章之事。直隶驻防各旗,经总督袁世凯咨商各驻防后, 决定自二十八年(1902)以后 陆续按格挑选,分拨北洋常备军各营补额编伍, 计保定旗兵 148 名,沧州旗兵 100名,密云旗兵 160 名, 山海关旗兵 200 名, 热河旗兵 100 名, 都令一体训练。唯热河旗兵经该都统奏明,该驻防旗兵练军习操,年满回旗,不列常额, 余则全照常备军定章一例办理。[8]又如湖北常备军奏定之额为两镇,但因款项无着,仅成 1 1 协, 为节省款项, 也为筹旗丁生计, 赵尔巽将荆州驻防旗丁年壮识字者一律编入常备军。[9]吉林将军达桂在光绪三十二年 1906 开始编练新军步队第一协,目兵选自该省十旗五城前锋披甲各军, 官则选自各旗协领、 佐领、防御、 骁骑校及世职各官。[10]在东三省拟定的 《试办征兵格式办法》中,更明确规定“先从旗兵入手劝征, 逐渐旗民并选”[11] 三十三年(1907)吉林征兵,陆军一协共缺额 570 余名, 第三镇共缺额 2000 余名时,决定就吉林本省旗民各招一半。[12]热河于三十二年 1906)为节省军饷需改热河强胜营旗兵为常备兵, 到三十三年已编成马步 3 营,计兵 1011 名,几及热河驻防兵额之半。当陆军部奏请全国陆军应编镇数限年按省分配折内派热河练兵一镇时 热河便拟先以旗丁按名点验, 年在 60 以上者革除, 并准其子弟接补,30岁上下一律挑练陆军, 40 岁至 50 岁遇有缺出一律换补。[13]

三、 巡警的编练

20 世纪初年, 清政府在北京设警务学堂, 学生专招旗人, 但在入学时达不到额定招收人数, 原因一是用旗人不用汉人; 一是风气未开, 不知警察为何物, 一般人视为贱业。[14]京城警察有一定成效后, 袁世凯也在保定及天津创办警察。 之后, 朝廷命各省创办警察。[15]光绪三十年 1904), 鸿胪寺少卿毓朗奏请为驻防八旗生计考虑, 请准青州驻防兵丁办理警察, 并请同意密云县警察先用旗丁试办。 政务处讨论后认为, 岑春煊曾在四川署督任内会同成都将军苏噜岱用旗人办理满城警察, 专管满城地方, 其他驻防地方可以仿照办理, 并令驻防旗丁较少之处, 挑选合格者入警察学堂,“于旗丁多一出路, 不为无益”[16] 所以, 在各省的驻防大多都分别编练巡警。

四、 军事警察教育

为了造就新式军官警官, 清政府创办了军事及警察学校。 光绪二十七年 1901), 清政府便注意到 “练兵必先选将, 而将才端由教育而成”, 政务处咨称, “将弁必使粗通文字, 旧日营哨各官, 甄别择留, 令入学堂讲习”。 袁世凯根据当时急需军官而军官学校培养学生需时较长的情况, 一面仍办理武备学堂, 另外还创办行营将弁学堂。[17]在全国没有大规模举办军事学堂之时, 清政府面谕袁世凯,“八旗兵丁生计日蹙, 饬在挑选旗兵内考拔学生, 分遣各学堂肄业以广造就。” 袁世凯以现在所练旗兵启迪非易, 而拟另从八旗、 外火器营、 圆明园健锐等营中选天资聪秀, 文理粗通者,由京旗练兵翼长内阁学士铁良赴京, 分别考验, 由袁世凯复试, 分遣入武备、 医学、 农工、 机器、 电报、铁路各学堂, 并且四、 五品以下世职各员, 八旗举、 贡、 生、 监, 有志向学者, 亦准其一律送考。[18]同时, 清政府要求在全国普建军事学堂。 清政府决定在京师、 全国各省及旗营驻防之地设立陆军小学堂, 其中京师设陆军小学堂 1 所, 学生定额 300 主要选八旗子弟, 还可选顺天本籍学生, 不足额时选各省京官子弟。 荆州、福州、察哈尔三驻防各设专门小学堂, 每所定额 90 名。 其他驻防去本省陆军小学堂考选。[19]在直隶、 陕西、 湖北、 江苏设四所陆军中学堂, 在京师设兵官学堂及陆军大学堂。[20]巡警学堂分为高等巡警学堂和巡警教练所二类, 高等巡警学堂设在各省城,每城一所,巡警教练所则是各府厅州县各设一处。[21]巡警学堂虽没有设立专门的旗人学堂, 但对旗人给予了特殊照顾。在侍讲学士达寿提出一些改革建议后, 练兵处、 户部认为应令巡警部多选京旗人员年在 34 岁以下者入堂肄习,并酌将充当年满之旗丁、巡长择优挑为警官。[22]为专门训练贵胄子弟, 光绪三十一年(1905),练兵处和兵部在考虑出使大臣梁诚的奏折后, 决定成立贵胄学堂,并得到允许。[23]贵胄学堂里,八旗贵族子弟更是占了大半。 当第一班在宣统元年 1909 毕业, 政治官报列出 96 个学生名单, 其中明显为满人名字者有 78 (不含汉名但可能为汉军者)。[24]

为提高军人素质, 清政府派人出洋学习武备。 在清国留学生会馆第二次报告 (自 1902 9 月至1903 2 月) 所列的中国留学生题名录中, 旗人便有 31 个, 他们或为见习士官, 或在学校学习陆军或警察。 其中有宗室良弼, 当时为见习士官。 该报告还列出了已经毕业的留学生名单, 其中有铁良,原为近卫步兵第三联队见习士官。[25]光绪三十年 1904), 练兵处奏定陆军游学章程, 并规定须有定额, 各省不一。 其中京旗为 6 名, 江宁、 杭州、 福州、 荆州、 西安、 宁夏、 成都、 广州、 绥远、 热河、 察哈尔、 密云、 青州 13 处驻防各为 1 名。[26]为提高贵胄子弟素质, 还特派贵胄出洋留学。[27]三十一年 1905), 清政府又选派宗室出洋学习武备。[28]

结合当时全国练新军、 警察的形势, 以及旗人世为军人且生计日蹙的现状, 把旗兵拨入军队或改练警察是个既解决练军又解决生计的办法。 笔者无法逐一统计当时各省各驻防所练新军的数目,但据一份法文资料报道, 1910 3 月, 旗人共 500 万人, 其中约有 227 万人参加强制性的军事训练, 33%的人完成了军训, 38395 人在新军中服役或从事与新军有关的工作, 29292 人在巡防营接受训练或加入了巡防营。 皇族宗室人员则在北京的陆军贵胄学堂接受军事教育。[29]显而易见, 旗人在清末被编入陆军、 巡警及在各军、 警校学习的占了很大比例。

五、 存在问题

清政府如此重视对旗人陆军及巡警的编练, 也有很多旗人参与了进来, 训练情况究竟如何? 出现了哪些问题? 我们通过下表来看一看以下几个驻防的情况。

  驻防名称

所练新军数目

状况

资料来源

察哈尔

巡防步队两营,马队一营

从前精壮等营并无专饷,仅于茶税项下月支津贴,不足则济之以牲捐,惟近年茶票滞销,收税骤减,上年津贴尚有积欠未发者, 其牲捐一项亦因去岁雪灾未能畅旺。 以上两项虽经竭力稽征,均系无从预计,而款关计授未便稍停,倘仍不敷拟俟蒙盐加价旺收,于察防应得项下酌量提拨,分案造报

《察哈尔都统诚勋等奏筹察防旗丁生计分别缓急拟办折》,《政治官报》 光绪三十四年九月九日第 337号;《察哈尔都统诚勋等奏旗军改编巡防队办理完竣情形折》,《政治官报》宣统元年四月十七日第 574

杭州

新军一营,巡警一局

 

新军兵额照陆军章程尚能足数,一切外表均尚可观,所缺者饷项不足,军装未能制齐。 惟洋烟未戒,内中未免有私吸之兵,既均查出,拟从严为之戒断,其不堪者则易之。 特杭人柔弱,恐不胜将来臣之督率劳苦也。 巡警一局虚有其名,亦无的款,敷衍外表毫无内容,臣现拟与浙江抚臣相商合力办理……令仁和警兵直入旗界,由营派兵协同办理,庶可旗民一家……其旗营巡警一局即可不设

《杭州将军志锐奏杭州旗营举办新政大概情形折》,《政治官报》宣统二年十二月十三日第 1155

江宁

京口

两防

 

江宁京口各练步队 1 营,京口马队 1 营,江宁炮队 1 队,巡警 数十名

 

改习新操已历数年,行式稍有可观,精神实多欠缺,马炮队操法未娴,装具尤不齐整。 其故由于款绌,均需切实整顿。 前任将军臣清锐以款不敷支暂行停办,两防军队因无人专司训练不免日见退化, 现拟遵照部章仍设兵备处责令认真督饬。 两防巡警于警律警章均未讲求,站岗巡逻并不习练,实系徒有名目,不足以维持秩序,保卫治安,拟在宁防创设巡警教练所,俾两防官兵分班入习,以为任官选兵之基

《江宁将军铁良江宁副都统双福奏筹办驻防各项要政折》,《政治官报》宣统三年二月二十二日第 1216

西安

 

驻防陆军:洋枪队兵 1000 名,马队500 名,备练马队500 名,炮队128 名。巡警320

无论如何变通营制,仍不得逾常年加支津贴 14,000两之数巡警曾入学堂者无几,查照前议多选身体健壮文义明通者送入汉城巡警学堂肄业,期满视其程度深浅分别派充巡弁巡长以资训练

《西安驻防谨遵部示仿照江宁成案改练新军折》,《政治官报》光绪三十三年十月二十七日第 38 号;《西安将军文瑞奏力筹整顿旗营情形折》,《政治官报》宣统元年二月二十八日第 497

绥远

 

300 为常备军,一年期满,改为续备, 裁去津贴, 仍给马甲饷银, 另选 300 名充常补常备

 

因别无饷可筹,姑作速成普练之望。 将空闲旗署一所改作武备学堂,兵学两事不难于扩充,而难于筹款。 前经调任将军信恪指由旗库存储兵丁各本身照例坐扣加添驼马价银 11,000 余两,先行动支,以后俟绥远牧厂垦放即以所收押荒租项作为常年经费。 查此项马价银两奴才到任时业经告匮, 而牧厂垦务复以地方硗薄认领寥寥,故虽有涓滴之储,难资接济

《光绪朝东华录》, 总第 5230-5231

 

由上表我们可以看出, 各驻防存在的普遍问题有两个, 一是饷项不足, 二是所练新军、 巡警只有形式, 精神欠佳。 针对后一种情况多是送入陆军军营或选派陆军军官对其进行严格训练。 当然,认真训练的不乏其人, 因困难而逃回者也时而有之。 宣统元年 1909), 当奉天派旗丁往陆军营训练以作续补之用时, 旗丁苦于差操功课异常严厉, 逃回者甚多。[30]禁卫军在奉天各旗挑缺, 也多有因惮于操练之劳私自逃回者。[31]《正宗爱国报》 上还记载了一个旗丁怕挑巡警装神弄鬼的事: 北京南剪子巷旗人某甲, 在旗营挑巡警时被送出挑选, 某甲很不愿意, 到了挑取那天, 他就装起鬼来。 借了一件稀烂破的大棉袄, 头发有二指多长, 小辫起了缕子, 还抹了一脸泥, 脚底下穿两只破鞋, 假装走不动, 装神弄鬼, 真就未能挑上。[32]旗丁有的不愿当兵, 有的去而逃回, 原因多为久而不习操练, 受不了苦, 不过也有的是因为陆军教习对旗兵过于严厉, 非打则骂, 这也是旗丁害怕的另一个原因。《大同白话报》 记载了来自陆军的教习打人之事: 风闻北京顺治门内广宁柏街路北操场有教习打人的事情, 有人前去调查数次, 是镶蓝镶红两旗的护卫学兵在那儿练操。 这位陆军部派来的耀隆教习,不管错不错, 说话就打, 居然把学兵打的有几个吐血。 该文还气愤地说道, “那 (哪) 里是教习,简直的是毁人”[33] 另外到手军饷之薄也是屡有逃兵的原因, 《官话北京时报》 上还记载了这样一件事: “逃军拉车: 北苑有个陆军 О 某, 逃跑出来, 没有落子, 可就拉上人力车了。 前天拉到珠市口地方, 可巧遇见稽查的宪兵官员, 当时叫住这个逃军, 跟他说, 你放着好好的兵不当, 一定逃跑,如今落到这个地步, 将来怎么升官发财呀, 一定要把他带走。 这个逃军说, 我的老爷, 现在我虽然拉车, 还可以赚几吊钱, 养活我父母妻子 (可惨), 要是当兵, 别说升官发财, 没有日子, 就是每月领的饷银, 除去各项折扣, 简直的没有剩项, 再加上稍微有点错处, 就是一大顿军棍, 饶了我吧,别叫我受罪啦。宪兵官员没法子, 叹了一口气,慢慢的走了,咳,我们中国的军人,怎么可怜竟至如此哪!” [34]

当然,并不是所有人都不愿去当兵,也有很多人迫于生计需要乐意去入新军和巡警,有的还怕因为自身素质不高挑不上而找人枪替。 另外, 除去那些因惧怕而逃回者, 通过训练之人成为新式陆军及巡警, 较过去的八旗兵在精神士气方面应该会有一定的提高。 《警钟日报》的一位访员在北京作了调查后认为: “京中一切无振作, 惟八旗比前十倍整顿,前数年见八旗兵皆委敝不堪,自办警察后, 八旗人皆补警察长, 每日操练无间断,而八旗大臣尤以练兵为亟亟, 八旗焕然改观,非复前日之无用矣。” [35]

八旗生计亟待解决,让旗人仍为军人,可以说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在各旗各驻防纷纷挑选旗丁入陆军和巡警的同时,有大臣主张改八旗为八镇, 贝勒毓朗也深为赞许, 并认为除了老弱之外,凡属壮丁均需一律入伍,以旗饷改充经费, 于宣统六年即当成立, 各省驻防也应全行勒入新军。[36]需要注意的是, 新军的募兵制不比过去的八旗世职, 新军兵制为常备兵三年便送回原籍作为续备, 月饷为一两, 续备三年, 改为后备, 后备月饷再次减半,后备四年, 即为平民, 饷也停支。 这样, 旗丁生计又会成为一个问题。针对这一情况,热河都统廷杰设计了变通办法, 在旗丁改为续备之时,将热河的内务府官庄园地归旗兵收租, 不给月饷, 也不准旗兵夺佃自种。[37]宁夏副都统志锐奏请, 如遇各省招募新军应准旗丁一体应募, 业经入伍之旗兵暂不裁撤本旗的饷, 俟退伍时予有地亩再将该旗饷裁撤存储备用, 被政务处批准。[38]东三省则规定, 入伍三年均照章退伍, 其中已补马甲、步甲之旗兵在奉天吉林者送旗务司编入旗营, 未补马甲、 步甲之旗兵则与民兵一样,编入屯田营作为续备兵,授地开垦, 并且有强制之意, 如果不愿屯田, 则不给续备之饷。[39]也就是说, 只是将清廷规定的驻防旗丁归农之事向后缓三年罢了, 这对于有地之驻防当然不失为一个万全之策, 而本来就无地的驻防却无法做到这点。 不过, 即使无地的驻防, 旗丁当兵三年之后, 或习工艺, 或者就如陆军兵制一样,逐年减饷也是一个解决燃眉之急的良策。

旗兵世为军人,数代以当兵食饷为业,清朝历代都十分看重旗兵旗饷。 前中期当旗人生计困难时,清政府曾增加兵额, 增设养育兵; 兵额兵饷有限时, 让汉军出旗,顶补绿营缺,令满洲旗兵顶补汉军缺。 新政改革之时, 中国大规模编练新军、 巡警, 令旗兵改新军、 巡警,既可解决八旗生计,又可补充财力人力的不足。 虽然因为资金及官员旗兵素质等原因,京旗及各驻防练军情况参差不齐,颇不令人满意,但它毕竟以新式军队来要求,为旗兵以后进入各地新军打下基础, 也解决了部分旗人生计。



[1] 朱寿朋: 《光绪朝东华录》, 中华书局1958年版, 总第47184719页。

[2] 《训练旗兵记》, 《时事采新汇选》, 北京图书馆出版社, 2003 年版, 21752176 页;《光绪朝东华录》, 总第4962 页。

[3] 《兵部奏遵旨变通武备章程折》, 《大清光绪新法令》, 上海商务印书馆 1910年刊, 14册, 5页。

[4] 《专司训练禁卫军大臣奏挑选兵丁拟请兼挑闲散宗室片》,《大清宣统新法令》, 上海商务印书馆 19101911 年刊,第 11 册, 26 页。

[5] 载涛:《禁卫军之建立与改编》,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 《文史资料选辑》,中华书局 1960 年版,第3 辑,第 111115 页。

[6] 《添练禁卫军之原因》,《盛京时报》光绪三十四年十二月九日656号。

[7] 刘锦藻:《清朝续文献通考》 203,台北新兴书局1956年版,考95139514

[8] 《挑选直隶驻防旗兵分拨常备军营训练片》,《袁世凯奏议》下册,天津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1018页。

[9] 《湖北拟以旗丁编足常备军两镇》,《盛京时报》光绪三十三年十一月二日383号。

[10] 徐世昌等: 《东三省政略》 4,第655页,吉林文史出版社1989年版。

[11] 《东三省政略》 4,第664页。

[12] 《旗民征兵之分配》, 《盛京时报》 宣统元年三月二十七日第761号。

[13] 《热河都统廷杰奏裁撤驻防旗兵筹拟变通办法折》, 《政治官报》 光绪三十三年十月二十八日第39号。

[14] 张宗平、 吕永和译: 《清末北京志资料》, 239页, 北京燕山出版社1994年版。

[15] 《清末北京志资料》, 222页。

[16] 《政务处议复鸿胪寺少卿毓朗奏办理警察先用旗丁试办片》, 《大清光绪新法令》 9册, 2 .又见 《清德宗实录》, 光绪三十年八月丙寅条, 534 中华书局 1986 年版, 115 页。

[17] 《光绪朝东华录》, 总第48814882页。

[18] 《请饬选八旗学生分派各学堂肄业片》, 《袁世凯奏议》 中册, 773页。

[19] 《练兵处奏筹拟陆军小学堂章程折》, 《大清光绪新法令》 14册, 9页。

[20] 《练兵处新定陆军学堂办法二十条》, 《大清光绪新法令》 14册, 2页。

[21] 《民政部奏拟各省巡警学堂章程折并清单》, 《大清光绪新法令》 9册, 14页。

[22] 《练兵处户部奏遵议变通旗营旧制折》, 《大清光绪新法令》 14册, 73页。

[23] 《光绪朝东华录》, 总第53185319 54205421

[24] 《陆军部奏考试贵胄学堂第一班毕业生分数等第折》, 《政治官报》 宣统元年九月四日第709号。

[25] 房兆楹辑: 《清末民初洋学学生题名录初辑》。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史料丛刊, 1962 年版, 89 18 2224 48 页。

[26] 《练兵处奏定选派陆军游学章程》, 《大清光绪新法令》 14册, 3页。

[27] 《外务部等奏请派贵胄出洋游学以振教育而固根本折》, 《政治官报》 光绪三十三年十一月四日44号。

[28] 《光绪朝东华录》, 总第5443页。

[29] (澳) 冯兆基著, 郭太风译: 《军事近代化与中国革命》, 41页, 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30] 《备补旗丁陆续逃回》, 《盛京时报》 宣统元年七月十三日第849号。

[31] 《八旗禁卫军在奉挑补缺额近闻》, 《盛京时报》 宣统二年十一月二十六日第1244号。

[32] 《怕挑巡警装鬼》, 《正宗爱国报》 120期。

[33] 《教习打人》, 《大同白话报》 光绪三十四年九月四日第53号。

[34] 《逃军拉车》, 《官话北京时报》 202号。

[35] 《社员通信》, 《警钟日报》 190453

[36] 《朗贝勒主张改旗为镇》, 《盛京时报》 宣统二年三月二十七日第1046号。

[37] 《热河都统廷杰奏裁撤驻防旗兵筹拟变通办法折》, 《政治官报》 光绪三十三年十月二十八日第39号。

[38] 《政务处议覆宁夏副都统志锐奏驻防归农办法暨添设谘议员片》, 《政治官报》 光绪三十三年十二月二十二日第 92号。

[39] 《东三省政略》 4 664页。

 

(原刊《满族研究》2009年第3期)

发表评论 共条 0评论
署名: 验证码:
  热门信息
马亚辉:雍正朝云南改土归流...
王聪延:清代内地汉族迁移新...
周卫平:特纳的“边疆假说”...
马大正:中国疆域的形成与发...
成崇德:清代蒙古开发
姚大力、孙静: “满洲” ...
苏发祥:英国藏学研究概述(...
钟焓:民族史研究中的“他者...
  最新信息
葉高樹 譯註:滿文《欽定滿...
王庆丰编著:《克敬之满蒙汉...
柳岳武:晚清“兴边利”研究...
蒙古勒呼:清代蒙古秋朝審考
陈波:现代早期欧洲认定“中...
乌云毕力格:小人物、大舞台...
米彦青:清代草原丝绸之路诗...
  专题研究
中国历史文献学研究
近世秘密会社与民间教派研究
近世思想文化研究
清代中外关系研究
清代边疆民族研究
中国历史地理研究
清代经济史研究
清代政治史研究
清代社会史研究
中国灾荒史论坛
  研究中心
满文文献研究中心
清代皇家园林研究中心
中国人民大学生态史研究中心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3-2007 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 Powered by The Institute of Qing History
< 本版主持:张永江> < 关于本站 | 联系站长 | 版权申明>